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 泌乳母猪圈舍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定期消毒猪圈、走道及用具,并让哺乳母猪多运动,多晒太阳。最适宜的环境温度应为15℃~25℃,相对湿度不应超过75%。这样的环境可以提高采食量和营养物质转化率,增加产乳量。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温,哺乳母猪产房应有取暖设备,防止贼风侵袭;夏季应注意防暑,增设防暑降温设施,防止母猪中暑。  相似文献   

2.
母猪的泌乳量不足是在母猪饲养过程中常见的一种情况,这可能是由于一些因素的作用下所引起的。一旦出现泌乳量不足就会导致仔猪因不能够吃到足量的母乳而出现消瘦和死亡,严重影响到养猪场的经济效益。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应当注意防范母猪出现泌乳量不足的情况,发现后要及时予以针对性的治疗。  相似文献   

3.
缬氨酸是三大支链氨基酸(BCAA)之一,具有调控动物蛋白质合成、生长代谢、机体组织修复并提供能量等生物学功能.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缬氨酸可提高母猪采食量、泌乳量,改善乳品质.本文主要综述了在泌乳母猪饲粮中添加缬氨酸对母猪生产性能、泌乳性能以及对仔猪生长发育的影响,旨在为缬氨酸在泌乳母猪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在哺乳期内易发生泌乳不足。为保证仔猪的正常生长,应及时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与方法,以防止母猪泌乳量的减少。1.加强怀孕后期的营养管理。增加蛋白质饲料的喂量,产仔后多喂给豆浆、麸皮汤和动物性饲料等进行催奶,也可以将母猪产仔时留的胎衣喂给母猪吃。对于  相似文献   

5.
大约克夏母猪泌乳力的测定和泌乳行为的观测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母乳是仔猪哺乳阶段的重要营养物质,母猪泌乳力的大小是反映该品种母猪繁殖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进行品种培育和杂交育种的重要参数;而母猪的泌乳行为对于指导养猪生产和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因此,进行了大约克夏母猪泌乳力的测定和泌乳行为的观测试验。  相似文献   

6.
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除了抓好仔猪初生重外,还要做好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发挥母猪良好的泌乳性能,做好仔猪补料、抓旺食、过好断奶关及疾病的预防工作。提高成活率要注意三个“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调控母猪泌乳的质量和产量对新生仔猪的健康成活和快速生长发育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改善母猪乳汁的供应质量和新生仔猪利用乳汁的效率,会极大地提高仔猪哺育的成活率和母猪的繁殖性能。本文介绍了哺乳母猪的泌乳特点、影响母猪哺乳质量的因素,并据此提出了调控母猪泌乳与管理仔猪吮乳的措施,建议广大养殖业者在生产中应重视饮水和乳头刺激对哺乳母猪泌乳的影响,合理地调控或干预母猪的泌乳过程,以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长大二元杂种母猪泌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6头长大二元杂种母猪群中选择系谱记录清楚,分娩时间相近,体型较好,体质健康,带仔数9-11头的经产母猪5头进行泌乳性能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二元杂种母猪在35天的哺乳期内,日平均放乳次数21.23次,日泌乳量5.21kg,全期泌乳总量182.25kg。  相似文献   

9.
1影响母猪泌乳的因素 1.1气候春秋两季,天气温和凉爽,青绿饲料多,母猪食欲旺盛,其泌乳量也多,冬季严寒,夏季炎热,母猪消耗体热多,泌乳量就少。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旨在探讨热应激对泌乳母猪泌乳量、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泌乳母猪的舒适温度区为16~22℃,因此分别在高温季节(日平均温度28.41℃)和适温季节(日平均温度20.78℃)各对20头长白泌乳母猪(初产母猪6头,经产母猪14头)开展相应的热应激和非热应激试验,检测并分析泌乳母猪在2种不同环境温度下的泌乳量、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热应激极显著降低了混合胎次所有母猪泌乳期的泌乳量(P<0.01),其中热应激显著降低了初产母猪泌乳第21~24、25~28天的日均泌乳量(P<0.05),并极显著降低了经产母猪泌乳第5~8、9~12、17~20、21~24、25~28天的日均泌乳量(P<0.01);热应激还造成总蛋白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降低,而尿素氮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极显著增加(P<0.01);热应激对泌乳母猪的免疫性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IgM、补体3、γ干扰素含量显著增加及CD8活性显著增强(P<0.05),IgG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综上,持续热应激会导致泌乳母猪泌乳量减少,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发生显著改变,从而对泌乳母猪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泌乳母猪赖氨酸营养需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泌乳母猪饲养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由于现代母猪饲养管理方式和品种选育造成的基因型改变等导致其营养需要量也发生变化。赖氨酸作为泌乳母猪最重要的氨基酸一直得到营养学家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近20年来泌乳母猪赖氨酸的研究进展和实际条件下运用模型确定的赖氨酸需要量,以期为实际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2.
管武太 《广东饲料》2012,21(Z1):50-52
赖氨酸作为母猪日粮中一种重要的限制性氨基酸对母猪繁殖性能和泌乳潜力的发挥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在设计母猪日粮时赖氨酸水平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总结了近30年来泌乳母猪赖氨酸需要量的研究结果,由于初产母猪与经产母猪赖氨酸需要量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分别阐述其赖氨酸需要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影响泌乳母猪赖氨酸需要的因素,目的是为泌乳母猪日粮中合理应用赖氨酸提供理论依据和实用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从 5 6头长大二元杂种母猪群中选择系谱记录清楚 ,分娩时间相近 ,体型较好 ,体质健康 ,带仔数 9~ 1 1头的经产母猪 5头进行泌乳性能的观测研究 ,结果表明 ,二元杂种母猪在 35天的哺乳期内 ,日平均放乳次数 2 1 2 3次 ,日泌乳量 5 2 1kg ,全期泌乳总量 1 82 2 5kg。  相似文献   

14.
在母猪泌乳期间,有一部分母猪无乳或乳量过少,致使仔猪发育不良,部分或全窝仔猪饿死.如遇到这种情况,应迅速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5.
从26头长大二元杂种母猪群中选择系谱记录清楚,分娩时间相近,体型较好,体质健康带仔数10-12头的经产母猪15头进行泌乳性能的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二元杂种母猪在35d的哺乳期内,日平均放乳次数21次,日泌乳量8.142kg,全期泌乳量284.96kg。  相似文献   

16.
选择淮南猪新品系初产母猪17头对其泌乳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35d泌乳期内,平均泌乳量(249.55±1.25)kg,日平均泌乳次数(27.10±1.98)次,日平均泌乳量(7.13±0.68)kg,仔猪每完成1次正常吮乳总时间平均为209.27s,其中吮乳前按摩时间平均为71.83s,母猪放乳时间平均为23.40s,吮乳后的后按摩时间平均为114.04s。全期泌乳量呈正态分布,泌乳高峰出现在产后25d,结果显示,淮南猪新品系初产母猪具有较强的泌乳性能和良好的哺乳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五指山小型猪的泌乳性能及泌乳行为,试验测定了8头初产五指山母猪初乳(≤3d)常规成分含量、泌乳行为及第3、13、24和35d的泌乳量。结果表明:①五指山猪初乳(≤3d)中的脂肪、蛋白、乳糖和总固形物的含量分别为(6.64±0.56)%、(15.25±1.27)%、(1.99±0.15)%、(27.46±1.25)%。②随产后日龄的增加,母猪泌乳次数和泌乳持续时间逐渐减少,表现为泌乳次数第35日龄比第3和13日龄均少5.14次/d(P<0.05),且下午(12:00 ̄20:00)比晚上(20:00 ̄04:00)多1.46次(P<0.05);泌乳持续时间第24日龄显著短于第3日龄(P<0.05);日龄与日泌乳时段对泌乳次数和泌乳持续时间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③母猪分娩后0~35d的全期泌乳量和日平均泌乳量分别为31528.59g和900.82g,且第35日龄泌乳量显著高于第3和第24日龄泌乳量(P<0.05);日龄与日泌乳时段对泌乳量无显著交互作用(P>0.05);35d哺乳期内每窝仔猪每克初生体重日耗乳量0.94g,若以普通肉用型猪每窝每克初生体重日耗乳量0.50 ̄0.99g为参考值,则说明五指山母猪泌乳量充足。本试验结果表明,五指山母猪分泌的初乳干物质含量高、乳糖含量低,分娩后(35d泌乳期内)泌乳量能充分满足仔猪的维持和生长需要。  相似文献   

18.
精氨酸对泌乳母猪的营养作用正被人们重新认识并不断深化,额外添加精氨酸对提高泌乳期母猪生产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对当前泌乳母猪精氨酸营养研究进展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9.
支链氨基酸对泌乳母猪的营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支链氨基酸 (BCAA)是畜禽的必需氨基酸 ,有着重要的营养生理作用 ,对泌乳母猪尤其显著。本文着重阐述BCAA  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方面的影响 ,泌乳母猪对BCAA的需要量及缬氨酸需要量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20.
在母猪泌乳期间,有一部分母猪无乳或乳量过少,致使仔猪发育不良,部分或全窝仔猪饿死。如遇到此情况,应迅速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