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究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对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的潜在控制能力,在温度19~31℃、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应用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对侧多食跗线螨各螨态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对侧多食跗线螨的卵、幼螨、若螨和雌成螨的选择性捕食系数分别为0.64、1.50、0.77和1.09。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侧多食跗线螨的捕食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 II型,对猎物幼螨和雌成螨的控制能力最强;28℃时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能力最强,对侧多食跗线螨卵、幼螨、若螨和雌成螨的攻击系数分别为0.45、0.97、0.79和0.82;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27.10粒、71.94、32.79和35.21头。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作用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反应,随着捕食者密度增加,捕食作用率下降,28℃时捕食作用率与其自身密度的关系为E=0.4345P~(-0.6278)。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对侧多食跗线螨有很好的控制潜力。  相似文献   

2.
加州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 (McGregor)对土耳其斯坦叶螨Tetranychus turkestani (Ugarov et Nikolski)的捕食潜力,采用捕食功能反应方法,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各螨态的捕食作用。加州新小绥螨对雌成螨、若螨、卵的选择性捕食系数分别为0.44、1.25和1.35。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的功能反应均属于Holling-Ⅱ型;28 ℃时捕食能力最强,对土耳其斯坦叶螨雌成螨、若螨和卵的攻击系数分别是0.6279、0.7203和0.7554,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0.81头、28.49头和 40.82粒。在相同温度下,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寻找效应随着猎物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在相同密度下,寻找效应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在28 ℃时寻找效应最高,为0.535。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作用存在较强的种内干扰作用(m=0.520),随着捕食者密度的增大,平均捕食量逐渐减少,捕食作用率也相应降低。研究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对土耳其斯坦叶螨具有很好的控制潜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不同螨态及其丝网对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californicus的吸引作用和影响加州新小绥螨扩散行为的因素。结果表明,柑橘全爪螨完整丝网对加州新小绥螨吸引最强,在试验的5 h中,对加州新小绥螨吸引作用在第1 h效果显著,第2~5 h效果极显著,其中第3 h时的吸引作用最强达78.33%;柑橘全爪螨雌成螨、若螨和幼螨对加州新小绥螨均具有不同强度的吸引能力,吸引作用最强时分别达76.67%、71.67%和68.33%;猎物密度影响不同取食经历下加州新小绥螨的扩散行为,其扩散时间与生境中的柑橘全爪螨卵初始密度呈正相关,处于饥饿状态和自身密度较高时会加速加州新小绥螨的扩散行为,加州新小绥螨雌后若螨扩散时间低于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  相似文献   

4.
加州新小绥螨是世界商品化品种,近年在国内首次发现。本文在25℃,RH(80±5)%,光周期16L:8D的条件下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3种螨态(卵、幼螨及若螨)的捕食喜好性,并与拟长毛钝绥螨对朱砂叶螨的功能反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朱砂叶螨卵(Ci为-0.09)与幼螨(Ci为-0.07),加州新小绥螨更喜食若螨(Ci为0.06)。当朱砂叶螨卵密度高于20粒时或若螨密度高于15头时,加州新小绥螨的捕食量显著高于拟长毛钝绥螨。两种捕食螨对朱砂叶螨3种螨态的功能反应均为HollingⅡ型,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3种螨态控制能力(a'/Th值)均强于拟长毛钝绥螨。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卵、若螨的理论最大捕食量分别比拟长毛钝绥螨的高出35.0%、37.1%;对幼螨的理论最大捕食量仅比拟长毛钝绥螨低8.0%。  相似文献   

5.
加州新小绥螨对柑橘全爪螨的控制潜力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确定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 (McGregor)的国内品系在生物防治中的潜力,采用捕食者功能反应方法,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江原钝绥螨Amblyseius eharai Amitai et Swirski、尼氏真绥螨Euseius nicholsi (Ehara et Lee)和拟长毛钝绥螨A.pseudolongispinosus Xin,Liang et Ke对柑橘全爪螨Panonychus citri AaGregor的捕食作用,加州新小绥螨对柑橘全爪螨的功能反应可以很好地拟合HollingⅡ圆盘方程,对柑橘全爪螨卵的捕食能力显著高于其它3种捕食螨,4种捕食螨对柑橘全爪螨卵的功能反应参数a/Th分别为20.8342、6.9458、0和6.1634;加州新小绥螨对柑橘全爪螨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和成螨功能反应分别为20.8342、42.0721、29.1849、22.1204和5.6284.加州新小绥螨密度越大,柑橘全爪螨种群数量下降越快,在益、害比为5∶30下,柑橘全爪螨种群数量在第4天就能得到控制.结果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国内品系对柑橘全爪螨表现出很大的控制潜力.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对橡胶重要害螨东方真叶螨的控害潜能,系统研究了21、24、27、30、33、36℃六个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各螨态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各螨态的功能反应均能很好的拟合Holling-Ⅱ型圆盘方程。在21~36℃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成螨和卵的日均捕食量与捕食效能(a/Th)均在33℃时最强,但对若螨和幼螨的日均捕食量与捕食效能在30℃最强。在27℃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对东方真叶螨若螨、幼螨和卵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62、1.40和1.01。在相同的猎物密度条件下,加州新小绥螨的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说明加州新小绥螨存在种内竞争和自我干扰作用,捕食作用率与其自身密度关系为E=0.1631P-0.395。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对卢氏叶螨的捕食潜力,采用捕食功能反应研究了加州新小绥螨对卢氏叶螨各螨态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在19~31℃温度下,加州新小绥螨对卢氏叶螨的捕食作用属于Holling Ⅱ型,28℃时捕食能力最强,a/Th为51.9750;对卵、幼螨和若螨的选择系数分别为0.87、0.90、1.22;对各螨态的控制能力大小依次是幼螨 >卵 >若螨。同一密度下,加州新小绥螨对卢氏叶螨若螨的寻找效应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28℃时最大,为0.9074;同一温度下,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减小,猎物密度为16头时最小,为0.3367。加州新小绥螨对猕猴桃卢氏叶螨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具有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荔枝叶螨Oligonychus litchii Lo et Ho是一种重要的农业害螨,寄主范围广,在荔枝产区为害严重。为明确胡瓜新小绥螨Neoseiulus cucumeris Oudemans对荔枝叶螨的潜在控制能力,采用功能反应和数值反应,分析了胡瓜新小绥螨在不同温度下对荔枝叶螨卵和若螨的捕食效应以及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种群密度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卵和若螨均有较强的嗜食性,但对雌成螨几乎不取食。在20.5~32.5℃时,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若螨和卵的捕食功能反应均拟合HollingⅡ型方程,20~29℃时,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卵和若螨的处理时间、瞬间攻击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对卵和若螨的最大日捕食量则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8~29℃时,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若螨和卵捕食能力最强、捕食量最大,处理时间最短,但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捕食量开始减小。另外,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种群的控制能力,随着益害比的增加,荔枝叶螨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当益害比为5:10时荔枝叶螨种群数量在第9 d下降了40.78%。综合分析表明,胡瓜新小绥螨对荔枝叶螨卵和若螨具有一定的捕食作用,捕食的最适温度为28~32℃,在荔枝叶螨种群密度较低时释放胡瓜新小绥螨可起到一定的控害效果。  相似文献   

9.
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明确加州新小绥螨Neoseiulus californicus(McGregor)国内种群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Boisduval)的控制潜力,应用功能反应、数值反应及实验种群生命表参数评价了该捕食螨对朱砂叶螨的控制能力。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的功能反应能很好地拟合Holling Ⅱ方程。在25℃,加州新小绥螨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卵、幼螨、若螨和成螨的功能反应参数a/Th值分别为42.4195、81.6275、54.3044和17.9399,对朱砂叶螨幼螨、若螨和卵的控制力高于成螨。在19~31℃,加州新小绥螨对朱砂叶螨雌成螨日均捕食量和对猎物的控制能力a/T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31℃时达最大值,分别为10.80头和29.5364。在28℃时,加州新小绥螨的净增殖率和内禀增长率分别为26.1522和0.2213。表明加州新小绥螨国内种群表现出重要的生物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拟长毛钝绥螨(Amblyseus pseudolongispinosus)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的捕食作用.结果表明,拟长毛钝绥螨若螨和雌成螨对朱砂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即捕食量与猎物密度之间呈逆密度制约关系,功能反应曲线属HollingⅡ型;对猎物卵和幼若螨的控制能力最强;猎物的螨态、生境大小等因素均可起拟长毛钝绥螨功能反应参数的变化;拟长毛钝绥螨的自身密度对功能反应存在密度制约作用;拟长毛钝绥螨对朱砂叶螨卵和幼若螨是嗜食的,对成螨是非嗜食的.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草栖钝绥螨Amblyseius herbicolus对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的控制潜能,在温度分别为19、22、25、28和31℃、相对湿度均为(85±5)%、光周期均为16 L∶8 D条件下测定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偏好性、捕食功能反应及自身干扰反应。结果表明,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幼螨和第1若螨具有嗜食性,对其捕食选择系数分别为2.22和1.27,均大于1.00,对二斑叶螨卵、第2若螨和雌成螨捕食选择系数分别为0.61、0.68和0.22,均小于1.00。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在19~31℃范围内,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瞬时攻击率、最大日捕食量和捕食能力均随着温度升高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28℃时达到最大值;而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各螨态的处理时间随着温度升高呈先缩短后延迟的趋势,在28℃下处理时间最短。在相同温度下,草栖钝绥螨对二斑叶螨卵、幼螨和第1若螨的捕食作用较强。在有限的捕食空间和二斑叶螨密度固定的条件下,草栖钝绥螨单头捕食量和捕食作用率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说...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不同食物对兹沃尔新小绥螨Neoseiulus zwoelferi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采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分析测定兹沃尔新小绥螨取食卢氏叶螨Tetranychus ludeni、甜果螨Carpoglyphus lactis和香蒲Typha orientalis花粉后的存活率、发育历期、寿命及繁殖情况。结果显示,3种食物均能满足兹沃尔新小绥螨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需求。卢氏叶螨处理组的净增殖率和总繁殖率分别是28.99和36.99,均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组;以甜果螨、卢氏叶螨和香蒲花粉为食的兹沃尔新小绥螨从卵发育至成螨所需时间分别为5.28、7.34和6.87 d,种群倍增时间分别3.35、4.22和11.77 d,前者显著短于其他2个处理;甜果螨处理组和卢氏叶螨处理组的雌成螨平均寿命分别比香蒲花粉处理组长2.75 d和4.92 d,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卢氏叶螨处理组雌成螨产卵天数最长,为17.84 d,产卵前期时间最短,为2.75 d,产卵量最大,为38.15粒/雌;香蒲花粉处理组雌成螨产卵天数最短,仅1.82 d,产卵前期时间最长,为5.89 d,产卵量最少,为3.36粒/雌。甜果螨处理组的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分别为0.21 d-1和1.23 d-1,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但平均世代周期为14.65 d,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表明3种食物均可使兹沃尔新小绥螨完成整个世代,其中甜果螨是室内饲养兹沃尔新小绥螨的最佳食物,香蒲花粉可以作为短期饲养的食物。  相似文献   

13.
为探寻具有杀螨潜力的生防真菌,采用喷雾法测定分析玫烟色虫草Cordyceps fumosorosea IF-1106菌株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1339菌株对朱砂叶螨Tetranychus cinnabarinus和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卵、幼螨及雌成螨的致病力。结果表明,感染玫烟色虫草IF-1106菌株和球孢白僵菌BB-1339菌株后螨类的形态特征不一致,感染IF-1106菌株后形成棉絮状菌丝,而感染BB-1339菌株后则形成羊毛状菌丝。IF-1106菌株和BB-1339菌株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卵的LC50分别为2.38×107、8.26×107CFU/mL和4.48×107、1.21×108CFU/mL,对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幼螨的LC50分别1.97×107、8.26×107CFU/mL和7.65×106、8.99×105...  相似文献   

14.
浅黄恩蚜小蜂和丽蚜小蜂对温室白粉虱的寄生潜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黄恩蚜小蜂Encarsia sophia GiraultDodd和丽蚜小蜂Encarsia formosa Gahan是防治粉虱类害虫的优势寄生蜂,通过生命表技术方法分析了2种寄生蜂对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Westwood)的防治潜能。结果表明,丽蚜小蜂在羽化第3天和第10天出现2次寄生高峰,占其总寄生量的13.7%和8.0%,在2次高峰之间逐日寄生粉虱数量比较平稳,单雌逐日平均产雌数保持在10.6~13.4头,10 d后寄生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浅黄恩蚜小蜂羽化10 d内逐日寄生粉虱量变化不大,单雌逐日产雌数稳定在4.2~5.4头,羽化14 d后寄生量呈明显下降趋势。丽蚜小蜂和浅黄恩蚜小蜂的R0、T、rm、λ值分别为171.5、18.0、0.2854、1.3303和61.6、16.2、0.2544、1.2897;粉虱若虫充足时,丽蚜小蜂平均单雌寄生若虫数是浅黄恩蚜小蜂的2.7倍,而后者平均单雌取食若虫数为60.6头,明显高于前者42.7头,总的来看,丽蚜小蜂通过寄生和取食杀死粉虱总量220.8头,明显高于浅黄恩蚜小蜂的127.9头。表明在应用寄生蜂防治温室白粉虱时,单独释放丽蚜小蜂比浅黄恩蚜小蜂显示出更好的防治潜能。  相似文献   

15.
异色瓢虫对雪松长足大蚜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对雪松长足大蚜Cinara cedri的捕食能力,采用捕食功能反应方法在室内测定了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4龄若蚜的捕食功能反应、寻找效应、种内干扰效应及环境温度对其捕食能力的影响。结果显示:异色瓢虫各龄幼虫和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若蚜的捕食功能反应类型均属于Holling II型,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的捕食能力强于幼虫,幼虫的捕食能力随虫龄的增大而增强,1~4龄幼虫及成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是11.41、41.32、61.73、140.85、188.68头;异色瓢虫1~4龄幼虫及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4龄若蚜的寻找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而下降,二者之间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758~0.9993,其中2龄幼虫的搜寻效应随猎物密度的增加,下降趋势最大,成虫则下降趋势最小;异色瓢虫成虫的捕食受到较强的种内干扰,在猎物密度和捕食空间一定的情况下,单头日平均捕食量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二者间关系符合模型A=58.8391x~(-0.3313);异色瓢虫的捕食受环境温度影响明显,在15~35℃范围内,其成虫对雪松长足大蚜的捕食量先增加后减少,25℃是异色瓢虫最适宜的捕食温度。表明异色瓢虫对雪松长足大蚜有很强的捕食能力,尤其是成虫和高龄幼虫,但应用时还需考虑温度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Ditylenchus destructor的捕食能力,以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和椭圆食粉螨Aleuroglyphus ovatus为猎物饲养巴氏新小绥螨,构建了巴氏新小绥螨的实验种群生命表,并构建了雌成螨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捕食功能反应模型。结果显示,巴氏新小绥螨取食马铃薯腐烂茎线虫后能完成整个生活史,平均世代为6.71 d,产卵前期、产卵期、日产卵量以及雌成螨寿命分别为2.89 d、19.13 d、1.79粒和26.44 d,与取食椭圆食粉螨后的各参数间均无显著差异。巴氏新小绥螨雌成螨对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捕食功能反应为Holling Ⅱ型,在温度16~28℃范围内,其攻击系数(a)、捕食能力(a/T_h)、最大日捕食量(1/T_h)均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处理时间(T_h)缩短;在28℃时日捕食量达到最高,为52.69条,处理时间最短,为0.019 d;当温度高于32℃时捕食量开始下降。表明巴氏新小绥螨具有防治马铃薯腐烂茎线虫的潜力。  相似文献   

17.
间作大蒜对茄子截形叶螨的防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间作大蒜对茄子截形叶螨Tetranychus truncatus Ehara种群的防控效果,于室内测定了大蒜提取液对截形叶螨卵的毒杀活性及对雌成螨的驱避和产卵选择性影响,并研究了田间不同比例间作大蒜对茄子截形叶螨自然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用0.05 g/mL和0.10 g/mL大蒜提取液处理后,截形叶螨卵死亡率分别为44.53%和63.53%,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大蒜提取液处理蔬菜叶片72h后,截形叶螨雌成螨和卵的数量分别为16头和141粒,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的23头和236粒;田间茄子和大蒜按1∶1、2∶1或4∶1间作均可降低截形叶螨自然发生数量,其中1∶1和2∶1间作对截形叶螨种群控制显著升高。研究表明,大蒜提取液对截形叶螨雌成螨取食及产卵具有显著的驱避活性;且间作大蒜可以对截形叶螨种群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茶树Camellia sinensis被茶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为害后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采用室内常规生理指标测定方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受害程度茶树叶片的生理生化指标、活性氧代谢酶和鲜叶挥发物成分的变化。结果显示:茶树叶片中的初生代谢产物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可溶性糖含量随着受害程度的加深呈降低趋势,均较对照显著降低;次生代谢产物茶多酚、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在不同受害程度下均较对照有所增加,其中丝氨酸、谷氨酸、茶氨酸、脯氨酸、瓜氨酸和γ-氨基丁酸6种氨基酸含量均在重度受害时达到最大,较对照分别显著增加了52.00%、48.67%、63.16%、500.00%、107.41%和100.00%。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在受害叶片中的含量均较健康叶片显著增加,在轻度受害时含量最高,表儿茶素在受害叶中的含量均低于健康叶片;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和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的活性均随着受害程度的加深呈下降趋势,谷胱甘肽还原酶活性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在轻度受害叶片中活性最高,为对照的1.24倍。茶跗线螨可诱导茶树叶片释放大量挥发物,与对照相比增加了14种物质,挥发物总量随着受害程度加深而增加。  相似文献   

19.
节节麦等三种禾本科杂草对不同性状土壤的适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不同性状土壤对小麦田重要的禾本科杂草节节麦Aegilops tauschi、多花黑麦草Alopecurus myosuroides和大穗看麦娘Lolium multiflorum出苗及生长的影响,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3种禾本科杂草对采自山东省不同区域的24份不同性状土壤的适应性。结果表明,节节麦适应性最强,在所有供试土样中均能正常出苗和生长,出苗率在64.2%~80.8%之间;多花黑麦草也有很强的适应性,在供试24份土样中出苗基本正常,出苗率均在90.1%以上,但有2份土样影响其后期生长的株高、鲜重等生长指标;大穗看麦娘的适应性略差,有4份土样明显影响其出苗,出苗率在32.5%~50.8%之间,在其它20份土样中出苗率均为70.0%左右,有11份土壤影响其生长期株高、鲜重、穗数或结实量。土壤性状中pH是影响杂草出苗及生长的最主要因素,pH小于6.0的强酸土壤和pH大于8.0的强碱土壤均对杂草生长会产生一定影响,另外,黏性土壤质地和高盐分土壤也对杂草生长有影响,其它土壤性状如氮含量、磷含量、钾含量、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类型对这3种禾本科杂草出苗及生长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