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6 毫秒
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引起的传染病,该病以高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佳、母猪繁殖障碍、生长速度下降等为主要特征。对生猪产业的发展危害很大,已被国家按照一类高危病进行处置,现在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手段,因此提前预防是减少此病对养殖户造成损失的最佳办法。  相似文献   

2.
<正>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猪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均能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更易感染;该病以母猪流产、死胎、弱胎、木乃伊胎以及仔猪呼吸困难、败血症、高死亡率为主要特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发病与其他  相似文献   

3.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该病以高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佳、饲料报酬降低、母猪繁殖障碍、生长速度下降等为特征,常为混合感染。采取积极的综合措施是有效防控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猪暴发“高热病”的临床控制与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秀丽 《畜禽业》2007,(2):30-31
<正>自2006年6月份至今,猪高热病从江西开始,到湖南、湖北、河南、安徽并逐渐在向北发展,现已进入河北省,这种病传播迅速,死亡率高、治愈率低。不同地区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均有差异。大部分猪场发病率在60%以上,死亡率达60%~90%,有些猪场甚至母猪死亡率达50%以上。该病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王立余 《畜禽业》2008,(5):81-82
<正>近年来,我国华南地区的不少猪场,暴发了一种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猪高热病"。该病危害严重,具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造成猪只大量死亡,并逐渐扩散和蔓延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正>链球菌病是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流行迅速、潜伏期短、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近年来,随着规模化养猪的不断发展,猪链球菌病在养猪业中呈普遍流行态势,给养猪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因此对该病加强检  相似文献   

7.
猪高热病的流行特点与防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芳慧 《畜禽业》2013,(7):24-27
<正>猪高热病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等多病原混合或继发感染引起的急性、热性,高致病性和致死性的传染性疾病。从2006年5月份开始,我国华南地区不少养殖户暴发了此病。该病危害严重,具传播区域广、传播速度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愈率低等特点,造成猪只大量死亡,并逐渐扩散和蔓延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  相似文献   

8.
鸡链球菌病是养鸡临床常见的细菌病,主要通过鸡与鸡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感染鸡表现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死亡率高。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进行确诊;加强鸡场的消毒,对鸡场进行科学管理可预防该病的发生;抗生素是治疗该病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9.
锦鲤疱疹病毒病(Kio herpesvirus diease,KH-VD)是由锦鲤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导致锦鲤和普通鲤鱼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病毒病,死亡率可高达80%~100%。该病主要发生在水温18~28℃的春秋两季,夏季和冬季很少或不发生,同时该病只感染鲤鱼以及其他鲤科鱼类,而不感染其他品种的鱼类,但可携带病毒。经研究发现,该病毒为双股线性DNA病毒,其基因组大小为295kb,有156个开放阅读框(ORF),但只有少数确定了其功能。经电镜观察可发现该病毒是大小为100~110纳米的二十面体,有囊  相似文献   

10.
罗中爱 《畜禽业》2012,(4):68-69
<正>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病毒(DHV)引起的雏鸭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以发病急、传播迅速、病程短和高死亡率为主要特点。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常造成雏鸭的大批迅速死亡,给养鸭业造成惨重的损失。2011年3月,章丘市某养鸭户饲养的雏鸭发生了以肝脏肿大和出血为主要特征的疾病,通过临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雏鸭病毒性肝炎。经过紧急注射高免血清,并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使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每逢夏季高温阶段,苏、豫、皖、鲁等地个体养猪户及散养户猪场均要发生一种高热(有的体温可达41.5℃),贫血.皮肤发绀为主要特征的猪病。老百姓称之为“猪高温病”.死亡率为40%~70%左右。就其病因,笔者认为:该病的主要病因是猪瘟病毒.其次为蓝耳病:伪狂犬、链球菌等病的协同感染。个体养猪业主投入养猪成本通常较大,突受猪病风险.其经济损失实为惨重。笔者现就该病发病病因及如何防控作一分析,以供养猪户参考。  相似文献   

12.
如何防控猪高热病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兰君 《畜禽业》2010,(1):32-33
<正>"猪高热病"是一种高热、厌食、黄尿为特征的疫病。该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发病率与死亡率高等特点。"高热病"为多种病原引起的以高热症状为主的一种非常难治的猪病,引起高热病的病原很多,如病毒、细菌、寄生虫等。高热病为多种病毒、细菌、原虫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17,(9):104-105
羔羊痢疾是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死亡率高,日龄越小发病越严重,成年羊有抵抗作用;该病病原有病毒类和细菌类2种,感染后可对肠黏膜造成损伤,形成痢疾;病羊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和肠道急性出血性炎症;预防该病需要加强母羊的管理,治疗可采用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和微生态治疗,治疗越早,损失越小。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习惯将由附红细胞体、弓形体、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流感病毒、猪链球菌等病毒和细菌、寄生虫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引起的生猪夏季疾病统称为"高热病"。该病主要发生于育成猪,以高热、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佳、饲料报酬率降低、母猪繁殖障碍、生长速度下降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下降等为特征。该病来势凶猛,容易继发或并发其他疾病导致猪死亡,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针对这一现状,结合笔者工作实际情况,对该病的病因和防治对策进行了一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小反刍兽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反刍兽疫是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感染小反刍动物,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给发生该病的国家,尤其是非洲、中东、近东和南亚等有牛瘟存在的大多数国家的外贸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而且,自该病首次发生以来,不断向全世界蔓延,对没有该病发生的国家,尤其是对与呈地方性流行国家的临近国家造成的威胁正逐渐加大,2007年我国首次在西藏发生。近年来,该病作为一种重大跨国动物疫病,对其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从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防制四个方面对该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6.
雏鸭病毒性肝炎诊治与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升炳 《畜禽业》2007,(4):37-38
<正>雏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3周龄以内雏鸭的1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有3种血清型,即Ⅰ、Ⅱ、Ⅲ型,我国主要流行的是Ⅰ型。该病的特征是发病急,传播迅速,死亡率高。在自然条件下,鸭病毒性肝炎只发生于雏鸭,3~25日龄的鸭最易感,发病率达100%。1周龄死亡率为95%;  相似文献   

17.
<正>近两年来,我国罗非鱼养殖区的海南、广东、广西、云南相继发生罗非鱼链球菌病,病原主要为海豚链球菌和无乳链球菌,该病传染速度快,死亡率高。2009年开始笔者在广东、广西、海南罗非鱼养殖区进行了详细临诊,开处方治疗,跟踪治疗效果,所开处方对链球菌病治疗效果非常好,很多鱼塘链球菌病治疗断根。因对该病把握准确,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8.
<正>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病,是由小鹅瘟病毒,即鹅细小病毒(Goose Parvovirus,GPV)引起的主要侵害4~20日龄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本病具有传染性强、病程短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该病  相似文献   

19.
<正>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该病主要是由高致病性蓝耳病变异病毒(即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变异病毒)引发,多与猪瘟、圆环病毒病等混合感染,病原异常复杂。该病以高烧持续不退、呼吸急出促、全身发红为主要特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是养鸡临床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的特点;该病病原为疱疹病毒科的喉气管炎病毒,对各种品种和日龄的鸡都能感染;临床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剖检后的典型病理变化是喉头部位有栓塞出现,造成呼吸道的堵塞;根据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该病,实验室常用的检查方法为鸡胚接种法、包涵体检查法和血清法;加强管理和疫苗免疫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