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家庭投资理论探讨了整体心理素质及其各维度在中学生家庭客观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与其班级同伴地位间的关系.研究以1 801名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为被试,采用心理素质问卷对其心理素质进行测量,同时对其家庭SES和班级同伴地位进行评估和考察.结果表明:(1)家庭SES与班级同伴地位(r=0.10,p0.01)、心理素质(r=0.15,p0.01)均呈显著正相关;心理素质与班级同伴地位呈显著正相关(r=0.20,p0.01).(2)整体心理素质在家庭SES与班级同伴地位之间起显著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3(95%CI:[0.02,0.04]).(3)对心理素质的3个维度进行多重中介效应分析后发现,3个维度中只有适应能力在家庭SES影响班级同伴地位的过程中起显著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4(95%CI:[0.03,0.06]),即良好的家庭SES主要是通过对中学生适应能力的积极影响,进而促使其容易获得较高的班级同伴地位.该发现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对家庭投资理论的研究,同时加深了研究者们对心理素质作用与功能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四到六年级的881名小学生进行了调查。探讨了家庭客观经济地位对小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并比较了父母教育卷入与父母对学校的态度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小学生家庭SES可以分别通过父母教育卷入和父母对学校的态度间接预测其心理素质水平,且父母教育卷入的中介作用显著大于父母对学校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高家庭SES小学生的父母教育卷入也会更多,从而使其心理素质发展得更好。这一结果不仅验证了家庭生态系统理论和重叠阈理论;还为家庭教育提供了建议,即对于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来说,不仅是父母对学校应该形成一个积极的态度,更重要的是家长在教育上应该对孩子投入更多的互动时间。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情感温暖、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4者之间的关系,以及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在流动儿童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间所起的作用,以707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采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问卷、父母情感温暖问卷、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进行测试,同时收集学生的学业成绩.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情感温暖、心理素质和学业成绩之间两两均呈显著正相关.(2)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学业成绩之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显著,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业成绩的直接效应也显著,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5.3%.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既通过直接路径,也通过父母情感温暖和心理素质链式中介作用的间接路径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业成绩.  相似文献   

4.
从心理素质双因子结构的视角探讨了心理素质的全局因子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小学生学业成绩影响中发挥的作用,并采用整群抽样法对成都市2所小学共891名3-6年级的小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能够正向预测小学生的学业成绩;(2)心理素质的全局因子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模型中的直接效应和中介效应均具有跨性别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8~12岁儿童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素质的关系,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和同伴提名问卷对785名8~12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心理素质和同伴接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父母积极教养方式与心理素质和同伴接纳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心理素质和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3)心理素质在父母积极和消极教养方式与同伴接纳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48.45%和46.28%.研究结果表明,8~12岁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心理素质和同伴接纳的关系密切,父母教养方式不但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同伴接纳水平,还会通过心理素质间接影响小学生的同伴接纳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初一到初三的1363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socioeconomic status,SES)可以通过黑暗人格的精神病态维度预测其霸凌行为,也就是说,高家庭SES中学生的黑暗人格特质较少,因而其产生霸凌行为的可能性较小,同时,在家庭SES影响校园霸凌的过程中主要是精神病态起显著的中介作用。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了家庭投资理论与人格特质研究,即对于中学的教育来说,应当注重其正性人格的培养,降低其黑暗人格特质,有效降低校园霸凌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心理素质与学业倦怠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对学业倦怠的影响,并进一步考察自尊在心理素质和学业倦怠之间所起的作用,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自尊量表以及青少年学习倦怠量表对1 071名在校中学生进行了测量.研究发现:(1)心理素质与自尊显著正相关,与学业倦怠显著负相关;自尊与学业倦怠显著负相关.(2)心理素质可以直接影响学业倦怠,同时也能够通过自尊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学业倦怠.(3)自尊到学业倦怠的路径受到学段的调节,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的自尊对于学业倦怠的预测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8.
为进一步在小学群体中探索心理素质对个体孤独感的影响,采用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情绪调节困难问卷、人际关系量表以及儿童孤独感量表对1 267名小学四、五年级的儿童进行调查,探索心理素质通过情绪调节能力和人际关系影响孤独感的心理机制.结果表明:在控制性别和年级因素后,小学生的心理素质可以通过多个途径降低孤独感,情绪调节与同伴关系在两者之间起连续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正念、主观社会地位和自尊四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正念、主观社会地位在心理素质与自尊之间所起的作用,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五因素正念量表、主观社会地位问卷和自尊量表调查了1 330名在校中学生.结果表明:1)中学生心理素质、正念、主观社会地位和自尊两两之间正相关分析均有统计学意义,心理素质能够显著正向预测中学生的正念、主观社会地位以及自尊;2)正念和主观社会地位在中学生心理素质和自尊之间起到显著的连续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为44.5%.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心理素质与抑郁的关系: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中学生心理素质对抑郁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并比较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中介作用的差异,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1 790名初一至高三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心理素质、应对方式与抑郁之间两两显著相关;控制性别和学段因素后,应对方式在中学生心理素质与抑郁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消极应对比积极应对的中介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中学新生心理素质、自尊、领悟社会支持和社交焦虑间的关系,以及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之间所起的作用,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自尊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收集1 120名在校中学新生的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中学新生的心理素质、自尊、领悟社会支持以及社交焦虑四者之间两两显著相关;心理素质能正向预测自尊与领悟社会支持,负向预测社交焦虑.(2)自尊和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素质与社交焦虑间起连续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心理素质、领悟社会支持、负性生活事件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及内在作用机制,建立了一个有调节作用的中介模型,并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青少年自杀意念量表对全国2 035名中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①青少年心理素质对自杀意念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②心理素质既可以直接影响青少年自杀意念,也可以通过领悟社会支持间接对自杀意念产生影响;③负性生活事件对该中介模型起到了调节作用,即负性生活事件较多时,心理素质和领悟社会支持对自杀意念的负向预测作用更强.认为领悟社会支持在心理素质与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且该中介过程会受到负性生活事件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心理素质多维理论以及双因子模型理论编制成人心理素质问卷,先后2次在重庆等7个省市选取成人被试进行访谈,依据访谈结果分析形成成人心理素质的初测和预测问卷,并在全国三大片区内抽取2 225名成人被试进行了测试.编制的成人心理素质问卷共25个题项,包括心理素质一般因子以及认知特性、个性品质和适应能力3个特殊因子,该问卷的信效度良好,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可以作为成人心理素质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初一和高一新生的问题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考察孤独感和安全感在心理素质与高一和初一新生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采用中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UCLA孤独感量表、长处和困难问卷(选取其中4个维度)和安全感量表对1 184名初一和高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心理素质对初一和高一新生问题行为有负向影响;(2)孤独感和安全感在心理素质与初一和高一新生问题行为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通过心理素质—安全感—问题行为、心理素质—安全感—孤独感—问题行为、心理素质—孤独感—问题行为3条路径实现;(3)心理素质—安全感—问题行为这一路径的间接效应值最大,即安全感在心理素质与问题行为之间起着关键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心理素质和希望感可能是父母情感温暖影响儿童情绪体验的内在机制.采用父母情感温暖量表、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儿童希望量表和正负性情绪量表,对1 350名小学生进行施测,结果发现:父母情感温暖可以通过儿童的心理素质和希望感提高/降低儿童的正性/负性情绪,其中正负2种情绪上的连续中介机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于正性情绪,心理素质和希望只是部分中介的作用;对于负性情绪,则是完全中介,并且在希望的路径思维维度上出现了遮蔽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对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素质和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采用游戏接触问卷、亲社会行为量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量表和中学生心理素质量表对2 012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①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心理素质、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及亲社会行为两两间显著正相关;②心理素质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③主观社会经济地位调节了心理素质在亲社会视频游戏接触和亲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7.
采用加工分离程序探讨了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对不同效价情绪面孔(积极、消极、中性情绪面孔图片)的记忆偏向,以了解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的外显和内隐记忆加工特征.结果发现:记忆任务中,在意识提取上,高低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无意识提取上,高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对3类情绪面孔图片的提取值都显著高于低心理素质水平大学生.在对不同效价情绪面孔的意识和无意识提取值上,负性情绪面孔的提取值都高于中性和正性情绪面孔,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小桐子基因组数据库,在全基因组水平对小桐子CDPK及相关激酶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其系统进化、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染色体定位以及器官与低温胁迫表达进行分析,为深入开展小桐子CDPK及相关激酶基因的功能鉴定及其在小桐子遗传改良中的应用提供依据。利用CDPK结构域的隐马尔可夫模型对小桐子蛋白质数据库进行相似性检索,经过Pfam与CDD在线工具的验证获得小桐子CDPK及相关激酶基因家族成员。利用不同的工具对CDPK及相关激酶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对比分析。通过小桐子器官与低温表达谱数据进行CDPK及相关激酶基因的表达分析。小桐子基因组中共检索到17个CDPK基因、5个CRK基因、2个PPCK基因、4个PEPRK基因以及1个CCaMK基因,各基因家族成员的基因长度、蛋白质等电点及亚细胞定位等理化参数具有家族特异性。序列比对与系统进化分析显示,5个基因家族都单独聚类,而CDPK与PEPRK基因家族又分别聚类为4个与2个亚族,且鉴定到小桐子CDPK家族成员的N-端可变区、激酶结构区、自抑区及EF-hand调控区4个保守结构域以及其他激酶成员的激酶结构域。同时,分别有21个与24个CDPK及相关激酶可能发生N-豆蔻酰化与N-十六烷酰化的修饰。染色体定位表明,小桐子CDPK及相关激酶基因不均匀地分布于10条染色体上,且存在JcCDPK7/JcCDPK9串联复制现象。转录组表达分析表明,29个CDPK及相关激酶基因中,有24个基因在叶片、根及种子中都有表达,而JcCDPK3、JcCDPK11、JcCRK3及JcCCaMK属于低温诱导高表达基因,与小桐子的抗冷性直接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