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是调动各方积极性、保护好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态补偿还存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不顺畅等问题。必须采取以下对策,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完善生态补偿制度;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理顺管理体制机制;健全考评机制。  相似文献   

2.
6月18日至20日,吉林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內彩旗飘舞,鼓乐阵阵.这个我国建立最早、面积最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在举行主题为"生态魅力和谐"的建区50周年纪念活动.50年来,长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生态保护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目前其环境与生态保护完好,是我国自然保护区中的示范保护区.  相似文献   

3.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部队伍在促进生态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根据抽样调查结果分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干部队伍年龄结构相对较好,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队伍整体素质相对偏低,难以适应日益发展的保护事业的需要。“十一五”期间,全国自然保护区系统切实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取得显著成效。但是,同当前现代林业和自然保护事业发展的形势相比,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仍远远不能满足需要。干部教育培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今后一个时期,建议统筹推进全员培训,全面提升知识能力,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4.
自1956年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以来,经过近60年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并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河北雾灵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河北省第一个也是环京津最近的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历程中发挥着支援国家建设、生态护卫京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北温带原始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和珍稀野生动植物为保护对象,是我国北方红松林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首个通过森林认证的自然保护区.对丰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估算,有助于提高对自然保护区功能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能够为生态功能区划布局,保护区的规划、建设,以及生态保护的...  相似文献   

6.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保护区提供科学的生态评价途径及保护与利用的理论依据,以便更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方法】以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本底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专家评分与层次分析法(AHP)相结合的方法,从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状况改善、教育科研价值、生态旅游价值4个方面,选取多样性、代表性、稀有性、面积适宜性、自然性、稳定性、人类威胁等7项指标,对其进行生态评价。【结果】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评价指数为0.869。【结论】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整体生态质量很好,保护价值大。  相似文献   

7.
通化县自2002年创建生态乡镇,清晰地勾勒了通化县的绿色战略,以打造美好乡村为重点,构建起城乡联动的生态家园建设体系。如今已成为了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生态乡镇,取得了显著的生态建设成效。以通化县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建设的成效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又处在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并提出贺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为其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强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科技》2015,(19):188-189
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丰富、独特的自然保护区之一,同时生态环境脆弱。分析了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政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的有效建议与意见,以确保有一支精良林政执法队伍更好地保护贺兰山、建设贺兰山。为加强贺兰山保护区生态文明建设蓄积力量,以利于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管理工作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特征,为保护区的建设、发展及资源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多年的野外调查和有关资料分析了黑龙江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植物的多样性。结果表明:牡丹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维管植物114科364属725种,根据性质和用途可将植物资源分为药用、观赏等13类;按中国植被生长型分类,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一年生草本次之;拥有各种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比例最大;植被类型丰富,垂直地带性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以中国森林生态和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以各省森林面积、自然保护区数量和面积为指标,利用基尼系数和均衡系数探讨我国森林生态和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分布的均衡性,利用多维标度法探讨各省两类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相似性.结果表明,西部省份保护区面积占全国比例远高于保护区个数比例,而沿海省份保护区面积占全国比例远低于保护区个数比例;保护区级别越集中,各省保护区面积分布越不均衡,而数量分布越均衡.全国森林生态和野生植物类型自然保护区建设情况可分为4种类型,东南沿海省份设置的两类自然保护区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部地区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通化县委、县政府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实现生态产业、生态设施、生态文化、生态服务同步推进,相继获得了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全国绿化模范县等荣誉,成为全省第一个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国家生态县的县份,努力让农民群众望得见山水,留得住乡愁,摸得到实惠。1.持续不懈推进,全面打造新农村建设生态环境近年来,通化县按照"先搞好基础设施,然后治理农村环境,再美化提升农村田园景观"的三  相似文献   

13.
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建设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介绍了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展的对策。主要包括:建设科学的管理机制,保障安全区发展;抓好项目带动,促进经济发展;维护保护区安全、强化森林培育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能够提供多功能的生态服务,对保护和改善泰顺县和温州市的生态环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方法  以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通过实地调查,参照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评估规范》的方法,定量评估了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的物质量和价值量。  结果  2017年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的总价值量为100.24×108元·a?1,单位面积森林生态服务价值为3.92×105元·hm?2·a?1。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所占比例从大到小依次为保育土壤、涵养水源、积累营养物质、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净化大气环境。可见,保育土壤、涵养水源和积累营养物质是乌岩岭森林生态系统主要的服务,三者比例之和高达91.92%,占有重要地位。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常绿阔叶林、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林、竹林、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针阔混交林、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林、经济林。常绿阔叶林对乌岩岭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贡献在50%以上,占据绝对地位。  结论  乌岩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远远高于其他林分,因此通过把针叶林改造成阔叶林等林相改造技术,提高林分质量,优化生态系统结构,进而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的产出和价值。表5参27  相似文献   

15.
我国在自然保护区建立后,实行居民外迁是解决保护区内保护与发展矛盾的重要措施.要顺利实施自然保护区居民外迁,就必须建立良好的居民外迁生态补偿机制.我国的生态补偿机制处在逐步建立和完善过程中,生态移民补偿标准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现状进行了分析,以重庆市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探讨了自然保护区居民外迁生态补偿标准及依据,提出了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我国生态补偿的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16.
自然保护区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对区域内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影响,生态补偿是对为保护环境而牺牲自身利益的居民进行补偿。以昭通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总结了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的基本情况,分析了生态补偿过程中公众参与方面存在的问题,聚焦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实践,提出了完善生态补偿公众参与机制的建议。目前我国生态补偿实践中公众参与处于起步阶段,难以充分保障在地居民的知情权、生存权以及直接的经济利益,从程序性权利入手提高公众参与度,有助于实现保护环境与保障民生共存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福建茫荡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对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自然生态质量、保护价值等方面的综合分析,为加快建设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新农业》2020,(2)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战略,国家已经规划了相应的自然保护区来对农业森林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基于此,提出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农业森林生态资源分类效果研究。通过对农业森林生态资源中的植物群落、森林立地和生态环境进行系统分类,并深入研究这些分类的作用效果,为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森林生态资源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沙坡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荒漠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示范点,其生态环境脆弱,土地利用相对复杂.以2005、2010和2013年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相关统计资料为主要数据源,利用生态绿当量、土地利用结构指数、生态系统价值,分别评价沙坡头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结构合理性、土地利用结构变化以及生态系统健康.结果表明,2005 ~ 2013年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生态绿当量大于1,土地利用结构合理,立体绿化效果不断提升;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不断增加,优势度指数不断减少,表明保护区土地利用趋于多样化和平均化,生态系统越来越稳定;沙坡头自然保护区的相对生态价值在研究时段有所提升,生态健康状况已转向健康型.  相似文献   

20.
自然保护区与生态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和发展,探讨自然保护区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在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同时如何加大生态文明建设投入、树立生态文明榜样意识和培育特色生态文明等可持续发展对策,使自然保护区真正成为弘扬生态文明的宣传者、实践者、引领者及重要场所和可视窗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