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为了探索葛根芩连汤对小鼠血清色氨酸及主要代谢产物和粪便中部分短链脂肪酸的影响,试验通过葛根芩连汤灌胃小鼠,分别在干预7 d和14 d后采集样本,运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HPLC-UVD)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犬尿氨酸(Kyn)、色氨酸(Trp)与5-羟色胺(5-HT)浓度,气相色谱(GC)法测定小鼠粪便中乙酸、丙酸和丁酸含量。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用药组小鼠血清Kyn和5-HT浓度明显升高(P0.05),Trp无明显变化(P0.05);给药7 d后粪便中丙酸浓度上升(P0.05),用药14 d后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极显著升高(P0.01)。说明葛根芩连汤对小鼠血清Trp及主要代谢产物和粪便中部分短链脂肪酸存在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白头翁汤对正常小鼠粪便中肠道菌群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SCFAs)含量的影响,本试验将24只清洁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白头翁汤低剂量组和白头翁汤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灌胃生理盐水(0.9%),白头翁汤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白头翁汤2.7和8.1 g/(kg·bw·d)(按照生药量),同时每天测定小鼠体重;连续灌胃7 d后采集粪便,采用气相色谱法(GC)测定各组小鼠粪便中SCFAs(乙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正戊酸和异戊酸)的含量并测量结肠长度。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白头翁汤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小鼠体重和结肠长度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粪便中乙酸和丙酸含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高剂量组正丁酸含量也显著升高(P<0.05);异丁酸、异戊酸、正戊酸含量变化不明显(P>0.05)。结果表明,白头翁汤对正常小鼠体重和结肠长度无影响,能够提高正常小鼠粪便中乙酸、丙酸和正丁酸含量。分析白头翁汤对正常小鼠粪便中SCFAs含量的影响可为白头翁汤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5-羟色胺(5-HT)对围产期母羊生产性能及血浆和乳中钙转运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30只巴美肉羊母羊,按体重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5-羟基色胺酸(5-HTP)组(灌注5-HTP)和色氨酸(Trp)组(灌注Trp),每组10只。在母羊围产期产前第7天至产后第0天,进行颈静脉灌注,5-HTP和Trp的灌注剂量均为0.178 mg/kg BW,浓度为0.1 mg/mL;对照组灌注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试验期为产前第7天至产后第30天。结果表明:1)各组间母羊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产后第5、9和15天,Trp组母羊泌乳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9和15天,5-HTP组母羊泌乳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16~30天,5-HTP组羔羊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产后第15天,Trp组血浆和乳中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6和15天,5-HTP组血浆和乳中钙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6天,Trp组血浆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0天,Trp组乳中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6、9和30天,5-HTP组血浆和乳中5-HT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第3、6和15天,Trp组和5-HTP组血浆甲状旁腺素相关蛋白(PTHr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灌注5-HTP可以促进母羊泌乳,提高羊羔平均日增重;灌注5-HTP和Trp可以增加血浆和乳中钙、5-HT浓度及血浆PTHrP浓度。  相似文献   

4.
试验将6头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以及门静脉、肝静脉以及股动脉慢性血管瘘的泌乳中期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研究不同精粗比日粮对奶牛瘤胃发酵与肝脏VFA代谢以及产奶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低精料(LC)日粮组相比,高精料(HC)日粮组瘤胃液pH显著下降(P0.05),丙酸浓度显著提高(P0.05),乙酸/丙酸的比值有降低的趋势(P=0.06),但日粮对瘤胃液乙酸、丁酸和TVFA浓度影响不显著(P0.05)。HC日粮能显著提高门静脉血浆中乙酸、丙酸、丁酸和TVFA(P0.05)浓度。在两种日粮条件下,VFA肝静脉-门静脉血浆浓度差(H-P)均为负值。HC日粮显著增加丙酸和丁酸的H-P值(P0.05)。与LC日粮相比,HC日粮显著增加乙酸和TVFA(P0.05)的肝静脉-动脉血浆浓度差(HA),显著降低丙酸(P0.05)H-A值。HC日粮显著提高门静脉、肝静脉和股动脉血浆中葡萄糖、β-羟丁酸和非酯化脂肪酸(P0.05)浓度以及显著提高乳蛋白、乳中总固形物和非脂固形物(P0.05)含量。试验结果表明,HC日粮可以改善奶牛瘤胃发酵、肝脏的VFA代谢以及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5.
研究3种过瘤胃脂肪对绵羊瘤胃代谢的影响。选择4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瘘管的小尾寒羊公羊(平均体质量42kg),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方法,以基础日粮组为对照组,在试验组日粮中分别添加40g脂肪酸钙、植物脂肪粉和硬脂肪粉,采集瘤胃液测定氨态氮、pH和挥发性脂肪酸。结果表明:1)饲喂3种过瘤胃脂肪对绵羊瘤胃氨态氮浓度没有显著影响。2)饲喂后pH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总体趋势,对照组pH比试验组高,但各处理对绵羊瘤胃液pH的影响不显著,以添加脂肪酸钙和植物脂肪粉效果较好。3)各组试验羊瘤胃乙酸、丙酸、丁酸的浓度及乙酸/丙酸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对瘤胃乙酸浓度没有显著影响;添加植物脂肪粉组丙酸浓度最高,与硬脂肪粉组差异显著;硬脂肪粉组丁酸浓度比对照组和脂肪酸钙组高,差异显著;硬脂肪粉组乙酸/丙酸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绵羊日粮中添加40g过瘤胃脂肪对瘤胃氨态氮浓度、pH和乙酸浓度没有显著影响,对丙酸浓度、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值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探讨复合抗菌肽对饲喂不同精料饲粮山羊瘤胃发酵和酶活性的影响。选取18只4月龄雄性山羊,随机分3组,每组6只。对照组(Ⅰ组)、高精料组(Ⅱ组)、高精料抗菌肽组(Ⅲ组)分别饲喂300、600和600 g/(只·d)精料,同时Ⅲ组在精料中添加3.0 g/(只·d)复合抗菌肽。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1)与Ⅰ组相比,Ⅱ组瘤胃液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甲烷(CH4)、氨态氮(NH3-N)、尿素氮、微生物蛋白(MCP)浓度与(乙酸+丁酸)/丙酸及木聚糖酶、脂肪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β-葡萄糖苷酶和淀粉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丙酸、丁酸浓度及果胶酶、中性蛋白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2)与Ⅱ组相比,Ⅲ组瘤胃液丙酸、丁酸、NH3-N浓度及CMCase、果胶酶、中性蛋白酶及脂肪酶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乙酸、T-VFA、CH4、尿素氮浓度与(乙酸+丁酸)/丙酸及木聚糖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01或P0.05),MCP浓度及β-葡萄糖苷酶、淀粉酶活性极显著或显著增加(P0.01或P0.05)。由此说明,复合抗菌肽可调节山羊瘤胃发酵模式,提高饲料利用率,是理想的饲料添加剂。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犬攻击行为与血浆五羟色胺(5-HT)、血清睾酮水平之间的相关性,从而探讨以犬血浆5-HT和血清睾酮水平辅助判断犬攻击行为强弱的可能性,改善目前国内外通过人为打分对攻击性强弱判断的主观性过强的现状,试验以28只8~24月龄的雄性德国牧羊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攻击行为强弱分为攻击组和非攻击组,每组各14只,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测定其血浆5-HT和血清睾酮的浓度,并应用SPSS 16. 0软件的Spearman分析法对攻击行为与血浆5-HT和血清睾酮浓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攻击组犬的血浆5-HT和血清睾酮浓度分别为(372. 59±16. 31) ng/m L和(6. 37±0. 44) nmol/L,极显著高于非攻击组犬的血浆5-HT和血清睾酮浓度[(277. 95±12. 40) ng/m L和(4. 37±0. 31) nmol/L](P0. 01),犬攻击行为强弱与5-HT和睾酮浓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0. 01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 867和0. 866。说明雄性德国牧羊犬血浆5-HT和血清睾酮浓度可以作为辅助判断攻击行为强弱的生理性指标。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评估不同蛋白质水平饲粮对肥胖犬体况、血清生化指标、粪便短链脂肪酸浓度及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30只肥胖型拉布拉多猎犬,随机等分为3组:低蛋白质组(LP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20.58%的低蛋白质饲粮;中蛋白质组(MP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27.77%的中蛋白质饲粮;高蛋白质组(HP组),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39.04%的高蛋白质饲粮)。试验期为45 d。结果表明:1)与LP组和MP组比较,HP组犬体重、体脂率以及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显著降低(P0.05)。2)与LP组和MP组比较,HP组粪便中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浓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丁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体脂率与粪便中乙酸及总短链脂肪酸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与丁酸浓度呈负相关关系。3)与LP组和MP组比较,HP组肠道菌群Simpson指数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拟杆菌门/厚壁菌门比值显著降低(P0.05);在属水平,HP组主要富集梭菌属、瘤胃球菌属及普拉梭菌属等细菌;HP组肠道菌群基因功能主要富集在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色氨酸代谢及柠檬烯和蒎烯降解等7个第3层级KEGG通路上。综上所述,高蛋白质饲粮可改善肥胖犬肠道菌群结构及短链脂肪酸代谢,有减重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9.
选用安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黄淮山羊6只,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3种不同水平阴阳离子平衡(A组332 mEq/kgDM、B组418mEq/kgDM、C组496 mEq/kgDM)的日粮,研究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对瘤胃代谢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日粮阴阳离子水平可以有效地提高瘤胃液的pH值,在饲喂后8 h 差异显著(P<0.05);随着DCAB的增加,丙酸、丁酸含量增加,但乙酸的相对含量减少,其中试验B组乙酸(418 mEq/kgDM)最高,试验C组最低(P>0.05),试验A组丙酸、丁酸的含量(332mEq/kgDM)最低,且试验A组和试验B组、试验C组丁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乙酸/丙酸、乙酸/(乙酸+丙酸)的比例却逐渐降低;氨态氮的含量随着阴阳离子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在整个采样期间变化有波动.  相似文献   

10.
选用4只带有瘤胃瘘管的内蒙古白绒山羊作为瘤胃液供体羊,以2种不同精粗比的粗料型日粮为培养底物,研究不同苹果酸添加量(0,3,6,9,12 mmol/L)对内蒙古白绒山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精粗比日粮下乙酸、丙酸、丁酸及TVFA浓度均以3:7日粮组较高,乙酸和丙酸之比以2:8日粮组较高,差异均不显著(P >0.05).添加苹果酸后,3:7日粮组乙酸、丙酸浓度在培养4,8,18和24 h后显著升高(P<0.05);丁酸浓度3 mmol/ L组高于对照组,9 mmol/L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 >0.05);而2:8日粮组乙酸、丙酸浓度在培养8,18 h后显著升高(P<0.05);丁酸浓度在培养8,12和24 h后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 >0.05);乙酸和丙酸之比在2种日粮下均极显著降低(P<0.01);TVFA浓度在2种日粮下均升高,培养4,8,18 h差异是显著的(P<0.05).  相似文献   

11.
4只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和颈动脉插管的泌乳中后期文登奶山羊,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试验处理为瘤胃连续灌注4种不同比例的混合挥发性脂肪酸(VFA)溶液,4种灌注液的乙酸/丙酸/丁酸摩尔比依次为:75:15:10(VFA1),65 : 25:10(VFA2),55:35;10(VFA3)和45 : 45 :10(VFA4).日粮(精粗比为45:55)制作为颗粒料,每2 h自动饲喂1次,瘤胃灌注的VFA按奶山羊维持需要的30%确定.研究表明,灌注液对奶产量、乳糖的影响不显著(P>0.05),高丙酸灌注组乳脂率、乳脂量显著下降(P<0.05);血浆胰岛素水平呈上升趋势(P>0.05),血糖浓度处理间无显著变化(P>0.05).随灌注液丙酸摩尔比的升高,颈动脉血浆乙酸、NEFA、BHBA浓度下降(P<0.05),丙酸浓度上升(P<0.05),TG和丁酸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动脉血浆BHBA、NEFA、TG和丁酸的乳腺吸收率降低(P<0.01),丙酸的乳腺吸收率升高(P<0.01),乙酸的乳腺吸收率未出现显著变化(P>0.1).随灌注液丙酸摩尔比的升高,乳脂中中链脂肪酸(C10-C16)和中短链脂肪酸(CA-C16)的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长链脂肪酸(≥C16)的含量呈下降趋势(P<0.05),其中VFAl组C10-C16及CA-C16含量均低于其它3组(P<0.05),≥C16含量显著高于其它3组(P<0.05);Trans-10,cis-12CLA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瘤胃灌注VFAs混合液的丙酸摩尔比可引起乳脂率的降低,抑制乳腺对NEFA的吸收,增加乳脂中CA-C16脂肪酸的比例,降低≥C16脂肪酸的比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胍基乙酸对牛瘤胃体外发酵参数的影响,试验选取3只身体健康、2岁左右、体重为(200~250)kg、安装瘤胃瘘管的锦江黄牛供采集瘤胃液。采取体外产气法对添加不同水平胍基乙酸(0.1%、0.2%、0.3%、0.4%)体外发酵培养,测定24 h培养液中pH、氨态氮(NH3-N)、挥发性脂肪酸(VFA)、微生物蛋白(MCP)浓度及干物质消化率等瘤胃发酵指标。结果表明:(1)随着胍基乙酸添加量的增加,0.4%添加组产气量显著提高40.82%(P<0.05)。胍基乙酸添加组的pH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但均在正常范围内;NH3-N浓度随着添加剂量的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其中0.1%、0.2%添加组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分别降低了10.55%、15.29%。瘤胃微生物蛋白含量随着胍基乙酸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0.4%添加组显著提高了1.41%(P<0.05)。干物质消化率(IVDMD)随着胍基乙酸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其中0.4%添加组显著提高了11.24%(P<0.05)。(2)胍基乙酸组挥发性脂肪酸总量、乙酸、丙酸、丁酸有上升趋势,并且0.4%添加组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TVFA提高了6.58%,丙酸含量提高了9.08%。但是乙酸/丙酸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胍基乙酸添加可以促进瘤胃发酵功能。  相似文献   

13.
谢开来  王丽娜 《中国畜牧兽医》2021,48(12):4468-4477
关于5-羟色氨(5-HT)对采食量的影响已有几十年的研究历史。机体内的5-HT主要是以必需氨基酸色氨酸(Trp)作为前体物,在大脑和肠道中合成,并在机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5-HT无法直接透过血-脑屏障,因此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5-HT作为两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各自发挥作用。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表明中枢5-HT的多种受体以不同的方式调控动物采食,主要有5-HT1A、5-HT1B、5-HT2A、5-HT2C、5-HT3A、5-HT4、5-HT5A、5-HT6和5-HT7。例如,现在临床上被批准使用的抗肥胖药物氯卡色林就是一种5-HT2C受体激动剂。此外,中枢5-HT还可以协同胰高血糖素样肽-1、饥饿素和胆囊收缩素等外周激素共同调控动物采食行为。外周5-HT也能够通过介导胰高血糖素样肽-1和胆囊收缩素来诱导饱腹感。畜禽生产中主要通过在饲料中添加Trp来增加动物体内5-HT的合成。但目前对于Trp对畜禽采食量的调控机制的研究尚不完善,且有研究表明,不同浓度的Trp对动物采食量的影响不同,不同畜禽饲料中最适Trp的浓度也不同。而Trp主要是通过其代谢产物5-HT来调控动物采食。作者查阅了大量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从中枢和外周两个途径对5-HT调控动物采食行为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期望通过对Trp的代谢产物5-HT对动物采食调控机制的探讨,为Trp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色氨酸(Trp)对1~21日龄黄羽肉鸡生产性能、体成分沉积、血清游离Trp以及下丘脑游离Trp和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并根据二次回归模型确定1~21日龄黄羽肉鸡适宜的总Trp和可消化Trp需要量.选用2 000只1日龄岭南黄鸡,采用5×2两因子设计,设5个饲粮Trp水平(0....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在瘤胃保护性色氨酸(RPTrp)饲粮中添加2种剂量的亚叶酸钙(CF),研究其对绵羊血浆色氨酸(Trp)、犬尿氨酸(Kyn)和褪黑素(MT)含量的影响,旨在探究调控反刍动物体内MT合成的方法。试验选取(3.0±0.5)岁、平均体重(64.45±3.48) kg的健康萨福克绵羊15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5只,分别为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每天每只羊精料补充料饲喂量为12 g/kg BW,玉米青贮为1.8 kg,RPTrp为222.2 mg/kg BW,自由采食混合干草,在此基础上,试验Ⅰ组添加50 mg的CF、试验Ⅱ组添加100 mg的CF,进行15 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1)上午饲喂后0~12.0 h期间,各组间血浆Trp、Kyn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上午饲喂后6.0、8.0 h时,试验组血浆Trp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087 2、P=0.053 1);在上午饲喂后4.5、6.0、8.0、10.0 h时,试验组血浆Kyn含量也有降低的趋势(P=0.094 8、P=0.066 7、P=0.090 9、P=0.054 2)。2)上午饲喂后4.5、8.0 h时,试验组血浆5-羟色胺(5-HT)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有增加的趋势(P=0.080 7、P=0.054 1),在上午饲喂后10.0 h时,试验组极显著升高(P=0.005 7);上午饲喂后6.0、8.0 h时,试验组MT含量也有增加的趋势(P=0.089 0、P=0.070 4),在上午饲喂后10.0 h时,试验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 2)。3)上午饲喂前0 h,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 0.05),试验Ⅰ组血浆总抗氧化能力也显著提高(P 0.05)。因此,在RPTrp(222.2 mg/kg·BW)饲粮中每天每只绵羊添加50或100 mg的CF,在上午饲喂后4.5~10.0 h期间有降低血浆Kyn含量的趋势,对血浆Trp、5-HT、MT含量整体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提高绵羊血浆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6.
将 8 0只断奶肉兔随机分成 5组 ,饲喂 5种消化能不同 (9.4 6 ,10 .4 6 ,11.4 6 ,12 .4 6和 13.4 6MJ/kg)的日粮。结果表明 :能量水平对 2月龄体重、断奶至 2月龄日增重无显著影响 (P >0 .0 5 ) ,2月龄体重、断奶至 2月龄日增重以能量水平为 10 .4 6MJ/kg时最高 ,分别为 16 38g和 2 5g;能量消化率和脾脏指数随能量水平不同而变化差异显著(P <0 .0 5 ) ;盲肠pH值、NH3 N浓度、丙酸含量、TVFA和乙酸 /丙酸比组间差异极显著 (P <0 .0 1) ,乙酸和丁酸含量组间差异显著 (P <0 .0 5 )。以日增重、蛋白质消化率等指标为依据 ,断奶至 2月龄肉兔适宜消化能水平为 10 .4 6MJ/kg。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择带有永久瘤胃瘘管的辽宁绒山羊羯羊9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3只,研究日粮NDF水平(59.5%、54.6%、49.69%)对绒山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DF水平的降低,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丙酸浓度显著升高(P<0.05),乙酸比例显著降低(P<0.05),丙酸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丁酸浓度和丁酸的比例没有显著变化(P>0.05)。各种酸浓度及其比例与NDF水平有着比较好的线性回归关系:乙酸浓度=16.21-17.99NDF(n=9,R2=0.55,P<0.05),丙酸浓度=33.39-43.97NDF(n=9,R2=0.68,P<0.01),乙酸比例=51.77+51.61NDF(n=9,R2=0.52,P<0.05),丙酸比例=29.09-31.06NDF(n=9,R2=0.49,P<0.05)。绒山羊日粮NDF含量为50%左右时瘤胃的发酵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2种不同精粗比日粮对蒙古羔羊瘤胃内环境及血液中尿素氮(BUN)和肌酐的影响,试验选择6月龄健康蒙古公羔羊10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喂精粗比为5∶5的青干草精料日粮(CH组)和7∶3的秸秆精料日粮(CM组),试验期60 d。分别测定饲养30 d和60 d羔羊血清中尿素氮和肌酐的浓度以及饲养末期瘤胃内环境的变化。结果表明:饲喂不同精粗比日粮的蒙古羔羊瘤胃p H值、氨氮、菌体蛋白、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无显著差异(P0.05);CM组的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均显著降低(P0.05);第30,60天CM组羔羊血液中尿素氮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第30天时CH组与CM组羔羊血液中肌酐浓度无显著差异(P0.05),第60天时CM组羔羊血液中肌酐浓度显著升高(P0.05)。说明不同精粗比日粮对瘤胃内环境及血液中尿素氮和肌酐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8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和十二指肠近端T型瘘管的徐淮白山羊为试验动物,分为2组,分别饲喂青贮玉米和混合干草,研究山羊瘤胃和十二指肠内环境的昼夜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混合干草组瘤胃和十二指肠的pH值均极显著(P<0.01)高于青贮玉米组,其日内动态变化都表现出采食后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②混合干草组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极显著(P<0.01)高于青贮玉米组,而十二指肠食糜的氨态氮浓度极显著(P<0.01)低于青贮玉米组;③混合干草组瘤胃乙酸浓度显著(P<0.05)高于青贮玉米组,丙酸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青贮玉米组丁酸浓度极显著(P<0.01)高于混合干草组;十二指肠液乙酸、丙酸、丁酸浓度青贮玉米组均极显著(P<0.01)高于混合干草组。  相似文献   

20.
试验旨在研究棕榈酸包被γ-氨基丁酸(GABA)对延边黄牛瘤胃微生物体内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设置0、2.3、4.6、6.9 g/kg(干物质基础)4个添加水平组,每组3个重复,试验分为4期,每期15 d,其中预试期10 d,正试期5 d,试验期间隔为10 d。结果表明:1棕榈酸包被GABA在瘤胃内24 h的消化率为20.97%,体外法测得其在小肠中16 h消化率为92.13%。2在3 h时,4.6与6.9 g/kg组的p H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3 g/kg组(P0.05)且两组氨态氮浓度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6 h时,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3在1、3 h,丁酸浓度4.6 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3 h时,乙酸浓度4.6与6.9 g/kg组,丙酸浓度2.3与4.6 g/kg组,TVFA 4.6 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乙酸/丙酸2.3 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 h时,丙酸浓度2.3 g/kg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乙酸/丙酸2.3与6.9 g/kg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微生物蛋白对照组与试验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棕榈酸包被GABA在瘤胃中的消化率较低,在小肠释放率高,增加了TVFA及乙酸、丙酸、丁酸的浓度以及3、6 h乙酸/丙酸,所以在本试验中最适宜添加水平为4.6 g/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