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了明确不同苜蓿材料(Medicago Sativa)对茎点霉叶斑病的抗性,对来自国内外的30份苜蓿材料进行了苗期抗病性评价,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对不同抗感病材料体内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苜蓿材料对茎点霉叶斑病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各材料间病情指数(4.28~51.65)变化较大,其中抗病性最强的是来自内蒙的‘敖汉苜蓿’,感病性最强的是来自陕西的‘陕西苜蓿’,中抗材料有10份。接菌前,各材料间CAT,SOD活性差异显著(P<0.05),而PAL活性差异不显著;接菌后,3种酶活性均比接菌前有所升高,CAT和PAL呈先增后减的趋势,SOD活性呈依次递减趋势;同一材料在接菌后第4,8,12天3种酶活性也表现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茎点霉叶斑病对红豆草产量和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聂红霞  李彦忠 《草业科学》2014,8(4):689-696
甘肃省榆中县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上发生了一种叶片不规则退绿、变黄且增厚,发病后期叶片大量脱落的病害,严重影响红豆草的产量。本研究鉴定了其病原,评价了其对红豆草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红豆草发生该病后,在病叶上有红褐色点状物,经切片后可观察到叶片内有分生孢子器及分生孢子,鉴定为茎点霉(Phoma sp.),但此菌在PDA培养基上无法分离培养。在田间,植株发病率为94%,病株上叶片发病率为50%。田间不分病株和健株随机采集病叶和健康叶片比较,发病的每百片叶质量增加0.5 g,病叶的粗蛋白、钙、磷和粗灰分均分别显著(P0.05)下降了28.54%、10.26%、13.64%和6.05%,包括7种家畜必需氨基酸在内的16种氨基酸的含量也显著降低,而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增加160.95%和97.27%。与田间健康植株比较,病株的茎叶比增加0.46,单株干质量增加了4.4 g,草产量增加了579.87 kg·hm-2,病株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分别显著上升了7.27%和5.08%,粗灰分、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酪氨酸、异亮氨基酸和亮氨基酸均显著降低。与病叶脱落前的病株比较,病叶脱落后草产量减少了823.12 kg·hm-2,植株中的粗脂肪、粗灰分、粗蛋白和钙分别降低48.54%、4.30%、0.34%和3.70%,氨基酸含量变化趋势与此前计算结果基本一致。由于该病发生普遍,在田间较难找到健康植株,且田间的健康植株通常弱小,发病后期病叶脱落后无法区分病株与健株,故本研究认为采用病株上叶片脱落前后的方法评定此类病害对草产量和营养成分造成的损失较为可靠。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苜蓿茎点霉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期发现了陕西省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一种苜蓿茎点霉叶斑病,为了准确鉴定该病害,开展了一系列病原鉴定试验。病叶片典型症状为叶尖上的深褐色斑点融合扩大呈“轮纹状”病斑;病原物的分生孢子无色透明,圆柱形,无隔单胞,大小为7×1.25 μm;以病原菌rDNA-ITS(核糖体DNA 内转录间隔区)序列的系统发育树的分析表明,病原菌与Phoma medicaginis var. Medicaginis(DQ109960)亲缘关系最近,NJ法中的相似性达到99%,UPGMA法中的相似性为98%;离体叶片接种验证病原菌具有致病性,结果表明:苜蓿茎点霉叶斑病的病原菌为苜蓿茎点霉(Phoma medicaginis var. Medicaginis)。  相似文献   

4.
樊秦  李彦忠 《草业学报》2017,26(1):112-121
苜蓿茎点霉侵染紫花苜蓿后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本研究采用植物生长室盆栽法,利用光合作用测量系统研究苜蓿茎点霉对紫花苜蓿叶片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 除侵染第27天外,苜蓿茎点霉使紫花苜蓿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降低,对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在侵染前期影响不大。在侵染至23 d,紫花苜蓿叶片光化学量子效率(Fv/Fm)、PSⅡ反应中心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PSⅡ反应中心电荷分离实际量子效率(ΦPSⅡ)、电子传递速率(ETR)、光化学猝灭系数(qP)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显著降低。光补偿点 (LCP)、CO2补偿点(CCP)和羧化效率(CE)降低。表明苜蓿茎点霉通过降低紫花苜蓿叶片中光合电子传递率捕获效率、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和羧化效率(CE),而产生光抑制,使CO2的同化作用降低,影响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5.
在适宜弯孢霉叶斑病发病的条件下,对草坪型高羊茅热浪、黄金岛两个品种的植株喷施外源诱导物水杨酸后接种新月弯孢菌,结果表明:喷施水杨酸可以降低两个品种的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在平板培养中,水杨酸对新月弯孢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及菌丝的生长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认为水杨酸处理后所试品种病情指数的下降是由于水杨酸处理提高了植株的抗病性,即所试品种产生了诱导抗病性而引起的;0.01~0.1mM的水杨酸诱导处理诱抗效果达到50%以上,水杨酸诱导高羊茅抗弯孢霉叶斑病的最佳浓度为0.01mM,诱导效果可达到70%以上;黄金岛的诱导抗性要好于热浪,诱导最佳间隔期为3d,诱导抗性持久期可达到15d。  相似文献   

6.
古燕翔  王代军 《中国草地》2003,25(4):56-60,71
在适宜弯孢霉叶斑病发病的条件下。对草坪型高羊茅热浪、黄金岛两个品种的植株喷施外源诱导物水杨酸后接种新月弯孢菌。结果表明:喷施水杨酸可以降低两个品种的弯孢霉叶斑病的发生。在平板培养中,水杨酸对新月弯孢菌分生孢子的萌发率及菌丝的生长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认为水杨酸处理后所试品种病情指数的下降是由于水杨酸处理提高了植株的抗病性,即所试品种产生了诱导抗病性而引起的;0.0l~0.1mM的水杨酸诱导处理诱抗效果达到50%以上,水杨酸诱导高羊茅抗弯孢霉叶斑病的最佳浓度为0.0lmM,诱导效果可达到70%以上;黄金岛的诱导抗性要好于热浪。诱导最佳间隔期为3d,诱导抗性持久期可达到15d。  相似文献   

7.
马蹄金与匍茎翦股颖光合生理生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表明,1.通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CO_2补偿点及叶绿素a/b比值等测定,马蹄金与匍茎剪股颖均属喜光、耐荫的C_3植物。马蹄金对强光适应性大于匍茎翦股颖。因而在芜湖地区作为大田草坪种植,则马蹄金优于匍茎葛股颖。2.NaHSO_3均有增强光合速率、加速光合产物输出、增加于物质积累及提高生物产量的效应。光呼吸抑制剂在草坪生产上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出李果腐病菌、桃枝枯病菌和蓝莓枝枯病菌的有效防治药剂,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1种杀菌剂对上述3种拟茎点霉病菌(Phomopsis sp.)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40%氟硅唑WP、40%咪鲜胺EW和12.5%腈菌唑EC等3种药剂对蓝莓枝枯病菌、桃枝枯病菌和李果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均小于1μg/mL。其中40%氟硅唑WP对桃枝枯病菌和李果腐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值分别为0.02和0.13 μg/mL;40%咪鲜胺EW对蓝莓枝枯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EC50值为0.66 μg/mL。本研究结果为这3种病害的田间防治药剂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气孔与苜蓿品种对白粉病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通过从来源不同国家和地区的9个紫花苜蓿品种对白粉病的田间抗性评价,室内苗期接种统计和气孔的观察,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达极显著水平,而品种间气孔密度(气孔数/mm2)和气孔口长度(μm)差异不显著,经相关分析,二者与品种对白粉病的抗性无关。  相似文献   

10.
三叶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ifolii)是引起苜蓿炭疽病的重要致病菌,发生严重时可导致苜蓿毁灭性危害.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指标,对40个苜蓿品种开展抗三叶草炭疽菌的苗期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威纳尔、阿尔冈金、巨能2表现高抗,WL363HQ、巨能7、拉迪诺、4030、4010、润布勒、亮牧表现中抗,新牧4号、甘农4号、驯鹿等15个品种表现中感,新疆大叶、甘农6号、甘农9号等15个品种表现高感.抗性品种占供试品种的25%,感病品种占75%,高抗与高感品种间抗性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1.
李杨  史娟  崔娜娜  韩宇 《草业学报》2017,26(10):149-157
为确定褐斑病对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和草品质的影响,以便确定此病的重要性,选取了发生该病不同严重度的植株,用LI-6400光合仪测定了5个光合作用指标,采集不同严重度的叶片和茎秆,分别测定了10个营养成分指标。结果表明:以健康无病植株为对照,随发病严重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叶片中粗灰分(Ash)、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分别增加19.94%、71.21%,与严重度的相关系数均为0.95;中性洗涤纤维(NDF)、钙(Ca)、单宁及总酚含量分别增加39.68%、136.42%、21.93%、50.55%,与严重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1、0.85、0.89、0.85;粗蛋白(CP)、钾(K)含量分别减少15.67%、29.91%,与严重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0.86;粗脂肪(EE)、磷(P)含量减少,与严重度相关性不显著;茎秆中Ash、NDF感病后含量下降,其他品质指标与叶片感病后变化趋势一致;胞间CO2浓度(Ci)升高,与严重度相关性不显著;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分别下降93.27%、68.34%,与严重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86;气孔导度(Gs)与水分利用效率(WUE)亦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与严重度相关性不显著;P含量与5个光合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其他品质指标均与Pn、E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可以代表80.94%不同严重度褐斑病苜蓿品质和光合作用的变异信息,主要有Ca、K、Ash、单宁、总酚、E、Pn、ADF、NDF、CP、Ci、EE、WUE、Gs等指标。表明褐斑病影响紫花苜蓿光合作用,进而影响草品质。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品种白粉病田间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采用田间自然接种技术,用田间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指标,对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9个紫花苜蓿品种白粉病抗病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品种的白粉病抗性非着显著差异。庆阳苜蓿、阿尔冈金、巨人201、金皇后等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德宝、德福、赛特、牧歌401、三德利等品种田间抗病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对蚜虫抗性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通过对11个紫花苜蓿品种(系)对以苜蓿斑蚜为主的复合蚜虫种群的田间和室内抗性鉴定研究,田间结果表明:德宝、甘农3号、德福、阿尔冈金、中苜1号、三得利、WL232、X0010属于高抗;室内结果显示:甘农3号、X0010、金黄后、猎人河、中苜1号、陇东、阿尔冈金、德福属于高抗。综合分析表明,苜蓿抗蚜性的性状为数量遗传性状;不同的苜蓿品种对蚜虫的抗性在苗期与成株期有很大的差异;国外育成的抗蚜品种在兰州市的抗性级别基本与国外测定的抗性级别相同或相近。  相似文献   

14.
在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品种比较试验田,以发病率为指标,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苜蓿病害抗病性评价的分级标准,比较了国内外48个苜蓿品种对褐斑病、霜霉病和锐顶镰刀菌根腐病的抗病性,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抗病性等级评价结果表明,不同苜蓿品种对褐斑病的抗性表现是UC-1465为高抗(HR)品种,UC-1887为抗病(R)品种,Siriv...  相似文献   

15.
33个苜蓿品种对蓟马的田间抗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比较33个苜蓿品种对蓟马的抗性,明确苜蓿品种与受害指数、虫口密度,以及苜蓿株高与虫口密度的关系,作者在第2、3茬苜蓿的营养生长期和初花期对单株蓟马虫口密度进行了调查,并对第3茬苜蓿初花期的受害级别、株高进行了调查,用平均受害指数和模糊聚类法比较了苜蓿品种对蓟马的抗性,分析了平均虫口密度与苜蓿株高及受害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所有苜蓿品种有虫株率均达100%,不同品种单株平均虫口密度范围为3.15~8.55头/株。以受害指数法评价苜蓿品种的抗性,抗性最高的品种为Brarlfa 53HQ,最感虫的品种为5S43;用模糊聚类法得出抗性最强的品种为Baralfa 421Q,感虫的品种包括5S43;虽然两种比较结果有一定的差别,但总体的趋势趋于一致,模糊聚类法考虑的因素较多,能比较全面地评价苜蓿对蓟马的抗性,其评价结果更为可靠。单株虫口密度与受害指数和株高关系表明,它们均存在明显的曲线关系,虫口密度与受害指数的曲线方程分别为y=(-113.2563+53.6489x)/x,与株高的曲线方程为y=x/(-0.0104+0.0230x),经χ2检验,这两个方程的拟合程度均很好。  相似文献   

16.
苜蓿+玉米间作系统饲料生产潜力的评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目的在于探讨不同苜蓿+玉米间作模式下营养物质生产能力及其瘤胃可降解养分产量的差异,从而对玉米+苜蓿间作系统饲料生产能力作出合理的评定。试验设苜蓿、玉米行数比分别为2∶2,3∶2,4∶2,5∶2四个间作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其所占间作面积比分别为33%∶67%,43%∶57%,50%∶50%,55%∶45%,玉米、苜蓿单作为对照组。通过测定各处理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产量、养分瘤胃降解率,从而可以对不同间作模式下可降解营养物质产量及总可降解养分产量等指标进行比较,对不同间作系统饲料生产能力进行综合评定。结果表明,苜蓿+玉米间作系统与玉米和苜蓿单作系统相比,提高了单位间作面积总干物质产量、营养物质的产量,营养物质瘤胃降解率和瘤胃可降解养分产量,具有更高的饲料生产潜力,是一种可行的饲料生产模式,本试验条件下5∶2间作模式表现出最佳的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宜当地条件的高产抗病品种,连续2年2次调查了2018年建植于新疆昌吉市呼图壁县的32个紫花苜蓿品种上各种病害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并测定了各品种次年的越冬率和5次刈割期的草产量,评价了不同品种的抗病性,采用灰色关联度法分析了各品种的综合特性。结果表明,试验地发生了苜蓿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白粉病、黄斑病、匍柄霉叶斑病和尾孢叶斑病5种病害,且以前3种为主,前3种病害的发病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7.08%、100.00%及57.14%。供试品种仅有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的病情指数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现为旱地与WL343HQ的病情指数显著高于皇冠、WL168HQ与阿迪娜等品种,而其他病害品种间未表现出差异(P>0.05)。根据抗性级别的频率分布,对于苜蓿茎点霉叶斑与黑茎病,53.13%的苜蓿品种为高抗品种,25.00%的苜蓿品种为抗性品种,12.50%的苜蓿品种为中抗品种,3.13%的苜蓿品种为低抗品种,6.25%的苜蓿品种为感病品种;对于苜蓿白粉病,32个品种的抗性分布频率为抗性品种占3.13%,中抗品种占25.00%,低抗品种占15.63%,感病品种占56.25%,无高抗品种;供试品种对苜蓿黄斑病抗性分布频率为高抗品种29个,占90.63%,抗性品种占9.38%,无中抗、低抗及感病品种。32个品种的5次草产量总和为22.48~29.52 t·hm^(-2),其中,5茬总产量最高的苜蓿品种为龙威3010,总产量最低的苜蓿品种为陇东苜蓿。供试的所有品种未出现明显冻害,越冬良好,越冬率均在80%以上,其中有22个品种大于90%。综合特性较好的5个品种为皇冠、WL363HQ、中苜3号、敖汉苜蓿和旱地(综合得分0.850~0.942),较差的品种为耐盐之星、WL343HQ、冲击波、雷霆与陇东苜蓿(综合得分0.650~0.721)。  相似文献   

18.
三叶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ifolii)是引起苜蓿炭疽病的重要致病菌,发生严重时可导致苜蓿毁灭性危害.采用孢子悬浮液喷雾接种法,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为指标,对40个苜蓿品种开展抗三叶草炭疽菌的苗期抗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品种中,威纳尔、阿尔冈金、巨能2表现高抗,WL363HQ、巨能7、拉迪诺、40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