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三浆期保墒是播种保全苗的基础.是能否拿全苗的重要前提。整地的最佳时间短,特别是在今年各地普遍干旱.土壤墒情差的情况下,必须要抓住暖流,及时进行连续作业,才能满足整地保墒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入冬以来.我国北方降雪偏少.土壤蓄水明显不足。大多数地块处于“干封地”。春耕播种前土地干旱在一定范围内已成定局。如果不抓住有利时机.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搞好整地保墒工作.势必加速水分蒸发.给一次播种拿全苗带来一定困难。所以。从现在起要抢农时。抓墒情.切实搞好抗旱整地保墒工作.  相似文献   

3.
水稻保墒旱直播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水稻保墒旱直播技术的整地、播种、灌水及除草问题作了阐述。采用保墒旱直播技术,宁粳16号产达到649.2kg/666.7m^2,相当于插秧栽培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4.
赵敏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65-66
选择适用的抗旱保墒农业技术措施,既可以保证小麦粮食生产在干旱情况下夺取丰收,同时还能够培肥土壤,有利于耕地的可持续利用。分别从优良品种选择、整地措施、播种、施肥以及节水灌溉等方面,浅议小麦生产抗旱技术及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适时整地、保墒情1.合理深耕。每隔2—3年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深耕(翻、松)作业,使耕层深度由10-15厘米增加到20厘米以上,打破犁底层,增加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相似文献   

6.
从选地、整地、播种、施肥、水层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对水稻保墒旱直播主要栽培技术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研究了片麻岩山地,用爆破法整地,对土壤物理性状,速效养分含量,蓄水性能,保持水土效果及对幼树成活,生长的影响。爆破整地、破碎了母岩,松面面积大而深,增强了蓄水保墒能力,减少了水土流失。在春旱季节,土壤含水量比人工整地明显提高,通过大面积造林试验,成活率95%以上。  相似文献   

8.
宁夏旱作区面积大、比例高,蓄水保墒是缓解农业水资源紧缺的主要途径.对宁夏旱作区蓄水保墒技术措施进行了探析,包括秋季覆膜技术、早春覆膜技术及旱作农田微集水种植技术3个方面,为宁夏旱作区农业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长期的农业实践表明,土壤保墒技术对于作物生长非常关键,不但为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也改善了土壤环境。还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有很大帮助,充分利用降水、流水,将水分存储在土壤中,提高土壤的含水率,促进农作物生长。文章对旌德县土壤墒情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节水保墒措施,旨在为旌德县农业生产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一、整地与施肥1、整地。合理耕翻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危害,是大豆苗全苗壮的基础。大豆是直根系作物,大豆根系及其根瘤在土壤结构上虚下实,土壤容重不超过1.2g/cm3,含水量在20%以上时,才能良好发育。因此合理耕翻,精细整地创造一个良好的耕层构造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重迎茬地块。  相似文献   

11.
通过长期的农业实践表明土壤保墒技术对于作物生长非常关键,不但为作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也改善了土壤环境.由此可见,我们要想保证作物稳产高产,做好土壤保墒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探讨了土壤保墒的全过程,并对土壤保墒技术的要点进行了重点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一、整地 合理耕翻整地能熟化土壤,蓄水保墒,并能消灭杂草和减轻病虫危害,是大豆苗全苗壮的基础。大豆是直根系作物,大豆根系及其根瘤在土壤结构上虚下实,  相似文献   

13.
1播前准备 1.1选地与整地 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保水保肥能力强,含盐碱轻的砂土、壤土和轻粘土。忌重茬、甜菜茬和油葵茬。秋翻25厘米以上,灌足底水,冬前机力刮地粗平,早春及时耙耱保墒。播前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  相似文献   

14.
通过聚土垄作、覆盖保墒、深耕深松等旱作农业节水技术对作物产量和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的试验研究,探索适宜丹江口市的旱作节水技术模式,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旱作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灌区马铃薯地膜覆盖保墒节水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选地整地、品种选择与处理、播种、田间管理、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贮藏等方面介绍了灌区马铃薯地膜覆盖保墒节水栽培技术,以期为马铃薯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祁连山天保工程区节水保墒造林技术,包括造林地选择、整地时间与方式、树种选择、苗木规格、造林、幼林保护等方面内容,以为当地提高造林成活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1.选地整地根据不同的地块和土壤结构采取不同的整地方法。对秋翻春起垄地块,早春顶凌进行起垄作业,起垄后及时进行镇压保墒,使垄面形成覆盖层,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在有犁底层和土壤较紧实情况下进行深耕或深松,加厚活土层;在土壤紧实密度较适宜情况下实施少耕或免耕,增加土壤保墒能力。春耕地要尽可能早,搅动土壤次数要少,深度要浅。  相似文献   

18.
小麦高产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播前准备 建立健全合理的六区或三区轮作体制;麦-麦-豆-麦-杂-豆。根据秋整地质量,底墒以及冬雪情况,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正常情况下在化冻初期进行耢压保墒;无秋整地基础的地块要根据“土平耙耢结合保墒,土湿耙地散墒”的原则适时及早动手,整理耙细。  相似文献   

19.
浅议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膜保墒技术是发展旱作节水农业的重要科技支撑。现代意义上的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在覆膜时间上包括秋覆膜和早春覆膜,在覆膜方式上包括半膜覆盖和全膜覆盖,在覆盖膜延期利用上包括留膜留茬越冬和一膜两年用。与传统地膜覆盖种植方式相比,现代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基本实现了“五改”:一是改作物播期覆膜为秋季或早春覆膜。二是改半膜覆盖为全膜覆盖,三是改一膜一年用为一膜两年用,四是改垄面平播为双垄沟播,五是改几乎全部种植玉米为因地制宜种植玉米、马铃薯、向日葵、西甜瓜、谷子等各种特色抗旱作物。  相似文献   

20.
北方春季多干旱,风多雨少,像山东的气候春季常常十年九旱,影响棉花适时播种及播种后的出苗。因此,作好整地保墒是很重要的。下面介绍几个整地保墒的办法:一、黏土地:黏土地的土质黏性大,这种地抗旱力弱,冬耕过的可不春耕,抓紧顶凌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