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应用联杯法等室内测定了0.05%氟虫腈杀蚁饵剂对红火蚁的引诱力、毒杀速度及其传导毒杀活性.结果表明,供试饵剂对红火蚁的引诱性、毒杀速度显著优于正舒(对照药剂).红火蚁觅食到供试饵剂的初始时间为2.00 min,与正舒的2.33 min达显著差异;供试饵剂处理后24 h的工蚁死亡率为80.65%,显著高于对照饵剂的50.15%;72 h的工蚁死亡率即达到100%.联杯法测定结果表明,0.05%氟虫腈杀蚁饵剂能通过工蚁的取食和交哺行为进行传导.供试饵剂受药杯中工蚁、幼蚁和蚁后3 d后死亡率均达到100%,显著高于对照饵剂.0.05%氟虫腈杀蚁饵剂引诱性强、对红火蚁具有高胃毒、高传导毒杀活性,可适用于防控入侵红火蚁. 相似文献
2.
氟啶虫胺腈对麦蚜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测定了河南许昌、山东汶上、江苏邗江3地两种麦蚜对吡虫啉、啶虫脒和氟啶虫胺腈的抗性水平,并在3地开展了田间防效试验。室内抗性监测结果表明,禾谷缢管蚜种群对吡虫啉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状态(抗性倍数0.30~7.00倍),对氟啶虫胺腈处于敏感状态;麦长管蚜种群对吡虫啉、氟啶虫胺腈都处于敏感状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河南许昌、山东汶上、江苏邗江3地试验田50%氟啶虫胺腈WG对麦蚜田间防治效果药后3d为81.6%~88.0%,药后7d为79.2%~89.7%,明显优于对照药剂10%吡虫啉WP、5%啶虫脒WP的防治效果。结合室内抗药性监测和田间防治效果,说明氟啶虫胺腈作为新型杀虫剂品种,可作为轮换或替代药剂用于麦蚜的抗性治理。 相似文献
3.
4.
用1%氟虫胺RG采用蚁丘施饵法,在100 g/m2、66.7 g/m2、50 g/m2、40 g/m2和33.3 g/m2下防治红火蚁,结果表明,药后12 d,对活蚁丘的防效为100%;药后25 d,100 g/m2、66.7 g/m2、50 g/m2用量下的防效仍为100%,在红火蚁的防治上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试验表明,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防治棉花蚜虫效果较好,以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4.7g/667m^2处理防效94.01%~100%,达到有显著水平,其速效性、持效较好。供试药剂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对作物安全,是防治棉花蚜虫较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6.
7.
明确氟啶虫胺腈对枸杞棉蚜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采用浸虫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在田间进行小区药效试验。氟啶虫胺腈对枸杞棉蚜的LC50值为77.6215 mg/L。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在田间对枸杞棉蚜表现出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55.56、83.33、111.11 mg/L在药后3、7、14 d的防效分别为72.38%~78.96%、80.15%~92.59%、79.71%~93.09%。药后7 d低剂量处理防效低于对照处理,其他处理的防效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的防效,且各剂量处理均对枸杞树安全。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对枸杞棉蚜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硫氟磺酰胺、氟虫腈和苯氧威3种饵剂对红火蚁的防效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红火蚁严重发生地区进行的药效试验表明,0.5%硫氟磺酰胺饵剂投放后15d药效开始发挥,25d后处理蚁巢全部死亡,药后70d调查结果显示,其对红火蚁的校正防治效果高达94.1%;0.001%氟虫腈饵剂撒施后15d开始发挥药效,30d后蚁巢中无工蚁活动,药后70d调查显示其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为90.9%;0.5%苯氧威饵剂撒施后40d,在蚁巢中仍能监测到工蚁的活动,70d后调查结果表明其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为84.9%。统计分析结果说明,0.5%硫氟磺酰胺饵剂和0.001%氟虫腈饵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好于0.5%苯氧威饵剂。由于0.001%氟虫腈饵剂和0.5%苯氧威饵剂是实验室临时配制,虽然其对红火蚁的诱食性较差,但仍能表现较好的防治效果。0.5%硫氟磺酰胺饵剂和0.001%氟虫腈饵剂可以用于红火蚁的防治,0.5%苯氧威饵剂配方需要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9.
10.
为明确氟啶虫胺腈对棉蚜Aphis gossypii的亚致死效应,利用生命表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亚致死浓度氟啶虫胺腈处理后父代(F0)及其F1和F2子代棉蚜的生物学参数及生长发育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显示,氟啶虫胺腈对成蚜的LC10和LC30分别为0.48μg/m L和1.53μg/m L。LC10和LC30氟啶虫胺腈处理后F0代棉蚜成蚜寿命分别为12.62 d和13.19 d,显著高于对照(10.03 d),LC10处理后F0代产蚜量为27.84头,显著高于对照(23.13头),而LC30处理后F0代产蚜量为21.18头,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LC10和LC30处理后F1代的若蚜发育历期和总寿命显著延长,产蚜前期显著缩短;LC10 相似文献
11.
应用硫氟磺酰胺毒饵防治红火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硫氟磺酰胺毒饵在广西陆川防治25hm^2红火蚁的结果表明,施药后3d蚁巢内即有红火蚁个体死亡。施药后7、14、21d的防治效果分别可达81.5%,93.9%和100%;施药后余下的顽固蚁巢和7d后出现的新蚁巢经再度施药后14d全部死亡;从5月23日到11月25日蚁群全部死亡的5欢监测、调查,既诱捕不到工蚁,也没有发现新蚁巢。因此,硫氟磺酰胺毒饵不仅具有高效、快速、安全、使用方便等特点,而且硫氟磺酰胺的应用完全可以取代目前国外普遍使用的二步施药法中的灌巢法。 相似文献
12.
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是典型的社会性昆虫, 在防控过程中容易引起红火蚁巢体迁移和弃尸等现象, 影响防控效果。本研究对标记好的蚁巢施用茚虫威饵剂, 然后定时观察新增加的蚁巢数量和工蚁弃尸量。结果表明, 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后, 所有处理均有新蚁巢出现, 施药后5~10 d, 新蚁巢大量出现, 随后蚁群趋向稳定, 新增蚁巢减少, 至处理后25~30 d, 再次出现新蚁巢。0.1%茚虫威饵剂15 g/巢处理在施药后5 d出现8个新蚁巢, 药后10 d和30 d分别又新增5个蚁巢, 其他时间新增蚁巢数较少。按处理剂量, 药后30 d, 2种药剂15 g/巢处理出现的新巢数量均显著高于25 g/巢处理。0.1%茚虫威15 g/巢处理, 校正蚁巢累计增加率高达124.98%, 0.08%茚虫威饵剂15 g/巢处理为89.05%; 0.08%和0.1%茚虫威饵剂25 g/巢处理, 校正蚁巢累计增加率分别为12.00%和51.34%。施用15 g/巢饵剂后2 d开始有大量工蚁尸体被丢弃, 至药后4 d弃尸量达最大值, 0.08%和0.1%茚虫威饵剂处理弃尸量分别为330.5头/巢和300.2头/巢, 随后呈逐步下降趋势, 至14 d, 弃尸量降至最低。施药后8 d内弃尸量达总弃尸量75.26%以上, 至药后10 d, 已达总弃尸量的90.08%以上。施用0.08%和0.1%茚虫威饵剂25 g/巢的处理新蚁巢出现较少, 表明施用相对低剂量的饵剂, 更容易引起蚁巢迁移。红火蚁的弃尸行为主要发生在饵剂施用后的前8 d。 相似文献
13.
采用工蚁诱测法和挖巢观察法评价了4种国产毒饵对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氟虫胺、胺菊酯、苯氧威、多杀霉素4种毒饵处理后,红火蚁工蚁诱集百分率均明显降低,处理5d后氟虫胺、胺菊酯的工蚁诱集率为0,而多杀霉素处理10d后诱集率为0。施药后25d4种毒饵处理活动蚁巢减退率分别为100%、100%、50%和71.4%,工蚁减退率分别为100%、100%、92.7%和100%。处理6周后蚁群级别分别降低了100%、100%、83.3%、73.0%。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出一种适用于红火蚁检疫和监测的饵剂,设计出红火蚁检疫监测盒,本文在室内试验盒和集装箱内开展诱捕试验。结果表明:以鱼粉、鱼蛋白胨、蜂蜜、花生油按比例组合制成胶状剂型的饵料在1.8m内对红火蚁有较好诱集效果。集装箱试验表明,在虫口密度≥7头/m3时,距虫源释放点3.3m6、.6m、10m处均有诱集效果,集装箱两侧监测盒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位置,且在6h后诱集虫口数达到一个高峰,可作为口岸检疫应用的推荐时间。带废纸集装箱试验表明,当虫口密度为9头/m3,距虫源释放点约6.0m的监测盒6h的检出率约达71%。因此,推荐在集装箱、汽车或其他运输工具上两侧放置2~4个监测盒,4~6h后检查效果可作为红火蚁检疫及其监测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红火蚁入侵的种群生物学与行为遗传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火蚁是广布性以及入侵危害性最强的昆虫类群之一。它有很多的生物学特性适合其入侵、定殖以及扩散。该类害虫在入侵时以及入侵后在种群生物学和行为遗传学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异,使其成为一种入侵成功的外来生物。 相似文献
16.
17.
BACKGROUND: Combining biological control and chemical control could be used for controlling red imported fire ant (RIFA), Solenopsis invicta, more effectively. Beauveria bassiana F256, a local strain from Taiwan, was evaluated for its efficacy in the control of S. invicta under both laboratory and field conditions. RESULTS: The efficacies of different doses of B. bassiana (Bb) using direct application and bait formulation methods were compared. The number of RIFA workers killed by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Bb or by bait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with different rates of efficacy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Under field conditions, the direct application of Bb into RIFA mounds was more efficient in inactivating the mounds than the bait application. CONCLUSION: It was shown that B. bassiana is able to control S. invicta under both laboratory and field conditions and can be used as a biocontrol agent against RIFA in Taiwan. Copyright © 2011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