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鱼种池混养 这是比较好的一种模式,它不仅培育了大规格鱼种,更重要的是还获得了一定产量的商品鳜,使鱼种池养殖比较效益进一步提高。 1.鳜鱼夏花鱼种的混养 以草鱼鱼种为主的鱼种池,主养鱼火片(体长2厘米左右)放160万尾/亩左右,每亩混养夏花鳜鱼600~700尾;以鲢鳙鱼种为主的,主养鱼火片放150万尾/亩左右,混养夏花鳜鱼400~600尾/亩。这种养殖模式年终每亩可获大规格草、青、鲢、鳙鱼种250~400公斤,获商品规格为300~500克的鳜鱼120~220公斤。但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保持相应水位;保证适口规格的饵料鱼(饵料鱼体长小于鳜鱼体长45%~55%);保持水质优良,最好配上增氧机;作好鱼病预防。 2.大规格鳜鱼种的混养 指混养尾重30~50克  相似文献   

2.
<正>池塘条件。有机黄颡鱼要求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环境安静,面积1亩~3亩为宜,水深1.5米~2米。一般在每年的3月~4月放养,放养前池塘应清淤消毒。待毒性消失后,加水0.8米~1米,然后施入有机肥,以繁殖天然饵料生物,供黄颡鱼摄食。鱼种放养。主养时,一般亩放养10克左右的冬片鱼种2500尾~3000尾,另搭配15厘米~20厘米的  相似文献   

3.
试验池塘面积8004 m2,每667m2(亩)投放鱼种黄颡鱼8500尾(20g/尾),花鲢50尾(50~100g/尾),白鲢150尾(50~100g/尾).经过饲喂管理、水质调节、病害防治等管理养殖措施,试验总产值277812元,扣除总投入213816元,总收益为63996元,平均每667m2水面获利5333元.结果表明黄颡鱼养殖效益可观,是值得推广的特种养殖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4.
1.鱼种消毒关.鱼种放养时要坚持药物浸洗消毒.一般用4%~5%的食盐水浸洗5~10分钟,水温在10~20℃. 2.合理放养关.做到同一池塘,鱼的品种和规格要多.一般吃食鱼占总放养量的60%,肥水鱼占40%.采用精养的、有增氧机的应适当密放,否则要稀疏的放苗.一般每667平方米水面,投放800~1 000尾.  相似文献   

5.
(一)调整品种结构目前,草鱼、鳊、鲫、青鱼等鱼仍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其价格比鲢、鳙每公斤约高出3元,比鲤约高出2元.在品种结构上增加这些品种的放养量仍是有利的.优质鱼与常规鱼的比例宜为4:1.池内还应套养名特优品种,如鳜、南方大口鲶、淡水白鲳、黄颡鱼、青虾、乌鳢等.此举既可除野,又不增加投饲施肥,每0.067公顷可增收200~500元.  相似文献   

6.
(一)调整品种结构 目前,草鱼、鳊、鲫、青鱼等鱼仍具有一定的市场优势,其价格比鲢、鳙每公斤约高出3元,比鲤约高出2元。在品种结构上增加这些品种的放养量仍是有利的。优质鱼与常规鱼的比例宜为4:1。池内还应套养名特优品种,如鳜、南方大口鲶、淡水白鲳、黄颡鱼、青虾、乌鳢等。此举既可除野,又不增加投饲施肥,每0.067公顷可增收200~500元。 (二)实行综合养殖(1)鸡—猪—鱼综  相似文献   

7.
黄颡鱼的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颡鱼,又名江颡、嘎牙子,为温水性鱼类,适应性较强,可在各类水域中养殖。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市场上畅销鱼类,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1池塘主养黄颡鱼1.1池塘选择与清整、消毒选择水质良好、水源充足的鱼池,水深在1.5米以上,面积一般为2 ̄10亩(每亩667平方米)的池塘。对于池底淤泥超过10厘米的池塘,必须清除过多的淤泥。在清除过多淤泥后,不要立即注水,而应在阳光下曝晒数日后,再进行清整消毒。放养前10 ̄15天,每亩用生石灰50 ̄75千克或漂白粉7 ̄10千克溶解化浆全池泼洒。1.2鱼种放养与品种搭配鱼种放养时间一般选择在5月中旬进行,放养规…  相似文献   

8.
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eo(Richardson)]又名黄姑鱼、黄腊丁、嘎鱼等,属鲇形目(Siluri—formes)、鳞科(Bagridae)、黄颡鱼属(Peheobagrus),在我国各大水系均有分布,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李明锋等,2010)。黄颡鱼营养丰富,肉质细嫩,无肌问刺,且具有滋补、药理作用(祁保霞,2009),成为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淡水养殖鱼类之一,在广东、广西、江苏、浙江、湖北等地区均有较大规模的养殖。黄颡鱼养殖方式主要有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两种,池塘养殖又分为池塘精养与池塘混养。黄颡鱼品种较多,有黄颡鱼、江黄颡鱼(瓦氏黄颡鱼)、岔尾黄颡鱼、光泽黄颡鱼等,人工养殖的品种主要是黄颡鱼和江黄颡鱼。本文以珠三角地区黄颡鱼养殖为例,简要介绍黄颡鱼池塘精养的几点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9.
在淡水鱼品种里,总产值能达几百亿的品种不多,黄颡鱼是其中之一。近些年来,黄颡鱼的发展不是最火的,但却是比较稳定的一个品种,主养的品种从最早的普通黄颡鱼,到全雄黄颡鱼,再到现在杂交黄颡鱼迅猛发展,每一个新品种的出现,都让黄颡鱼在全国的养殖量不断增加。2019年4月4日,农业农村部第155号公告,杂交黄颡鱼“黄优1号”等14个水产新品种,经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10.
为了改革传统养殖方法,探索池塘密放集约精养鲤鱼高产高效益的新养殖技术,北京市通县梨园乡高楼金鱼场在北京市水产研究所和通县水产局帮助下,开展大面积精养鲤鱼高产试验。1987年11月中旬在5个鱼池(每个鱼池的面积在10~13.5亩水深2~2.2米)总水面55.5亩中放养1龄鲤鱼鱼种106,110尾,重11,170.7公斤,平均亩放鲤鱼  相似文献   

11.
(一)鱼种培育鱼种培育是将夏花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将其培育成体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鱼种池以0.3公顷左右为宜,水深1.3~1.5米,放养方式分为主养和混养2种,主养亩(0.067公顷,下同)放夏花6000~8000尾,白鲢夏花1000尾左右,混养亩放夏花1000~2000尾,白鲢夏花2000尾左右,鳙鱼夏花500尾,草鱼夏花1000~2000尾,通常  相似文献   

12.
黄颡鱼又称嘎牙子、黄嘎、黄姑子、黄腊丁、盎丝、昂刺鱼、昂弓等,是我国江河湖泊中重要的经济鱼类。黄颡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鱼刺少,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近年来,黄颡鱼人工养殖在黑龙江省发展很快,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养殖高效鱼类品种。黄颡鱼在黑龙江省的池塘养殖周期一般为2年,第1年进行鱼苗培育,第2年进行鱼种培育,第2年进行成鱼养殖。湖泊、水库少量放养黄颡鱼,一般经过2年即可养至商品鱼。  相似文献   

13.
(一)鱼种培育鱼种培育是将夏花再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将其培育成体质健壮的大规格鱼种。鱼种池以0.3公顷左右为宜,水深1.3~1.5米,放养方式分为主养和混养2种,主养亩(0.067公顷,下同)放夏花6000~8000尾,白鲢夏花1000尾左右,混养亩放夏花1000~2000尾,白鲢夏花2000尾左右,鳙鱼夏花500尾,  相似文献   

14.
四、池塘主养大口鲇成鱼的技术 1.鱼池条件。良好的大口鲇成鱼池应有充足的水源,一般在5亩以下,水深1.5~2.0米为佳,若配备增氧机械则更加有利于高产。蓄水堰塘、山塘、坑凼,只要连通水源、清淤改造之后,也都能饲养大口鲇。 2.鱼种的放养量。一般应根据池塘条件、饲养技术、饲料供给、消费习惯、苗种价格等因素而定。实践证明,每平方米水面放养8~10厘米的鱼种1~2尾时,经130~150天饲养,即在当年就能养成平均尾重500~750克,亩产350~500千克的商品成鱼。在主养大口鲇的鱼池里,可以也应当配养一定数量的鲢鳙等滤食性鱼类,以消耗鲇池里太多的浮游生物,一般亩放尾重50~500克的鲢鳙鱼100~150尾。大口鲇鱼种的放养与成鱼  相似文献   

15.
四、黄颡鱼的养成技术 (一)池塘主养 凡是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土池、水泥池均可养殖黄颡鱼。一般池塘水深1.5米左右,面积的大小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0.5~4亩均可以。池塘在放养前10~15天,用200克/平方米的生石灰化浆全池泼  相似文献   

16.
有些养殖户因鱼种短缺,亩放养最多数不足。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是增养添放罗非鱼,它能起到稳产高产增收作用。 一般来讲,池塘里放养罗非鱼种有两种鱼种:一是越冬鱼种,二是自繁早苗。越冬鱼种多在4月下旬至5月初出池,规格每亩放养500~800尾,经过半年的养殖,到11月中旬即可捕到0.25~0.50公斤的商品鱼。  相似文献   

17.
鱼、蚌、鳖混养,是在养蚌的基础上套养鱼和鳖的一种混养模式。我国江南地区池塘养蚌育珠的规模很大,但过去养殖大多较单一。经多年试验,在养蚌的池塘中套养鱼和鳖,结果不但不影响养蚌育珠,还可养成优质的鱼和鳖,特别是鳖的质量明显优于集约化养成的质量。可以取得高于单养蚌几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选,即选择鱼种 黑鱼养殖应投放大规格优质鱼种,规格在10~15厘米左右,每667平方米投放2 000~2 500尾,并可套养200~300尾大规格花白鲢种.  相似文献   

19.
黄颡鱼为底栖杂食性鱼类,在成鱼池中套养,能充分利用成鱼池内低值鱼类和残饵,减轻水质污染,提高饵料综合利用率。每亩可产黄颡鱼10~15kg。1、鱼池面积5~20亩,水深1.5~2m,淤泥厚20~25cm,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有独立的注排水系统。鱼池东西向,坡比1:2~2.5。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  相似文献   

20.
(一)塑料袋充氧运输 规格为70厘米×40厘米的塑料鱼苗袋,水温在20~25℃时,每袋可装运鱼苗8万~10万尾,乌仔5000~7000尾,或夏花1200~1500尾,或5~7厘米长的鱼种600~800尾;或7~8厘米长的鱼种300~500尾,并可保证在24小时以内成活率达90%左右。 (二)帆布篓敞口运输 水温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