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李论  金建君  江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8218-18220
利用1991~2008年北京市统计资料,分析了北京市耕地资源的时空变化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影响北京市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北京市耕地面积总体上呈减少趋势,耕地年均减少2.43%;人均耕地面积也呈逐年下降趋势;影响北京市耕地资源数量减少的主要驱动因素在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利用浙江省各地、市近20年耕地统计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从浙江省耕地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等方面宏观分析了浙江省耕地的时空动态变化趋势和规律.应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地诊断出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动态、人口系统压力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浙江省耕地变化的3类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3.
广西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广西1997~2005年的统计资料,分析耕地面积变化规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科技进步因素是广西耕地面积变化的主导驱动因素,其结果将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耕地、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浙江省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浙江省现有耕地资源特点是耕地总量少,质量不高,后备土地资源十分有限。1995~2005年浙江省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浙江省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建设占用耕地,占耕地减少总量的70%左右;耕地增加的主要因素是土地整理,占耕地增加总量的50%以上。对浙江省2010年的耕地保有量进行了预测,并提出加强耕地保护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利用广东省佛山市土地利用调查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从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入手,分析该市1997-2008年期间耕地动态变化情况,并探讨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在1997-2008年间,佛山市耕地数量呈现逐步下降,主要受到农业结构调整影响和建设占用;佛山市耕地减少受到宏观政策、人口增长以及经济发展驱动影响;当前佛山市耕地压力指数较高,耕地保护任务仍然艰巨。  相似文献   

6.
以云南1996—2008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云南近10年耕地变化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耕地变化的驱动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中逐步筛选策略(Stepwise),建立耕地面积与驱动因素之间的驱动模型。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集约化水平是影响云南耕地数量变化的三大主要驱动因素。本研究对云南实现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四川省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乾  王海力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23):164-166,170
利用四川省各地、市近12年的耕地统计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从耕地的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等方面,宏观分析了四川省耕地时空动态变化的趋势和规律.应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了耕地变化的驱动因子,揭示了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动态、人口系统压力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四川省耕地变化的3类主要驱动因子.  相似文献   

8.
围绕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情况收集《中国统计年鉴》2000~2012年的数据,利用新疆自治区近12年的耕地统计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分析了新疆耕地数量的变化趋势,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动态、人口系统压力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新疆耕地变化的3类主要动因。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根据50余年来的长序列统计资料,对河南省耕地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49~2003年河南省耕地总量大致经历了2个增长期和1个减少期,人均耕地基本上呈逐年减少趋势;借助GIS分析了河南省耕地的空间变化规律,东部和中西部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位于东部地区的区域相对变化率较大,中西部区域相对变化率较小。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揭示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耕地变化的三大驱动因素。研究结果和分析结论对河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耕地减少是全国耕地变化的基本趋势.新疆和田地区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属温带大陆性干旱沙漠气候,全部社会经济活动都集中在有限的绿洲内部,如何在保持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是关系到该地区和谐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根据和田地区现有的统计资料,分析了该地区50余年以来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空间差异及驱动因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社会系统压力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和田地区耕地数量变化的三类因素,并用主成分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选取邛崃市为研究样本区域,借助统计软件SPSS,运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1997~2007年耕地的数量变化及其驱动因子,并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邛崃市耕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选取近15年南平市耕地面积统计数据,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南平市近15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空间差异和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在1990~2005年期间,南平市耕地变化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且各县(市、区)耕地变化空间差异较大;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为经济发展对耕地占用的巨大需求和比较经济利益对耕地占用的巨大压力.对于耕地数量快速减少区和平稳减少区,应采取不同的措施以保障耕地资源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亚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136-2138
以1988~2007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现阶段河南省耕地变动特点,并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引起耕地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农业科技进步是影响河南省耕地数量变化的3大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以西宁市地区为例,以耕地为研究对象,运用特尔斐法、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2000~2008年耕地数量变化相关的社会、经济、农业驱动力进行定量分析,并将定量分析结果与专家对西宁市以往的研究结果结合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社会发展、经济投资、农业科技进步及人口因素对耕地利用变化产生很大影响,并据此提出西宁市合理利用保护耕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武汉市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依据武汉市2000—2009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了该市耕地数量变化的过程,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该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表明:耕地总面积在时间上分为3个不同的变化时段,空间位置上表现出区域差异,人均耕地面积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近年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农业科技进步是武汉市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论对武汉市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尹力军  张新锋  郝瑞彬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596-10598
依据河北省1952~2006年耕地面积和社会硅济统计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该省耕地面积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年来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等是河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研究结论对河北省合理利用耕地资源,实现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湘潭市耕地面积变化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统计资料对湖南省湘潭市2000—2007年耕地面积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初步探讨了耕地数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认为湘潭市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主要有农业人口减少、社会经济发展、农业生产能力3大类制约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