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试论养蜂业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30年来,中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养蜂生产的技术规范和产品质量标准,这些标准中的主体指标与国际养蜂,蜂产品贸易标准基本相适应,也体现了中国的养蜂生产和贸易国情。但我国没能在生产技术和产品品质的内在联系上,从标准的规定,颁布中加以联通,实际执行的相互脱节;产品标准偏重于理化指标,忽视国际市场对其天然性,无残留的特殊要求,相对滞后于生产和贸易的发展,其次,在宣传。贯彻实施标准方面尚未配套。为了打破“入关  相似文献   

2.
颜志立 《蜜蜂杂志》2008,28(10):11-11
编者按:近20年来,中国养蜂产业标准化得以长足进步.颁布的国家、行业和地方养蜂技术规范(规程)、蜂产品标准越来越多.近6年来,国家更加重视蜂产品的质量安全,有关药物(兽药、添加剂、农药)残留的含量及检测方法标准不断更新.为此,本刊将不定期刊载相关标准,分别介绍已颁布的各类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还将选刊相关的企业标准,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养蜂学会讯]11月7日上午,中国养蜂学会带领"21世纪第二届全国蜜蜂标准化养殖技术及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师资培训"学员100位代表赴密云参观成熟蜜基地和全国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北京京纯养蜂专业合作社、北京奥金达蜂产品专业合作社)。从良好的蜂场环境、洁净的蜂箱、标准的生产方式  相似文献   

4.
现行法规中涉及到养蜂用药和蜂产品质量安全的条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蜂产品的质量安全,事关养蜂产业生存兴衰,更关系到蜂产品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因此,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第48条明确规定:“养蜂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不得使用危害蜂产品质量安全的药品和容器,确保蜂产品质量。养蜂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这是我国首次对养蜂生产者在安全用药方面,以法律文件加以明确的新规定,务必引起养蜂同行的高度重视。1哪些药品会危害蜂产品的质量安全这需要在现行的相关法律和法规中查找。目前主要依据的是国务院2004年3月24日公布、2004年11月1日施行的《兽药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据中国蜂产品协会(92)15号文件通知,根据“关于筹备第33届国际养蜂大会与国际蜂联会谈纪要(备忘录)”和农业部(1992)农(牧)函字第44号“关于举办国际养蜂博览会的通知”精神,中国蜂产品协会决定积极支持和协助第33届国际养蜂大会筹备小组和农业部畜牧兽医司展览会领导小组的工作。为中国蜂产品推向世界,中国蜂产品协会将在博览会上设立大型国家级展台,展示我国蜂产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水平,并在中国养蜂学会的指导下作好参展产品的评优工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世界蜂产品生产和消费格局,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国蜂产品出口结构、国际蜂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趋势以及中国蜂产品在主要出口市场的受阻情况。笔者将当前蜂产品贸易情况与国外蜂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实施趋势相结合,分析技术性贸易措施发展趋势及其对中国蜂业发展和蜂产品出口的影响,提出蜂产品行业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浅谈蜂产品加工企业质量体系的建设中国是世界养蜂和蜂产品加工出口大国。随着蜂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加剧,质量已经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而中国发展优质高效养蜂业,也依赖于蜂产品加工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论述蜂产品加工企业按国际标...  相似文献   

8.
<正>(续《中国蜂业》2015年第5期)养蜂器具也需要符合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和要求的、污染蜂产品、危害蜂产品质量安全的养蜂器具;不得使用不符合国家技术规范和要求的,盛装过药品、燃料油、食用油或其他化工产品的容器盛装蜂产品。蜂产品包装必须符合《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相似文献   

9.
随着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及绿色食品贸易的迅速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产业之一。可是近年来养蜂的经济效益一路下滑,蜂产品价格一降再降,很多蜂农已经破产或濒临破产边缘。由于我国长期的自然经济和粗放经营.使蜂农对蜂产品中的标准意识。相对薄弱,使很多蜂蜜没有达到国家制定的标准。那就更不用说外国的标准了.这就使中国合格的“绿色”蜂产品少之又少了。所以我国以建立“绿色”蜂产品基地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优质为重点.大力发展“绿色”蜂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0.
<正>2015年6月17日,在湖南长沙,《蜂王浆生产技术规范》国家标准送审稿(计划编号:20131519-T·442)通过标准审定组审查。审定组成员由国家标准技术审查部、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蜜蜂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蜂产品协会、中国养蜂学会、扬州大学、吉林省养蜂研究所、南京老山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天恩生物工程高新技术研究所、北京百花蜂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单位的9位专家组成。审定组详细听取了标准编制情况的汇报,审  相似文献   

11.
赵二孟 《中国蜂业》2010,61(3):24-25
<正>一、"四化"养蜂法2002年颁布有关生产无公害蜂产品NY5134、5135、5136、5137、5138、5139六项标准,为此提出"四化"养蜂法,即养蜂生产标准化,蜂群管理规范化,饲养强蜂程序化,规模养蜂专业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幅员辽阔 ,蜜源植物和蜂种资源丰富 ,养蜂和蜂产品生产、贸易历史悠久 ,蜂业文化源远流长。总养蜂量、总产量、总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中华蜂业的发展对世界蜂业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察古知今 ,不言而喻 ,21世纪的中国不仅是世界经济强国 ,而且是蜂业经济强国。蜂业经济规模和层次将再上一个新的台阶。蜂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作为天然保健食品渗透到社会各个消费阶层。伴随着中国入WTO参与全球蜂业经济一体化进程 ,蜂产品的出口贸易势头更加强劲 ,出口创汇成为龙头 ,对外出口贸易离不开蜂产品 ,在世界蜂产品市场上占有举…  相似文献   

13.
福建省是我国养蜂主产区之一,在全国有一定的代表性。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养蜂技术的提高和高产蜂种的推广,我省蜂蜜产量稳定,蜂王浆产量大幅增长。我省养蜂生产是以追花夺蜜,转地放蜂的饲养方式为主,大部分的蜂产品随行就市,直接投售所在地的收购部门,只有少部分由我省外贸部门经营内销。近几年,在农业部、国家计委、国家科委、国家教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为福建省发展养蜂业及其产品相关产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1福建省养蜂生产和贸易的有利条件1.1出口机会和出口数量增加我省有蜂产品数量优势,省内蜂产品供过于…  相似文献   

14.
王秀红 《中国蜂业》2003,54(2):29-29
由于欧盟对我国蜂蜜禁运并迅速波及沙特、日本、美国、加拿大等国 ,使我国 2 0 0 2年蜂产品出口严重受阻 ,我国蜂业遭受了重大损失。为使我国蜂产品质量尽快与国际接轨 ,推进蜂业产业化 ,争取欧盟早日解禁 ,中国养蜂学会以“小规模 ,大群体”为战略指导思想 ,在会员中以“龙头企业加蜂户”的方式组建“中国养蜂学会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点 ,并按照国际要求和规范进行技术培训。建设中国养蜂学会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示范点的设想是在 2 0 0 2年 3月学会全体理事会上提出的 ,会后得到农业部畜牧局的肯定。又在2 0 0 2年 11…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养蜂事业和蜂产品的生产,经历了一个不平凡的1990年。中国养蜂事业的兴衰,主要由两个方面来决定,一是全国主要气候状况,一是蜂产品的生产经营情况。目前蜂产品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被人们重视和提高。据推算,蜂产品年产值达7亿元,只蜂产品制品  相似文献   

16.
蜂产品全球贸易近况AndrewMatheson(英)1995年8月第34届国际养蜂大会期间,在瑞士洛桑举行的一次关于蜜蜂及蜂产品世界贸易的专题讨论会上,来自于加拿大的Wavne就主要问题作了讲话,他的描述是在不同国家政府和贸易来源的数据基础上作出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蜂业》2005,56(2):47-47
由中国蜂产品协会、中国养蜂学会主办,上海百酿蜂业有限公司承办,十几家单位协办的2005年全国蜂产品市场信息交流会暨中国(上海)蜂业博览会,定于2005年3月9日~13日在上海市召开。会议内容:1、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及蜂业发展状况,总结2004年我国蜂产品生产、经营情况、发展经验及存在问题;2、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蜂业》2006,57(8):1-1
2002年,由于氯霉素残留超标,欧盟禁止进口我国蜂产品,引起我国政府的重视。为配合政府解决农残问题,在农业部的领导下,中国养蜂学会在全国掀起了培训蜂农的热潮,并在养蜂重点省、市实施养蜂生产“小规模、大群体”战略,以“龙头企业+(若干)养蜂户”模式,建设“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这些措施得到了全国蜂业界的赞赏和大力支持。通过培训蜂农和基地建设,使养蜂生产者懂得和掌握了:①养蜂生产一定要有良好的蜂场环境和生产工具;②科学规范的使用蜂药,采取可行的措施保证蜂产品不受污染;③给蜜蜂以福利,让蜜蜂有休养生息的空间,提高体质,减少疾病;④要有生产记录,达到产品质量可以溯源;⑤改变生产方式,生产原生态蜂产品;⑥经常接受科学养蜂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科学养蜂素质。  相似文献   

19.
2002年,由于氯霉素残留超标,欧盟禁止进口我国蜂产品,引起我国政府、中国养蜂学会及全国养蜂业界的重视。在农业部的领导下,中国养蜂学会在全国掀起了培训蜂农的热潮,并在养蜂重点省市实施养蜂生产“小规模、大群体”战略,以“龙头企业+(若干)养蜂户”模式,建设“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一、“基地”生产规范1.“基地”模式。“全国蜂产品安全与标准化生产基地”(以下简称“基地”)是中国养蜂学会发起、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养蜂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于1987年10月26日至29日在江西省九江市举行。出席会议的有来自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中国养蜂学会理事、顾问和特邀代表共64人。江西省和九江市有关部门的领导出席大会表示祝贺,并且发表了讲话。近年来,中国养蜂学会在养蜂科技、蜂产品开发利用、人才培训、蜂疗研究以及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广泛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学术与科普活动,为促进我国蜂业的改革,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繁荣国内外蜂产品市场做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