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预防奶牛乳房炎的新型乳头药浴消毒剂,主要用于挤奶后的奶牛乳房药浴。为评价其预防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效果,本试验以泌乳期奶牛为研究对象,进行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预防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结果显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乳汁中的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 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而且能很好地降低牛奶中的体细胞数,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药浴夜。  相似文献   

2.
《畜牧与兽医》2015,(9):91-94
为观察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4%次氯酸钠组,Ⅲ组为0.5%洗必泰组,Ⅳ组为1%碘伏组,Ⅴ组为药浴涂膜剂浸组。在第0、30、60、90天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 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Ⅲ、Ⅴ的效果高于试验Ⅱ、Ⅳ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Ⅴ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88.89%,远高于其他各组。结论: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以聚维酮碘为主要成分的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为临床试验提供科学依据,以纯水浸泡、加热制成PVA胶浆液为成膜基质,将经纯水预处理的PVP-I加入其中,随后加入一定比例甘油作为增塑剂,充分融合后制成奶牛乳头药浴涂膜剂;采用10倍稀释法进行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乳房炎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停乳链球菌4种主要致病菌的最小抑菌杀菌浓度试验,试验同时设青霉素和头孢噻呋的抗生素对照。结果表明,乳头药浴涂膜剂4种致病菌有良好的体外抑菌和杀菌作用,其抑杀菌浓度低于头孢噻呋和青霉素。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效果,可以用其作为奶牛乳头药浴药物替代临床常用抗生素预防。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定新型奶牛挤奶后药浴液的质量标准,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将试验奶牛乳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使用挤奶后药浴液和普通聚维酮碘溶液,通过测定消毒前后的菌落数和乳中体细胞数等指标来评价奶牛挤奶后药浴液的临床效果。结果:奶牛挤奶后药浴液可较短时间内杀灭乳头表面99%以上的致病菌,试验观察25d,乳汁中体细胞数由药浴前的55万左右/mL降低到了20万左右/mL,降低了约64%,极大的保证了奶品的质量。结论:奶牛挤奶后药浴液对奶牛乳头表面有很好的消毒效力,可有效阻止致病菌通过导管进入乳头,大大降低了乳房炎的发生,从源头保证了牛奶的品质,完全值得奶牛挤奶后乳头的药浴使用。  相似文献   

5.
该研究考察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壳聚糖对奶牛乳房炎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以壳聚糖和聚维酮碘为主效消毒成分研制奶牛乳头保护膜药浴剂,分别使用壳聚糖乳头保护膜药浴剂(左乳区,试验组)和聚维酮碘药浴剂(右乳区,对照组)对奶牛乳头进行药浴,通过乳中营养成分、体细胞数(SCC)及体细胞评分(SCS)、隐性乳房炎发病率等指标评价壳聚糖乳头保护膜的使用效果。结果表明,相对分子质量为50×10~3的壳聚糖对6种致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且在乳头保护膜中添加1.00%的壳聚糖后,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蜡样芽胞杆菌的抑菌效果要显著大于未添加组(P0.05);乳区试验结果表明,试验28 d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乳脂率、乳蛋白率、乳糖含量、总固体含量和SCC、SCS差异不显著,28 d时,试验组和对照组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分别为9.38%和14.58%,此外试验组14 d的SCC显著低于0 d(P0.05),而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表明壳聚糖乳头保护膜药浴剂可有效地预防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乳头液体保护膜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隐性乳房炎奶牛6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12头。试验I组为对照组;II组为4%次氯酸钠组;III组为0.5%洗必泰组;IV组为1%碘伏组;V组为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浸组。在0、30、60、90 d采用SCC法和CMT法检测牛乳中体细胞数并记录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发病数和发病率,同时记录各组奶牛泌乳总量和平均泌乳量。结果表明:同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病牛体细胞数,且对奶牛乳脂、乳蛋白、乳糖及乳汁pH值、比重、日均泌乳量几乎没有影响。用于预防奶牛隐性乳房炎时,试验III、V的效果高于试验II、IV组,差异显著(P〈0.05)。在进行奶牛隐性乳房炎临床治疗试验时,试验V组对隐性乳房炎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77.78%和88.89%,远远高于其他各组。说明奶牛乳头液体保护膜是一种更适合于进行临床防治奶牛隐性乳房炎的新型奶牛药浴药物,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试验比较了用0.5%的洗必泰溶液、3%的次氯酸钠溶液、0.3%的新洁尔灭溶液、0.01%的高锰酸钾溶液和1%的聚维酮碘溶液药浴奶牛乳房后的效果。结果表明,1%的聚维酮碘溶液是较为理想的奶牛乳头药浴消毒液。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制抗奶牛隐性乳房炎中草药透皮剂,并监测其临床治疗效果,试验将五倍子、虎杖、红花、蒲公英、黄柏等中草药按照一定比例混合,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药液制备中草药透皮剂,通过抑菌试验、杀菌试验、临床疗效试验检测该药物的抑菌和杀菌效果,以及对乳汁体细胞数量、乳汁性状和产奶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中草药透皮剂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停乳链球菌的抑制和杀伤效果较好,能明显降低患病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量,提高乳汁品质,增加患病奶牛日产奶量。说明该中草药组方透皮剂可用于临床预防和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采用美国产“兰色乳头消毒剂”对患有隐性乳房炎的泌乳期乳牛乳头进行药浴,观察减少乳汁感染,预防乳房炎的试验。 1 方法与结果 1994年5月份我们从检出的74头隐性乳房炎中选出30头奶牛随机分3组进行本试验。 第1组,1~10号牛榨乳后不进行乳头药浴;第2组11~20号牛榨乳后用“兰色乳头消毒剂进行乳头药浴;第3组21~30号牛用0.3%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采用10倍稀释法进行了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奶牛乳房炎临床分离菌株(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停乳链球菌)的体外抑菌效果测定。结果显示,乳头药浴涂膜剂对四种致病菌有良好的体外抑菌和杀菌作用,其抑杀菌浓度低于头孢噻呋和青霉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观察乳黄消口服液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0头患临床型乳房炎的病牛随机分为乳黄消口服液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和对照药物组,每组10头,另从牛场随机挑选10头健康奶牛作为健康组。试验药物每天灌服1次,连续3~5 d,健康组奶牛不做处理,统计观察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及乳汁体细胞数。结果表明,乳黄消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治愈率分别为70%、90%和60%,对照药物公英散治愈率50%;乳黄消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对照药物组和健康组奶牛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愈后的奶牛乳汁体细胞数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呈下降趋势,但3~5 d未能下降到20万/mL左右,治愈后第30天乳黄消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所有奶牛乳汁体细胞数均降到20万/mL,与健康组奶牛乳汁中体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乳黄消口服液各剂量组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疗效均好于对照药物组,且中剂量组临床疗效最佳。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60头健康泌乳奶牛分为2组,每组各30头,分别使用牛博士奶牛乳房安全卫士和常规药浴液对挤奶后的奶牛乳头进行消毒,计算2种方式消毒后的乳房干燥时间、体细胞数平均值和方差以及牛博士奶牛乳房安全卫士使用瓶数。结果表明:牛博士奶牛乳房安全卫士具有降低体细胞数,预防奶牛乳房炎的作用;可代替常规药浴,对奶牛乳房进行挤奶后消毒,具有快速干燥,保持乳房清洁干燥和防冻伤的作用;且一瓶牛博士奶牛乳房安全卫士可供300头奶牛使用,性价比高。  相似文献   

13.
成膜性中药乳头药浴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乳头药浴是预防隐性乳房炎的有效措施之一。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研制的成膜性中药乳头药浴液主要成分为抗茵中药和成膜材料,用于奶牛挤奶后乳头药浴,对奶牛乳房炎常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酵母类真菌等具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同时兼有薄膜的屏障作用,可阻止病原微生物从乳头侵入乳腺组织。分别采用LMT检测和乳汁体细胞数作为隐性乳房炎诊断指标,探讨成膜性中药乳头药浴液对奶牛隐性乳房炎的影响.结果表明,成膜性中乳头药浴液可减少隐性乳房炎阳性率和阳性强度,降低乳汁体细胞数,提高产奶量.、试验组比对照组隐性乳房炎发病率降低32.4%(P〈0.001),产奶量提高6.72kg/(d·头)(35.1%,P〈0.05)。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观察中兽药制剂丹参酮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试验将甘肃某公司奶牛场的40头乳房炎奶牛随机分为丹参酮乳房注入剂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及双丁对照组,每组10头,每日乳室灌注2次(早晚各1次),连续灌注7 d为一个疗程,进行乳样体细胞数(SCC)计数,并结合临床诊断结果以丹参酮乳房注入剂进行临床治疗。结果表明:奶牛连续灌注丹参酮乳房注入剂1个疗程之后,奶牛乳房炎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乳汁外观正常,产奶量恢复,体细胞数降至正常范围(50万个/m L以下)。说明丹参酮乳房注入剂对奶牛乳房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且效果明显优于双丁注射液。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6,(3):129-131
本研究对成膜性奶牛乳头药浴剂的牧场应用效果进行了观察分析,将试验牛乳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使用成膜性药浴液和常规碘伏药浴液,通过测定药浴剂使用前后的体细胞数变化和隐性乳腺炎的发病率等指标来评价新型药浴剂使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隐性乳腺炎的乳区发病率由药浴前的41.6%下降到17.3%,与对照组比差异显著。成膜性药浴剂乳头保护效果高效持久,并能有效降低乳汁体细胞数目,预防奶牛乳腺炎症的发生,保证原料乳的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6.
蜂房散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有很好治疗效果。现将治疗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经过介绍如下。 1临床症状奶牛乳房红肿、热、痛,乳汁减少,乳汁异常,乳中含有絮状物,或有红色乳汁排出,甚至发生乳房化脓、溃疡等,触摸乳房有肿块。奶牛精神不振.饮食欠佳,体温升高,触摸乳房有痛感。  相似文献   

17.
乳房炎对于奶牛乳汁分泌有严重的影响,导致产奶量下降,甚至引起丧失泌乳功能的严重功能,且产出的奶也无法饮用.在过去,大多数企业使用抗生素来预防乳房炎,但抗生素残留的问题也引发了很大的争议.中草药具有高效、安全的优势,在奶牛乳房炎预防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代替传统抗生素起到较好的抑菌效果.因此,文章主要针对中草药防止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进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观察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干奶期奶牛临床性乳房炎的预防效果.选择非临床型乳房炎的泌乳末期健康奶牛共计75头,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不给药对照组),苄星氯唑西林乳房注入剂对照组(600 mg/乳区),利福昔明高(400 mg/乳区)、中(200 mg/乳区)、低(100 mg/乳区)三个剂量组,每组15头.分别在干乳期、泌乳期进行乳房观察,并采用致病菌的分离培养和乳汁中体细胞计数检测临床型乳房炎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利福昔明低剂量组保护率与空白对照组保护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苄星氯唑西林对照组、利福昔明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对干奶期奶牛临床型乳房炎的预防效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利福昔明高、中剂量组与苄星氯唑西林对照组之间的预防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可以作为预防类药物用于奶牛生产中,降低奶牛乳房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筛选出治疗奶牛乳房炎效果良好的中草药方剂,试验采用经过分离鉴定的奶牛乳房炎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及大肠杆菌,对不同中草药方剂进行体外抑菌试验,并采用不同中草药方剂对临床型奶牛乳房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中草药方剂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方剂4对以上3种病原菌抑菌效果较好,同时方剂4在临床治疗奶牛乳房炎方面也优于其他方剂。说明方剂4可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滴宝药浴液对奶牛健康的影响,笔者进行了如下2个试验。试验1选用两个泌乳天数和胎次相近的牛群研究不同碘络合物药浴液对奶牛乳头健康的影响,对照组使用(1%)聚维酮碘药浴液作为后药浴用药,试验组使用稀释后滴宝作为后药浴用药(原液浓度0.75%有效碘,使用时1∶1稀释),两组前药浴使用的药物相同,每个牛群有150个乳头参与试验分析。试验期为4周。试验期间固定人员每周对奶牛乳头末端粗糙状况进行评估,分值1~5分,分值越高,状况越差。试验1结果表明,在改善奶牛乳头末端粗糙情况方面,滴宝试验组在试验第3周和第4周分别有2倍和1.7倍的可能性要优于试验选用聚维酮碘组。试验2选用泌乳天数和胎次基本一致的奶牛80头,将其中的健康牛和隐性乳房炎患牛用配对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滴宝药浴液进行后药浴(0.75%原液浓度,使用时1∶4稀释),对照组使用聚维酮碘药浴液进行后药浴(10%原液浓度,使用时稀释为0.15%有效碘),两组前药浴的药物相同,试验持续12周,每两周采集一次试验牛只奶样,使用SCC 150(Bentley Somacount CC-150)对奶样进行体细胞数测定。试验2结果表明,滴宝试验组健康奶牛和隐性乳房炎奶牛在用药后(第12周)体细胞数均显著降低;聚维酮碘组健康奶牛的体细胞数在用药后(第12周)无显著变化,而隐性乳房炎奶牛体细胞数在用药后显著降低(P0.05);第12周时滴宝药浴液组隐性乳房炎奶牛的体细胞数显著低于聚维酮碘组(P0.05)。综上所述,滴宝药浴液与聚维酮碘药浴液相比可以更好地改善奶牛乳头末端粗糙情况,同时滴宝药浴液与聚维酮碘药浴液相比可以更有利于降低牛奶体细胞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