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现阶段中国总体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工农互促,城乡互补。但城乡收入和消费差距仍然较为悬殊,全员劳动生产率差距很大,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偏低。随着城镇化发展,一些村庄融入城镇,劳动力大量外出,一些村庄出现了空心化、老龄化问题,同时,随着重大工程实施等,一些村庄也出现了搬迁撤并等新的情况与问题。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本研究结合欧洲乡村建设发展的情况和特点,针对国内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做有特色的乡村建设规划,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保持乡村活力等一些新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杨彬如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9):252-257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社会与经济发展中也出现了很多新的问题。其中,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造成的城乡教育不平衡发展成为影响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中国城乡教育失衡由城乡教育资金投入差距、城乡师资力量差距和城乡教育机会差距这3方面原因造成。教育的城乡差距反过来又在经济方面造成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形成了“经济滞后——教育落后——经济滞后”的恶性循环。在就业方面,造成农村人才不足的同时城市就业压力过大。在社会发展方面,造成农村的人口、法制、文化等方面落后于城镇的水平。最后提出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扶持力度,从教育机会分配的优惠政策、提高教育资金投入和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这3个方面入手,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相似文献   

3.
陈昱  朱梦珂 《中国农学通报》2020,36(20):159-164
研究旨在分析河南省现阶段城镇化的发展水平,了解其优势及问题所在,在此基础上得出未来城镇化发展的相关策略,以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以河南省城镇化进入历史转型期为切入点,运用SWOT分析方法,明确了当前的城镇化建设在历史文化、区位交通及国家政策等方面拥有显著优势,并揭示了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城乡发展不均衡、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发展滞后、“城市病”频发及人口素质和资源环境的制约等。以此为依据,提出未来河南省的城镇化建设应集中力量做好四件事:以“新三化”协调发展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全力缩小城乡差距;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追求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注重农村人口素质提升,助力城镇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4.
张珺 《种子科技》2019,(1):28-28,32
我国是农业大国,在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乡村建设是最主要的一个任务,是新时期建设农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建设乡村环境能够有效地提高乡村环境质量,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农村发展,有效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相似文献   

5.
江西省统筹低碳城乡一体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扬  陈劭锋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2):180-187
城乡一体化是中国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顺利推进的根本保证。为了促进江西省低碳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就江西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和本质,以及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政策建议。通过采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从能源供应、绿色低碳、耕地保护、城乡差距、城市规模等方面,对江西省城乡一体化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江西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出现产业发展重工化和高碳化、能源供应短缺、粮食安全难以保障、城乡差距扩大以及城市规模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江西省应从加强能源储备、发展低碳产业、保护农用耕地、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积极实施有效的政策措施,以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和粮食安全,并推动城镇化朝着绿色、低碳、城乡协调的方向发展,为江西省的低碳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6.
推进城乡在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融合性、协调性、关联性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通过构建新疆城乡融合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测算研究区2014—2019年城乡融合发展指数,分析探讨影响因素,揭示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特征与地区差异。结果表明:研究期内(1)新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总体呈增强态势,城乡融合发展不断加强。城乡公共服务、城乡产业经济是新疆城乡融合发展的主要动力;城乡人口要素和城乡生活质量成为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综合水平提升的关键因素。(2)新疆各地州市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差距逐渐缩小,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稳定增长态势;人口要素融合增长较快,公共服务融合增长较慢。据此,研究建议构建大、中、小多层次城镇空间格局,强化中心城市主体功能区建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加快构建城乡均等化公共服务体系等对策建议,有助于正确把握和评价新疆各地州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推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路径审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政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7):343-347
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户籍制度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城乡一体化规划与土地使用缺乏规范,城乡二元分割格局还没有彻底打破,城市化水平偏低致使城市吸纳力不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法律规定不完善,城市边缘区的科学规划水平不高。为此,应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优化城乡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城乡统一市场,积极推进制度创新,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中心城市的现代化,推进农村地区的城镇化,推进城乡经济的高度发展,加快城乡生态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关系将会影响到乡村振兴战略和城乡融合发展的成败。基于理论分析和2005—2017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面板工具变量估计方法检验城镇化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因果效应和内在机制。结果表明:(1)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条件下,城镇化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农村人均人力资本大约增加1200~1300元;(2)城镇化强化了农村家庭人口质量偏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持续增加,即城镇化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深化效应是借助人口质量偏好机制而现实的。上述发现进一步澄清了城镇化与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为政府部门在设计和完善相关政策方面提供理论启发和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二元结构与三农问题的河南省城乡协调度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城乡协调发展是实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问题之一,科学评价城乡关系的发展程度和发展状况是研究城乡关系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以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为着眼点,运用城乡协调度评价模型对河南省进行了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将多用于环境与经济评价的距离协调度和变化协调度模型创造性地运用于城乡协调度的评价分析,可以较好的判定城乡区域系统乃至各子系统的具体发展情况;以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为基础构建的城乡协调度模型可以准确判定城乡区域系统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河南省城乡两大系统总体上是朝着协调发展的方向迈进的,但农村发展与城市发展速度存在较大差距,城乡协调度在波动中增长,就河南而言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切实解决农业和农民问题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0.
《新疆农垦科技》2022,(4):73-74
<正>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持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乡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同时,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健全,部分领域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与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还有差距。为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进一步提升乡村宜居宜业水平,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顺应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为重点,强化规划引领,统筹资源要素,动员各方力量,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的实施机制,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求好不求快,干一件成一件,努力让农村具备更好生活条件,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二)工作原则——尊重规律、稳扎稳打。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合理安排村庄建设时序,保持足够的历史耐心,久久为功、从容建设。  相似文献   

11.
苏南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及有效途径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随着产业升级和市场需求,苏南地区乡村旅游得到长足的发展。不少乡村以其丰富多样的乡村文化景观和原生态的自然景观深受欢迎,成为理想的投资场所和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旅游目的地。分析现有的开发模式,研究存在的问题,可以为苏南地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土地被征用,大片农民成为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生活急需保障。为了加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发展的弊端,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制度被提出并实践。通过对昆山这一社会保障领跑城市的调查和分析,总结了昆山社会保障的现状,归纳出该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户籍制度造成的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以及农民自我保障的能力相对不足两点问题,并基于这些不足,结合昆山市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推进昆山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几点意见,即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农村社保资金、建立地方性法规、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出台就业扶持政策、增强就业能力。  相似文献   

13.
基于乡村生态宜居建设的可持续创新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广大农民生态福祉的重要基础和保障,需要在以往的实践基础上,不断丰富和发展。通过梳理总结全球环境基金项目——“节能砖与农村节能建筑市场转化”执行过程取得的实践和创新成果,并结合正在执行的“中国零碳村镇建设促进”项目设想和预期成果,提出基于乡村生态宜居建设背景下的农村零碳与分布式能源体系建设的建议,其中包含加强政策规划引领,完善农村清洁能源发展制度设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体系;加强城乡统筹协调,促进城乡能源互联互通;加强产业融合发展,协同解决生态宜居建设过程环境问题;加强创新支撑,推动农村能源高质量发展。进而促进乡村生态宜居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乡村“终结”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工业化和城市具有足够的就业容量,把农村剩余劳动力全部吸纳。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没有也不可能复制先行工业化国家资本原始积累的历史前提,不可能复制先行工业化国家的工业结构以及产业结构演变历史进程,非农就业压力以及农民工在城乡之间频繁流动的严峻现实,都表明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无法吸纳庞大的农村人口,由此则昭示未来中国的村庄无法“终结”。从而在理论上纠正城市“中心论”,在实践上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乡村就地城市化提供必要性和正当性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After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urbanization regained its importance.As villages become heterogeneously urbanized,r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reiterated for town urbanization.Yet all the historically famous models for Zhujiang,Sunan and Wenzhou in the progress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encountered dilemmas.Is the modernization theory sound in dictating that latecomers cannot achieve urbanization through rural industrialization?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origination of the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of Hebei villages which is considered to represent the vision of British industrial revolution.There are two implications:(1)Town urbanization requires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s its base,which must not rely completely on external industries and being urbanized top-down,but rather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al economic and social forces;(2)Urbanization cannot evolve spontaneously on the basis of rural industrialization.Instead,it is the result of conscious common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pushed by multiple forces.Therefore,the government should,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of development,provide guidance that mitigates various issues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6.
北京沟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典型调研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沟域经济发展模式对北京山区经济发展和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典型沟域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面临问题和有关政策需求等,将为山区经济建设工作提供可借鉴经验和参考。本文采用走访、问卷和座谈等方式,对北京市2011年率先启动的7条重点沟域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重点沟域经济建设,在选择主导产业、改善生态环境、建设新村民居和促进山区经济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理论探索、模式创新、生态保护、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仍有不足,需要不断加强理论研究、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体质增效和完善土地管理政策。  相似文献   

17.
法国乡村景观环境建设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姜丽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4):194-196
随着中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乡村作为最大的聚居地,对其景观环境开展深入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对中国乡村景观环境建设的现状分析,借鉴法国乡村景观环境建设的实践操作模式,提出启示性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