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果树面积不断扩张,经营果园的农户越来越多,果品市场已形成供大于求的态势,果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水果价格低迷,再加上市场需求无公害高档水果,经营者不得不加大投入,这样,果园的利润空间在渐渐缩小,有的甚至赔钱。要使果园效益增加,可走生态开发之路,利用果园本身的优势,增加新的财路。果园生态开发有以下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2.
有关专家针对果园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激增,果品市场竞争激烈.水果价低,果农收入下降的实际情况.提出加大果园生态开发力度,走果园结合种养、增加收入的新路子。前不久,有关专家经过市场调研和反复论证后,提出果园巧种养,果农多增收的四种可行模式,现介绍如下,供各地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3.
江娜 《油气储运》2009,(10):29-29
7月7日,全国标准果园创建活动在湖北宜昌正式启动,农业部将在全国创建300个标准果园,创建要求推进水果产业标准化建设,标准果园商品果率达到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相似文献   

4.
水果套袋,是目前生产高档果品的重要技术之一。套袋可促进水果果面着色、提高果面光洁度、预防病虫害、降低农药残留,是生产优质无公害水果,扩大水果外销,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增加果园经济效益,保持水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正>2009年7月7日,全国标准果园创建活动在湖北省宜昌市正式启动,农业部将在全国创建300个标准果园,创建要求推进水果产业标准化建设,标准果园商品果率达到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相似文献   

6.
受国际金融危机"大气候"的影响,江西省万安县返乡创业人员日渐增加,为此万安县委、政府加大水果产业开发扶持力度。介绍果园建园时如何把好果园规划关、栽植品种关和苗木定植关三个方面的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山地橄榄园生态恢复与生产力提升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福建各地开发山地果园积极性高,全省果园面积已达56.7万hm^2。但是,目前我省部分红壤山地果园的生产力明显偏低,加之许多不合理的开发,造成土壤侵蚀、土壤肥力贫瘠等问题,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资料显示,我省果园的土地侵蚀率达60.22%,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山地资源,实现山地果园的生态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是福建果园面临的课题。为此,我们在福州晋安区宦溪镇竹坑果树综合示范场,运用已有成果和技术,进行低产橄榄园改造和生态恢复建设,并引入草食性动物养殖等畜牧因子,建立果~草一牧生态果园模式,提升了果园的综合生产力。  相似文献   

8.
果园生态养鸡是指把鸡舍建在果园里,放养与舍养相结合的一种舍养模式。雏鸡保温阶段在舍内舍养,脱温后至出栏放养,白天采食草、虫、砂砾,晚上回舍休息。云南省德宏州属亚热带地区,又是一个多山的地州,在这里能种植很多亚热带水果。随着德宏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亚热带果园不断增加。实施果园生态养鸡,通过鸡吃果园内虫子,可减少虫害的发生,又可为果园提供有机肥,提高了果园的经济效益。但果园养鸡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控与舍养不同,如不重视将严重影响雏鸡成活率和养鸡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地果(Ficus tikoua)是桑科榕属多年生藤本的乡土地被植物,具有适应性强、用途广的特点,在生态修复、药用和水果利用价值以及水土保持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应用潜力。基于地果相关研究成果,对地果生态适应性、资源调查筛选和繁育技术进行概述;还对其土壤生态修复价值、园林绿化及水土保持利用价值、药用及水果开发价值等进行综述。对地果植物资源利用与研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关注的重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地果资源综合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水果产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水果的生长过程中,果园内会产生大量具有“双重性”的有机废弃物,传统的果园有机废弃物处理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果园的绿色发展。从综合生态利用角度,以修剪枝条的资源化处理为主线,综述了现阶段我国果园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指出规模化果园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利用方式主要有直接粉碎还田技术、生物覆盖技术、好氧堆肥技术、食用菌栽培技术和生物炭制备技术等。今后需要加强最佳利用途径的确定、“眼前账”和“长远账”的计算、专用处理设备的研发、成套技术解决方案的建立、政策引导力度的加大等方面工作,以利于规模化果园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生态利用的产业化,真正实现果园有机废弃物资源的生态循环利用,全面提高果园的价值和功能。  相似文献   

11.
一、玉溪水果生产现状(一)概况2005年玉溪市淘汰了部分老果园,年末果园面积12509.2hm2,比上一年减少1081hm2,减少8%;在果园面积明显减少的情况下,水果生产获得丰收,产量10813万kg,比上年增加2124万kg,增长24.4%。产量增加最多的品种是柑桔,比上年增加1897万kg,仅华宁县的柑桔产量就达3144万kg,比上年增加1027万kg。全市水果产值1.88亿元。  相似文献   

12.
<正>2010年5月2日,泰国尖竹汶府"果园旅游节"揭幕。让游客参观果园并尽情品尝水果,历来深受欢迎,既使游客参观了果园风光,吃到了新鲜水果,又为发展农业旅游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3.
水果印字是继水果套袋之后又一增值新技术,通过该技术的使用,使水果在食用价值之外,又增加了观赏价值,甚至成为"艺术品".精品水果项目围绕提升水果科技含量、开发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作文章.  相似文献   

14.
广西恭城县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县水果种植面积2.78万hm^2,注册登记以水果为主的农民专业合作礼806个,成员总数达3万多人,注册登记乡(镇)农民专业合作联社9个,全县申报并通过广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考核验收的出境水果果园注册登记的合作社234个,果园269个。2004年被农业部批准为第一批全国无公害水果生产基地县。  相似文献   

15.
果园的利润空间在渐渐缩小,有的甚至赔钱。要使果园效益增加,可走果园生态开发之路。 一是果禽型 即利用果园饲养家禽。一般理想的家禽为土鸡,每亩果园可放养50只土鸡,以一个10亩果园为例,可放养土鸡500只。以每只土鸡增值10元计算,10亩果园可增加收入为5000元。二是果牧型 即果园种草养畜。  相似文献   

16.
<正> 水是农业的命脉,是果树生产高产优质产品的关键条件。果园灌溉设施是现代化果园的重要标志。长江上中游水果开发项目中,水利投资占果园投资预算总额的40%,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17.
静宁县围绕果品产业,加大以果园"三沼"综合利用为主的"畜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技术研究推广,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制定了《"畜沼果"生态循环农业技术规程》,为今后这项技术的普及推广和果园"三沼"综合利用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8.
生草与节水技术是河南省镇平县星火良种研究所近两年来在无公害、生态果林建设研究中推广的一项新创新实用技术,此项技术是实现无公害水果栽培领域里一项创新实用新型耕作技术。长期以来。我国果树栽培一直沿用传统的果园裸露栽培,果园年年精耕细作甚至一年两耕两作,果园的清园使土地常年处于裸露状态。土地裸露,常因雨水冲刷造成大量水土流失和水分蒸发.还造成果树表层根系严重破坏或损伤。造成根系吸附能力降低.果树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降低:由于土地裸露.容易造成肥害、药害对土壤的污染,使土壤中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受到破坏或降低;由于土地裸露.天敌失去了生养身息的环境。天敌头数降低.导至果园生态平衡失调。果园病虫害危害加重等。针对果园土地裸露给果树栽培造成的不利影响。我们从2000—2002年在镇平县城郊乡唐庄村石榴园对生草复盖技术进行了探讨试验。此项技术研究无疑是对我围传统模式栽培果树的一项突破和有效改革。  相似文献   

19.
以素有“水果之乡”和“兴化桂圆甲天下”的莆田为典型研究区,分析各乡镇的年最低气温、年均温、年降水量及土壤类型等龙眼种植主要生态指标的分布特征,按照适宜度将莆田市龙眼果园生态种植区划分为3种类型:适宜区、次宜区、不宜区.研究结果为莆田市龙眼果园种植区划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也为闽东南及其他相似龙眼果园的生态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南安市新发果林综合场建于1996年春,该场以生态理论为指导,按照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要求,实行山顶造林、山腰种果、山脚养殖加工,进行了多层次布局、多种品种配置、多级质能转化的生态果园综合开发,基本建成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体系.目前已种植了东璧、福眼、水南1号、松风本、立冬本、友谊106等早、中、晚熟龙眼品种46.7 hm2,早钟6号枇杷20 hm2,芒果、杨桃、柚等名特优水果13.3 hm2,建成了80 hm2的优质果园.该场采取科学建园和有效的管理措施,使山地果园实现早结、丰产、优质、无公害的目标,为山地生态果园综合开发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