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优质棉的定义及其评价方法解读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回顾了优质棉概念提出的背景,介绍了优质棉定义产生的过程,解释了优质棉品质指标的依据,分析了优质棉的检验规则,并对优质棉标准的适应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故乡的茶     
正又是一年要过去了,之所以叫春节不叫冬节,是盼着春的温暖而非冬的寒冷,是念着希望的开始而非悲凉的结束,是许着嫩绿的春芽而非沉睡的大地。好在这冬春之交,年来了。窗花、对联、灯笼、炮仗,火红的来了,连邻家的姑娘都换上了一年一见的花衣裳,年的色彩来了;年的味道您闻见了吗!大锅盖揭开了,热气似火箭喷发般的涌  相似文献   

3.
《茶世界》2008,(4)
2008年4月8日,春暖花开,茶叶飘香。在160万福建茶商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瞩目下,中国最大的名优茶交易市场——中国海峡大茶都盛大开业了,标志着作为中国主产茶区的福建结束了以往茶叶交易市场单一的局面,茶叶交易体系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优化了地区茶叶产业结构,促进了福建茶业经济进入新时代!当天的开业盛大而隆重,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等各级领导出席了当天的揭幕剪彩仪式,并纷纷称赞中国海峡大茶都的开业具有里程碑般的意义,不仅大大推进了福建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地区茶商增收、茶企增效,还加快了福建省茶叶的国际化扩张步伐,是中国茶业界的一大盛事。  相似文献   

4.
实地氮肥管理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观察了实地氮肥管理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与农民习惯施肥法相比,实地氮肥管理在水稻产量持平或略有提高的情况下明显降低了施氮量。实地氮肥管理提高了稻米的加工品质,降低了垩白米率、垩白面积和垩白度,提高了稻米的透明度,改善了外观品质;实地氮肥管理还明显降低了直链淀粉含量,提高了胶稠度,降低了糊化温度和蛋白质含量。此外,实地氮肥管理明显提高了米粉的最高黏度、崩解值,降低了消减值,改善了稻米的食味品质。农户示范也取得了类似的结果。对实地氮肥管理改善稻米品质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农垦局承担了农垦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建设项目,经过3 a的运行,制定了《辽宁省农垦局农产品质量追溯工作制度》,建立了项目管理组织和项目管理制度,完善了省级监管平台,规范了追溯系统,产品实现了可追溯,培育了品牌,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辽宁省设施农业的现状和作用,分析了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了解决对策,并进一步明确了辽宁省设施农业的优势地位。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甘蔗种植的丰产增收,广西省崇左市大新县大力推广甘蔗种植的机械化技术的推广,解决了当地甘蔗种植劳动力不足的难题,降低了甘蔗种植、科学管理与收获过程中的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实现了高产高质的目的 .文章介绍了甘蔗种植机械化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加强推广效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分四个时期阐述了建国40年来我国甜菜科研工作进展状况,介绍了取得的主要成就;①明确了甜菜自然栽培区和集中产区;②搜集整理了甜菜品种资源,选育出若干新品种;③建立了三级良种繁育制度,实现了良种化;④总结丰产经验,推广了先进栽培技术;⑤摸清了主要病虫害发生及流行规律,提出了防治措施;③开展了基础理论及生物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9.
明代是内地与西藏交通史上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明政府加大了对西南地区茶道的政策扶持,使明代汉藏间茶马贸易达到了历史的高峰.明代通过对川藏茶路的开发,有利于藏汉民族间的融合;促进了汉藏两地的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促进了川藏沿线高原城镇化的发展;加速了茶文化的传播,又促成了少数民族贵茶习俗的形成;保证了茶马贸易的顺利进行,实现了"以茶驭番"的羁縻政策,从而巩固了西南边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锌肥对花生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锌肥对花生生理特性及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锌肥促进了花生的营养生长,增加了干物质积累量;提高了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增加了叶片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了丙二醛(MDA)含量。施锌提高了花生产量,增加了籽仁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其中施锌量为30kg/hm2时,花生产量最高,增产幅度达7.52%,其增产原因是增加了单株结果数,提高了果重。  相似文献   

11.
稻米食味品质形成及其响应氮素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米食味品质是消费者评价稻米优劣的关键品质,决定了大米的档次与市场定位.本文阐述了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淀粉晶体结构、淀粉颗粒粒径分布、支链淀粉链长分布、淀粉溶解及膨胀特性、热力学特性、糊化特性及回生特性等稻米食味品质评价体系,从稻米淀粉合成相关酶(AGPase)、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B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  相似文献   

12.
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品质分析及改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个盘锦稻区主栽品种为试材,选用日本优质粳稻品种作为对照,测定其主要稻米品质指标,揭示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品质现状,并通过对比日本优质粳稻及部颁优质米标准,探讨本地区优质米改良方向。结果表明:与日本品种相比,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加工品质优于日本品种;垩白性状劣于日本品种;营养食味品质不如日本品种;对应于优质米标准,盘锦稻区品质改良应主要集中于垩白性状及营养食味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13.
以18个通过审定的三系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于头季稻收割时设留高桩(40 cm)和低桩(15 cm)两个处理,研究高桩与低桩对再生稻米质的影响,及再生稻品质与头季稻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6项主要品质指标中,再生稻的直链淀粉含量和整精米率2项指标比头季稻优;头季稻留高桩的处理与留低桩的处理相比,再生稻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显著变优。多数品质指标头季稻与再生稻之间、再生稻不同留桩高度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头季稻品种品质对再生稻品质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水稻品质性状变异特性及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对来自全国各地的8 390份稻米样品按籼型常规稻、籼型杂交稻、粳型常规稻和粳型杂交稻进行分类,并对其品质性状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常规稻品质性状的变异系数略高于杂交稻。糙米率、精米率、粒长和长宽比的变异系数较小,垩白米率、透明度和垩白度的变异系数较大。(2)粳稻的品质优于籼稻。垩白、整精米率和直链淀粉含量是籼稻品质改良的重点,垩白和整精米率是粳稻品质改良的重点。(3)籼型杂交稻的稻米品质得到明显改善,除垩白外,其他品质性状达到优质米一、二级标准的比率均较高。(4)籼型常规稻的垩白和直链淀粉含量呈两极分布,籼型常规稻中米质较优和较差的样品比例均较高。  相似文献   

15.
食用稻米品质形成研究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78,自引:10,他引:168  
 就食用稻米组分、稻米品质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剖析了传统的品质研究思路,分析了食用优质稻米研究与品种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即稻米品质性状的静态研究较多,动态形成的研究较少;对直链淀粉、蛋白质含量作了大量的研究,而对淀粉的结构研究较少;淀粉代谢和稻米品质形成过程中关键酶的动态研究较少。为此提出稻米品质形成规律研究中急需开展的研究内容及与其配套的研究新方法和新手段。  相似文献   

16.
长白、吉粳系列水稻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米质优良、抗病性较强等优点,本文选用近5年来已审定并在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有代表性的27个长白、吉粳系列水稻新品种,对其米质理化10项指标进行分析,系统地评价长白、吉粳系列水稻品种米质现状。结果表明,在长白、吉粳系列品种中,品质性状能够达到国家1级优质米标准的品种占总数的3.7%,达到2级优质米的品种占总数的37.0%。垩白度、垩白率和整精米率是制约稻米品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食用稻品质评价标准在增强我国人民稻米品质意识、促进我国稻米品质改良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全面了解我国优质食用稻品质评价标准的发展及其在水稻品质改良中的实际作用,本文比较了我国不同时期优质食用稻的品质评价标准,并结合我国稻米优质率情况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为我国“十四五”时期优质稻新品种培育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稻鱼(鳅)耦合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稻田养鱼(鳅)对水稻稻米品质的影响,本实验对水稻稻米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碾磨品质、蒸煮品质的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探究稻鱼(鳅)种养耦合模式和常规种植模式下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每一模式都种植两个水稻品种,中早39和H优518.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的水稻种植模式相比,在稻鱼生态种养模式下的稻米精米率、整精米率、糙米率都显著提高,碱消值显著提高,并且垩白度、垩白粒率都下降(其中H优518组的下降达到显著水平),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相比于常规种植模式,稻鳅种养耦合模式下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都显著提升,垩白度、垩白粒率显著降低,碱消值提升不显著,蛋白质含量显著下降.从整体上看稻田生态种养组合的稻米品质相比于常规种植模式有着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9.
针对吉林稻区实际情况,对吉林省优质米品质现状进行了剖析评价,同时对"十二五"优质米育种目标提出具体要求,即优质与高产要统一,优质要与抗病相结合,优质要兼顾耐冷性状。通过这一系列研究,旨在明确吉林稻区优质米育种具体目标,进而提高吉林稻区稻农种稻的比较效益。  相似文献   

20.
稻田养鳖对水稻产量形成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究稻田养鳖对水稻产量形成和稻米品质的影响,于2018年在湖南省长沙县明月村采用田间试验,比较黄华占稻鳖共作再生季(RHT)、Y两优800稻鳖共作再生季(RYT)、黄华占常规单作再生季(RHN)、Y两优800常规单作再生季(RYN),4种模式的稻米产量和品质(外观品质、加工品质、蒸煮品质、食用品质).结果显示:稻鳖共作模式有利于增加水稻有效穗数、实粒数,显著提升再生稻的产量;提高出糙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提升稻米的外观品质;但对于稻米RVA特性和蛋白质的含量及组成两个品种的作用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