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当前蛋鸡养殖中普遍存在饲料“三高一低”(高磷、高氮、高Na,Cl、低能)现象,造成P、N污染环境和因鸡饮水超过自身生理需要的钠中毒现象。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蛋鸡的营养调控,节水、节磷、节氮,减少环境污染。“三节”饲粮配方及营养水平见表1。  相似文献   

2.
王忠  宁中华 《中国禽业导刊》2003,20(4):23-24,27
节粮小型蛋鸡品种自推广以来,深受广大养殖户的喜爱,并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对其育种、配套饲养管理技术和营养需求的探入研究,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让广大养殖户更好地了解、认识、养好节粮小型蛋鸡,特将节粮小型蛋鸡特殊的饲养要点与普通蛋鸡饲养管理要点作对比分析。由于节粮小型蛋鸡品种独特,特点突出,因此在饲养管理和  相似文献   

3.
2012年度,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以解决全产业链关键技术为目标,积极开展实施并全面完成“蛋鸡标准化养殖支撑技术研究和示范”、“蛋鸡品种创新与种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蛋鸡遗传改良关键技术研究”、“蛋鸡主要病毒性疾病防控技术研究与示范”、“蛋鸡沙门菌净化技术研究与示范”、“节粮环保型鸡蛋饲料生产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蛋鸡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以及“鸡蛋清洁加工与检测分级技术研究示范”等2项体系重点任务、7项研究室重点任务、20个蛋鸡产业相关数据库建设年度任务,在蛋鸡遗传育种、蛋品加工与质量检测、疾病控制、营养与饲料、生产与环境控制、产业经济等研究领域都取得重大成果.文章根据近期召开的蛋鸡体系2012年度总结暨考评会岗位专家述职报告,分类整理了各领域阶段性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4.
夏季蛋鸡养殖存在热应激、季节性高发病等制约因素,结合近年蛋鸡规模化养殖的成功经验,探讨了夏季蛋鸡规模养殖过程中“养殖环境调控、日粮营养调配、”等技术,切实解决了夏季蛋鸡饲养的制约问题,充分发挥了蛋鸡综合生产性能,有利于提高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1饲料原因饲料中营养成分配搭不合理,没能按照不同生产阶段蛋鸡的营养需求进行原料的合理搭配,造成营养的忽高忽低、过高过低现象。如应用高营养饲料,则会因能量过剩造成脂肪沉积,影响卵泡发育或形成脂肪肝;高蛋白还会致肾脏疾病。而低营养水平饲料不能满足蛋鸡正常的产蛋需要。营养成分忽高忽低,还会给鸡造成较大的应激。如日粮中能量、蛋白比例配合失调,蛋氨酸、胆碱、维生素B12等不足,还会使鸡发生脂肪肝综合症。饲料中维生素、矿物质数量不够、质量不高,导致营养缺乏性疾病;或饲料原料中掺杂使假,使用霉败变质或未经脱毒…  相似文献   

6.
进入秋冬季节,气温逐渐降低,蛋鸡的营养需要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采食量增加。蛋鸡的这对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超出调节能力时,引起生产性能下降。不仅如此,就采食量而言,会引起某些营养摄入相对过剩,造成浪费和其他问题。因此,进入秋冬季节,气温发生大幅度变动时,应对饲粮进行必要的调整。 一.调整方法 气温降低,鸡对能量的需要增加。此时,饲粮能量水平是影响生产性能和采食量的主要因素。要保证蛋鸡的营养需要,维持较佳的生产性能,必须使饲粮的能量水平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一般高产蛋鸡,秋季饲粮能量水平在11.72…  相似文献   

7.
三大体系,指明禽业未来方向 蛋鸡首席 杨宁:我国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重点任务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十二五”重点任务:杨宁、李保明教授牵头的“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撑技术研究和示范”;杨宁教授牵头的“蛋鸡品种创新与种鸡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吴常信院士牵头的“蛋鸡遗传改良关键技术研究”;刘秀梵院士牵头的“蛋鸡主要病毒性疾病防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王红宁教授牵头的“蛋鸡沙门氏菌净化技术研究与示范”;佟建明研究员牵头的“节粮环保型鸡蛋饲料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相似文献   

8.
每年可为国家节省粮食70亿公斤,为农民增收100多亿元?节粮小型蛋鸡“农大3号”比普通蛋鸡平均多获利高达15元.“鸡小利不小”,饲养这样一只小鸡,每年比普通蛋鸡平均多获利高达15元!这就是“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的神奇之处。难怪从齐齐哈尔到海南岛、从浙江到西藏等广阔  相似文献   

9.
1 病因 产蛋期蛋鸡有时会出现瘫痪,或产出砂壳蛋、软壳蛋。总体而言,排除疾病因素而只考虑营养因素的话,产蛋鸡瘫痪与缺钙有很大关系。当然如果鸡只感染了消化道疾病,也会影响钙质在消化道内的吸收而导致“假缺钙”现象的出现。  相似文献   

10.
“农大3号”节粮小型蛋鸡配套系是由中国农业大学育成的三元杂交的矮小型蛋鸡配套系。该蛋鸡具有多种优点:一是体积小占地少,比普通蛋鸡小25%左右,体高矮10厘米左右,在同等情况下可增加饲养密度33%;  相似文献   

11.
蛋鸡安全养殖模式下的饲料配制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环保生态型饲料应具备以下条件:无臭味,无污染,消化吸收好,饲料利用率高;畜禽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好,疾病少,氮、磷及重金属元素排放少;畜产品安全、卫生、优质。利用现代蛋鸡营养原理,通过科学的饲料配制技术可以减少蛋鸡粪便的排出量,  相似文献   

12.
鸡蛋由于所含营养物质丰富且均匀,被营养学家们誉为人体营养的“宝库”,但唯一不足是其胆固醇含量浓度高(200~300mg/枚),从而影响了消费。本文通过在蛋鸡日粮中使用添加剂,可一定程度上降低鸡蛋胆固醇的含量,以满足消费者营养和保健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蛋鸡产业迅猛增长,1985年至今,鸡蛋产量已连续27年住居世界第一。在蛋鸡育种方面,我国先后培育了京白、京红、京粉、新杨、农大等系列蛋鸡品种,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曾祖代、祖代、父母代和商品代蛋鸡良种繁育体系,为我国蛋鸡产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家禽育种是一项高投入、高技术和高风险的产业,而我国政府近年来的支持和鼓励不足,有些育种公司受资金、技术和人才的限制,出现“只引不育、只繁不育”现象。  相似文献   

14.
蛋鸡的生长性能与其品种、饲料、饲养管理、疫病防制措施四大要素密切相关。虽然直接受益是在产蛋期,但育雏和育成期的营养与管理极为重要,否则可造成延迟开产、达不到产蛋高峰、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蛋品质差、产蛋期死淘率高等现象。这些情况少数是由于疾病原因,而多数是由于营养供给和饲养管理不合理造成的。1蛋鸡5周龄体重对产蛋性能十分重要 蛋鸡在育成期5周前后及10~16周龄之间有“生长高峰”。雏鸡5周龄时体重与产蛋性能有很强的相关性,5周龄体重越大,入舍母鸡产蛋率越高,产蛋持续期越长,死淘率也越低。因为雏鸡在…  相似文献   

15.
淘汰低产蛋鸡,是提高饲养效益的有效途径。可是以往农户淘汰蛋鸡,往往通过经验和感觉进行淘汰,这种淘汰方法很不科学,更不准确,出入很大,常出现“误逃”现象。为了使农户淘汰蛋鸡更科学,这里将蛋鸡淘:“三根据”介绍给大家,相信对大家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蛋鸡脱肛现象在整个产蛋期时有发生,脱肛可使鸡生产率下降、淘汰率增加,给饲养者造成很大损失。笔者长年在种鸡场工作,现将导致蛋鸡脱肛的主要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一是开产过早。开产前光照时间过长,后备母鸡日粮中蛋白质水平过高,造成蛋鸡性成熟提前而过早开产,因此时蛋鸡还未达到体成熟。生殖道狭窄造成脱肛。在生产中,育成鸡的光照应控制在9小时以内,开产后逐渐把光照时间延长到14—16小时。并严格按照蛋鸡不同生产阶段的营养需要配制日粮,保证蛋鸡正常生长发育,可采用降低日粮蛋白水平、增加日粮能量浓度、促进体成熟的办法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蛋鸡生产性能,有效解决蛋鸡在产蛋期产蛋量低和死淘率高的问题。根据规模化蛋鸡养殖场生产实践,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以采食量为基础,满足营养需要为根本,充分发挥开产前培育的优质青年鸡高产、高效的生产潜力,提出了蛋鸡开产后分段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中国蛋鸡养殖业在经历了2011年的“黄金期”后,至2012年初进入行业低谷期。年末岁初,不仅鸡蛋价格持续走低,还有饲料原材料价格上涨因素,给养殖企业或农户带来了生产经营上的压力。更突如其来的春季疾病大流行,鸡只大幅落蛋、死淘严重增加,更使蛋鸡养殖业雪上加霜,结果惨不忍睹。所以,重新审视蛋鸡养殖行业,保证蛋鸡养殖的最大效益。现从团队管理、蛋鸡品种、饲养管理、防治体系、饲料营养五个方面去讨论蛋鸡养殖的支撑因素。  相似文献   

19.
温度是影响蛋鸡生产性能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技术,减轻热应激对蛋鸡的负面影响。此文从营养物质如:蛋白质、氨基酸、能量、维生素、矿物质;非营养物质:添加中草药、酸化剂等对蛋鸡热应激的营养调控技术,阐述近几年来,营养调控关键技术在蛋鸡热应激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一精准营养应用的必要性 蛋鸡的精准营养已经提出多年,但是真正能够做到的却很少.一些优秀的养殖场正是通过精准营养管理来达到蛋鸡优秀的生产性能、延长产蛋高峰期、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的目的.蛋鸡的精准营养主要通过“六不同”即不同品种、不同饲养阶段、不同原料、不同温度、不同生产性能和不同健康状态条件下对饲料配方进行适时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