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20-2021年连续两年在海南省温莪术田间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明确其对温莪术的取食为害风险有助于制定相应防控策略.2021年6月和8月,在海南省温莪术主要产区调查了草地贪夜蛾为害情况.结果显示,调查期内温莪术田间草地贪夜蛾以高龄幼虫为主,被害株率为5%~70%.室内研究表明,草地贪夜蛾取食温莪术能够完成生活史,但存...  相似文献   

2.
草地贪夜蛾为害甘蔗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2019年1月发现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已侵入我国云南以来,前期调查其为害寄主主要为玉米。4月在云南德宏州陇川县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甘蔗。本文介绍了田间甘蔗苗被害状、幼虫为害特点,并提出加强多种作物监测的建议,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和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是2019年入侵到合浦县的重要农业害虫,相继在竹芋、甘蔗、水稻上发现为害。2022年8月,合浦县首次发现该虫为害旱藕(Canna edulis Ker)。文章介绍了旱藕上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和为害特点,以期为开展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自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以来,多地出现其幼虫为害麦苗的报道,但其对小麦中后期的为害特征未有明确的描述。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幼虫期与黄淮海麦区小麦生育期吻合时能否造成危害,本文通过在河南新乡、北京延庆进行田间笼罩和网室接虫试验,对草地贪夜蛾在小麦中后期上的为害特征进行了系统观测。结果表明,4月-6月草地贪夜蛾可以为害小麦;罩网情况下草地贪夜蛾可以取食小麦叶片、叶鞘,钻蛀小穗,造成蛀孔,还可以啃食小麦籽粒。在平均百株虫量为6头的网室内,平均被害穗率为11.0%。被害穗剥检发现,蛀孔率平均为17.80%,最高可达35.48%。研究结果为麦田草地贪夜蛾的预测预报和有效防控提供了参考。但本结果仅为笼罩条件下的数据,在田间自然状态下草地贪夜蛾幼虫对中后期小麦的为害情况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山东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马铃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大迁飞性害虫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侵入我国后,截至2019年9月17日,已经在全国25个省份查见。2019年9月,山东省滕州市姜屯镇秋马铃薯地块发现疑似该虫为害,经鉴定,确认为草地贪夜蛾,对被害地块情况、马铃薯被害状、被害率进行了调查及描述,为该虫在马铃薯上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明确短期低温和高温对草地贪夜蛾蛹和成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设置低温10?13?16?19℃和高温35?38?41?44℃共8个温度梯度, 将初化蛹和新羽化成虫分别处理2 d和4 d, 之后置于28℃下继续饲养, 观察了不同处理下蛹的发育历期?羽化率?成虫寿命?成虫产卵期及繁殖力等生物学指标?结果表明, 草地贪夜蛾蛹经10~19℃低温2 d和4 d处理, 羽化率随着温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最高达到100.0%, 而经35~38℃高温2 d和4 d, 其羽化率降至30%~60%?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逐渐缩短, 41℃以上高温处理2 d时蛹全部死亡, 即蛹的致死高温≤41℃?在10~19℃时, 成虫寿命随着温度升高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 在16℃处理4 d时雄成虫和雌成虫寿命达到最高值, 分别为10.2 d和11.1 d, 44℃处理2 d成虫不能存活, 即成虫的致死高温≤44℃?雌蛾产卵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19℃处理4 d的产卵量最高, 为984.5粒?35~41℃处理2 d或4 d, 雌蛾不产卵或产卵量显著降低?综上所述, 16~19℃短期低温有利于草地贪夜蛾雌成虫产卵, 而16℃以下短期低温或35℃以上短期高温对草地贪夜蛾蛹和成虫的生长发育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玉米是草地贪夜蛾最嗜好的寄主,然而草地贪夜蛾对玉米生长后期的为害程度和在玉米植株上的分布位置及虫龄结构未见报道.本文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了广西横县甜玉米抽雄期草地贪夜蛾的分布及为害情况.结果表明,玉米生长后期被害株率达(90.60±3.57)%,有虫株率为(51.00±4.97)%,幼虫虫口密度为(68.80±8.85...  相似文献   

8.
广西草地贪夜蛾为害冬粉薯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是2019年入侵到我国的重要农业害虫。同年7月1日至2日在广西北海市调查首次发现该虫为害冬粉薯Maranta arundinacea。本文介绍了冬粉薯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和为害特点,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草地贪夜蛾Spdoptera frugiperda是2019年首次入侵我国的重大迁飞性农业害虫,2019年5月在兴安县发现为害玉米。2020年8月8日兴安县首次发现该虫为害杂粮作物穇子Eleusine coracana。本文主要介绍兴安县穇子地草地贪夜蛾的发生情况和为害特点,以期为更好地开展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和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为探明该虫在安徽地区的越冬能力,本研究利用人工接虫的方式模拟草地贪夜蛾冬季的田间存活状态,调查幼虫存活率、龄期、植株被害率,并利用线性模型预测草地贪夜蛾田间发育历期。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田间平均气温低于10℃并持续8~10 d时死亡率达到100%;10月15日接入的草地贪夜蛾幼虫无法完成完整世代周期,但仍能为害玉米幼苗,接虫后30 d玉米植株的被害率均达100%;根据模型公式,采用10月15日至11月18日期间的温度预测发育历期,得到卵、幼虫、蛹以及整个世代的发育历期分别为9.23、46.86、40.70、69.38 d。本研究初步探明了草地贪夜蛾在安徽地区的越冬规律,研究结果为虫情监测和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草地贪夜蛾是新近入侵我国的重大农业害虫,为了弄清其入侵生物学特性,为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预警及综合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光照培养箱内设置6个温度(17、22、27、32、37、42℃)饲养草地贪夜蛾,测定其不同阶段的存活率、发育历期、体重及繁殖力等,探究温度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及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42℃条件下仅能短暂存活,在17~32℃范围内可正常生长发育,其幼虫期、蛹期及世代历期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7℃条件下世代历期和幼虫期分别为(58.73±1.46)d和(21.79±1.03)d,37℃条件下则分别仅为(22.57±0.84)d和(11.12±0.31)d。成虫寿命在17~27℃范围内差异不大,之后随温度升高而缩短,37℃下成虫寿命仅为27℃下的1/4左右,且在该温度下成虫无法正常羽化,雌成虫不产卵。17~32℃下雌成虫产卵前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产卵期则随温度升高而有所延长,平均单雌产卵量在27℃下最高,为(565.50±143.40)粒。说明温度升高会导致草地贪夜蛾发育历期缩短,年发生世代数增加,幼虫取食量增大,对作物的为害加重。  相似文献   

12.
自草地贪夜蛾2019年1月入侵我国云南普洱、德宏和保山后,2019年4月17日在德宏州陇川县首次发现草地贪夜蛾为害甘蔗苗。田间调查结果表明,云南省甘蔗主栽区陇川县的5个乡镇均发生草地贪夜蛾为害,单作田被害株率为2.49%,幼虫数为0.07头/m~2。不同乡镇甘蔗苗的被害株率存在显著差异(F=2.918,P=0.042),但宿根蔗和新植蔗的被害株率无显著差异(F=3.551,P=0.072)。在盈江县甘蔗主栽区平原镇的3个村民小组均有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甘蔗与玉米间作田甘蔗和玉米的被害株率分别是10.07%和60.11%,百株虫量分别是2.82头和23.97头,甘蔗和玉米的被害株率(t=3.221,P=0.032)和百株虫量(t=3.975,P=0.016)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甘蔗间作玉米田与甘蔗单作田相比,间作田甘蔗的被害株率显著高于单作田(t=4.728,P=0.0)。草地贪夜蛾田间发生世代重叠严重。幼虫主要取食蔗苗的叶片、生长点和茎基部,1~3龄幼虫潜藏在蔗苗心叶中取食叶肉,4~6龄幼虫白天喜潜藏于土壤表层蛀食蔗苗茎基部造成枯心苗,高龄幼虫还会咬断蔗苗生长点形成断苗,啃食蔗叶形成缺刻或孔洞。草地贪夜蛾的为害可影响甘蔗的正常生长并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13.
草地贪夜蛾耐低温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阐明草地贪夜蛾的抗寒能力及越冬虫态,为其越冬区划和监测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测定了草地贪夜蛾不同发育阶段在4种低温(-1O℃、-5℃、0℃和5℃)条件下的存活率,并通过计算机软件拟合死亡率回归方程,计算出LT50、LT90和LT99.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在4种低温条件下处理2h后各虫态存活率均随处理温度降低而显著下...  相似文献   

14.
14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杀卵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对草地贪夜蛾卵具有活性的杀虫剂,为防治卵期草地贪夜蛾提供数据支撑。采用浸渍法,室内测定了14种杀虫剂的杀卵活性。结果表明:14种杀虫剂均具有一定的杀卵活性。在100 mg/L浓度下,苯氧威、灭多威和吡丙醚的杀卵活性最强,显著高于其余药剂,且能够完全抑制卵的孵化。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氟虫脲、硫双威、氟铃脲、除虫脲和溴氰虫酰胺的杀卵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杀卵活性在71.67%~90.00%之间。在10 mg/L浓度下,苯氧威和吡丙醚杀卵活性最高,可完全抑制卵的孵化。甲维盐、除虫脲和溴氰虫酰胺也表现出较好的杀卵效果,杀卵活性介于55%~66.67%之间,以上药剂均可作为草地贪夜蛾的杀卵剂轮换使用。值得注意的是,茚虫威是一种对鳞翅目害虫具有优异杀虫活性的新型杀虫剂,且对环境友好。其在100 mg/L和10 mg/L处理浓度下对草地贪夜蛾杀卵活性为52.38%±6.25%和36.67%±6.67%。甲氧虫酰肼在两个处理浓度下的杀卵活性均低于30%,不推荐作为草地贪夜蛾的杀卵剂。上述结果可为草地贪夜蛾的有效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草地贪夜蛾飞行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温度对草地贪夜蛾飞行能力的影响,采用昆虫飞行磨技术测定了不同温度处理的草地贪夜蛾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整个世代在5种不同温度(20、24、28、32和36℃)下饲养羽化的2日龄成虫吊飞10 h的飞行能力差异显著(P0.05)。其中24、28和32℃条件下饲养的个体飞行能力较强,32℃时达到最大值,其平均飞行距离最远,为(29.48±2.73)km,平均飞行时间最长,为(7.21±0.45)h,平均飞行速度也最快,为(4.02±0.19)km/h。飞行距离超过30 km的个体占40%,飞行时间超过8 h的占45%。低温(20℃)或高温(36℃)条件下饲养羽化的2日龄成虫的飞行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吊飞温度对草地贪夜蛾飞行能力也有影响。28℃条件下饲养羽化的2日龄成虫在5种温度下(16、20、24、28和32℃)吊飞10 h的结果显示,尽管不同吊飞温度下成虫平均飞行速度和飞行时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但平均飞行距离差异不显著(P0.05),这说明草地贪夜蛾适宜飞行的温度范围较广。试验结果为揭示草地贪夜蛾迁飞行为规律及预测预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20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的杀卵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前期测定14种杀虫剂对草地贪夜蛾杀卵活性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浸渍法又测定了20种不同类型杀虫剂的杀卵活性,以期为草地贪夜蛾卵期防治药剂的选择提供更全面的参考。结果表明,所测的20种杀虫剂均具有一定的杀卵活性。在100 mg/L浓度下,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乙基多杀菌素表现出出色的杀卵活性,能够完全抑制卵的孵化,杀虫双的杀卵活性最差,低于10%。而噻虫胺、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多杀霉素、联苯菊酯、噻虫啉、氧乐果、噻虫嗪、甲氰菊酯、烯啶虫胺和啶虫脒的杀卵活性相对较好,其校正死亡率在70.95%~98.52%之间,毒死蜱、吡虫啉、辛硫磷、虫螨腈和杀虫单的杀卵活性相对较差,在42.26%~61.51%之间。在10 mg/L浓度下,噻虫胺、乙基多杀菌素和噻虫啉的杀卵活性均在70%以上,而杀虫双、毒死蜱和烯啶虫胺的杀卵活性低于15%。特别是在100 mg/L和10 mg/L浓度下,新烟碱类杀虫剂噻虫胺和噻虫啉对草地贪夜蛾表现出较高的杀卵活性,分别为98.52%、76.91%和89.37%、72.44%。上述药剂在田间对草地贪夜蛾的杀卵效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8种农药对草地贪夜蛾的田间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前期室内筛选得到的对草地贪夜蛾有较高防效的5种化学农药和3种生物农药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开展了对玉米上草地贪夜蛾田间药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农药60 g/L乙基多杀菌素SC、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ME、200 g/L氯虫苯甲酰胺SC、5%氯虫苯甲酰胺UL和75%乙酰甲胺磷SP施药7 d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效达到81.42%~92.59%,施药15 d后对玉米叶片的保护率达到82%~95%。3%氟虫腈ME施药7 d后的防效为46.90%,施药15 d后对玉米叶片的保护率仅为18.75%。生物农药10%多杀霉素WG、8 000 IU/μL苏云金杆菌SC和80亿孢子/g球孢白僵菌OD施药7 d后的防效分别为73.62%、60.78%~64.01%和29.12%,施药15 d后对叶片保护率分别为57.50%、25.63%~36.25%和26.25%。本研究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甲维盐、氯虫苯甲酰胺、乙酰甲胺磷及抗生素类农药多杀霉素等新型高效低毒农药是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的首选农药,而苏云金芽孢杆菌和球孢白僵菌对该虫防治效果相对较低,适用于低密度种群的预防性控制用药。  相似文献   

18.
我国草地贪夜蛾年发生世代区划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年发生世代数,为提高其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水平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不同恒温(20、24、28、32、36℃)条件,以玉米苗为幼虫食物测定了草地贪夜蛾不同发育阶段及全世代的发育历期,计算出草地贪夜蛾不同发育阶段、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在此基础上,结合1985年-2014年30年全国605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预测了草地贪夜蛾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年发生世代数,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对其年发生世代区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卵、1~6龄幼虫、蛹、雌成虫和雄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1.20、9.63、13.03、12.88、11.09、13.04、10.73、13.90、13.98℃和16.68℃,有效积温分别为41.32、41.32、18.71、28.23、45.87、60.33、55.90、90.97、166.86日·度和121.90日·度;全世代发育起点温度为12.6℃,有效积温为584.0日·度。根据全国不同地区气象数据推测草地贪夜蛾在我国的理论年平均发生世代数在0~7.41代之间,总体上发生世代数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减少。我国1月份12.6℃等温线以南地区全年最低温度高于草地贪夜蛾发育起点温度,为周年繁殖区域,主要位于云南南部(全年发生世代数最高可超过5代)、广西南部、广东中部以南、福建东南部(全年世代数最高可超过6代)、台湾大部(全年世代数最高可超过7代)以及海南省全境(全年可发生7代以上)。江南和江淮迁飞过渡区主要为4~5代区和3~4代区。黄淮海及北方重点防范区主要为2~3代区和1~2代区,部分为3~4代区。  相似文献   

19.
草地贪夜蛾的昆虫病原微生物资源及其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病原微生物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并能调控昆虫种群数量动态的一类重要自然资源。我国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植物资源、适宜的气候条件等因素促使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 E. Smith)在我国将呈现周年常态化发生态势,因此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重大任务。本文整理了草地贪夜蛾的昆虫病原微生物资源,概述了昆虫病原微生物在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中的应用现状,就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为未来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旨在为更好地利用昆虫病原微生物防控草地贪夜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