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热点要闻     
农业农村部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牧鲁医行业发展规划》为推进畜牧兽医行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近日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到2025年,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奶牛、生猪、家禽养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规划》明确,“十四五”期间,重点打造生猪、家禽两个万亿级产业,奶畜、肉牛肉羊、特色畜禽、饲草四个千亿级产业,着力构建“2+4”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  相似文献   

2.
生猪产业在我国农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以汉中为例,2008年全市农业总产值150.49亿元.畜牧业产值50.54亿元,其中生猪产值达40亿元,占农业生产总值的26.6%。近年生猪价格频繁出现暴涨暴跌现象,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巨大冲击,进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农民利益受损等问题值得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奶牛养殖现代化是畜牧业现代化的关键风向标。奶牛养殖产业在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正加速向科技型和标准化转型、升级,智慧奶牛养殖作为智慧畜牧的具体表现形式,已受到广泛关注。阐述了智慧奶牛养殖的核心驱动力,总结了当前奶牛养殖中的智能化技术,分析了智能化奶牛养殖的成本效益,探讨了奶牛身份智能识别的研究实践,展望了智慧奶牛养殖的未来趋势,以期为我国奶牛养殖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方案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加快数字技术与传统畜牧业创新融合,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装备在畜牧业各环节的应用,集中展示和推广我国畜牧业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成果,5月18日,中国畜牧业协会智能畜牧分会和信息分会联合召开"2021中国畜牧业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专场会议".会议邀请了畜牧业主管部门领导、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及畜牧业龙头企业、数字化智能化代表性企业,就我国畜牧业数字技术应用现状、需求及未来方向做深入沟通、交流与对接,并集中签约和展示一批成熟性数字产品为我国"十四五"畜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5.
倪欢 《养猪》2023,(6):14-17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畜牧业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农牧业现代化发展以及现代化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秸秆等副产品和畜禽排泄物。在农牧业发展过程中,通过积极推广应用秸秆发酵床养殖技术,能够更好地提高生猪粪便和秸秆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皖南山区秸秆发酵床生猪养殖技术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山区秸秆发酵床技术在生猪养殖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分析了发酵床生猪养殖技术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工作对策,以期为行业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畜牧业产值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占农业总产值的40%左右。我国的生猪养殖已成为继养禽业之后的第二大畜牧支柱产业。生猪年末存栏量已由1978年的3.01亿头增加到2010年的5.50亿头,出栏量由1.60亿头增加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集约化养殖业的发展,畜牧业产值已突破1万亿元大关,占农业总产值的40%左右。我国的生猪养殖已成为继养禽业之后的第二大畜牧支柱产业。生猪年末存栏量已由1978年的3.01亿头增加到2010年的5.50亿头,出栏量由1.60亿头增加  相似文献   

8.
李乐 《猪业科学》2016,(6):124-124
中央对于生猪养殖行业比较重视,连续下发了一系列生猪养殖政策的扶植文件,刺激我国的生猪养殖行业发展和壮大。2011年9月开始,农业部发布了《全国畜牧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中央首次提出了对畜牧业的金融支持政策方案,这种方案有利于养殖业突破资金、规模的瓶颈,我国的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正进入快速上升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9.
正从广州市白云区获悉,白云区首个现代化生猪养殖基地近日正式动工,预计2020年年底建成投产,将建成年出栏5万头生猪的标准化养殖场。据了解,标准化生猪养殖数字农业示范园建设项目占地20 hm2,拟投资1.7亿元,由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广州市金宝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建设。项目主要规划了一个科研中心和两大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株洲市生猪产业快速发展,规模化程度日益提高,2010年全市生猪出栏441万头,比2001年增加90万头增长25%。生猪产值60.5亿元,占畜牧业总产值82%,占农业总产值35%,生猪产业成为农业农村中第一大支柱产业。但是生猪产业在快速发展中,由于生猪养殖布局规划及污染治理工作相对滞后,对环境和水体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1.
<正>畜牧业是浙江十大农业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该省积极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建设,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努力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畜牧主体不断壮大,生态养殖不断推进,养殖装备不断提升,畜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2013年全省生猪存栏1287.50万头、出栏1895.10万头,肉、蛋、奶产量分别为174.36万吨、43.09万吨和18.21万吨,畜牧业产值546.18亿元,生猪、蛋鸡、  相似文献   

12.
近日,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系统总结“十三五”以来畜牧兽医工作成效,全面分析判断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对“十四五”时期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作出系统安排。《“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奶牛、生猪、家禽养殖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产品保障目标上,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给率达到70%以上,禽肉和禽蛋保持基本自给。在产业安全目标上,实现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大幅提高,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取得突破,饲料、兽药监管能力持续增强。  相似文献   

13.
数字技术在畜牧兽医行业的应用正在推动行业向着高质量发展迈进。本文旨在探讨数字技术如何赋能畜牧兽医行业,促进其高质量发展。通过数字技术在畜牧养殖领域、动物健康管理等中的具体应用,可以实现畜牧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动物健康管理的智能化、疫病监测与防控的精准化等目标。同时,数字技术的应用还将推动畜牧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为行业的未来提供更多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4.
<正>诸城市畜牧兽医管理局为把诸城畜牧业做大做强,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畜禽养殖,做好养殖技术指导和服务,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特色畜牧业,目前已形成比较成熟的三条畜牧产业链,产业化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三大畜牧业产业化发展体系,以得利斯、华宝等生猪龙头企业为带动的生猪产业体系,产业链年产值30亿元;以诸城外贸、万年、和生等肉禽龙头企业为带动的肉禽产业体系,年实现产值25亿元;以森林特种动物养殖专业合作  相似文献   

15.
李昆鹏 《猪业科学》2018,(11):46-46
正我国当今畜牧业从传统养殖进入现代化、集约化养殖已呈现出不可逆转的趋势。从国家政策层面看,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指出,统筹考虑种养规模和资源环境承载力,推进以生猪和草食畜牧业为重点的畜牧业结构调整,形成规模化  相似文献   

16.
浙江金华乌啦乌两头乌国际牧场将现代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装备与现代养猪技术深度融合、系统集成与综合运用,建成了包含智能环境控制、智能行为监测、智能饲喂控制、智能人员洗消、智能饮水、智能刮粪和除臭、智能洗消、智能监控、智能能源管理、智能设备维护保养和智能报警等内容的智慧猪场,将人、猪、设备与场景连接在一起,形成基于生猪全生命周期的养猪生产物联网控制闭环系统,极大限度地减少生产管理人员,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降低疫病发生风险,提高精细管理能力和有效管理水平,增加猪场经济效益,真正实现生猪健康养殖的智能化、精准化、可视化、可控化、科学化管理,成为数字农业典范,对加快现代化畜牧业转型升级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畜牧业是六盘水市农村支柱产业,2010年全市畜牧业产值19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0%;增加值10亿元,占农业总增加值的31.9%。养猪是畜牧业主体,为进一步推动养猪业快速发展,2007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生猪发展的意见》,并提出了"大种植、大养殖、大加工、大市场"的发展思路,调动了民营企业投建规模养猪场和农户养猪的积极性,发展速度加快。2010年生猪存栏110万头,出栏102万头,肉类总产量10.88万吨,其中猪肉8.88万吨,占81.6%。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大力推进质量兴牧、绿色兴牧,全面提升畜牧业质量效益竞争力,农业农村部决定继续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增强示范带动效应,加快推进畜牧业现代化。为保证创建活动顺利开展,农业农村部组织制定了《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工作方案(2018~2025年)》。《方案》明确,2018~2025年,以生猪、奶牛、蛋鸡、肉鸡、肉牛和肉羊规模养殖场为重点,兼顾其  相似文献   

19.
朱月红 《中国饲料》2023,(16):166-169
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背景下,文章从协调性不够、技术研发不足、产品结构和区域布局不合理、数字化技术实践运用不够科学等层面分析了当前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了强化绿色技术研发与运用,探索因地制宜的生态畜牧业绿色化养殖模式,合理规划生态畜牧业结构与区域布局,提高生态畜牧业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养殖水平等措施,以促进相关行业实现生态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从而为乡村振兴赋能。  相似文献   

20.
汉中畜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一、汉中畜牧业发展现状1.生产方式加速转变,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陕西省汉中市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推动,畜牧业现代化生产方式加快转变,智能饲喂、电子管理、环境控制、粪污处理等新技术和新装备、设施推广运用,畜禽良种化、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新业态已成为主导。2017年,全市猪、牛、羊、家禽出栏量分别达到404.16万头、11.01万头、26.5万只和1436.99万只,实现畜牧业总产值108.33亿元。生猪良种覆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