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籼稻花药培养诱导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福稻88//华占/甬优2640的F1代为材料进行花药培养。采用正交试验法设置预处理温度、预处理时间、热激温度、噻重氮苯基脲(Thidiazuron,TDZ)浓度4种因素各4个水平,共16种处理组合,对不同条件下花药诱导出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直观分析确定的4个因素最优组合为预处理温度10℃、预处理时间8 d、热激温度37℃、TDZ浓度0.10 mg/L,但考虑到因素间的交互作用,进一步分析得到最优组合为预处理温度10℃、预处理时间8 d、热激温度37℃、TDZ浓度0.05 mg/L。 相似文献
3.
水稻花药培养技术的总结和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水稻花药培养(花培)技术中影响培养力的主要理化因素,花培后代遗传特性的利用,花培技术育种应用的关键,分析提出花培技术和遗传育种应用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并对水稻花培的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5.
水稻花药培养及后代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水稻花药离体培养试验中,对花药培养的操作方法,花培材料的选择,花粉植株诱导与分化培养基的筛选,培养环境及花粉植株性状的遗传及其利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N6培养基附加2,4-D2mg/L和激动素KT2.0mg/L能诱导出不同水稻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较高;再生植株的分化培养中,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6-BA2.0mg/L、NAA0.2mg/L和多效唑(MET)2.5mg/L,分化频率较高;花培材料应选择血缘较远的杂交组合,培养温度在25~30℃适合水稻花药的诱导和再生植株分化;水稻花培再生植株一代在许多性状上超过双亲,二代在田间表现基本整齐;利用水稻花药培养,可有效的提高育种效率,是一种快速和实用的水稻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6.
7.
8.
水稻花药培养技术的总结与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总结了水稻花药培养 (花培 )技术中影响培养力的主要理化因素、花培后代遗传特性的利用、花培技术育种应用的关键 ,分析提出花培技术和遗传育种应用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并对水稻花培的发展作了初步的探讨 . 相似文献
9.
花药培养在杂交水稻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杂交水稻花培育种的技术、程序和主要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花培技术、花粉植株遗传、纯合选优育种和“三系”、“两系”的提纯等,尤其阐述了我国花药培养与杂种优势利用相结合的特色。 相似文献
10.
水稻花培是水稻育种中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总结材料基因型、培养条件中的各种理化因子等水稻花药培养效率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认为从整体上综合优化花培各阶段不同培养方法才能大幅提高水稻花培效率,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水稻产业的发展,花药培养辅助育种成为研究者重点探索的一种育种方法。介绍了近年来我国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在水稻育种中取得的进展和成就,分别从花药培养在水稻育种方面的价值、应用、基础研究等方面作了探讨,以期待为水稻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对活性炭在不同水稻组合花药培养中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水稻花培苗性状的影响因组合的不同而呈现明显的差异;供试的6个组合中除组合V20B/02428外,活性炭对其余组合的苗高、根长、根数和鲜重均有显著促增作用,说明添加活性炭有利于水稻花培苗的生长与分化。 相似文献
13.
水稻花药培养过程中各种影响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水稻花培是水稻育种中重要的技术手段,通过总结材料基因型、培养条件中的各种理化因子等水稻花药培养效率主要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进展,认为从整体上综合优化花培各阶段不同培养方法才能大幅提高水稻花培效率,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述了寒地水稻花药培养操作规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以便使该项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水稻育种,提高工作效率。①根据器官形态指标外推法选择花粉发育处于单核靠边期的幼穗,进行6 ̄8℃低温预处理12d左右,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②愈伤组织转移大小以直径1 ̄2mm为宜,当绿苗长至4cm左右时及时进行壮苗培养;③做好接种材料、室内、人员的消毒和卫生工作,降低污染率,加强温室等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16.
对活性炭在不同水稻组合花药培养中的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组合V20B/02428外,活性炭能显著增加水稻组合的苗高、根长、根数和鲜重,有利于花培苗的生长与分化。 相似文献
17.
水稻花药培养技术及其育种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材料基因型、取材时期与预处理、培养基种类、激素配比、碳源和其他添加剂等方面综述了水稻花药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大多研究表明,花培是稳定水稻亚种间籼粳杂交后代遗传性状的有效方法,但目前花培的株产率仍很低,在4%以下,且籼稻的株产率显著低于粳稻,主要原因是籼稻的基因亲和力低及其花药褐化和幼苗白化现象严重.同时,从改善培养条件(取材时期、预处理、培养基、激素、添加剂等)、建立花药离体培养体系、结合转基因和分子标记技术等方面提出了加快花药育种进程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19.
为选育第三积温区水稻优良种质和制定栽培措施,选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区主栽品种和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的品种(系),利用主成分分析和动态聚类分析对在相同的栽培管理水平下26份水稻品种(系)的源库类型进行分类。结果表明:13个源库性状简化为彼此互不相关的5个主成分,分别为叶面积指数、库容量、穗粒数、收获指数及空秕率,这5个主成分所构成的线性组合对源库性状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8.04%。根据5个主成分进行K均值聚类将26份品种(系)群体分为源小库小互作型(3份)、库限制型(12份)、源库互作型(11份)3类。其中源库互作型具有倒三叶叶面积大,叶面积指数较高,库容量较高,源库平衡,经济系数高,产量高等特点,综合性状良好,如龙粳20、龙粳27是用作亲本的首先选择。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