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具有极强的生态防护功能,是我国造林绿化、国土整治和建立完备的农林生态系统的主要先锋树种,还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因此被广泛用于伊金霍洛旗矿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当中,形成了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复合生态系统.随着高科技的发展,沙棘的种类不断增多,其在伊金霍洛旗矿区农林复合生...  相似文献   

2.
城市污水土地处理系统的工艺创新及其在中国东北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n the basis of ecological principles including holistic optimization, cycling and regeneration, and regional differentiation, land treatment systems (LTSs) for municipal wastewater were continuously explored and updated in the western Shenyang area and the Huolinhe area, China. Intensified pretreatment, addition of a man-made soil filtration layer, and use of an ecologically diversified secondary plant cover were proved to be technically feasible. Hydraulic loading wa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assimilation capacity of soil ecosystems, thus ensuring safe operation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This modernized and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had been widely applied in middle-sized and small cities and towns of Northeast China, and these innovative systems in some areas had indicated favorable ecolog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benefits.  相似文献   

3.
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稻田土壤质量研究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杨志辉  黄璜  王华 《土壤通报》2004,35(2):117-121
通过田间试验对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的稻田土壤质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稻田相比,实行稻-鸭生态复合种养,其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都有所增加,增加幅度分别为11.3~29.3%、3.0~15.1%、5.9~9.6%、3.8~9.7%、23.4~27.3%;土壤物理性状也得到一定程度地改善,土壤容重降低0.01gcm-3,>0 25mm团聚体增加2.65~3.12%,土壤结构系数增加2.56~6.63%;同时,稻田土壤氧化还原状况也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由于土壤肥力的提高以及土壤通气状况的改善,也促进了水稻对N、P、K养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4.
稻鸭、稻鱼复合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展茗  曹凑贵  汪金平  代光照 《土壤学报》2008,45(6):1179-1183
21世纪以来,由于其良好的生态环境效应、及市场对绿色安全稻米的需求,稻田种养复合生态系统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模式多种多样,在我国南方地区主要以稻田养鸭、养鱼、养虾为主。同时对稻田种养复合生态系统的机理及其效应也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相关研究表明:稻鸭共生可利用鸭子的活动、觅食产生中耕除虫的效果[1,2],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稻鸭共生有利于稻田通风透光,改善水稻群体结构;提高土壤肥力[3~5];还能减少稻田中的产甲烷菌数量,减少甲烷排放[6~9]等方面作用。然而对于稻田养鸭、养鱼后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还很少,甘德欣等[10]研究表明稻田养鸭后能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但对土壤微生物  相似文献   

5.
该文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淮海平原饶阳试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作了综合分析,试区由原来的风沙干旱瘠薄盐碱的低产区变为生态环境良好,林茂粮丰的新试区,系统的建立改善了自然生态条件,气象因子以及二氧化碳尘埃含量,类数量等,林木覆盖率由2%提高到20%,粮食产量由每公顷1500余公斤提高到7500余公斤,并成为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示范样板,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驸马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功能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厌氧发酵液在土壤生态系统中的循环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文霞  牟树森 《农业环境保护》1993,12(4):181-182,186
  相似文献   

8.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晴天光谱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Li-1800辐射分光谱仪测定杨树-油菜复合生态系统中晴天的光谱,揭示了油 上方总辐射各光谱成分的日变化,指出光合有效射早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分别为总辐射的56.1%、51.0%、41.7%、45%和55.6%,也存在着明显的变化,还给油菜不同发育期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与喀斯特山区农业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贵州省兴义市则戎乡为例,分析了贵州省喀斯特山区农业生态环境特点,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组合特征及其改善喀斯特环境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功能,指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是喀斯特山区脱贫致富,实现农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红壤丘陵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园球  樊剑波  陈晏  陈长青 《土壤》2015,47(2):229-237
本文针对红壤丘陵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红壤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现状、结构功能与结构演替规律;提出了红壤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五级分类系统;初步建立了红壤地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对典型县域复合生态系统进行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红壤丘陵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优化调控措施以及资源持续利用对策,并对该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后继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该文对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黄淮海平原饶阳试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作了综合分析,试区由原来的风沙干旱瘠薄盐碱的低产区变为生态环境良好、林茂粮丰的新试区。系统的建立改善了自然生态条件、气象因子以及二氧化碳尘埃含量、鸟类数量等林木覆盖率由2%提高到20%,粮食产量由每公顷1500余公斤提高到7500余公斤,并成为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示范样板,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对退化草地进行合理休牧已成为当前退化草地生态恢复与重建的有效措施之一。退化草地通过实施休牧措施,对草地地上植被和凋落物及对地下植物根系和土壤等方面产生直接的影响。从植物群落特征变化看,群落高度、密度、盖度随休牧时期的延长主要有3种变化趋势: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先显著降低后显著升高、再显著降低。从群落生物量看,休牧可显著提高草地生产力,地上生物量随季节的变化呈"S"型增长曲线,凋落物量呈"W"型动态变化,对植物地下生物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随着休牧年限增加,禾本科、豆科植物等优良牧草显著增加,菊科植物、杂类草、藜科、有毒有害植物在草群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休牧对土壤的恢复效果明显,土壤表层粘粒和粉粒比例总体呈上升趋势,容重随休牧年限的延长先降低后升高,含水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氮、磷、钾含量均有所提高;土壤脲酶、磷酸单酯酶、脱氢酶、蛋白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氧化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则降低;微生物量提高;草原土壤种子库植物种类和数量增加;从休牧对草地碳储量影响来看,休牧使土壤有机碳含量有明显的增加。但休牧时间过长,也不利于植被的正常发育和更新。为了能够更好地为制定科学的草原休牧策略服务,建议今后应加强休牧对退化草地植物多样性和生产力的影响,休牧对退化草地土壤种子库影响,不同类型、不同退化程度以及不同利用方式草地合理休牧季节、休牧期长短和休牧年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土壤生态系统中的气体代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中油菜光能利用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3年4月20日~5月23日对长江中下游安庆市郊南埂林场株行距3m×10m人工林内间作油菜的总辐射、反射辐射及透射辐射进行了观测研究。指出,5年生杨树-油菜复合生态系统中,树行1m内间作油菜上方总辐射强度大于油菜光饱和点的时间平均仅为5.3h;在林农复合生态系统中太阳总辐射强度最小的测点其油菜吸收辐射率也最低,在10%以下;太阳总辐射值较高的各测点处吸收率可达到30%~60%,在中午间作油菜吸收率S(%)与总辐射强度Q(J/(m2·s))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S=78.6×e-479.6Q。最后提出了相应的间作措施  相似文献   

15.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和时间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土壤水分空间变异性和时间稳定性对于提高土壤水分运动研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对渭北旱塬农林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水分实测资料分析表明,该系统内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服从正态分布规律,其空间分布具有较强的时间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地处北亚热带丘陵的驸马庄村以土地持续利用为目标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综合的功能评价。系统的总体生产特性以粮食生产及农业总产值的持续性、稳定性为定量指标,以协调性(多样性)作为农业各部门协调发展的指标,较满意地反映了实际情况。对系统的能量、氮、磷、钾养分及资金的投入产出分析表明以上各项要素的总流通量在近10年中都有较大增长,系统的开放度相应提高。农田亚系统的光能利用率提高,能量产投比下降。磷、钾的产投比远大于1,导致土壤磷、钾的严重亏缺。畜牧亚系统各项效率明显增长。土地的人口负载力在动物产品大幅度增长条件下,从每公顷13.8人提高至15.5人,食物生产能力可负载两倍于现有的人口。  相似文献   

17.
河西走廊生态系统退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生态系统退化机制入手,主要对河西走廊生态系统由于水资源变化引起的退化特征进行了研究,探索了植物系统的逆行演替与环境退化的关系,提出了生态恢复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开路式涡度相关系统对淮北平原农林复合生态系统非生长季的CO2通量特征进行连续监测,并基于晴好天气10Hz高频数据直接计算而来的经过简单修正的通量数据来探讨河南省西平县杨树人工林非生长季节CO2涡度通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生态系统CO2通量具有明显的日变化和季节变化,在日尺度上整个生长季白天表现为碳吸收,在月尺度上秋末和初春表现为明显的碳汇功能;(2)通过对比生态系统CO2通量和土壤呼吸速率,发现土壤呼吸速率对生态系统碳通量的贡献小于植物对它的贡献;(3)5cm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的日内和日际相关关系显著,但生态系统CO2通量与其相关关系不够显著;(4)5cm土壤呼吸的日内变化与土壤含水量相关关系显著,而土壤呼吸日际以及生态系统CO2通量与其相关关系不显著;(5)降雨和复杂的降水过程(如雨夹雪等)过后,生态系统的碳吸收有增加的趋势;而降雪和雾天后生态系统的碳释放有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稻-鱼复合生态系统对水田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7年和2008年对稻-鱼(泥鳅)复合生态系统的水田土壤理化性状进行了定位定量研究.与对照相比,养鱼稻田土壤容重平均降低0.09 g/cm3,土壤总孔隙度平均提高9.15%,>0.25 mm团聚体平均增加4.64%,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含量高于对照处理,差异均为极显著(p<0.01);土壤分散系数平均减少6.25%,结构系数平均增加8.30%;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平均增加16.5 mV,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含量、Fe2+含量和活性有机还原性物质含量分别平均降低0.42、0.46、0.26和0.21 cmol/kg.养鱼稻田土壤的通气性、结构稳定性和团聚化程度增强,分散性减弱.底栖鱼类有效改善了稻田土壤理化性状.  相似文献   

20.
多样性是农村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也是系统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农村复合生态系统多样化的结构特点出发,提出了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并据此给出了设计后系统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