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飞播造林自1958年春首次在榆林沙区试播以来,经十多年试验和扩大试验,70年代在秦巴山区和黄土高原、榆林沙区相继成功。从1980年起,特别是1983年邓小平同志对陕西吴旗县飞播沙打旺成功一文批示后,我省飞播造林步伐加快,每年以100~140万亩的速度迅猛发展,成为陕西省荒山  相似文献   

2.
山西省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北部,全省国土总面积 1 563万 hm2,山区丘陵区面积 1 255万 hm2,占全省总面积的 80.3%。山西林业的发展,飞播造林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全省林业发展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山西省飞播造林早在 1964年已经开始试验,是北方地区行动较早的一个省,到 1965年,先后在长治老顶山、黎城东阳关、古交乳天山等地试验飞播 0.2万 hm2,取得了良好成效。1966~1979年飞播造林中断,这对山西省林业发展是一个很大的损失。改革开放后,山西在"稳步发展、摸索经验…  相似文献   

3.
冀南山地飞播造林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冀西、冀北飞播造林取得了好的效果。冀南山区气候、立地条件与冀西、冀北部都有差别,对飞播造林能否成功争论很大。我们从1984年起连续4年在冀南山区的武安、涉县进行了试验。本文通过1984、1985两年的飞播成苗效果调查,对冀南山区飞播造林成败因素进行了分析,对推广飞播造林技术,加快冀南山区绿化步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愈庚元 《湖南林业科技》1994,21(4):34-36,46
湖南飞播造林技术及实施俞庚元(湖南省农林工业勘察设计研究院)飞播造林,是造林绿化工作中投入少,见效快的重要方法之一。尤其是高山、大山、偏远山区和荒山面积大的地区,其优越性更为明显。早在60年代初,我省就开始了飞播造林,到1973年止,全省完成飞播造林...  相似文献   

5.
秦巴山区油松飞播林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李愈善,吴圣地(陕西省林业厅飞播队,陕西西安710082)1秦巴山区油松飞播林现状陕西省是全国开展油松飞播造林最早的省区。60年代末,开始在秦巴山区进行飞播造林试验,至1994年,这一地区油松飞播造林面积已达80万...  相似文献   

6.
提高延安地区油松飞播造林效果的技术措施和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延安地区油松飞播造林,经过1975~1978年的人工撒播和飞播试验,基本成功,于1979年10月正式鉴定。1980年开始在生产上推广,两年飞播面积30余万亩,出苗亦较好。目前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各播区幼苗分布不均匀,有苗面积比例不高,部分地类生长受压,以及管护不够完善等。为了进一步提高该地区油松飞播效果,加快黄土高原  相似文献   

7.
飞机播种造林,在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深远山区,是一种绿化速度快、效率高、省劳力、成本低的现代造林技术,是恢复与扩大森林资源的有力措施之一。我区于1981年在太行山中段的和顺、左权、寿阳三个县进行了油松飞机播种造林试验,总面积达10万余亩。为了研究飞播造林的可行性,总结经验,掌握规律,进一步提高飞播造林效果,促进飞播造林的广泛开展,我们于1983年4月18日至7月底对上述地区的飞播造林效果进行了调查研究。一、飞播区的概况和顺县的万山、赵村播区位于和顺县西北部的横岭公社。主要山脉多为东北—  相似文献   

8.
浅谈山地飞播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选择播区是飞机播种造林取得成效的基本条件。我区的飞播造林经过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巨大成绩。1984年赤峰市喀喇沁旗在半干旱石质山地乔灌草混播油松飞播成功,开创了自治区山地飞播的新局面。近年来,山地飞播造林技术已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大青山沿线、乌盟山地飞机播种造林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仅就山地飞播的播区选择问题作一些粗浅探讨。对我区山地播区选择而言,自然条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降水量,这也是制约自治区山地飞播成败最主要的因素。目前我区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上,7~9月季节性降水量100mm以…  相似文献   

9.
定西市地处黄土高原西部边缘地带和西秦岭末端,以渭河为界,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自然类型区域。中部和北部属黄土丘陵干旱沟壑区,包括定西、通渭、陇西、临洮和渭源县的北部,年降雨量350毫米~500毫米,日照充足,但植被稀少,干旱多灾;南部地区属高寒阴湿区,包括漳县、岷县的全部和渭源县的南部,雨量充沛,但海拔高,气温低。  相似文献   

10.
油松飞播造林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松是我国北方天然分布最广的针叶树种,由于其材质优良、速生,适应性强,成为北方主要的飞播造林树种。从70年代起,油松在我国许多地区大面积飞播,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1 我国油松飞播造林分布及成效油松在我国飞播面积达133万公顷以上,成苗面积率为23%。油松飞播的最北部在吉林龙井县长白山区海拔200~650m 处,属于试验阶段,尚无大面积飞播,取得初步成  相似文献   

11.
<正> 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它具有速度快、工效高、成本低,能深入偏远山区作业的特点,是发展林业,加速绿化荒山荒地,扩大森林资源的一项有效措施。我省从一九六六年开始,在恩施地区进行了飞播造林,到一九八○年止,已有四个地区十四个县进行了飞播造林,共有播区七十四个,播区总面积  相似文献   

12.
目前,飞机播种造林在我国南方已普遍开展,并且取得了很大成绩。而大西北的黄土高原地区,究竟能不能进行飞播造林?人们意见不一,说法纷纭。前不久,笔者曾带着这个问题,对我国南方几省的飞播造林进行了考察学习。后又随同林业部、国家民航总局、中国林业科学院飞播联合考察组的同志,对我国北方地区,重点是黄土高原、荒漠风沙区、土石山区的飞播进行了考察。现结合本人几年来从事飞播工作的体会,以延安为例对黄土高原的飞播问题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陕西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营造林抗旱综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是陕西省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地区,一直被列为陕西省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重点,研究总结和推广渭北旱塬黄土高原沟壑区抗旱造林技术,围绕解决造林地的蓄水、保墒和多种综合抗旱技术的应用,对有效地解决造林地“水”的问题,提高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尽快恢复这一地区的森林植被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4.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飞机播种(以下简称飞播)造林具有速度快、成本低、省劳力等优点。几年来在我省的实践证明,效果良好,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造林方法。今后,应本着边试验、边推广的精神,逐步地扩大飞播造林的地区和规模。  相似文献   

15.
河南是开展飞播造林较早的省份之一,飞播造林经历了从失败到成功、从小面积试验到大面积推广的发展历程。本文在详实数据的基础上阐述了河南省开展飞播造林的技术实践过程,论述了飞播造林成功的主要技术措施,指出了目前我省飞播造林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开展飞播造林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油松飞机播种造林,是模拟天然下种的一种大规模机械化造林方法,是现代科学技术在林业生产上的应用。特点是:速度快、工效高、省劳力、成本低。适于在偏远的山区造林,可加速交通不便,人烟稀少的高山、远山和石质山区的绿化步伐。我省锦西县在这方面已初步取得了一些经验。今年我省将在锦州、朝阳地区继续进行飞播造林试验,为加速荒山绿化开辟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正> 我国开展飞播造林事业30多年来,无论是在多雨的南方,还是在半干旱和干旱的北方,均以它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果好,能深入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深远山区的显著优点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展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河南省的飞播实践证明,在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开展飞播造林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山区生态环境、增加森林后备资源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是,由于飞播造林是一项新工作,  相似文献   

18.
低山区飞播造林最佳季节选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洛南县春、秋两季不同自然条件的调查分析及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油松、侧柏飞播造林成苗数量。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秋季飞播造林出苗率和幼苗保存率明显高于春季飞播造林,因此,秋季是低山区飞播造林的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19.
为了给干旱山区大面积飞播造林提供经验和科学依据,探讨飞播造林出苗成苗的规律及特点,准确掌握飞播造林的技术措施,我们在1982—1985年进行了播区不同地面处理与飞播造林出苗成苗关系的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一、播区自然条件北票市飞播试验区位于辽宁西部,东经120°9′—11′。北纬40°45′—50′。海拔高度340—606m,山势比较平缓,土层厚度一般为20—40cm,植被盖度0.4—0.8,播区年平均降水量为536mm,而量多集中在7、8  相似文献   

20.
1975年根据国家下达的“西北沙荒、黄土高原大面积造林技术”研究任务中,关于开展“延安地区飞播造林种草”试验研究的要求,我们在宜川县对油松进行了飞播试验,并取得了初步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