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旨在探讨蒙药成分复方对乳房炎模型小鼠的治疗作用。利用乳腺内注射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菌悬液的方法制备小鼠乳房炎病理模型;模型制备24 h后,阳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蒙药成分复方组分别灌胃环丙沙星、生理盐水、蒙药成分复方水溶液,连续给药3 d,每天1次;于注射菌液后24 h(治疗前)和给药后72 h(治疗后),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母鼠乳腺组织匀浆中的TNF-α、IL-6含量和乳腺内菌落数。结果表明,蒙药成分复方可以修复由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造成的乳腺组织损伤,显著降低乳房炎模型小鼠乳腺组织中的TNF-α、IL-6含量和乳腺菌落数(P0.05)。蒙药成分复方可以治疗由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引起的小鼠乳房炎。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探究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对萨能奶山羊乳腺组织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2月龄且体重接近的健康萨能奶山羊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将扩增至P6代的BMSCs按体重5×105个/kg经颈静脉注射至奶山羊体内,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饲养,分别在3,5,7月龄进行乳腺组织样品采集,制备乳腺组织冰冻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3,5,7月龄奶山羊乳腺组织形态及各组乳腺组织导管数和腺泡数。在7,8,9月龄测定乳房线性性状包括乳房宽度、乳房深度、乳房围、乳房高度、乳房纵沟深、乳头长度、乳头直径、乳头左右间距、乳房曲深、乳房附着高度、乳房附着宽度共计11个指标。结果表明:奶山羊移植BMSCs后,3月龄时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5月龄时试验组乳腺导管变粗,腺泡增多,试验组导管数、腺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7月龄时试验组乳腺发育明显快于对照组,导管生长更明显,且试验组导管数、腺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各项乳房线性性状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乳房宽度、乳房深度试验组8月龄和9月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注射BMSCs能促进奶山羊乳腺导管延伸、变粗,增加腺泡数,促进乳腺组织发育。  相似文献   

3.
利用外源激素短处理技术,对青年期转基因山羊(10~12月龄)进行人工诱导泌乳,并分析外源激素的处理对转基因山羊乳房发育、泌乳规律、乳汁成分、身体健康的影响,评估此技术对青年转基因山羊进行人工诱导泌乳的可行性.试验组A:8只转基因母羊联合注射雌激素和孕酮(E2∶P4按1∶8)配以利血平进行人工诱导泌乳;试验组B:另7只转基因母羊采用E2∶P4按1∶3进行人工诱导泌乳;并且选择同龄的10只普通母山羊作为对照组C,人工诱导泌乳方案同试验组A;选择同龄的10只普通母山羊作为对照组D,人工诱导泌乳方案同试验组B.结果表明:①转基因山羊经高比例的雌激素水平(E2∶P4=1∶3)的诱导作用,乳腺发育充分,乳房饱满且内部充盈乳汁,乳房容积率是低雌激素水平组羊(E2∶P4=1∶8)的2倍;②最初1周,经高比例的雌激素水平诱导的转基因山羊产奶量是低比例的雌激素水平组的2倍,差异极显著(182 mL/d±25 mL/d vs 93 mL/d±12 mL/d,P<0.01);③转基因山羊经激素诱导泌乳,在最初1周内乳汁分泌量呈先下降后逐步上升的变化规律;④通过人工激素诱导转基因山羊产生的乳汁,乳糖含量为4.35%~4.66 %,乳脂含量3.71%~4.16%,蛋白质含量4.06%~4.11%,均与对照组乳汁无显著差异;⑤诱导泌乳,对山羊自身的健康无显著影响,试验后,能够恢复情期并产羔.可见外源激素人工诱导泌乳短处理技术在青年转基因山羊上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检测和分析经乳头管灌注脂多糖(LPS)前后家兔血清急性期蛋白含量的动态变化。11只泌乳家兔(产后7d)经乳头管灌注LPS建立乳房炎模型,在灌注前2h,灌注后6、12、24、48、72h和5、7d分别测定血清中结合珠蛋白(HP)、C-反应蛋白(CRP)和白蛋白(ALB)含量,同时取乳腺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灌注LPS后6h后乳腺组织出现病理变化,腺泡腔中观察到嗜中性粒白细胞;灌注24h时组织损伤加重,乳腺组织结构紊乱,浸润大量嗜中性粒白细胞;48h后乳腺组织开始自我修复,7d时恢复正常。灌注LPS前血清中HP含量低于检出限,灌注LPS后6h时HP含量显著升高(P<0.05),12h时达到峰值,48h开始显著降低(P<0.05);CRP含量在灌注LPS后6~72h内显著升高(P<0.05),12h时达到峰值,72h后逐渐降低,5d时恢复到健康水平;ALB含量在灌注LPS后12~72h内显著降低(P<0.05),5d时恢复到健康水平。结果表明,HP、CRP和ALB含量在灌注LPS前后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其中HP含量对LPS诱导的急性乳房炎反应敏感,提示HP可作为评价乳腺组织炎症程度和乳房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以经产荷斯坦奶牛的乳腺组织为材料,抽提总的RNA,分离提纯Poly(A)+RNA,反转录并合成单链和双链的cDNA,经酶切形成200~800 bp的片段.将患乳房炎奶牛的cDNA分成2组,分别与不同的接头连接,再与正常奶牛的cDNA进行2次消减杂交和2次抑制性的PCR扩增;第2次PCR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进行文库扩增,构建了具有高消减效率的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cDNA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361个白色阳性克隆,随机挑选克隆进行PCR签定,插入片段主要分布在200~800 bp.文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与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对研究奶牛乳房炎抗性的分子机制以及乳房炎的综合防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几例临床型乳房炎乳腺组织的病理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临床型乳房炎乳腺组织的肥大细胞都主要分布在血管附近、腺泡和腺管间,说明肥大细胞的生理功能可能要通过血管反应改变微循环的状态来实现,其释放的介质进入血管发挥作用,同时募集的多形核白细胞可以游走出血管.乳房炎组织各部位的肥大细胞数量高于正常乳腺组织,说明随着病情的加剧,肥大细胞的数量会增多.  相似文献   

7.
为了建立小鼠乳房炎模型,将3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经第4对乳腺注入50μL的生理盐水、1.0×105CFU/mL和2.0×105CFU/m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观察乳腺组织的外形和组织切片的变化;结果表明,注菌后24 h,小鼠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乳腺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症状,组织病理学显示腺泡腔内有大量嗜中性粒细胞浸润,泡腔间隔增宽。说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诱发试验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8.
为了建立家兔乳房炎疾病模型,采用,选取体重4.0~5.0 kg的健康怀孕新西兰兔20只,随机分成对照组(n=4)和试验组,试验组于泌乳期(分娩后7~10 d)在健康家兔的第2对乳池内注入1.0 m L(106CFU/m L)致病性大肠杆菌制成的细菌悬液,并于灌注后8、16、32和64 h通过临床症状、乳腺组织病理变化、血常规等主要指标以及回归试验等方法验证造模是否成功。结果显示:自造模8 h后家兔出现食欲下降,呼吸、体温以及脉搏不同程度增加,乳腺出现不同程度肿胀,触诊敏感性增强等炎性表现;造模乳腺组织镜检发现有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结构破坏等现象;血常规显示试验组白细胞、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总数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回归试验结果全部呈阳性,通过形态学以及生化鉴定为大肠杆菌。结果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发家兔乳房炎模型与炎症的病理过程一致,可用作乳房炎疾病模型使用。  相似文献   

9.
将120只泌乳8~10d的初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Ⅰ,Ⅱ组皮下注射0.1mL生理盐水,Ⅲ,Ⅳ,Ⅴ组分别按10,20,30μg/kg体质量注射0.1mL rhG-CSF;24h后,Ⅰ组第4对乳房每侧灌注25μL生理盐水,Ⅱ~Ⅴ组灌注等量含1.5×107 CFU/mL大肠杆菌菌液。于感染后0,24,72,120h,每组选取6只小鼠,检测血液白细胞数量、血清TNF-α含量、乳腺组织大肠杆菌数量并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显示,整个试验期间,Ⅴ组血液中白细胞总数及其分类均显著高于Ⅰ,Ⅱ,Ⅲ,Ⅳ组,Ⅳ组高于Ⅱ,Ⅲ组,Ⅲ组高于Ⅰ,Ⅱ组,Ⅱ组高于Ⅰ组;血清中TNF-α含量比较,24h时,Ⅱ组显著高于Ⅰ,Ⅲ,Ⅳ,Ⅴ组,72和120h时,Ⅱ,Ⅲ,Ⅳ,Ⅴ组显著高于Ⅰ组,Ⅱ,Ⅲ组显著高于Ⅴ组;120h时,Ⅴ组未检出大肠杆菌,且乳腺组织无明显炎症损伤,Ⅱ组大肠杆菌数量极显著高于Ⅲ,Ⅳ组,Ⅲ组极显著高于Ⅳ组,其中Ⅱ组小鼠乳腺腔和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组织结构紊乱,Ⅲ组有少量炎性细胞浸润,Ⅳ组组织结构完整,组织损伤轻微。结果表明,rhG-CSF能通过升高小鼠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和TNF-α浓度,达到提高病原菌清除率,从而减轻组织损伤的目的,且以30μg/k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奶牛乳房炎发病情况调查与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房炎是乳腺组织受到病原菌入侵、机械性刺激及化学或物理性损伤而引发的一种炎性疾病。按临床表现乳房炎可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表现为红、肿、热、痛等炎性症状,伴有泌乳量减少或停止,乳汁内混有血液、脓液等物质,  相似文献   

11.
正乳房炎是奶牛常发疾病,其主要特点是乳汁发生理化性质及细菌学变化,乳腺组织发生病理学变化。乳汁最重要的变化是颜色发生改变,乳汁中有凝块及大量白细胞。乳房炎导致的经济损失约占每头泌乳母牛每年总生产量的10%-11%。1发生原因本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使奶牛对乳房炎的易感性增加。导致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结核杆菌等各种可以引起乳房炎的病菌由于各种机械的、物理的、生物学的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观察自拟催乳汤对大鼠产后缺乳模型的效果。采用溴隐亭灌胃SD大鼠方法建立缺乳模型,同时用自拟的催乳汤灌胃进行治疗,通过观察母鼠每小时泌乳量、仔鼠每窝净增重、母鼠乳腺湿重等方面的变化,评价自拟催乳汤对产后缺乳的治疗效果。结果发现,自拟催乳汤能极显著提高母鼠每小时泌乳量(P0.01)、显著提高仔鼠每窝净增重(P0.05),显著提高母鼠乳腺湿重(P0.05),同时方剂治疗组和空白对照组相关数据也具有显著差异性。证明白拟催乳汤可以显著提高泌乳量,维持产后缺乳母鼠乳腺的结构,对产后缺乳具有治疗作用,但其治疗效果还需进一步的观察和优化改进。  相似文献   

13.
选取21头经产并确诊为乳房炎奶牛为乳房炎组,另选健康奶牛21头为对照组,分别于泌乳l,6,14,21,28,35和45d取材,每组每个时间点设3个重复,采集血液和乳腺组织。分光光度法测定各组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含量,研究氧自由基在奶牛乳房炎发病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乳房炎奶牛血清及乳腺组织中ROS、NO和MDA显著高于对照组奶牛,提示乳房炎奶牛机体组织细胞和乳腺上皮细胞受到氧化损伤,过氧化物和自由基参与了乳房炎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14.
王会珍 《动物保健》2006,(12):30-31
当牛感染乳房炎后,机体产生大量的白细胞用于消灭病原菌和修复损伤的组织,大量的白细胞聚集在一起,堵塞了部分乳腺管道,使其分泌的乳汁无法排除,从而导致部分泌乳细胞停止泌乳,最后萎缩。由于泌乳细胞总量的减少,影响整个胎次甚至终生产奶量。"一、抗生素治疗"现代医学认为乳腺  相似文献   

15.
将40只泌乳期母鼠随机分为5组(n=8)。除空白对照组(Ⅰ组)不做任何处理外,其余的在产后3~5d经乳导管分别向第4对乳头内注射20μL无菌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Ⅱ组)和低(Ⅲ组,1×107 CFU/mL)、中(Ⅳ组,1×10~8 CFU/mL)、高(Ⅴ组,1×10~9 CFU/mL)浓度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混合菌悬液。并于0,24,48,72h观察各组小鼠临床症状、组织病理学变化、乳腺的间质宽度及腺泡壁厚度和乳腺组织匀浆中TNF-α等炎症相关因子及菌落CFU含量变化。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随着注射细菌浓度增大而呈现乳腺组织病变加重;乳腺间质增宽及腺泡壁厚度减小、乳腺组织匀浆中的TNF-α、IL-6及CFU含量显著增高且差异显著。并以1×1~08 CFU/mL组炎症变化最完整,病理变化适中、不出现死亡,且小鼠病理模型的炎症病理过程和炎症反应相一致,可以诱发典型小鼠乳腺炎病理模型。结果表明:1×10~8 CFU/mL组可选为模型组。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对萨能奶山羊乳腺发育的影响。选取体重接近的2月龄健康萨能奶山羊16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将扩增至P6代的BMSCs经颈静脉注射至奶山羊体内,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两组间饲养管理均相同。每月进行空腹采血,并分别在3、5和7月龄采集乳腺组织样品,制备乳腺组织冰冻切片,观察记录各组乳腺组织导管数和腺泡数。结果显示,移植BMSCs后,5和7月龄时,试验组奶山羊的导管数、腺泡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5、7、8、9月龄时,试验组奶山羊血清中雌激素(E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5~9月龄时,试验组血清中孕酮(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7~9月龄时,试验组血清中催乳素(PRL)和胰岛素(INS)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9月龄时,试验组血清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整个试验过程中试验组血清中瘦素(LE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注射BMSCs能增加奶山羊乳腺导管数和腺泡数,提高血清中激素水平,从而促进乳房发育。  相似文献   

17.
采用泌乳盛期家兔强制断奶的方法制作乳房炎动物模型。实验结果显示,造型后家兔体温升高,乳腺组织出现红、肿、热、痛症状,白细胞计数增高,嗜中性白细胞比例大幅度上升且核左移,淋巴细胞比例大幅度降低,乳汁体细胞计数明显增多并出现乳腺组织细菌感染。  相似文献   

18.
王会珍 《兽医导刊》2006,(12):30-31
当牛感染乳房炎后,机体产生大量的白细胞用于消灭病原菌和修复损伤的组织,大量的白细胞聚集在一起,堵塞了部分乳腺管道,使其分泌的乳汁无法排除,从而导致部分泌乳细胞停止泌乳,最后萎缩.由于泌乳细胞总量的减少,影响整个胎次甚至终生产奶量.  相似文献   

19.
抑制性消减杂交构建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cDNA文库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以经产荷斯坦奶牛外周血白细胞为材料,分离Poly(A)^ RNA,反转录合成单链及双链cDNA,经酶切成平均大小为400~600 bp的片段,将患乳房炎奶牛cDNA分成2组,分别与2种不同的接头连接,再与健康奶牛cDNA进行2次消减杂交和2次抑制性PCR扩增,将第2次PCR产物与pGEM-T载体连接,转化大肠杆菌TOP10感受态细胞进行文库扩增,构建了具有高消减效率的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cDNA文库。文库扩增后得到610个白色阳性克隆,随机挑选克隆进行PCR鉴定,插入片段主要分布在250~750bp之间。文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筛选、克隆与奶牛乳房炎抗性相关的基因奠定了基础,对研究奶牛乳房炎抗性的分子机制以及乳房炎的综合防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乳房炎是奶牛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严重影响着奶牛的生产性能,且发病病因复杂,严重制约着我国奶牛业发展[1]。多种病原菌均可以引起奶牛乳房炎,其中以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E.coli)为主,大肠杆菌引起的乳房炎多见于高产奶牛及产后泌乳高峰期奶牛[2-3]。因此,生产实践过程中应重点防治大肠杆菌造成的奶牛乳房炎。我国一般使用抗生素以乳头灌注的方法治疗奶牛乳房炎,但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不仅使奶牛的乳腺泌乳能力下降,使病原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