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羊肚菌菌丝体生长特性及菌核培养特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两种野生羊肚菌菌株M1和M2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生长及菌核产生的特征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表明,M1与M2相比,前者菌丝的生长势强;VB1可促进菌丝体和菌核的生长;菌核的形成与否及形成的早晚可作为鉴别菌株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羊肚菌(Morchella esculenta)菌丝生长及菌核和子实体形成的最佳培养基。[方法]对羊肚菌的3个重要菌株采用5种不同的培养基(核桃树浸出液、羊肚菌子实体浸出液、香樟木浸出液、新鲜蒜苗浸出液和当年发生过羊肚菌的基脚土浸出液培养基)进行室内人工仿生栽培试验,并观察不同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产核的阶段性表现以及菌核的培养特征。[结果]在未覆土的条件下,M3菌株未产生菌核,覆土之后,M3菌株产生了大量的菌核,且M3菌株在新鲜蒜苗浸出液培养基中形成了一定数量的原基。[结论]与其他菌株相比,M3菌株可能存在进一步分化形成子实体的潜力。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两个羊肚菌种在6种栽培料上菌丝的生长情况和菌核的培养特征。结果表明,普通羊肚菌在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方面都优于黑脉羊肚菌;以北芪渣为辅料的栽培料效果最佳,菌丝生长快,菌核形成多,其次是杨树根土和草木灰栽培料。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草木灰对尖顶羊肚菌菌丝生长及菌核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研究不同浓度草木灰的培养基对尖顶羊肚菌菌丝和菌核形成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6个配方中,当草木灰浓度为20g/L时,尖顶羊肚菌菌丝及菌核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羊肚菌是世界性珍稀名贵食用菌,为了更加清楚地掌握不同培养基对羊肚菌原种及栽培种生产的影响,探索出一种适合羊肚菌种植的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解决限制羊肚菌人工栽培的关键问题,笔者考察了8种原种培养基和4种栽培种培养基对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研究并完善了羊肚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的全套生产技术(Oscs)。结果表明M1、M4、M5、M7培养基的原种具有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菌丝长势强、菌核多的优点,M1、M4、M5培养基的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浓密长势强、菌核多,原种和栽培种在所研究的技术条件下均表现出优良的生产性能。综合而言,M1、M4、M5是原种和栽培种最适的培养基,Oscs技术是NK-02菌株原种和栽培种生产的科学有效技术。  相似文献   

6.
培养基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12种培养基对水稻纹枯病菌菌丝生长、菌核形成数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菌丝生长方面,水稻纹枯病菌在稻草煎液琼脂、水琼脂、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和麦芽糖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速率最快,而在牛肉胨琼脂培养基上的生长最差;在菌核形成方面,理查琼脂培养基最有利于菌核的形成,表现为菌核数量最多,质量最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6个不同羊肚菌菌种的栽培,观察测量其在母种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上的菌丝长势及菌核数量,以期筛选出最适合栽培的羊肚菌菌种。结果表明,3号菌种在母种培养基和栽培种培养基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长势旺盛、菌核数量多,在实验室条件下十分适合生长。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不同培养基、温度、含水量等环境条件对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Inonotus obl-iguus为好气性真菌,菌丝在30℃时生长最快,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6.15~6.86,强光照不利于菌丝的生长,菌核形成的温度范围为20~30℃,需要一定的散射光,较密闭的条件可促进菌核的形成;供试的5种培养基均能使Inonotus obliguus形成菌核,但以棉籽壳培养基和木屑培养基为好。  相似文献   

9.
醉蝶菌核病经鉴定是由核盘(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Lib de Bary)引起的,是我国花卉上的一种新病害。本文着重报道了有关该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情况。醉蝶菌核病菌在PDA培养基上4d可形成菌核雏形,菌丝的生长最佳温度 22~25℃;对8种碳源的利用在含有阿拉伯糖、麦芽精、葡萄糖的培养基上长势较好,其中蔗糖的最佳;对4种氮源的利用情况是含硝酸氨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在8种不同培养基上菌丝长的最快、菌核形成最多的是Czapek琼脂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5种碳源对核盘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方法]设固体培养条件下5种碳源(葡萄糖、淀粉、甘油、甘露醇、乙醇)和空白对照,3次重复,观测不同浓度(2%、4%、8%、16%、20%)碳源对核盘菌的菌丝生长和菌核产生的影响。[结果]碳源种类及浓度对核盘菌的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均有较大影响。葡萄糖和淀粉是核盘菌的适宜的碳源,既适合于菌丝营养生长也适合于菌核形成,但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最适浓度不一致;甘油、甘露醇和乙醇3种碳源适宜于菌丝营养生长,但抑制菌核的形成。[结论]该研究为找到可以控制核盘菌生长或菌核形成的靶标位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杏鲍菇母种的最优组织分离部位及其菌丝体最适培养基,为杏鲍菇高产栽培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从杏鲍菇的菌盖和菌柄相接处、菌柄中部、菌柄基部3个不同部位各切取约0.5cm^2的内部组织块,接种于PDA斜面培养;将生长的菌丝体在10种不同培养基中纯化复壮后,分别接种到麸皮综合固体培养基和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比较菌丝体的生长状况;将生长最好的菌丝体接种于10个不同培养基中,观察菌丝体的生长状况,筛选杏鲍菇母种最适培养基。【结果】在麸皮综合固体和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从菌柄中部生长的菌丝体明显优于从菌盖和菌柄相接处及菌柄基部,且三者菌丝体之间的日长速差异达显著水平。杏鲍菇母种在培养基A(马铃薯)、B(棉籽皮)、C(麸皮)、D(木屑)、E(黄豆)、G(绿豆)上的生长较好,菌丝体较密、整齐一致、颜色均一,但在C(麸皮)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培养基A、B。【结论】菌柄中部为杏鲍菇母种的最佳分离部位,以麸皮煮汁配制的综合培养基是生产杏鲍菇母种的较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杏鲍菇母种的最优组织分离部位及其菌丝体最适培养基,为杏鲍菇高产栽培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从杏鲍菇的菌盖和菌柄相接处、菌柄中部、菌柄基部3个不同部位各切取约0.5 cm2的内部组织块,接种于PDA斜面培养;将生长的菌丝体在10种不同培养基中纯化复壮后,分别接种到麸皮综合固体培养基和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比较菌丝体的生长状况;将生长最好的菌丝体接种于10个不同培养基中,观察菌丝体的生长状况,筛选杏鲍菇母种最适培养基。【结果】在麸皮综合固体和黄豆粉液体培养基中,从菌柄中部生长的菌丝体明显优于从菌盖和菌柄相接处及菌柄基部,且三者菌丝体之间的日长速差异达显著水平。杏鲍菇母种在培养基A(马铃薯)、B(棉籽皮)、C(麸皮)、D(木屑)、E(黄豆)、G(绿豆)上的生长较好,菌丝体较密、整齐一致、颜色均一,但在C(麸皮)培养基上的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培养基A、B。【结论】菌柄中部为杏鲍菇母种的最佳分离部位,以麸皮煮汁配制的综合培养基是生产杏鲍菇母种的较理想培养基。  相似文献   

13.
油菜内生拮抗细菌SF4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油菜幼苗中分离出110个内生细菌。采用平板对峙法进行筛选,有4株菌对核盘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经连续传代10次后,菌株SF4仍具有较高的生防活性。该菌株对核盘菌的菌丝生长发育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在显微镜的观察下,被抑制的菌丝发生畸形,内含物分布不均匀。菌株SF4的挥发性产物及无菌发酵液都能抑制核盘菌的菌丝生长。挥发性产物对菌丝的最高抑制率为33.13%。无菌发酵液的抑制效果随培养时间的不同而有显著差异,96 h的无菌发酵液抑制效果最好。菌株SF4的无菌发酵液可推迟核盘菌菌核形成的时间,减少菌核数目,也可推迟菌核的萌发。在油菜叶片离体实验中,该菌株的菌悬液及无菌发酵液对发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结果表明病菌对不同氮源的利用能力不同,但趋势基本一致:在无氮源或氮源浓度水平很低的情况下,菌落直径增加快,气生菌丝较少,无或极少菌核形成;随着含氮水平的提高,菌落直径增加减缓,气生菌丝和形成菌核数量增加。此外,不同寄主秸秆培养基对病菌生长和致病性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杏鲍菇菌种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杏鲍菇不同的母种、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各级菌种培养基上杏鲍菇菌丝的生长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母种培养基为配方6和配方4,而且长势良好,洁白浓密;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的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配方1(麦粒培养基),但是麦粒菌种成本高,老化快,不耐贮放,而配方7和配方8上的菌丝不仅生长速度快,同时菌种成本低,老化慢,较耐贮放,在生产上更为实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漏斗形马勃在7种不同基础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方法]采用7种基础培养基进行试验,通过液体和固体培养,以菌丝体生物量及菌落直径为指标,确定漏斗形马勃的最佳基础培养基。[结果]最适合漏斗形马勃生长的基础培养基配方为玉米渣4%、蛋白胨0.3%、蔗糖2%、KH2PO41%、Mg SO40.05%。在28℃和摇床转速150 r/min条件下,液体培养5 d后的菌丝体干重为16.56 g/L。在28℃固体培养7 d,菌丝体鲜重和干重分别为16.47和2.27 g/L,菌落直径为4.49 cm。[结论]该研究为漏斗形马勃培养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为了获得野生羊肚菌资源,并探讨其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本试验以QYY、XF、JJZ羊肚菌为供试菌株,以菌丝长势、密度、均匀度、菌丝生长速率和菌丝生长指数为指标,考察7种碳源对3种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羊肚菌菌丝对供试的7种碳源均能利用,表明羊肚菌对碳源的利用谱较广。而不同产地的羊肚菌对碳源的利用各不相同,QYY、XF、JJZ羊肚菌的最适碳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甘露醇、葡萄糖,菌丝生长速率分别为7.28、 8.22、 3.94mm/d,菌丝生长指数分别为36.39、41.11、15.78。  相似文献   

18.
配制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接种干巴菌菌种,研究不同配方碳源、氮源培养基对干巴菌母种、栽培种菌丝长势、生长速度、满袋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干巴菌母种培养基用松针水配制,栽培种培养基中添加40%的松针,其菌丝生长速度均较快。干巴菌母种培养基菌丝最适合的主要碳源是马铃薯,菌丝生长速度最快(4.53mm/d),最适合的主要氮源是蛋白胨与酵母粉1:1的混合物,菌丝生长速度快(5.06mm/d)、菌丝长势强。干巴菌栽培种碳源以糯米最好,生长速度快(5.89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39d);栽培种氮源以麸皮最好,生长速度快(5.75mm/d)、菌丝长势强,菌丝满袋时间短(40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