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小麦/玉米带田种植条件下,磷肥不仅当年增产显著,而且有明显后效,施磷量越高,后效越大。带田小麦对磷肥的反应明显大于玉米。等量磷肥逐年分施的增产率与一次性施用相近,但耕层土壤速效磷含量高于一次性集中施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对小麦/玉米带田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土壤培肥途径。结果证明:①带田不施肥时,肥力迅速降低,产量急剧减少;②在带田的产量构成中,玉米平均占61.7%,且其对肥料的依赖性远大于小麦;③氮肥对带田产量特别是玉米产量起着主要作用,产量贡献率达55.2%~80.9%;④小麦对磷肥反应明显,玉米对钾肥反应明显;⑤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结合,以氮肥为主,氮、磷、钾平衡施肥是带田土壤培肥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玉米/蚕豆带田体系中玉米产量及氮营养状况。结果如下:无论施磷肥与否,与间作小麦的玉米相比,间作蚕豆的玉米在不施氮肥或少量施用氮肥情况下产量显著提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与蚕豆或与小麦间作的玉米籽粒含氮量均提高,与蚕豆间作的玉米籽粒氮含量在N200时达到最大值,而与小麦间作的玉米在N300时达到最大值,以后趋于稳定;无论施磷与否,在低氮及中量氮(≤200)情况下,与蚕豆间作的玉米吸氮量要明显高于相应间作小麦的玉米。  相似文献   

4.
小麦/玉米带田土壤肥力变化及培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采用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肥料对小麦/玉米带田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土培肥途径。结果证明:(1)带田不施肥时,和迅速降低,产量急剧减少;(2)在带田的产量构成中,玉米平均占61.7%,且其对肥料的依赖性远大于小麦;(3)氮肥对带田产量特别是玉米产量起着主要作用,产量贡献率达55.2%-80.9%(4)小麦对磷肥反应明显,平方米对钾以应明显;(3)有机肥料与无机肥料结合,以氮肥为主,氮、钾平衡施肥是带田土壤培  相似文献   

5.
不同前作对磷肥后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小麦、毛苕、豌豆施用磷肥的土壤上,接连种植玉米和小麦,研究前3种作物施磷的后效。结果表明,不同前作施磷均有明显后效,其大小既和前作增产效果、由肥料中吸收的磷素多少有关,也和磷肥用量有关。前作增产效果大,吸磷多,肥料利用率高,后效减少;磷肥用量低而前作利用率较高时,后作利用率显著下降,反之亦然。尽管第二、三料作物的吸磷量和肥料的利用率因前作而异,但三料作物的总利用率却大致接近,以亩施4.5kg P_2O_5者最高。经过三料作物吸收,磷肥用量高者仍有明显后效,但用Olsen法测定,不同处理有效磷含量却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6.
宋兵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1):117-118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实施控失肥在玉米上的施用效果及其对下茬小麦的后效作用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控失肥处理对当季玉米的施用效果、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及对下茬小麦的后效作用。结果表明:控失肥对当季玉米生长的影响作用显著,对下茬小麦有后效作用,并且随控失剂比例和控失肥用量的不同后效作用也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7.
针对锌肥在带田小麦、玉米中可增产性,以不同的试验处理,较详细研究分析了锌肥对小麦、玉米的增产效应及最佳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腐殖酸类肥料对小麦/大豆带田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大豆带田中,腐殖酸类肥料单施作物增产效果不明显,与磷肥配施大豆产量提高261.9kg/hm^2,与氮磷肥配施小麦产量提高305.6kg/hm^2。腐殖酸类肥料与磷肥配施较单施磷肥的大豆荚数和粒数分别增加1.6个和0.3粒;腐殖酸类肥料与氮磷肥配施较只施氮磷肥的小麦千粒重提高2.5g。施用腐殖酸类肥料能提高小麦/大豆带田作物产量稳定性,且较常规施肥节约10%的氮磷肥。  相似文献   

9.
利用建立于1980年的砂壤质潮土肥料长期定位试验,对30年的肥效演变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小麦、玉米历年产量顺序基本趋势为NPK> NP>N>CK;有机肥与化肥配合,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均高于相对应的化肥,且稳产性好.单施化肥前3年,氮肥养分效率明显,磷、钾肥效果不明显,3年后氮效下降,而磷、钾效上升;磷肥连续施用有明显的残效迭加效应,比一次足量施用具有更好的增产效果,且小麦的磷肥肥效高于玉米;砂壤质潮土增施钾肥有明显和稳定的增产效果,配施有机肥后肥效明显下降.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有机肥肥效随N、P、K配合比例的增加而降低,有机肥长期施用有明显的后效.养分供应不协调会引起作物缺素而严重影响生长发育,以致减产.  相似文献   

10.
小麦/玉米带田作物氮营养特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1991~1992年在张掖灌漠土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①带田小麦与玉米在共生期对氮资源存在着竞争,小麦的竞争能力大于玉米。②带田小麦的氮吸收效率均高于单种,而玉米多低于单种,带田整体则高于当量面积的单种。③带田小麦的氮利用效率多低于单种,玉米在施肥处理中多高于单种,而带田整体在多数情况下都低于当量面积的单种。④仅就氮的营养而论,带田的间作优势几乎完全来自氮吸收效率的贡献,氮利用效率的贡献或者为0,或者为负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1986~1988年度冬小麦、夏玉米3×3多点试验数据分别建立了冬小麦、夏玉米包括土壤测试值(土壤全氮含量、Olsen-P 含量)在内的综合推荐施肥模型。通过1992年~1993年度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肥试验对模型进行了校验,以土壤 Olsen-P 含量变化规律将两种作物的综合推荐施肥模型联立起来。形成轮作综合推荐施肥模型。由轮作综合推荐施肥模型推导出冬小麦施用磷肥对夏玉米的后效效益方程,它与轮作试验结果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1986~1988年度冬小麦、夏玉米3×3多点试验数据分别建立了冬小麦、夏玉米包括土壤测试值(土壤全氮含量、Olsen-P 含量)在内的综合推荐施肥模型。通过1992年~1993年度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施肥试验对模型进行了校验,以土壤 Olsen-P 含量变化规律将两种作物的综合推荐施肥模型联立起来。形成轮作综合推荐施肥模型。由轮作综合推荐施肥模型推导出冬小麦施用磷肥对夏玉米的后效效益方程,它与轮作试验结果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13.
长期施肥下紫色土小麦肥料利用率及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7 a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紫色土小麦氮磷钾肥的当季利用率和累积利用率,以及长期不同施肥对肥料养分增产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NPK处理小麦的氮、磷、钾利用率最高,分别为40.35%,12.94%和21.10%,是最佳施肥配合;非N配合的PK处理小麦对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均较低,即在不施用氮肥的情况下,施用磷肥和钾肥是无效的.同时在不施用磷肥的情况下,NK配施处理其钾肥的当季利用率也很低.氮肥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氮肥的累积效应不明显,而NP和NK处理的氮肥利用率累积效应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磷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的磷肥的累积利用率有增加的趋势,说明磷肥具有一定的后效,但时间越长磷肥的后效越不明显,PK处理磷肥的累积效应明显,但累积利用率较低,而NP处理的磷肥累积利用率变化较为稳定;钾的累积效应中,NPK处理和NK处理钾肥的累积利用率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而后3年的增加趋势趋向于稳定.在肥料的增产效应上,1 kg氮、磷、钾肥(N,P2O5,K2O)的平均增产量分别是11.13,8.77和6.75 kg.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单独施用无机肥料虽可保持带田高产,但只有与有机肥料配合时才能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带田生产中氮肥损失率不低于42.1%~54.7%,说明改进施肥方法、提高氮肥利用率仍是带田合理施肥的关键;施用无机磷肥特别是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是提高土壤磷肥力的有效措施,可提高有机磷含量及其占总磷量的比例,提高无机磷中有效及缓效组分所占比例,降低难溶组分(Ca10-P,O-P)的比例;带田耗钾强度高,必须注意钾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15.
在一年两作区,夏玉米一般不施基肥,追肥主要以氮肥为主,利用前茬磷钾肥的后效。但是随着高产品种的推广和栽培技术的提高,产量不断增加,仅仅利用前茬磷钾肥的后效已不能满足高产玉米生长的需要,因此应该补充一定的磷钾肥,对提高玉米抗逆能力和品质有利。有条件的地方要大力提倡小麦秸秆全部还田。  相似文献   

16.
依据系统工程原理中的最佳模拟配合法,对白银市粮食增产的主体模式──小麦玉米带田,通过回归旋转试验,建立数学模型,找出小麦玉米带田高产高效的最佳农艺组合方案,以为同类地区带田的高产栽培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油一稻一稻种植模式下磷肥的后效应作用.结果表明,磷肥的施用对当季油菜产量的影响较大.增产17.01%.油菜生长期间施用的磷肥对下季早稻的生长有一定的后效作用,早稻生长期间施用的磷肥对下季的晚稻生长有一定的后效作用.晚稻施用磷肥没有增产作用.因此,从经济效益的角度出发,建议油一稻一稻三熟制种植模式下种植油菜时施用磷肥.而在种植早晚稻时只施氮钾肥.  相似文献   

18.
小麦/玉米带田作物氮营养特点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1991-1992年在张掖漠上上进行的试验结果表明,(1)带田小麦与玉米在共生期对氮资源存在着竞争,小麦的竞争能力大于玉米。(2)带田小麦的氮吸收效率均高于单种,玉米在施肥处理中多高于单种,而带田整体在多数情况下都低于当量面积的单种。(4)仅就氮的营养而论,带田的作优势几乎完全来自氮吸收效率的贡献,氮利用效率的贡献或者为0.堇秋负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施肥对不同处理的土壤修复作用。[方法]利用盆栽试验对长期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及生产力下降的土壤进行施肥修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是快速修复土壤养分和提高生产力的最佳方法;NP、NPK是既均衡土壤肥力又提高作物产量的无机肥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磷、氮极度缺乏的土壤,单施磷肥、氮肥效果极显著,其肥效在小麦上与NPK相同。[结论]长期施化肥的土壤对化肥的依赖性更强,停止施肥,玉米产量下降78.6%,小麦产量下降52.8%;而长期施NK和PK肥的土壤,停止施肥反而产量增加,NK处理玉米产量提高112%,小麦产量增加182%,PK处理中玉米产量增加15.1%,小麦产量增加59%;单施有机肥的当季效果不如化肥,但后效明显好于化肥。  相似文献   

20.
施肥对潮土养分非匀衡化的土壤修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施肥对不同处理的土壤修复作用。[方法]利用盆栽试验对长期不合理施肥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及生产力下降的土壤进行施肥修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是快速修复土壤养分和提高生产力的最佳方法;NP、NPK是既均衡土壤肥力又提高作物产量的无机肥施用方式;对土壤有效磷、氮极度缺乏的土壤,单施磷肥、氮肥效果极显著,其肥效在小麦上与NPK相同。[结论]长期施化肥的土壤对化肥的依赖性更强,停止施肥,玉米产量下降78.6%,小麦产量下降52.8%;而长期施NK和PK肥的土壤,停止施肥反而产量增加,NK处理玉米产量提高112%,小麦产量增加182%,PK处理中玉米产量增加15.1%,小麦产量增加59%;单施有机肥的当季效果不如化肥,但后效明显好于化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