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研究呋虫胺在甘蓝上的消解动态规律及评价呋虫胺在甘蓝上长期膳食摄入风险,分别于2015、2016年在湖北、安徽和河北进行规范残留试验,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法(HPLC-MS)检测呋虫胺及其代谢物在甘蓝中残留的分析方法,并评估呋虫胺在甘蓝上的长期慢性膳食暴露风险.样品经乙腈-乙酸溶液超声提取,盐析离心,上层清液经QuEChERS法净化后,用HPLC-MS检测.结果 表明:呋虫胺及其代谢物1-甲基-3-(四氢-3-呋喃甲基)脲(UF)和1-甲基-3-[(3-四氢呋喃)甲基]二氢胍盐(DN)在甘蓝中平均回收率为56%~97%,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6%,呋虫胺在甘蓝上最低检测浓度为0.05 mg·kg-1.呋虫胺在甘蓝中降解半衰期为1.8~4.4 d.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各类人群的呋虫胺国家估计每日摄入量(NEDI)为0.706~1.604 μg·kg-1,风险商值(RQ)为0.008~0.321,表明呋虫胺在甘蓝上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在苦瓜上的残留动态,初步评估其膳食摄入风险。【方法】于2018年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河北省定州市、河南省新乡市、湖南省张家界市、浙江省绍兴市、广东省东莞市6地进行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田间残留试验,并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及优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苦瓜中噻虫嗪及其代谢物噻虫胺的检测方法。【结果】在0.01~0.5 mg/kg的添加水平下,噻虫嗪和噻虫胺在苦瓜空白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87.5%~89.9%和73.9%~89.7%,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3%~8.2%和2.5%~5.0%,定量限为0.01 mg/kg。黑龙江和广东两地噻虫嗪在苦瓜中的消解半衰期(t_(1/2))为3.55~5.33 d。最终残留结果显示,噻虫嗪和噻虫胺施药5 d后在苦瓜中的残留量分别为≤0.12 mg/kg和≤0.06 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噻虫嗪和噻虫胺在苦瓜中的风险商分别为0.14和0.075,均小于1,不会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不可接受的风险。【结论】推荐噻虫嗪、噻虫胺在苦瓜上的最大残留限量值分别为0.2和0.1 mg/kg。  相似文献   

3.
笔者开展了田间药效试验,探索螺虫乙酯复配剂对柑橘介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试验剂量下,以螺虫乙酯复配的药剂33%螺虫·噻嗪酮悬浮剂、40%螺虫·毒死蜱乳油、24%联苯·螺虫悬浮剂对柑橘介壳虫的防效良好,对植株生长安全,可减少柑橘因介壳虫为害导致的减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噻虫胺和虫螨腈在大葱中的残留消解及膳食摄入风险。[方法]通过规范田间残留试验,结合大葱中噻虫胺和虫螨腈的残留量,评估噻虫胺和虫螨腈的长期膳食摄入风险。[结果]噻虫胺和虫螨腈在大葱中的半衰期分别为4.6~7.4和5.8~6.9 d,均降解较快。长期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普通人群中噻虫胺和虫螨腈的风险商(RQ)分别为5%和84%,对一般人群健康产生的风险是可接受的。[结论]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噻虫胺和虫螨腈在大葱中残留不会对我国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6.
为评价腐霉利在蔬菜上的应用安全性,对腐霉利在中国农药信息网的登记情况和国内外蔬菜中腐霉利的限量标准进行整理,通过设定腐霉利在蔬菜中的残留量为0.1、0.2、1、2、5、10 mg·kg-1,评估10个不同年龄、性别组人群腐霉利的膳食暴露风险水平。结果表明,整体而言,腐霉利的风险评估处于可接受的范围,但是当蔬菜中腐霉利的残留量较高时,对未成年人可能产生不可接受的较大风险。控制蔬菜中腐霉利残留和安全间隔期是降低腐霉利的膳食暴露风险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了解广西荔枝主产区荔枝中的农药残留情况,并进行农药残留风险评估,为荔枝生产上安全合理使用农药及荔枝农药最大残留限量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在广西荔枝主产区抽取的49份样品进行105种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并对检出的农药品种进行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评估、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评估及农药残留风险排序.[结果]49份荔枝样品中共有46份样品检出农药残留(占93.9%),检出率超过20.0%的有除虫脲、噻螨酮、氯氰菊酯、多菌灵、丙环唑和氯氟氰菊酯6种农药,检出率分别为73.5%、71.4%、69.4%、28.6%、22.4%和20.4%;检出的22种农药%ADI均远低于100.00%,在0~0.75%范围内,平均为0.16%;%ARfD均低于100.00%,在0~12.66%范围内,平均2.09%.根据残留风险得分,检出残留的22种农药可划分为高风险(5种)、中风险(9种)和低风险(8种)3类.[结论]广西荔枝的农药残留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均很低,但氯氰菊酯、仲丁威、克百威、灭多威和甲维盐5种农药残留风险高,在荔枝生产和监管中应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8.
为促进毕节市绿色农产品健康发展,于2020年对毕节市74个结球甘蓝样品中的51种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分别用急性膳食摄入风险(%ARfD)和慢性膳食摄入风险(%ADI)指标进行农药残留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表明:检测的51种农药中有14种农药检出残留,农药残留检出率为71.62%,超标率为0,其中氰菊酯农药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代森锌及其代谢物乙撑硫脲(ETU)在芒果中的残留动态,评估其通过膳食途径摄入的风险。【方法】基于代森锌酸解会产生二硫化碳(CS2)这一原理,分别用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LC-MS/MS)及优化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建立芒果中代森锌(以CS2表示,下同)及其代谢物ETU的检测方法。参照有关试验标准,于2017年在海南海口、广西南宁、云南玉溪、福建宁德、广东肇庆、广东惠州6个芒果主要种植区分别进行代森锌及ETU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试验,并对其在芒果中的膳食风险进行评估。【结果】代森锌添加水平为1.8 mg/kg时,其在芒果全果、果肉空白样品中的转化率分别为94%和97%;代森锌添加水平为0.1~2.0 mg/kg时,其在芒果全果、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2.2%~102.3%和91.2%~100.0%,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3.2%~6.3%和0.6%~3.9%,定量限为0.1 mg/kg。ETU添加水平为0.01~0.5 mg/kg时,其在芒果全果、果肉中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3.4%~97.9%和92.3%~99.2%,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5.9%~8.3%和2.1%~5.7%,定量限为0.01 mg/kg。云南玉溪和广东肇庆的消解动态试验结果显示,代森锌在芒果上的半衰期分别为6.30和2.04 d,代森锌和ETU在芒果果肉中均未检出,其残留值均小于定量限;芒果全果中ETU的残留量小于CS2的残留量,并且残留中值和残留最大值均以ETU的较小。末次施药10 d后,芒果全果中代森锌和ETU的残留量分别为<0.10~1.51和<0.010~0.024 mg/kg;末次施药14 d后,芒果全果中两者的残留量分别为<0.10~1.55和<0.010~0.012 mg/kg;末次施药21 d后,芒果全果中两者的残留量分别为<0.10~0.29和<0.010 mg/kg。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代森锌在芒果全果中的国家估算每日摄入量为1.56~3.14 mg,风险概率为82.3%~166.0%。【结论】代森锌(以CS2表示)在芒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5 mg/kg。  相似文献   

10.
通过添加回收试验建立高效氟吡甲禾灵及其代谢物氟吡禾灵在油菜籽中的残留检测方法;2018—2019年,在河南济源、安徽合肥、浙江杭州、湖北武汉、湖南长沙、四川彭州、云南昆明、广西南宁等8地开展高效氟吡甲禾灵最终残留量试验,并对其进行膳食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采用乙腈超声提取,经弗罗里硅土层析柱净化,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检测...  相似文献   

11.
以泰山红石榴(Punica granatum L.cv.Taishanhong)为试材,于花后1周开始观测果实体积、果实直径、平均单果重、子粒百粒重、果实中总可滴定酸含量、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各项果实发育相关指标,寻求其动态变化规律,以全面了解石榴果实生长发育动态。结果表明,泰山红石榴果实生长发育约历时5个月,经历幼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转色期和果实成熟期4个时期。随着果实体积的增加,果实出现3次迅速生长期,分别在花后4周、13周和19周。果实生长发育期内,果实体积、果实直径、平均单果重、子粒百粒重、总可滴定酸含量及总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两两均存在相关性,且均达显著以上水平,这些相关性可为生长发育期的判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石榴皮鞣质的长期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周本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8):8529-8530
[目的]观察石榴皮鞣质长期给药对大鼠产生的毒性反应。[方法]将80只供试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分别以0.3,0.9,1.5g/kg石榴皮鞣质连续对试验大鼠灌胃给药4周并设空白对照,末次给药24h后每组活杀一半大鼠,另一半停药后继续观察2周,分别测试大鼠体重、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及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石榴皮鞣质3个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毒性。[结论]石榴皮鞣质在上述剂量下连续服用4周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以河阴石榴茎尖为材料,对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河阴石榴茎尖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 6-BA+0.30mg/L NAA,其增殖系数达4.20。最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0.50mg/L NAA,其生根率可达90.0%,移栽成活率达95.0%。  相似文献   

14.
石榴种子油的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气相色普法分析石榴种子油的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其主要脂肪酸为石榴酸,占86.01%。其次为亚油酸5.14%,油酸3.81%,棕榈酸2.91%,硬脂酸1.52%,亚麻酸0.61%。用常规方法测得石榴种子油的酸值为0.84,皂化值为181.5,碘值为156.5,折光率为1.5208(n_D~(20))。并通过自动氧化试验发现,石榴种子油在75℃下经4~8h,上层结出坚韧薄膜;110℃下经历40min,变成透明橡胶状物质,进一步肯定石榴种子油为优良干性油,可作为涂料等工业的优质油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5.
采集广东省鸡产品主产区的鸡肉、鸡肝和鸡蛋样品,分析重金属元素砷(As)、铅(Pb)、镉(Cd)、铬(Cr)、汞(Hg)的含量特征,并采用点估计方法对鸡产品中As、Pb、Cd、Cr、Hg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对照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此次调查的鸡肝、鸡蛋样品合格率为100%,鸡肉样品合格率为95%.膳食风险评估结果显示,儿童属于重金属敏感人群,广东省肉鸡、蛋鸡主产养殖区鸡产品中重金属的风险商均远低于1,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风险小.  相似文献   

16.
我国主要食品中伏马菌素污染水平分析与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我国主要食品中伏马菌素(Fumonisins)的污染状况和风险水平,为相关食品安全管理部门制定伏马菌素限量标准及其他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相应数据支持。【方法】对我国18个城市中大米及其制品、面粉及其制品、其他谷物及其制品、干豆类和坚果5类食品中的伏马菌素进行抽样检测,结合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库的食物消费数据和人口学数据,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风险评估方法原则,对我国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对伏马菌素的摄入量进行暴露评估研究,并对其健康风险进行描述。【结果】在总计485份样本中有35份样本检出伏马菌素,伏马菌素平均含量为0.04mg/kg;我国不同性别年龄组人群对伏马菌素的总体平均摄入量为0.162~0.369μg/(kg·d),远小于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对伏马菌素设定的暂定每日最大耐受摄入量(PMTDI)2μg/(kg·d)。【结论】我国主要食品中伏马菌素风险较低,处于可控水平。  相似文献   

17.
突尼斯软子石榴组织培养快繁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突尼斯软子石榴茎段为材料,对其组织培养快繁体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突尼斯软子石榴的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1.0 mg·L-16-BA+0.1 mg·L-1NAA,其增殖系数达到3.32;最适宜生根培养基为1/2MS+0.1 mg·L-1NAA,其生根率可达90.0%,移栽成活率达96.0%.  相似文献   

18.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露地栽培条件下唑虫酰胺在西兰苔上的消解动态和最终残留情况,明确使用该药剂防治害虫可能产生的食用安全风险。结果表明,15%唑虫酰胺悬浮剂按2倍最高推荐剂量(有效成分225 g·hm-2)施药1次,在西兰苔上的消解半衰期为3.35 d。最终残留量试验结果表明,该药剂的残留超标风险与田间用药量、用药次数正相关。经膳食风险评估,以225 g·hm-2的剂量施药1次,药后1 h~17 d风险商值RQ均小于1,施药2~3次则药后1~7 d均存在较大膳食风险;以112.5 g·hm-2的剂量施药2次,药后3 d起膳食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建议生产中采用15%唑虫酰胺悬浮剂以有效成分112.5 g·hm-2的剂量用药,每季最多使用2次,在露地栽培西兰苔上安全间隔期为5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