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潮 《江西饲料》2005,(5):40-42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主要是:(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且难以控制和解决,往往成为猪发病的主要诱因;(4)低温环境更适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多风、风速大及风向多变等可促使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5)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实施消毒的难度加大,消毒效果明显降低;(6)寒冷的气候影响,饲养管理人员疏懒,日常管理操作不到位.  相似文献   

2.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主要是:(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且难以控制和解决,往往成为猪发病的丰要诱因:  相似文献   

3.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由于气温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抵抗力下降,直接危害猪的健康,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且难以控制和解决,往往成为猪发病的主要诱因;用药物或物理方法实施消毒的难度加大,消毒效果明显降低;寒冷的气候影响,饲养管理人员疏懒,日常管理不到位等诸多因素造成多种疾病的发生,给养猪业造成损失.本文简单介绍冬春季节猪容易发生的几种疾病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当代养猪》2004,(1):35-37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主要是:(1)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通  相似文献   

5.
冬春季节是一年中猪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冬春季节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通风与保温矛盾突出,且难以控制和解决,低温环境更适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多风、风速大及风向多变等可促使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6.
冬春季节猪病发病率最高主要是:(1)气温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形成寒冷应激;(2)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3)低温环境更适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多风及风向变化快可促使猪群间疾病的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7.
冬存季节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特点有密切关系,包括气温降低且变化剧烈,寒流及雨雪频频侵袭,彤成寒冷应激,大环境对猪的健康产生直接危害;猪舍内保温不足,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  相似文献   

8.
冬春季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剧变有密切关系,气温降低、寒冷应激,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通风与保温的矛盾,往往成为猪发病的主要诱因,低温环境更适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  相似文献   

9.
冬春季气候寒冷,当猪场养殖密度过大,舍内粪污及饲料残渣未及时清除,消毒不严,通风换气不良致有害气体超标时,极易引发猪蓝耳病,并导致呼吸道疾病发病率上升,因此,猪场冬春季应加强猪蓝耳病防控。1注意通风与保温冬春季养猪场应做好猪舍的保温工作,同时应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开启门窗适当通风,必要时可开启换气设施,以保证舍内空气新鲜。  相似文献   

10.
冬春季是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这与气候和环境剧变有密切关系,气温降低、寒冷应激,猪抗病力下降,尤其对猪呼吸器官损害严重;通风与保温的矛盾,往往成为猪发病的主要诱因,低温环境更适于各种病原微生物的生存;消毒剂选择不当、日常管理不到位都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北方冬季气候十分寒冷,畜禽舍内保温和通风换气一直是重点解决的问题。为了降低冬季猪舍保温取暖成本,多数猪舍通风换气不足,致使猪舍内空气环境较差,对哺乳母猪、仔猪健康发育影响较大,冬季仔猪易发或多发呼吸道疾病。为了解决北方寒冷季节猪舍内环境恶化问题,笔者针对猪场猪舍没有窗户或虽有窗户,但窗户太小、太少,夏天不利舍内通风降温的问题[1],并充分考虑猪舍在有利于猪生产的同时,冬季能防寒保温,夏季能防暑降温[2],设计了一  相似文献   

12.
一、发病原因 发病原因主要表现在:(1)从外地引进隐性病猪混入健康猪群;(2)冬季猪场不注重保温工作,昼夜温差较大;(3)猪群饲养密度大,在通风不好的情况下易引起此病发生;(4)猪栏下蓄积过多的粪便,猪舍内氨气味较浓;(5)使用煤炉取暖,造成舍内空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含量较高;(6)消毒工作做不到位,甚至不消毒;(7)给猪饲喂发霉的饲料;(8)平时猪场不注重适时药物保健工作等.  相似文献   

13.
寒冷季节保育猪舍不可忽视通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寒冷季节保育猪舍不仅需要保温,也需要良好的空气环境,但保温与通风是相对矛盾,目前很多养猪者往往忽视通风的重要性。保育猪舍通风不良时,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浓度,以及湿度、尘埃、微生物超标,是副猪嗜血杆菌等病的重要诱因,导致保育猪呼吸道疾病多发,死亡率及淘汰率较高。完善隔热与保温的设施,采取局部保温,抢时机通风,有害气体减排及除臭措施,可以在做好猪舍保温的同时改善空气质量,使保温与通风两者兼顾,提高保育猪健康水平和生产成绩。  相似文献   

14.
薛惠莉 《猪业科学》2015,(12):34-36
<正>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在我国养猪产业中有着突出的区位优势。然而,北方气候区冬季漫长寒冷的气候使得养猪生产者在进行舍内环境控制时面临保温和通风两难选择。如何平衡通风和保温这对矛盾以保证现代猪种较高的生产成绩是养猪生产参与者面临的重大难题。太阳能猪舍的基本原理及理念就是利用北方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冬季气候寒冷,猪舍的保温工作十分重要,但保温良好往往就无法做到良好的通风换气,一直以来这两个问题是东北地区养猪业中存在的矛盾,近几年随着冬季取暖成本的不断提高,猪场为了降低采暖成本,绝大多数猪舍通风换气不够,从而导致猪舍内部空气环境条件较差,后果是对猪群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影响严重。  相似文献   

16.
(1)保温防寒不忘通风。冬季气候寒冷,而舍内需要的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很大,既要通风换气,又要保持舍内温度,形成了矛盾,这也是冬季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鸡舍要求保暖  相似文献   

17.
猪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猪合里生活,猪舍建筑合理与否,对猪的健康、生产性能及饲养管理有密切关系。设计合理的猪舍应当是冬暖夏凉、通风、采光良好、舍内空气新鲜、无贼风,否则冬冷、夏热、舍内通风采光不好,空气污浊,阴冷潮湿,对仔猪成活肥猪快长大为不利。黑龙江省气候寒冷、持续期长达半年之久,解决冬季猪舍阴冷潮湿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重中之重。作者通过四十年的养猪生产实践,设计了节能瓦砖保温猪舍、土坯草盖保温猪舍及塑料大棚保温猪舍。这些猪舍冬季舍内不取暖皆可达到15℃~20℃,除保证猪只正常生长发育外,还节省了大量能源(燃料)。……  相似文献   

18.
冬春季节气温较低,气候寒冷多变,刮风、寒流等因素导致猪舍内保温差、通风不良、供氧不足、有害气体增加,致使猪抗病能力下降,猪病开始多起来.除了强制免疫的疾病(猪口蹄疫、猪瘟、圆环病毒、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之外,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的发病率也明显升高,使得冬春季节成为一年中猪病发病率最高的时期,给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为此,结合冬春季猪病发生特点,建议大家做好猪呼吸系统疾病和猪消化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9.
冬季寒冷天气、夏季高温环境严重影响了猪的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证猪的生长环境。探讨不同类型猪舍冬季保温与通风措施,夏季防暑降温措施,目的在于为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为广大养殖户带来效益。  相似文献   

20.
冬季鸡舍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浓度过高等因素导致鸡舍内空气相对缺氧,在缺氧情况下,蛋鸡易发生腹水综合征,应引起高度重视. 1 发病原因 1.1 舍内缺氧 在寒冷的冬季,饲养者往往只注意给鸡舍保温而忽视了通风换气,同时加上饲养密度又较大,这样一方面造成鸡舍通风换气不足,有害气体(NH3、CO2等)及尘埃浓度严重超标,空气污浊、潮湿,氧气含量下降,形成一种缺氧的环境; 1.2 舍内相对缺氧 因气候寒冷,鸡体的基础代谢率升高,耗氧量增加,加重了相对缺氧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