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犬类的攻击行为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目前国内外对于犬攻击行为与甲状腺激素之间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开展了雄性德国牧羊犬攻击行为与甲状腺激素的相关性研究,探索攻击性强弱不同的德国牧羊犬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差异,以期通过测定甲状腺激素水平辅助判断犬的攻击性强弱。实验选择28头,8个月至2岁的雄性德国牧羊犬,分为攻击组和非攻击组,每组各14头,分别测定其血清TSH、TT3、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脂多糖(LPS)、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5-羟色胺(5-HT)和血栓素B2(TXB2)在低聚果糖诱导的马急性蹄叶炎中的作用,将24匹蒙古马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匹,试验组灌服低聚果糖,从0~72 h,每4 h采集一次颈静脉血,4℃、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检测血浆中的LPS、p38MAPK、5-HT和TXB2的浓度。结果表明:LPS、p38MAPK、5-HT和TXB2的浓度分别在16,16,24,28小时达到峰值,峰值分别为(0.025 2±0.003 5)EU/m L、(50.914 2±12.341 7)ng/m L、(10.313 2±1.532 6)ng/m L和(3.992 3±0.565 0)ng/m L,与0小时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LPS、p38MAPK、5-HT和TXB_2的浓度随时间发生较大变化,可能在急性蹄叶炎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采集43头苏淮猪的血液样本,探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血浆和全血五羟色胺(5-HT)的色谱条件,测定了血浆、全血和血小板中5-HT的水平,并对它们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猪血浆中5-HT浓度为(45.35±2.23)μg/mL,血小板中5-HT含量为(131.31±7.86)pg/10^9,全血中5-HT浓度为(296.87±12.81)μg/mL;相关性分析显示,血小板5-HT浓度与全血5-HT浓度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r=0.849,P<0.01),血小板5-HT浓度与血小板数量存在极显著负相关性(r=-0.549,P<0.01),但血浆5-HT浓度与全血5-HT浓度、血小板5-HT浓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综上,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测定猪血浆、全血、血小板中5-HT的水平,血小板5-HT含量与全血5-HT浓度和血小板数量之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ELISA和IHC分别检测了乳腺肿瘤患犬血清和组织中CA15-3的浓度和表达情况,发现CA15-3在乳腺肿瘤患犬血清浓度(15. 70 U/m L±12. 93 U/m L)明显高于健康犬血液中CA15-3浓度(5. 72 U/m L±4. 82 U/m L)。IHC结果发现,CA15-3 MOD在乳腺肿瘤组织中(0. 21±0. 08)明显高于健康乳腺组织(0. 10±0. 04),且在不同的组织分级中差异显著(P 0. 05)。结论:血清中CA15-3浓度可作为犬乳腺肿瘤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的生物标志物之一,组织中CA15-3蛋白可作为评估犬乳腺肿瘤恶性程度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相似文献   

5.
血清孕酮(P4)检测可用于犬的发情鉴定及配种时间的确定,但血液样本采集难度较大,若操作不当还会给犬造成心理及生理上的伤害。与血液采集相比,唾液采集操作简便、无侵入性且不易对犬造成伤害,因此若能通过采集唾液代替血液测定犬生殖激素,对工作犬的繁育工作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实验旨在进一步测定德国牧羊犬发情期间唾液-血清P4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唾液代替血液进行测定的可能性。实验选择处于发情前期、3~5岁的5只德国牧羊犬,测定发情期间唾液与血清中P4的含量并进行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唾液中P4浓度在犬发情期间从0.08 ng/mL逐渐升高,到第15天达到0.47 ng/mL,与血液P4含量变化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平均达到0.890。通过拟合曲线分析,发现在y=0.0761ln(x)+0.1513曲线上有较高拟合度(R~2=0.945 5)。由此可见,德国牧羊犬发情期间的唾液P4与血清P4具有良好的相关性,有望通过唾液代替血液测定犬发情期间生殖激素含量及分析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蛋鸡攻击行为与五羟色胺、皮质酮的相关性,选用1日龄京白939雏鸡96只,随机分为6个重复,每重复16只,采用瞬时观察法和连续观察法筛选不同周龄攻击行为有差异的蛋鸡,结合ELISA和qRT-PCR方法测定蛋鸡血清激素水平和5-HT1A受体mRNA表达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蛋鸡的攻击行为随周龄的增加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P<0.05);整体看,血清五羟色胺(5-HT)含量随周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皮质酮(CORT)呈现上升趋势(P<0.05),而下丘脑5-HT1A受体mRNA表达量随周龄增加有上升的趋势(P<0.05或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蛋鸡攻击行为与血清五羟色胺(5-HT)呈极显著负相关(R=-0.741,P<0.01),与皮质酮(CORT)呈显著正相关(R=0.751,P<0.01)。综上所述,血清激素水平与蛋鸡攻击行为有一定联系,5-HT1A受体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蛋鸡的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7.
试验选择遗传基础相似(杜长大)、日龄相近(±1 d)、体重差异不大(69.1±0.7 kg)的去势公猪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在当地最炎热季节(7-8月),应用中草药添加剂,观察热应激对肥育猪内分泌激素水平的影响。经42 d试验,结果表明:GH:试2、试3和试4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0.22 ng/L(P0.05)、0.23 ng/L(P0.05)和0.26 ng/L(P0.01),试3和试4组比试1组提高0.24 ng/L(P0.05)和0.27 ng/L(P0.05)。T3:试2、试3和试4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0.09 ng/m L(P0.05)、0.14 ng/m L(P0.05)、0.19 ng/m L(P0.01)。T4:试3和试4组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9.87 nmol/L(P0.05)和24.59 nmol/L(P0.05)。Cor:试3和试4组比对照组分别降低22.08 nmol/L(P0.05)和28.28 nmol/L(P0.01),试3和试4组比试1组分别降低20.36 nmol/L(P0.05)和26.56nmol/L(P0.01)。  相似文献   

8.
以长白猪为对照 ,测定了枫泾猪发情周期血浆中雌二醇和孕酮及其子宫受体含量。发情期血浆雌二醇的峰值 ,枫泾猪为 ( 57.0 4± 3 .60 ) ng/ L,长白猪为 ( 55.85± 3 .0 4 ) ng/ L,两者无显著差异 ( P >0 .0 5)。孕酮最高水平和间情期平均水平 ,均为枫泾猪高 ( P <0 .0 1 )。孕酮最高水平 ,枫泾猪为 ( 2 4 .1 1± 1 .2 4 ) μg/ L,长白猪为 ( 1 6.67± 0 .2 1 ) μg/ L;孕酮间情期平均水平 ,枫泾猪为 ( 1 8.1 1± 1 .2 4 ) μg/ L,长白猪为 ( 1 1 .0 7± 0 .61 )μg/ L。枫泾猪发情期和间情期的细胞质雌二醇受体 ( CER)分别为每毫克 DNA( 3 87± 2 1 .2 )、( 3 52± 1 8.2 )fmol,其离解常数 ( kd)值分别为 ( 4.8± 0 .4 )、( 3 .8± 1 .0 ) nmol;细胞核雌二醇受体 ( NER)分别为每毫克DNA( 1 2 69.58± 1 56.4 2 )、( 578± 2 1 .4 ) fmol,其 kd值分别为 ( 5.8± 1 .4 )、( 3 .4 8± 1 .0 ) nmol;细胞质孕酮受体 ( CPR)分别为每毫克 DNA( 3 4 3 .0± 51 .4 )、( 1 48± 4 1 .0 ) fmol;细胞核孕酮受体 ( NPR)分别为 ( 3 2 4± 6.9)、( 1 1 5± 2 .4 ) fmol。发情期和间情期子宫 NER含量较长白猪高 ( P <0 .0 5) ,说明此时枫泾猪子宫对雌二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母猪血清的多巴胺(DA)、五羟色胺(5-HT)的条件,并试图快速准确测定妊娠母猪血清内DA、5-HT的含量,试验以12头妊娠母猪为试验群体,于妊娠期第103天耳静脉采血并进行HPLC测定。试验色谱条件:色谱柱CAPCELL PAK C18(4.6 mm×250 mm,5μm),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和0.1 mol/L磷酸二氢钾(15∶85),p H值为4.6,激发波长为254 nm,发射波长为338 nm,流速为1.5 m L/min。结果表明:母猪血清DA平均含量为(37.84±6.45)μg/m L、血清5-HT含量为(48.00±22.82)ng/m L。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6,(2):40-44
为研究自然发情和诱导发情的母犬发情期体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4)的分泌规律,将25只母犬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为自然发情组,试验组为诱导发情组。对6只自然发情母犬和5只诱导发情母犬采血制备血浆,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FSH、LH、E2、P4的含量,采血时间为出现发情表征的第1、3、5、6、7、8、9、10、11、13、17、24天。对照组母犬FSH、LH和E2最低含量均值分别为(4.35±1.98)ng/m L、(4.95±2.22)ng/m L和(1.33±1.04)pg/m L,FSH、LH和E2峰值均值分别为(134.44±20.97)ng/m L、(117.56±17.49)ng/m L和(6.22±2.16)pg/m L,P4含量均值变化范围是(0.24±03)~(12.51±1.76)ng/m L;试验组母犬FSH、LH和E2最低含量均值分别为(4.19±2.12)ng/m L、(5.64±3.84)ng/m L和(1.57±0.76)pg/m L,FSH、LH和E2峰值均值分别为(172.98±56.40)ng/m L、(159.12±35.87)ng/m L和(6.08±1.16)pg/m L,P4含量均值变化范围是(0.24±0.06)~(12.51±3.95)ng/m L。结果表明:自然发情和诱导发情的母犬体内LH、FSH、E2和P4变化比较复杂,但仍有规律可循;E2对FSH的分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P4的含量变化在LH峰后的显著变化,P4稳定性和规律性更强;外源性PG-CI和FSH激素诱导发情的母犬的方法显著性提高了整个发情周期LH和FSH水平(P0.05),而对发情周期内E2和P4分泌水平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1.
一、犬异常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遗传因素 犬攻击行为的产生是由其防御本能所引发的.防御本能是犬与生俱来的天性,只不过每一头犬,尤其是不同品种的犬存在强弱程度的不同.一般而言,大部分小型宠物犬,其防御本能较弱,有些警用工作犬的防御本能天生就较强,如罗威纳犬、杜伯文犬等.犬具有防御本能,但并不是都会对人产生异常攻击行为.那些容易攻击人的犬的后代攻击性较强.  相似文献   

12.
选择绵羊建立反刍动物大肠阻塞病理模型 ,对手术前、后静脉血浆及死亡后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脏和肠组织中内皮素 - 1( Endothelin- 1,ET- 1)含量进行测定 ,探讨了该模型血浆及组织中 ET- 1含量的变化和临床意义。结果表明 :模型组和对照组手术前血浆 ET- 1含量分别为 ( 5 7.81± 2 .95 ) ng/L 和 ( 6 2 .72± 3.17) ng/L,手术后含量分别为 ( 4 1.87± 8.0 6 ) ng/L 和 ( 6 0 .74± 4 .6 8) ng/L,模型组术后 ET- 1含量明显下降 ( P<0 .0 5 ) ;每 30 min间隔采血 ,模型组术前、术后第 2天和第 4天 ET- 1含量依次降低 ,差异极显著 ( P<0 .0 1) ;模型组心、肺、肾组织中的 ET- 1含量分别为 ( 2 73.2 8± 5 3.7)、( 2 70 .6 5± 98.6 )、( 2 4 9.32± 2 0 .8) ng/L,分别比对照组心脏 ( 10 5 .73± 32 .2 ) ng/L、肺脏 ( 34.34± 6 .73) ng/L、肾脏 ( 5 0 .4 3± 12 .89) ng/L明显升高 ( P<0 .0 1)。这些变化可能与肠阻塞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建立了比格犬脑脊液中尼莫地平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测定方法,采用3条雄性比格犬,单次口服60 mg尼莫地平片,给药后0.5、1、2、4、8和24h仅采集脑脊液样品。根据建立并验证的LC-MS/MS方法测定犬脑脊液中尼莫地平的浓度,采用WinNonlin 6.2软件按非房室模型计算药动学参数。分析方法经方法学验证,其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回收率、基质效应、定量线性范围、稳定性等均符合生物样品的检测要求。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口服给予比格犬60 mg尼莫地平后,尼莫地平在犬脑脊液中于(1.00±0.000)h达到最大浓度为(5.35±2.04)ng/mL,t_(1/2)为(2.54±0.635)h,AUC_(last)和AUC_(INF)分别为(17.4±12.3)h·ng/mL和(20.5±12.1)h·ng/mL,尼莫地平在犬脑脊液中的暴露量(AUC_(last))约为其在血浆中暴露量的1.99%。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甲状腺素片治疗犬甲状腺机能减退症(甲减)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8例甲减病犬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采用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跟踪检测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和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并且同步观察病犬甲减症状变化。结果:甲减病犬给药组6周后血清FT3、FT4和TSH浓度分别为9.13±2.17 pg/ml、3.56±0.77 ng/dl和2.16±1.01μIU/ml ,对照组FT3、FT4和TSH浓度分别为2.31±1.85pg/ml、1.88±0.98ng/dl和4.88±1.03μIU/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8, P<0.01;t=2.46,P<0.05;t=7.34,P<0.01);并且给药组和对照组病犬甲减症状消失或者缓解分别为52例和3例。结论:甲减病犬给药组FT3和FT4浓度升高,TSH浓度降低且与病犬甲减症状密切相关,甲状腺素片对于治疗犬甲减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选取30只40周龄体重一致的安卡红种公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维生素C组、中草药组和对照组,分别在两试验组饲喂的基础日粮中添加250 mg/kg的维生素C、1.5%的中草药,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研究维生素C和中草药添加剂对夏季种公鸡血浆生殖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试验60 d时,与预饲期相比,维生素C组公鸡血浆睾酮、促黄体素、促卵泡素浓度分别增加了0.31 ng/L(P0.05)、0.45 mIU/mL(P0.05)和0.13 mIU/mL(P0.05);中草药组公鸡血浆睾酮、促黄体素、促卵泡素浓度分别增加了1.97 ng/L(P0.01)、1.62 mIU/mL(P0.01)和0.88 mIU/mL(P0.01)。(2)试验期60 d时,不同组别之间进行比较,中草药组公鸡血浆睾酮浓度比对照组提高了82.72%(P0.01),同时维生素C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8.94%(P0.05);中草药组公鸡血浆促黄体素浓度比对照组提高了77.92%(P0.01),同时维生素C组比对照组提高了22.51%(P0.05);中草药组公鸡血浆促卵泡素浓度比对照组提高了73.28%(P0.01),同时维生素C组比对照组提高了12.98%(P0.05)。说明在热应激条件下,在日粮中添加适量的维生素C和中草药可不同程度地提高种公鸡血浆生殖激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犬瘟热病犬肝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犬瘟热病犬肝功能的变化,为犬瘟热的治疗及预后提供理论指导,试验采用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了5例犬瘟热病犬丙氨酸转氨酶(ALT)、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SP)、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指标.结果表明:出现典型临床症状犬瘟热病犬的ALT、AST普遍偏高,测定值分别为(84.20±17.68) U/L、(79.20±14.14) U/L;TP、ALB普遍偏低,分别为(53.00±7.31) g/L、(24.80±5.17) g/L;T-Bil、D-Bil、SP浓度分别为(5.96±1.47)μmol/L、(3.88±1.84) μmol/L 和(28.30±8.26) g/L,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对多拉菌素浇泼剂在犬血浆中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犬背部皮肤一次浇注多拉菌素浇泼剂(0.1 mg/kg体重),给药后,不同时间点从犬前肢静脉采血。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血浆中药物浓度进行测定,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用WinNonlin 5.2.1的非房室模型药动软件处理。给药后的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t1/2β为(2.14±0.56)d,Tmax为(1.00±0.00) d,Cmax为(24.38±4.82) ng/mL,AUC为(89.79±16.90)ng/(d·mL)。提示多拉菌素浇泼剂在犬体内血药浓度维持的时间较长,消除缓慢。  相似文献   

18.
2组健康艾维因肉鸡各 8只 ,体重 (1.6 6± 0 .11) kg,研究了对其单剂量 (10 mg/kg,以沙拉沙星碱计 )静注和口服盐酸沙拉沙星后的药动学及其生物利用度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沙拉沙星的浓度。结果表明 :静注盐酸沙拉沙星溶液后 ,血清药物浓度经时过程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模型 ,其消除半衰期 (t1 / 2β)、总体清除率 (CLB)、表观分布容积 (Vd)和药时曲线下面积 (AU C)分别为 (2 .6 78± 0 .5 0 6 ) h、(1.339± 0 .35 1) L/kg· h、(5 .15 9± 1.5 5 4) L/kg和(7.85 3± 1.731) mg/L· h;口服盐酸沙拉沙星片后 ,药时数据呈有吸收因素一室模型 ,其吸收和消除半衰期 (t1 / 2 ka,t1 / 2 ke)、血清峰浓度 (Cmax)、达峰时间 (Tmax)和药时曲线下面积 (AUC)分别为 (0 .2 87± 0 .117) h、(5 .381± 1.44 6 ) h、(0 .478± 0 .196 ) mg/L、(1.2 2 9± 0 .439) h和 (4 .0 6 0± 1.178) m g/L· h,生物利用度为 (5 1.70± 15 .0 0 ) %。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α-酮戊二酸(AKG)/酮戊二酸受体1(OXGR1)系统对雄性动物睾酮分泌和精子生成的影响。首先采用免疫荧光检测OXGR1在睾丸组织中的定位。然后以酮戊二酸受体1敲除(OXGR1 knockout,OXGR1KO)小鼠为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检测血清睾酮含量,运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分析睾丸曲细精管空腔面积、睾丸组织形态差异,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睾丸生精标志基因mRNA表达水平。在急性试验中,选取16只10周龄雄性小鼠,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分别注射0、1、5、10 mg/kg AKG 6 h后检测血清睾酮含量和小鼠攻击性,再选取10周龄雄性小鼠和OXGR1KO小鼠各12只,并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注射5 mg/kg AKG 6 h后检测血清睾酮含量。在离体试验中,用不同浓度AKG处理睾丸间质细胞(TM3细胞)24 h后,检测TM3细胞上清液睾酮含量;并使用200μmol/L AKG处理TM3细胞检测细胞内瞬时钙离子浓度。在长期试验中,选取8周龄雄性小鼠和OXGR1KO小鼠各12只,并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WT组、WT+2%AKG组、O...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多拉菌素骨架缓释片在仔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试验将20头仔猪随机分为缓释片组与常规片组,每组10头猪,分别口服多拉菌素骨架缓释片及常规片,于给药后第0. 5小时、1小时、2小时、4小时、6小时、8小时、12小时、18小时、1天、1. 5天、2天、3天、4天、5天、6天、7天采血,制备血浆,建立多拉菌素血浆样品的处理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血药浓度,考察该方法的专属性并用PKSolver药动学药效学数据处理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表明:多拉菌素在0. 5~50. 0 ng/m L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y=3. 210 3x-0. 018 2,R2=0. 999 7(n=7),建立的血浆处理及分析方法日内变异系数≤4. 72%,日间变异系数≤6. 33%;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3. 3%~95. 1%,完全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两组药的药动学行为均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 87±0. 03) d、(0. 85±0. 05) d;峰浓度(Cmax)分别为(27. 71±0. 92) ng/m L、(25. 64±1. 38) ng/m L;半衰期(T1/2)分别为(3. 43±0. 13) d、(2. 15±0. 11) d;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达(223. 55±18. 17),(178. 41±14. 42) ng/(d·m L)。对两试验组AUC0-t、Cmax、Tmax进行差异性分析,三种药动学参数组间差异均极显著(P0. 01),且多拉菌素骨架缓释片与多拉菌素常规片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25%。说明多拉菌素骨架缓释片具有吸收好、消除慢、生物等效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