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自振等编著的《中国古代茶书集成》,收录唐至清代各个历史时期茶书114种,纵览其中所关联的汉水流域茶文化,史迹清晰,意蕴深厚。分别呈现唐至五代茶之出、茶之事、水品次等基本内涵;宋元时期茶艺掌故及其意蕴、茶之生长环境与采拾、茶政体系及其样貌等发展样态;明清时期茶诗意向、水品意蕴、陆羽生平、茶之品名等多元意蕴。基于中国古代茶书,探究历史时期汉水流域茶文化,可为当下对其内涵研究、价值开掘、品牌塑造和产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2.
冯祖祥  周重想 《农业考古》2000,(4):270-271,273
巴,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很久以前(至迟在三千年前),就定居在鄂西地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巴人以顽强的毅力,奋斗不息,为中华民族和茶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一、鄂西地区是我国茶树原产地之一鄂西地区,山峦重叠,沟壑纵横,气候温和,土壤肥沃,为茶树提供了优越的生存环境。据史志记载,巴东县治南有巴山,产茶。《名胜志》:“巴山,县治所依,一名金字山,一峰分三冈,形如金字,山产茶,色微白,即巴东真香茗也。”《巴东县志》言:“真香茶旧名。”又云:“海内自变乱后,荒为榛莽,间有采而售者,皆大叶粗梗,兼…  相似文献   

3.
安明霞 《农业考古》2006,(5):194-195
叶羽晴川,一位专业出版茶文化图书的作者。爱茶的,又经常买茶书的朋友对这样一个名字并不陌生,应该说在大部分销售茶书的地方或多或少都有他的书籍,甚至在香港、台湾、马来西亚都有销售。至于怎么过去的,他本人也不知道。叶羽晴川曾经引起过记者的注意,记者也向一些销售商打探过他的情况,但大家均表示不认识此人。今夏的一天,记者在马连道偶遇了身背相机的叶先生。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的中国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因为有60多部茶书丰富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因为品茶这一行为在广大国民中的广泛存在,因而,品茶这一行为所形成的文化丰富多彩,丰富了中国的文学、艺术及民俗等各传统文化分支,而更重要的是品茶这一行为所形成的相关文化凝聚了中国国民的心态、精神追求和性格,因而,研究明清中国茶文化有助于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在明清中国茶文化中,文人品茶所形成的茶文化是最为精彩,最具有时代特色和最能反映国民性。  相似文献   

5.
李茂荣 《农业考古》2003,(4):196-196
在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全力推动下,一个以弘扬中华茶文化为宗旨,以饮茶、事茶、颂茶为创作题材,以诗、书、画为主要创作手法的艺苑——中国国际茶文化书画院,日前在著名的“西湖龙井”茶乡、风景秀美的杭州西子湖畔挂牌成立。  相似文献   

6.
试析中国茶文化的人生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 ,归结起来 ,不外乎是关于人的问题。中国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仍然是一种关于如何作人的文化。随着历史的前进 ,茶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提出或阐扬了不同的人生价值思想 ,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的核心内容。茶文化是人们在对茶的认识、应用过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的形成和发展 ,一方面融汇了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成果 ,人们进一步认识了茶性 ,了解了自然 ;另一方面又融汇了儒、佛、道诸家深刻和哲理 ,人们通过饮茶 ,明心思性 ,增强修养 ,提高审美情趣 ,完善人生价值取向 ,形成了高雅的精神…  相似文献   

7.
程晓蘋 《农业考古》2003,(4):114-116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中国的茶文化有“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唐代以前,我国的茶叶生产发展缓慢,茶叶只是传统农业的附庸而已。唐代中叶以后,随着茶叶生产和贸易的空前发展,在茶叶文化和饮茶习俗上有了不少发展,并在宋代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我国茶叶的种植在东晋完成了西南向东南的重心转移,  相似文献   

8.
论陕西茶业及陕西茶文化的历史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文 《农业考古》2004,3(4):45-54
中国自宋明以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重心的东移,饮茶文化的重心也随之东移。在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人们形成一个印象:大西北的陕西是茶文化的不毛之地,老陕不懂高雅的品茗,甚至许多人不知陕西是古老的产茶区。陕西在全国茶产业及全国茶文化中没有地位,所以宋明之后的诸多茶书很少提及陕西的茶产业及茶文化,近代文化人的著作涉及茶事也是言必称“龙井”,言必称江浙。陕西是文化大省,老陕津津乐道地下的宝贝,提及茶文化也难免气短。  相似文献   

9.
茶有两大功能,一是功利性功能,即茶功能的物质基础。茶能清甘怡人,提神减疲,抗病除害,延年益寿。二是清赏性功能。清赏茶也是一种精神性功能。清赏茶是一种精神享受,与品题一幅名画,欣赏一首名诗,并无大异。甚至茗茶与诗画创作直接联系起来,“唤人扫壁开吴画,对客临轩试越茶”(苏轼)“闲吟茗花熟”(权德舆)“若使无诗味也枯”(沈周),若使无诗,茶也减味了。  相似文献   

10.
从明代茶书看明人的茶文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长春  龙晨红  真理 《农业考古》2004,(2):119-123,126
中国茶文化发展到明代,又峰回路转,呈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自从“开千古茗饮之宗”的散茶渝饮法在明代确立并逐渐成为主流后,人们以百倍的热情,不断关注着这种新的品饮方式所带来的茶文化进步与变革.于是,一大批茶学专著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据统计,明代茶书可考者不下50余种,数量之多,为历朝历代之冠,其中,既有对前人茶文化成果的总结与茶文化史料的类纂、汇编,更多的则来自于作者长期品茶经验的积累和品茶心得的深刻阐发。尽管这些茶书篇幅体裁各不相同,特色各异,但从大的层面上又显示出一个朝代相同或相近的茶文化取向,值得我们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1.
12.
周颖 《农业考古》2004,(2):112-115
茶作为中国人“开门七件事”中的一件,在我国各地的各个角落、各个层次的人们日常生活中,犹如米饭一样“不可一日无”,这本身已超越了一般意义上饮料的范畴,而包涵了深刻的文化意味。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它与咖啡、可可之不同,不仅仅是自然成分、品质、口味、来源等表面因素的差别,更重要的还是采制、引用方法乃至由此而积淀于各自民族人民心中特殊的生活和审美趣味的不同,茶、咖啡、可可于是有了文化的界限。为了科学地考察茶之于中国文化的影响和茶文化的流变,对茶文化的概念作一解释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丁以寿 《农业考古》2004,(4):219-222
近来撰写古代茶书评析,首先要做的是确定茶书的成书年代,从而揭示其在茶史上的地位和价值.翻检手头的几种茶文化著作,发现诸书关于明代一些茶书的成书时间,却互有不同,有的虽然一致,但也存在问题.这几种茶文化著作是:陈彬藩、余悦、关博文主编<中国茶文化经典>,其附录万国鼎<茶书总目提要>(以下简称茶书提要),其附录布目潮风<(中国茶书全集)解说>(以下简称全集解说),其附录余悦、周志刚<中国古今茶书简目>(以下简称茶书简目);阮浩耕、沈冬梅、于良子点校注释<中国古代茶叶全书>(以下简称茶叶全书);朱世英、王镇恒、詹罗九主编<中国茶文化大辞典>(以下简称茶文化辞典).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文化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从产生到现在只有20多年时间。20世纪80年代茶文化在台湾兴起后,很快传入大陆,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经过茶文化学者的多年努力,中国茶文化学研究成绩很大,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现状进行理性分析,是当前实现中国茶文化研究科学发展的客观需要。一、中国茶文化研究现状分析1、中国茶文化研究的成就。中国茶文化研究成果显著,主要表现为: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的茶文化研究队伍,成立了专门的茶文化研究机构,创办了一批茶文化报刊,出版发表了一系列茶文化论著,茶文化交流日趋活跃,茶馆数量有增无减…  相似文献   

15.
钱穆以其近80年的学术生涯向世人昭示:他是一个真正的文化本位论者。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钱穆还是一个茶文化爱好者,是个茶人,是个只要有茶的相关信息便要发一通议论或作一番学理探究的茶人。质言之,中国茶文化一直处于他的学术视野中;而且,在钱穆心中,茶人中的学者是要以学理、概念与思想来为茶说话的。尽管钱穆没有来得及写一部专门的茶文化论著,但他确有从历史文化角度来发掘茶之内涵的意愿,故夹杂在其各类文献中的茶文化散论,的确不少,且多有高论。这一方面是由于钱穆是一直是个心仪于茶的茶文化的追求者,另方面则由于钱穆对中国文化本身的研究已达到精湛纯熟的境界,且殚精竭力、学而不止;故其茶论每每创见频发,精彩纷呈。笔者以多年研究钱穆学术思想而稍有所得,愿将钱氏的茶文化论述抽绎分类而作一初步整理.奉献于中国的茶文化爱好者。管中窥豹.若有遗漏或不当之处.还请有心的读者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6.
分类是中国古代书目组织的唯一形式,中国古代目录学中很大部分的智慧即表现在分类上,有必要将分类从目录中独立出来作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17.
宋朝虽以贡茶名世,但真正领导茶文化潮流,保持其精神的仍是文化人。我们还是先看几则宋代文人饮茶趣事: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人与其夫赵明诚饮茶作押,猜典述故以较胜负的故事,素来被传为美谈。据李清照《金石录后序》回忆: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以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我们每次吃完饭后就回到书房坐下,泡上茶,比谁的记忆力好。面对一堆堆史书,说出某一件事记载在某本书某一卷某一页某一行,然后打开书验证,谁说对了谁就先喝茶,有时候一旦说中…  相似文献   

18.
方健 《农业考古》2002,(2):283-287
《大观茶论校证》刊行后 ,陆续收到师友来信 ,勉励我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事实上 ,唐宋茶书的校证和辑佚已经完成。最难的《茶经》 ,经文史学界师友和版本目录专家的审阅 ,亦于年前写定。拟以《陆羽及其 <茶经>研究》为题谋求单独出版 ,这也许是最接近陆羽写本的本子。关于各书  相似文献   

19.
曲焕云 《吉林农业》2012,(6):210+209
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的茶,自中国唐代陆羽的《茶经》问世以来,中国茶文化经过多年的追求和锐意的提炼,使其越炼越精.探讨茶树起源、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的内涵,对研究中国茶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叶的文化萌动应该开始于汉代,逐渐从药用阶段、食用阶段发展到饮用为主的时代.而随着人们对茶叶认识的深入,饮茶在人们生活中角色的加重,茶叶也逐渐被赋予各种文化内涵,形成茶文化,并进而逐步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出现茶文化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