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杜富林  石双  杜娅茹 《草业科学》2016,(10):2136-2143
以内蒙古两大牧区锡林郭勒盟和呼伦贝尔市为研究区域,以442户实地调查牧户数据为基础,运用描述统计分析方法和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牧户委托放牧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户主年龄、畜牧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是否禁牧和单位面积载畜量对牧户委托放牧行为有显著正影响(P0.05),而放牧经验、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固定资产价值以及有无打草对牧户委托放牧行为有显著负影响(P0.05)。基于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规范委托放牧行为,完善委托放牧方式,实现草地有效管理的政策建议,以期在牧户草地承包权长久不变、经营权或使用权流转不畅现状下,为政府部门制定和完善草原牧区草地管理政策和制度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牧户作为三江源区自然资源利用的决策主体,研究其生计策略对于当地的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分层随机抽样的第一手调查资料,将牧户生计策略划分为纯牧型和多样型,运用二元Logistic模型实证分析了影响牧户生计策略选择的关键生计资本指标。结果表明:1)不同生计策略牧户的生计资本状况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多样型牧户的生计资本状况优于纯牧户;2)草地面积、住房质量、家庭年收入、亲友圈是否有人担任干部和居住地到最近集市的距离,是影响三江源区牧户生计策略选择关键生计资本指标;3)三江源区牧户的生计活动方式和收入结构总体单一,即使是多样型牧户也并未脱离放牧为主的生计活动。以上述关键生计资本指标作为突破口,积极合理引导牧户选择有利于生态保护的生计策略或是今后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改善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保护和建设草原生态需要牧户调整放牧强度。草地资源是畜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数字技术是畜牧业提质增效的内在动力,二者结合导致的草地利用强度变化对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影响重大,故研究数字技术采纳、草地流转对牧户载畜率的影响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基于内蒙古322户纯牧户调查数据,采用Tobit模型探讨数字技术对牧户放牧强度的直接效应,选择调节效应模型分析草地流转影响数字技术与放牧强度之间关系的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数字技术采纳可有效降低牧户放牧强度,且在不同收入占比牧户间存在异质性;草地流转对数字技术降低牧户放牧强度具有调节效应,其中草地转入负向调节数字技术对放牧强度的抑制作用;草地转出呈正向调节效应。因此,为可持续利用草地资源,引导牧户调整放牧强度,应推广数字技术,加快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技术培训,提高牧户数字素养与技能;完善线上草地流转交易平台,加强转入草地使用情况监督;增加牧户非农生计策略选择,推动草地转出长期化。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以内蒙古自治区五大草原类型15个旗(县) 848户牧户的调研数据为分析样本,通过熵值法评估不同类型生计资本的权重,然后建立二元Logit回归模型定量分析牧民生计资本与旱灾应对策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内蒙古自治区50.12%的牧户认为过去5年发生了旱灾,并有47.52%的牧户采取旱灾应对策略。2)牧民应对旱灾策略主要为购买草料、出售家畜和转场放牧,占比分别为33.02%、15.80%和10.38%。3)牧户的生计资本存量对其采取的旱灾应对措施购买草料、出售家畜、走场放牧、寄养家畜、外出打工存在显著影响。内蒙古自治区牧民由于生计资本存量较低,应对旱灾风险的策略较少,因此,应通过开展技术培训,发展多元化信贷供给模式,建立专业化牧民协会等措施增强牧民旱灾抵御能力。  相似文献   

5.
草地放牧制度不仅反映畜牧业生产的特征.也决定其性质.草地放牧制度选择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草地生态环境质量以及牧户经营收入.在阐述草原牧区草地放牧制度演变的基础上,采用基于随机抽样的人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方法,对位于浑善达克沙地的6个苏木290个牧户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牧户草地放牧制度的不同类型以及草地利用中的经营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6.
自游牧民定居工程开展以来,定居牧民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利用北疆地区3个市(县)牧户生计调查所得到的459户样本数据,通过牧户类型划分,运用定序Logit方法分析牧户的生计资本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牧户的生计资本和生活满意度均存在区域差异和个体差异.福海县牧户生计资本指数最高,纯牧业牧户生计资本指数最高;塔城市牧户生活满意度最高,纯牧业户满意度高于兼业户和非牧业户.牧户生计资本对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其中,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加会提升牧户的生活满意度,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加会降低牧户的生活满意度.鉴于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丰富牧户生计资本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辨明牧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探索限制牧户风险应对的深层次因素,并进一步寻找提高牧户风险应对能力的对策,基于内蒙古中东部三个草原类型区的入户调研数据,参照英国国际发展部的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对比分析了不同草原类型区牧户面临的主要生计风险及采取的应对措施,并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牧户风险应对策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市场风险、金融风险和自然风险为当前牧户最担心的三种生计风险;草甸草原区牧户最担心的是金融风险,典型草原区和荒漠草原区牧户最担心的则是市场风险。(2)牧户选择最多的四种风险应对策略分别为出售家畜、寻求政策支持、银行借贷以及改进生产技术。(3)自然资本是影响牧户风险应对策略选择的最关键因素,人力资本、物质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次之,信息资本是影响最弱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牧民合理放牧、维护草场生态和促进人与草原和谐相处提供理论支撑,在野外考察和实验室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和定量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定居网围栏放牧方式下牧户草场植物群落特征及稳定性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结果表明:处于不同放牧强度下的牧户草场植物群落特征已出现显著差异;牧户草场放牧强度与草原退化指示种平均重要值占比呈正相关;牧户放牧强度与草场植物群落稳定性呈负相关。说明放牧强度对牧户草场植物群落特征及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当牧户放牧强度超过草场的承载力时可能引起草原稳定性减弱、植物群落物种间结构差异化,从而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失衡。控制牲畜数量、合理放牧是当下保护草原生态、促进牧区人地关系和谐发展的必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基于对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267户牧民的调研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后牧户的生计脆弱性,并在此基础上对牧户生计脆弱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实施,牧户的生计脆弱性水平总体有所增加。其中,生计暴露性水平和生计敏感性程度有所缓解,而适应能力却呈下降趋势;不同代际类别的牧户生计脆弱性均有所增加,老一代牧户的生计脆弱性最大,中生代牧户次之,新生代牧户的生计脆弱性相对最小。家庭总收入、政策实施后生产经营资料投入是否变动对牧户的生计脆弱性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政策实施后家中是否有人务工对生计脆弱性具有正向影响。根据研究结果,分别从发展合作经济组织、完善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加大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力度以及重点关注高龄牧户群体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针对黄河源区沙曲河口—玛曲段牧户,采用PRA调查法,利用调查问卷获取牧户生计资本信息。基于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构建了牧户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作为自变量;将牧户生计活动类型划分为草地依赖型和多样化型作为因变量。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牧户生计策略选择与生计资本指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计活动能力、资金筹措渠道指标分别在1%,5%的显著性水平上对牧户采取多样化型生计活动具有正面影响,劳动能力、草地规模、草地质量、家庭住房、年收入、亲戚数量和可信任的人指标对牧户采取多样化型生计活动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胡继然  姚娟 《草业科学》2020,(4):800-811
牧户依赖于生态系统服务,并且影响生态系统提供服务的能力。研究揭示草原牧区牧户生计与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关系的特征规律对实现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应用生态系统服务依赖度(index system of farmer dependence on ecosystem services,IDES)指数模型分析了喀拉峻190个样本牧户调查数据,探讨了外出务工、经营旅游业、畜牧业生产及旅游畜牧兼业4种生计策略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度;进一步利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讨论了4种生计策略牧户生计资本对IDES的影响。结果表明,1)牧户从生态系统服务中获得收益差异显著,经营旅游业牧户获益差距最大,其从文化服务中获益最多,户均15564元,从调节服务中获益最少,户均482元;2)不同生计策略牧户对生态系统服务的依赖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旅游畜牧兼业>经营旅游业>外出务工>畜牧业生产;3)不同生计策略牧户的生计资本与IDES的关联度存在强弱差异,其中社会资本与IDES存在强关联,其他生计资本与IDES存在中度关联。基于此,提出鼓励牧户适度兼业,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能力;健全草原旅游参与机制,增强文化服务依赖性;提高牧户社会资本,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关联性等建议,从而推进生计与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程红丽  陈传明  何映红 《草地学报》2021,29(12):2817-2826
分析牧户生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对于降低牧户生计脆弱性和减少生计风险负面影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专题调研的468份问卷,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研究国家公园牧户生计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祁连山国家公园牧户面临就业风险、市场风险、健康风险、养老风险和环境风险等多种生计风险的冲击,并且受到家庭资产禀赋不同程度的影响;生计风险按照严重程度依次为:就业风险>市场风险>健康风险>养老风险>环境风险;牧户家庭资产禀赋中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牲畜数量、草地面积和草场退化情况等是影响其生计风险的显著因素。因此,加大政府就业扶持政策、鼓励牧户积极参与合作组织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体系等措施,可改善牧户生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牧民对休牧、禁牧政策的响应有助于充分认识当前牧民生计诉求与实现困境, 以期为引导牧户亲环境行为和完善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以玛曲县草原牧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从主观认知、生产行为、生计方式等 3 个方面分析了牧民对休牧、禁牧政策的响应。 【结果】牧民在脆弱草原生态问题认识上达成共识,自觉响应休牧禁牧政策。生产方式从传统的放牧养殖向产业组织模式创新的现代舍饲养殖转型。牧民就业途径不断拓宽,极大地加速了牧民“农转非” 进程,其社会角色随之由单一的“牧羊人”向市场价值的发现者、创造者以及分配者多元化转变。牧民收入形成了以畜牧业经营收入为基础、工资性收入为重点,转移性收入为补充的多元格局,同时传统生产经营支出趋于下降,而以社会交往为代表的支出不断增加。另外,牧民政策响应过程中具有明显的 “跟随性”和违规或不合理放牧行为,随着政策的不断推进,不合理放牧行为逐步收敛。【结论】 培育牧民基于内应力的生态理性,完善草原保护制度的运行监督机制对牧区绿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未来,应将增强牧民生计资本、提升牧民生计能力与完善禁牧、休牧种草奖励机制、加大退牧补贴力度更好的结合起来,在提升牧民收入的同时提高草原保护能效、恢复草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放牧强度对克氏针茅典型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2013年对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额里图牧场克氏针茅典型草原的6个牧户进行了连续3年的放牧强度与生长季草场地上生物量的追踪调查研究。结果显示,6个牧户间放牧强度和生长季草场的地上生物量差异显著(P0.05),放牧强度在牧户间的差异达5.4~6.5倍之多,但地上生物量的差异只有1.8~2.1倍。地上生物量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而降低,两个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在年均降水量有所增加的情况下,地上生物量仍逐年下降,主要是草场的放牧强度逐年增加造成的,因此,放牧强度是决定草场地上生物量的最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牧户对自有草场和转入草场利用强度的差异问题,从而正确认识草场流转真实效应,推动草场流转走向规范化和促进草原生态环境改善。【方法】基于对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6个苏木(镇)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草场地块使用权属性对牧户放牧强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一步分析不同契约安排对牧户在转入草场放牧强度可能发挥的作用。【结果】牧户在自有草场和转入草场上的放牧强度有所差异。转入草场后,牧户会降低自有草场的放牧强度,倾向于在转入草场上放养更多的牲畜;不同契约安排对转入草场放牧强度的影响存在区别。签订书面契约和流转来源于亲戚熟人可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牧户的放牧强度,而约定流转年限对牧户放牧强度未产生显著的影响。【结论】在后续草场流转的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转入草场使用程度监管、增强流转合同的约束力及对新型畜牧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6.
李惠梅  张安录 《草地学报》2015,23(4):679-688
三江源草地生态环境退化严重,牧户对生态环境退化的感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地的生态安全,更是产生保护行为响应的前提。通过对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牧户进行参与式结构问卷调查研究,将草地生态环境的退化感知细化为覆盖度下降、植株矮化、生物多样性下降、鼠害猖獗、黑土滩/荒漠化加剧、群落演替、草地生产能力下降、毒草和杂草增多等8个指标,借助定量分析建立了牧户草地生态环境退化综合感知指数,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探讨了影响牧户环境退化感知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牧户对三江源区草地生态环境退化有一定程度的感知,但仅仅对较明显的退化结果有略高的认知。牧户拥有的生计多样化能力直接影响了他们对草地生态环境退化的感知,故从根本上解决三江源区牧民的严重依赖草地生态环境而生存的单一化的生计问题,通过优化和丰富牧民的生计方式来影响和调控当地草地生态环境退化趋势,认识环保知识在宗教信仰、日常环境教育宣传中的重要性,有效地加大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在改善牧户生计问题的基础上制定牧户认同和支持的自然资源管理规划和政策,才有可能激励牧户主动地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并最终实现牧户生活幸福-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了野外采样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探讨了不同放牧方式对克氏针茅草原植物群落特征及稳定性的影响。得出结论如下:中蒙样带内两苏木牧户草场样地群落内植物总种数几乎相同,但群落内植物组成结构已出现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植物科属和优势种群的差异上;那仁苏木牧户草场样地群落内,多年生植物比重降低,植物的一年生化现象比纳兰苏木更为严重;那仁苏木牧户草场样地植物群落的稳定性低于纳兰苏木,牧户草场可能出现点、面状退化现象;放牧方式会对草场植物群落特征及稳定性产生重要影响,不当的放牧方式可能引起草场生态系统失衡。  相似文献   

18.
随着牧区社会-生态系统破碎化问题的凸显,公共草场自主治理引起了学术界关注。然而,中国现行草地承包制度下,自主治理制度的可行性及其实现机制仍有待系统研究。本文连续三年跟踪调查了内蒙古一片公共草场,应用SES框架解构了案例地复杂系统,并依据案例地情形构建了关联博弈模型,解析了公共草场自主治理制度下牧户互动机制。结果表明:草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关乎牧户长期生产成本。为了节约长期生产成本,牧区社区制定了公共草场自主治理制度。制度实施过程中,依据牧草长势和牲畜膘情形成了动态的草畜平衡规则,可操作的惩罚制度和地方政府弹性干预促进了自主治理制度的良好运作。同时,牧户之间的放牧博弈和社会交往博弈相互关联,使得自主治理制度以较低成本自我实施。该制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提高草地资源使用的公平性,也有利于牧户之间、牧户与地方政府之间信任的增长,提高生产互惠性和生产效率。因此,应探索建立自主治理和承包制度并存的多样化草地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利用产量和利润最大化理论,基于随机抽样调查构建多元选择模型,探讨不同类型牧户放牧决策差异及导致牧户过度放牧的内在机制,分析牧民家庭收入、畜牧业科技推广、草地管理投入、牧户兼业行为和风险意识等变量对牧户放牧决策的影响,模拟不同政策组合下过度放牧牧户降低牲畜存栏量的意愿。研究表明,1)牧户生产决策受畜产品价格影响大,然而,不同质量畜产品价格差异小,导致牧民忽略畜产品品质而过度追求存栏量,引致草地禁牧政策失效;2)牦牛饲养比重对牧户减少牲畜存量的边际倾向值最大,比重每增加1单位,牧户意愿降低牲畜存栏量5.684单位,由于牦牛饲养草地需求较多,对是否降低存栏量敏感;3)大部分牧户倾向于选择经济效益,寻找兼顾生态与经济,能够有效提高牧户参与的区域生态经济发展战略是未来西藏牧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策略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生态移民是国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牧户收入,从国家战略层面提出的决策,但由于该工程是一个长期工程,艰巨而复杂,移民安置问题突出,给生态移民工程的推进造成障碍。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市120户牧户的问卷调查,运用双重差分法从微观角度研究了生态移民工程对牧户经济效益的影响,并得出结论:第一,生态移民的经济效应为负,没有达到帮助牧民脱贫的初衷;第二,该工程在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草场在牧户之间的流转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