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以籼粳杂交稻品种甬优7872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方式对其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设置6种不同的缓释肥施肥处理。结果表明,在30 cm×18 cm的移栽密度下,缓释肥作基肥540 kg/hm2的使用量,穗期追加尿素156 kg/hm2、氯化钾75 kg/hm2的施肥方式,可以保证甬优7872高产和较好的综合品质,且显著优于穗期不追肥。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不同栽插密度和不同秧龄对甬优12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设置了5个栽插密度和6个移栽秧龄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甬优12随着栽插密度增加株高和穗长有降低趋势,该品种在衢州地区作单季稻种植单本栽插时的适宜密度为14.25万~19.95万丛/hm2,适宜秧龄为20~30 d。  相似文献   

3.
密度和氮肥水平对杂交水稻甬优15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单季杂交水稻甬优15不同栽插密度和不同氮肥施用量试验,明确在中等肥力的土壤条件下,水稻产量最高(10 400.5 kg.hm-2)时的密度为栽插18.75万丛.hm-2、施化肥纯氮为187.50 kg.hm-2,其次(10 303.0 kg.hm-2)为栽插18.75万丛.hm-2、施化肥纯氮150.00 kg.hm-2。  相似文献   

4.
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栽插密度有利于产量和稻米品质的提高。栽插密度主要通过水稻的群体结构来影响产量,对其品质的影响,以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整精米率及蛋白质含量等影响较大,在试验范围内(7.5 ̄25.5万丛/hm2),栽插密度与垩白米粒率、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线性负相关;与整精米率呈倒二次曲线分布关系;与蛋白质含量接近线性正相关。从优质高产兼顾的角度考虑,在浙江地区的生态条件下,单季杂交籼稻的栽插密度以16.5 ̄21.0万丛/hm2为宜。  相似文献   

5.
6.
水稻栽插密度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陆良县水稻栽插密度过稀、群体有效穗不够、产量难以提高的状况,设列不同栽培密度对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试验研究。通过试验研究,在一定范围内,产量和农艺性状随着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中肥力田块的最佳栽插密度:52.5万穴/hm2,穴插2苗,株行距10.4cm×15.2cm。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揭示种植密度对玉米生长的影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以科早玉9号、科玉9572、先玉335为试验材料,设60 000、67 500、75 000和82 500株/hm24个种植密度,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的农艺性状、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不同的种植密度对3个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穗行数、穗长、秃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3个玉米品种的穗粗、行粒数、百粒重的影响均不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结论]科早玉9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为75 000株/hm2;科玉9572和先玉335的最佳种植密度为67 500株/hm2。  相似文献   

8.
籼粳杂交稻甬优7872在杭州地区的种植表现:田间性状稳定,熟期较早,长势繁茂,分蘖力中等,剑叶挺,叶色淡绿,株型紧凑,茎秆粗壮,成熟后期仍能保持青秆黄熟;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稳,产量潜力大;抗倒性一般。为促进该品种在杭州市的进一步推广种植,在总结介绍甬优7872在杭州市种植的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大田准备、培育壮秧、适龄移栽、水浆管理、科学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完熟收割等环节,总结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不同抛秧密度对甬优9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迟熟杂交稻组合甬优9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抛秧密度对甬优9号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田块种植甬优9号,每667 m2适宜的抛栽密度为2万丛。  相似文献   

10.
进行不同移栽密度对山区单季稻甬优15的生育动态、经济性状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万~8.33万丛·hm-2范围内不同移栽密度对产量影响差异不显著,但以行株距40 cm×40 cm为最佳。  相似文献   

11.
适宜的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可以改善高粱的群体结构和生长环境,从而调控高粱生理代谢过程。为了满足各产业领域对高粱的产量和品质的要求,同时避免过量施用氮肥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详细的分析了不同施氮量、种植密度对高粱的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单宁、蛋白质、淀粉、粗脂肪)的影响,在保证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前提下,提出了几点改善高粱群体结构提高氮肥利用效率的建议,以期为高粱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不同密度条件下糯玉米产量及品质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鲁糯6号玉米产量性状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穗长、穗粗、穗粒数下降,秃尖增加,鲜穗产量和商品穗数均呈先增后降的趋势,6.0万株/hm2时鲜穗产量最高,达到20 022.0 kg/hm2;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各密度间蛋白含量变化不明显,油分含量呈下降的趋势,淀粉含量变化无明显规律。鲁糯6号最佳种植密度为5.25万~6.0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不同播种密度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紫花苜蓿种子田的适宜播种密度,以肇东苜蓿品种为试材,设9个不同播种密度处理D1~D9分别为180 000、90 000、84 000、60 000、60 000、42 000、30 000、28 000、20 000株.hm-2,研究密度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紫花苜蓿种子产量随播种密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密度处理下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分析密度与产量的最佳配置。【方法】选取3种花育系列花生品种(花育25号、花育33号和花育36号),设置4个种植密度水平(1.2×105、1.5×105、1.8×105和2.1×105穴/hm2)处理进行列区设计试验,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各花生品种的主茎高、侧枝长等主要农艺性状以及产量,筛选最佳种植密度。【结果】密度为1.2×105~1.5×105穴/hm2主茎高要显著大于密度为1.8×105~2.1×105穴/hm2;密度处理为1.5×105穴/hm2的侧枝长比其他处理显著高出1~6.8 cm;单株果数和饱果数均在低密度下最大,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种植密度对总分枝和结果枝影响差异不显著;花育33号在种植密度为1.5×105穴/hm2时产量为最大,为4 555.58 kg/hm2,其次是花育36号、密度为1.8×105穴/hm2处理,第三是花育25号、密度为1.5×105穴/hm2处理。【结论】花育系列花生品种种植密度为1.5×105~1.8×105穴/hm2。  相似文献   

15.
设计4个不同的种植密度,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K326上部烟叶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浏阳烟区K326品种,移栽行株距110 cm×55 cm,移栽密度16 530株/hm2处理(T3)的产值最高,为42 052.60元/hm2,主要化学成分指标以T4最好。综合其产量和质量分析,烟叶品种K326的移栽密度不能过大或过小,适宜的移栽密度能够在保障质量的同时获取最大的效益,建议生产上移栽行株距110 cm×55 cm,移栽密度16 530株/hm2为宜。  相似文献   

16.
试验设置栽植密度、种子大小和施肥各3个水平,采用正交设计,探讨栽植密度、种子大小和施肥量对大蒜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大蒜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是栽植密度。随着栽植密度的增加,产量呈现抛物线增加,增产效果达到极显著水平。施肥处理对大蒜产量和品质也有一定影响。栽植密度与施肥处理之间并不存在互作反应。种子的大小对产量和品质无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选用3个生育期不同的品种,在双季晚稻采用14×30 cm和17x30 cm两种种植密度规格实施机插,成熟期测定产量和产量性状.研究种植密度对双季晚稻机械插秧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较短生育期品种采用较高种植密度产量较高,而较长生育期品种则是较低种植密度产量较高.生育期稍短的品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其产量库可与生育期较长品...  相似文献   

18.
不同配置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田试验,对目前哈密地区生产上常用的5种配置方式下棉花形态变化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 处理A出苗比处理B、C、D、E早1~4 d,现蕾早1~5 d,开花早3~6 d,吐絮早2~7 d;(2) 处理A在各生育阶段叶龄、株高、主茎日生长量、茎粗、倒四叶、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都比处理B、C、D、E合理,但果枝台数比处理B、C、D少;(3)处理A的单株结铃数、单铃重、单位面积总铃数、衣分都比其它配置高,产量也最高.  相似文献   

19.
种植密度对玉米杂交组合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3个玉米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种植密度对他们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贵农318、PGX-5、PGX-6玉米杂交组合之间产量差异显著,不同密度间的玉米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供试玉米杂交组合的最佳种植密度均为6.3万株/hm2,但杂交组合与密度互作之间差异不显著。杂交组合与密度互作对玉米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不同种植密度间的淀粉含量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玉米杂交组合之间可溶性糖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桔梗质量的影响,找出合适延边地区桔梗栽培的密度,为生产高产优质桔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株距和行距的不同处理对桔梗质量的影响,确定了适合桔梗生长的最佳栽培密度。[结果]结果表明,1年生和2年生桔梗均在株距为4cm和6cm时,根长较长,侧根数较少,且侧根数随着行距和株距的增加而增加,适合于1年起获的蔬菜用桔梗的最佳栽培密度为6cm×25cm,适合于2年起获的药、蔬兼用的桔梗的最佳密度为6cm×20cm和6cm×25cm。[结论]1年生桔梗的最佳栽培密度为6cm×25cm,2年生桔梗的最佳密度为6cm×20cm和6cm×2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