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万福店农场创建于1958年2月,时为襄阳地区行署干部农场,1964年3月更为现名。2005年,随州市政府批准设立曾都区万福店办事处,保留农场建制,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2007年4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设立万福镇。2009年,从原曾都区切出一块成立随县,农场又划归随县管理。全场版图面积73平方公里,实有月时为襄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草埠湖农场是典型的农业大场,拥有丰富的农副产品和土地资源,具备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的良好条件。我们按照"兴龙头,带农业"的思路,充分发挥国有农场土地、电力、劳动力、存量资产等资源优势,以优先发展工业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大力引进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先后有神燕棉业、保华棉业、银湖棉业、恒昌棉业、银丰棉业、当阳棉业、兴泰织布、六品香油脂化工、源润酒精等一批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我场,投资总额达1亿多元,带动了1.8万人就业,初步形成了粮食、棉花、油脂三大农副产品加工产业群。我场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3.
4.
循环农业是在循环经济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出现的一种新型农业,本文在对循环农业的内涵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循环农业的发展目标为能量高效利用、营养物质高效循环和水资源高效循环,提出了六种发展模式和五种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5.
上海农场循环农业的发展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系统工程评价方法,对上海农场1996~2005年循环农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根据循环农业的内涵与农场的实际,构建了农场循环农业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业生产水平、资源投入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环境资源建设4类12个指标。评价结果表明:农场循环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综合评价指数从1996年的0.46增加到2005年的0.61。 相似文献
6.
从追溯循环经济理论起源着笔,系统地阐述了循环农业的深刻内涵,总结提炼了新时期循环农业的基本特征,即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有机结合、从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相扣的标准化、农业生态和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和农业资源与农业环境可持续发展,简要回顾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历程与现状,分析了中国发展循环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现阶段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7.
8.
目前,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粗放利用之上的,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文章认为发展循环农业可以有效利用农业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因此,深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我国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与战略对策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唐华俊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8,10(1):6-11
本文系统地界定了循环农业内涵,阐述了其基本特征,总结了国外杜邦公司单个企业、丹麦卡伦堡工业园区、德国DSD回收再利用体系以及日本循环社会等具有代表性的循环经济模式的经验,归纳性地分类了当前我国循环农业发展几种代表性模式,并剖析了其典型特征,分析了当前我国发展循环农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农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途径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现状、前景和途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梅志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9):10-13
中国农业振兴计划的全面展开,政府在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社保推进等方面逐年加大力度,再次有力地推进了农业经济发展步伐,农业生产、农村面貌、农民收入结构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循环农业经济成为近年农业经济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日益受到重视。结合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特点,概括了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剖析了影响中国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并从体制建设、政府扶持、社会投入、舆论引导、社会保障等方面,探讨了循环农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前景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湖北省清河农场按照招商、扩能、创业、建平台的发展思路,坚持实施工业强场战略,以清河创业园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有力地促进了农场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2009年,共实现工业总产值2360万元,比 相似文献
12.
浅谈国有农场发展农业产业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有农场如何提高农业的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垦工作中的一件全局性、战略性的大事。实践证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3.
循环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农业发展模式,与常规农业相比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效益。在对敦化市江南镇循环农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指出了江南镇发展循环农业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促进本地区循环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结合湖北农业和农村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的实际情况,阐明了推广循环农业模式是实现其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并提出了循环农业的几种备选模式和推进这种农业新模式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16.
17.
循环农业与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循环农业是一种新型农业模式,是现代常规农业的升级和升华。由于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人均资源不足、资源质量下降、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压力,发展循环农业成为实现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中国发展循环农业的历史较短,必须通过构建以生态农业建设为基础的农业循环经济体系,在技术、资金、制度等方面给予保障,才能确保循环农业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