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5年,我们将G30菌株继续通过鸡体传至165代,培育出一株免疫原性良好,毒力较为稳定的口服猪肺疫弱毒菌株(简称G165)。现将本菌株的培育过程、毒力、免疫原性、稳定性和免疫持续期等项试验报告如下: 一、G165弱毒菌株的培育过程将G30菌株划线接种于含0.1—0.2%裂解全血的马丁琼脂平皿上、37℃培养16—24小时,在显微镜下选择5个以上Fg型菌落,接种于马丁汤内,在37℃培养20—24小时,取培养液5—10毫升,经静脉接种2—3月龄的雏鸡。接种后鸡只呈  相似文献   

2.
将血清型O111k58、O119k69、O128k67、O44k74、O144k90和O126k676个大肠埃希氏优势菌株分别接种于肉汤培养基,37℃振荡培养18 h,纯检合格即为制苗菌种。分别将6个菌株接种于营养琼脂培养基,37℃恒温培养22 h,用生理盐水洗下菌苔,细菌计数,浓缩成含菌数200亿/mL的悬液,等量混合。经甲醛灭活,以蜂胶为佐剂,按一定比例配制成100亿/mL大肠杆菌的蜂胶佐剂灭活苗。经安全试验、免疫剂量试验、免疫效力和免疫持续期试验证明本疫苗安全、有效。免疫接种1 mL,试验兔即可获得坚强免疫力,80 d保护率为100%。  相似文献   

3.
犊牛大肠杆菌药敏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材料 1.1供试菌株的分离签定与培养 1.1.1菌株分离 从我县中兴农牧奶牛场因腹泻死亡的病犊一头,取肝脏作细菌分离,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挑取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灰白色、半透明的小菌落,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再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挑取孤立的红色菌落。  相似文献   

4.
<正>1材料(1)供试菌株的分离鉴定与培养。从丰宁县乐拓牧业公司羊场因腹泻死亡的羔羊中取1只进行试验研究,取肝脏做细菌分离,接种于普通营养琼脂平板,37℃培养24小时,挑取表面光滑、边缘整齐、灰白色、半透明的小菌落,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37℃培养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用文献中介绍的几种可用于杀灭炭疽芽胞的化学药剂,对炭疽芽胞的敏感性进行了试验,以找出一种较为理想的杀芽胞药剂。现报告如下:一、材料及方法1.试剂①5%甲醛水溶液。②1%碘液(碘2克加75%酒精100毫升、用生理盐水稀释成所需浓度);③0.5%碘液(配法同上);5%过氧化氢水溶液;⑤0.2%氯化汞水溶液;⑥2%高锰酸钾溶液;⑦灭菌生理盐水(对照用)。2.菌液实验室保存的强毒炭疽杆菌,接种普通琼脂斜面,37℃培养24—72小时,涂  相似文献   

6.
1菌种的复苏(1)在超净化工作台上,将冻干菌种外壁用75%酒精棉消毒,放在灭菌的双碟内,待干,将菌种管的封口一端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灼至红热,用灭菌毛细滴管吸取灭菌水,滴在灼热的菌种封口端,使其瞬间骤冷而炸裂。(2)用灭菌镊子,在火焰旁将炸裂的封口打开,放入灭菌双碟内,另取1支灭菌的毛细滴管,在火焰旁吸取普通肉汤培养基少许,加入冷冻管内,将冷冻干菌块搅动使之溶解,吸出管内菌液,分别接种到2个普通琼脂斜面及普通肉汤培养基内,斜面与肉汤置35~37℃培养22~24小时。毛细滴管及菌种管投入消毒液内。(3)取出培养物观察菌苔形态及有无杂菌,涂片,…  相似文献   

7.
鸡大肠杆菌病的实验室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大肠杆菌病简介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禽类肠道中的常在菌。本菌有148个血清型。我国鸡的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有50个。病鸡的病变为气囊炎、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全眼球炎和肉芽肿,并引起鸡胚和鸡的死亡。2 病料的采集从感染病鸡的肝脏、输卵管、腹膜内的干酪样物进行无菌采样。组织和脏器的采集:新鲜尸体剖开腹腔后,不损坏肠道。首先烧烙脏器表面,将接种环自烧烙部位插人组织内缓缓转动接种环,取少量组织和液体做涂片镜检或接种在培养基上。3 检验程序3.1 分离培养营养琼脂:将病料直接接种在营养琼脂平板上,置37℃恒温箱培养24小时后观察。菌落为灰白色,1.5~2.0毫米圆形菌落。(营养琼脂配制:肉汤100毫升,琼脂2~3克。直接高压灭菌15磅30分钟。待琼脂冷至50℃~60℃倒板。)麦康凯琼脂:将病料直接接种在麦康凯平板上,置  相似文献   

8.
1992年5月我局对经南通口岸出口的活文蛤检疫中,检出一株致病性嗜盐菌,现报告如下。 一、分离培养 用无菌方法取文蛤内容物剪碎、混匀,接种于嗜盐菌增菌液中,充分摇匀,置37℃培养24小时。以白金耳取增菌液划线接种于嗜盐菌选择性琼脂平皿,培养24小时。从平皿中挑取中等大小、圆形、边缘整齐、光滑、微隆起、灰白色半透明、无  相似文献   

9.
<正>1采集和细菌的分离培养对不同养殖户的临床型乳房炎的牛奶采样20份。采集前先用温水洗涤乳房,继用0.2%新洁尔灭,再用75%酒精棉消毒乳头,清洗消毒乳头后用消毒纸巾擦干。采样乳区弃去头3把乳,以排除部分污染的杂菌,然后以无菌操作的方法在每个乳室采集奶样约10毫升,置于灭菌试管中,0℃~4℃保存。细菌的检查,先将乳样摇匀,分别接种普通营养琼脂、三糖铁琼脂、血液琼脂、麦康凯、伊红美蓝琼脂平板,然后置37℃温箱培养18~36小时,根据情况可延长至60小时。观察平板细菌生长的情况,作好记录。根据菌落的形态特点,挑取典型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初步鉴定分离病菌种类,然后接种肉汤,琼脂平板进行纯培养,并根据生化特性进一步鉴定细菌。  相似文献   

10.
某场一成年海狸鼠发病死亡,从该鼠肺组织分离出一株布氏杆菌,经鉴定为牛种第3生物型布鲁氏菌。1细菌分离:河北省某养殖场一只雌性海狸鼠发病死亡,剖检皮下淤血,颈淋巴结淤血,肺淤血。取心血、肝和肺组织分别接种于含10%绵羊血的马丁琼脂平血上,37℃培养4天,接种肺组织的平皿长出细小菌落,接种心血和肝组织的平皿不长菌。将细小菌落在血琼脂平皿上连续移植传代,传至6代,细菌容易生长,培养48小时的菌落直径0.5-0.7mm,菌落是圆形、突起、光滑。在血斜面上培养后的菌落连成片,极为粘稠。该菌在马丁肉汤中生长缓慢,在厌气肉肝…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导149种中药抑制猪霍乱沙氏杆菌(Sal.suipestiter)的初步筛过试验结果。将中药研磨成粉末,分装于小瓶中高压121℃、30分钟)灭菌。试验方法是将融化之无菌2.5%普通牛肉浸汤琼脂倒入无菌平皿中(每皿20毫升左右),凝固后,再将0.7%牛肉浸汤琼脂(pH7.6)融化,待其温度降至45℃时,按1:25的比例,迅速加入猪霍乱沙氏杆菌悬浮菌液(悬浮菌液系用一斜面猪霍乱沙氏杆菌的24小时培养物悬浮于5毫升灭  相似文献   

12.
1988年6月,某地送检1具1岁牦牛尸体。据送检者讲,该牛生前无任何异常情况,于晚上突然死亡。经检查,牦牛尸体高度臌胀,耳道出血,肛门外翻出血,血液凝固不良。取耳切面涂片,用瑞特氏染色镜检,发现有呈竹节状排列的大杆菌,菌体两端平截并具有荚膜。取耳切面血液和少量腹水分别接种于绵羊血琼脂平皿及普通琼脂平皿上,37℃培养24小时后检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副鸡嗜血杆菌A型、B型攻毒用菌液的活菌计数及预攻毒效果的比较,得出使用A型菌液攻毒,菌液制备的较佳条件是:菌种接种于鸡肉汤琼脂板,5%二氧化碳,37℃培养48小时后,挑取典型菌落,接种鸡肉汤培养基,摇菌8小时后,按兽药典方法要求进行攻毒。使用B型菌液攻毒,菌液制备的较佳条件是:菌种接种于鸡肉汤琼脂板,5%二氧化碳,37℃培养16小时后,挑取典型菌落,接种鸡肉汤培养基,摇菌6小时后,按兽药典方法要求进行攻毒。  相似文献   

14.
<正> 1 环境监测要定期监测鸡舍内环境,测定舍内空气、器物表面的病原菌、饮水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等卫生指标。每星期检测1次有害气体氨、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含量,氨浓度应小于20×10~(-6);清洁的饮水,pH值8,每100毫升水中的大肠杆菌数不能超过500。选用不同鉴别培养基监测,鉴定消毒效益和病菌存在程度,可采用取样法和自然沉降法。取样法是用无菌棉拭子沾无菌生理盐水涂擦检测部位(如鸡体),接种于培养基上,于37℃温箱培养24小时,记录菌数并鉴别细菌。自然沉降法是置培养基于监测室的有代表性位置,打开平皿盖,让细菌自然沉降30~60分钟后,倒置于37℃温箱内,培养24小时,记录菌数并作鉴定。  相似文献   

15.
1材料和方法生产用毒种的繁殖。将毒种用灭菌生理盐水作1万倍稀释,尿囊腔内接种10日龄无特定病原(SPF)鸡胚,每胚0.1毫升,置36℃孵育,收获接种72小时的感染鸡胚液,装于灭菌容器内。将检验无菌且1%鸡红细胞悬液凝集(HA)效价≥10 log2的鸡胚液混合,定量分装,-70℃冷冻保存。  相似文献   

16.
贵州猪大肠杆菌本地株多价灭活疫苗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选择本地分离的3株致病性大肠杆菌O139、O138、O101,分别接种于LB固体培养基于37℃恒温培养箱培养20 h,用0.85%生理盐水洗下菌落,进行活菌计数,3株菌按等量混合,加入0.4%甲醛灭活48 h,再加入20%氢氧化铝胶混匀,制成灭活疫苗置2~4℃冰箱保存。将该疫苗接种无菌的LB固体和麦康凯培养基上37℃培养48 h进行无菌检验,并接种小白鼠进行安全性检验,结果均合格;接种该疫苗14 d后,对小白鼠进行攻毒试验,试验组小白鼠健康无任何异常反应,对照组全部死亡,疫苗的免疫保护率达100%,说明疫苗安全。  相似文献   

17.
马军 《中国家禽》2005,27(14):45-46
病毒分离与鉴定是实验室最常用的病原学诊断方法。通常以发病死亡鸡的法氏囊和脾脏作为病毒分离的材料,其中法氏囊的病毒含量最高,其次是脾和肾。分离病毒最敏感的方法是选择9~11日龄的SPF鸡胚,病料经研碎后,加灭菌生理盐水做成1:5~1:10悬液,以3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加入抗生素(女1120000国际单位/毫升的庆大霉素)作用1小时,经绒毛尿囊膜接种,37℃培养4~6天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8.
猪瘟猪副伤寒混合感染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11月,贵州省某公司从北京引进40~50kg大约克种猪(曾接种过猪瘟兔化弱毒疫苗),1周后,有30头猪先后发病,其临床症状为:体温升至40℃以上,全身皮肤发红,后期发绀,同时伴有腹泻。经青霉素等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著,死亡20头,病死率达66.7%。经实验室诊断,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1)病料贵州省某公司送检病死亡猪。(2)猪沙门氏菌标准血清购于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1.2方法1.2.1细菌分离无菌取肝脏、脾脏、淋巴结病料分别接种在鸡鲜血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h后,挑取鸡鲜血琼脂培养基上单个菌落接种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h。1.…  相似文献   

19.
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鸡源大肠杆菌在改良马丁肉汤、营养肉汤、麦康凯琼脂和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菌毛的表达以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培养的鸡胚气管上皮细胞的粘着。大肠杆菌O78、O36、O49在改良马丁肉汤和麦原凯琼脂上经37℃72小时培养后菌毛生长良好,能够牢固地粘着在鸡胚气管上皮细胞绒毛上。  相似文献   

20.
鸡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对鸡胚气管上皮细胞的粘着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鸡源大肠杆菌在改良马丁肉汤、营养肉汤、麦康凯琼脂和普通营养琼脂培养基上生长时菌毛的表达以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对培养的鸡胚气管上皮细胞的粘着。大肠杆菌O78、O36、O49在改良马丁肉汤和麦康凯琼脂上经37℃72小时培养后菌毛生长良好,能够牢固地粘着在鸡胚气管上皮细胞绒毛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