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3 变动气调贮藏对果实乙醇含量的影响 在变动气调贮藏环境条件下,由于低氧、高二氧化碳的作用,果实的代谢活动,尤其是有氧代谢,会受到明显的抑制,但有氧代谢受抑制的同时,无氧代谢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试验结果表明,果实乙醇的含量随着CO2浓度升高而显著增加,而氧气随其浓度的降低,果实乙醇的含量也明显增加,呈负相关性。从CO2×O2的交互作用的分析结果得出果实的乙醇含量随O2浓度的降低而升高,在O2浓度一定的条件下,果实乙醇含量随CO2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呈正相关性。因此,在变动气调贮藏条件下,随着处理CO2浓度的…  相似文献   

2.
以兔眼蓝莓品种灿烂为试材,研究动态气调(以参考乙醇值为基线降低和升高CO2浓度)、静态气调(始终处于5%O2+15%CO2)对果实乙醇含量、果实品质及腐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动态气调和静态气调都能有效地控制果实维生素C含量、果实硬度、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降低,抑制乙醇含量的升高,明显减少贮藏后期果实腐烂的发生,并可较好地保持果实原有风味。通过分析,动态气调贮藏期乙醇值控制在0.4g/L以下,能够延长蓝莓的贮藏时间,果品质量好于静态气调,该方法的使用可为蓝莓商业贮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成熟的柑桔果实中存在一定量的乙醛,在正常贮藏过程中,乙醛含量有所增加,当果实的正常代谢受到障碍时,乙醛含量显著增大。我们的初步试验结果证明:柑桔贮藏过程中“水肿”病的出现与乙醛积累有密切关系,因此,在研究柑桔贮藏时对乙醛的定量测定是必要的。现将柑桔的乙醛测定方法介绍如后,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4.
试验表明:柑桔果实贮藏中无呼吸高峰,呼吸强度呈缓慢下降趋势,温度与呼吸强度呈正相关,须注意贮藏场所的选择;乙烯对早熟兴津蜜桔起催色作用;乙醇、乙醛在贮藏果实中不断积累,表示果实在有氧呼吸的同时亦在进行缺氧呼吸,这些代谢物是果实衰老及生理病变的重要因素;用适合的温度、贮藏设施及新型保鲜剂ZPT或ZCPB综合处理,可克服腐烂与生理败坏。保持果实优质与延长供应期。  相似文献   

5.
枯水是柑桔类果实在成熟和采后贮藏过程中普遍发生的生理病害。关于柑桔果实枯水问题的研究在多个方面取得了进展。从柑桔果实枯水过程中发生的生理变化、相关基因表达、影响因素和防控措施等方面,梳理了相关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柑桔类果实水分含量高,易腐烂,特别是宽皮桔类果实果皮松脆,在采摘及运输过程中果皮易受损伤,引起腐烂,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其损失的大小与果实本身的生命活动,即贮藏性有关。据湖北、福建、四川、广东等地试验证明,不同采收期会影响柑桔果实的贮藏性。为了探讨我地气候条件下的适宜采收期,1986年我们于柑桔产区进行了不同采收期对果实耐藏性影响的试验。  相似文献   

7.
据《农业工程学报》2013年第5期《生长期喷钙提高锦橙果实品质及延长贮藏期》(温明霞等)报道,为探讨钙对柑桔果实贮藏品质及衰老的影响,为合理调控柑桔钙素营养、延长果实的贮藏保鲜期提供理论。以北碚447锦橙为试验材料,在生长的不同时期进行树体补钙,研究钙对果实贮藏品质及酶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沼气贮藏柑桔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省、地、县誉为“沼气之乡”的四川省仪陇县柳垭乡,广大果农从1988年起连续两年在柑桔贮藏过程中,利用沼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氧气含量甚微、甲烷又无毒害的特点,对柑桔果实进行气调贮藏。由于沼气能抑制果实呼吸作用,延缓果肉变软、品质  相似文献   

9.
乙醇代谢是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重要的次级代谢反应,代谢产物乙醇与乙醛具有合成香气与脱除涩味等功能。果实采收后由于贮藏环境胁迫以及调控技术不当,会导致组织内乙醇大量积累,产生异味且加快果实软化速度,影响果实风味与品质。系统综述了果实贮藏过程中乙醇代谢机理、乙醇积累对贮藏品质的影响、物理因子和化学因子对乙醇代谢的调控作用,以期为改善果实采后贮藏品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一、重铬酸钾氧化还原法 1.测定目的: 贮藏中果实不断进行呼吸,当贮藏环境中氧的供应不足或果实的正常生理机能受到阻碍时,缺氧分解的产物乙醇含量增加,引起果实品质和贮藏性进一步恶化。因此,测定果实乙醇的积累和变化情况,可以作为判  相似文献   

11.
柑桔果实采后主要生埋病害褐斑、浮皮枯水及水肿的成因,与果实正常生理代谢失调、果汁中积累大量的乙醇和乙醛密切相关。采用植物激素处理和适宜的贮藏条件均有良好的控制效应。  相似文献   

12.
柑桔贮藏果实的采前与采后处理柑桔果实贮藏能解决柑桔采收期集中上市的矛盾,延长鲜果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特别是丰产年份,应大力推行鲜果贮藏。现将有利于柑桔贮藏的采前采后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采前处理剪除树上的枯枝、病虫枝及干枯果,捡干净落地果,扫除落叶并...  相似文献   

13.
李英 《现代园艺》2007,(3):15-15
<正>柑桔贮藏果实的采收技术,是柑桔贮藏保鲜的第一保证,对柑桔贮藏保鲜的影响极大。采收技术的关键是在于防止果实在采收过程中被剪伤、拉伤、抓伤、挤伤、擦伤、刺伤、碰伤和摔伤,以及果柄太长的果柄伤,具体注意事项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常温(25℃)和低温(5℃)贮藏条件下美味猕猴桃‘布鲁诺’果实乙醇代谢和挥发性成分的变化,为采后果实风味品质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检测常温和低温条件下果实乙醇代谢相关产物、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变化,并采用GC-MS分析果实贮藏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结果】低温降低了果实乙醇和乙醛等物质的积累速率,抑制了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及其基因表达;果实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和含量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加,其中酯类物质是主要的挥发性成分。【结论】低温抑制了采后果实的乙醇代谢,有利于维持果实的风味品质;乙醇除直接影响果实的风味外,其酯化产物对果实的风味也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不同药剂和包装处理对甜樱桃生理、品质及贮藏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姜爱丽  田世平  徐勇  汪沂 《果树学报》2001,18(5):258-262
研究了不同药剂和包装处理对贮藏期间甜樱桃果实生理和品质变化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包装和药剂处理组合对控制果实腐烂,保持果实硬度和颜色,减缓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率,抑制乙烯和乙醇生成都具有较明显的效果。但是药剂和包装处理并不影响贮藏期间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生物 1号药剂与 0.04 mm厚加有TBZ的聚乙烯塑料薄膜袋配合对减缓果实衰老,减少果实腐烂和保持果实品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宽皮柑桔果实贮藏期间汁胞粒化与某些生理特性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胡西琴  邵蒲芬 《园艺学报》1997,24(2):133-136
对Peng柑、温州蜜柑贮藏果汁胞粒化发生过程的若干生理研究表明,Peng柑和温州蜜柑在果实发生汁胞粒化前,其乙醇含量均出现一个明显的高峰,以后随着粒化程度的加重乙醇含量趋于下降。果皮电导率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持续上升,汁胞粒化程度越重,电导率越高。果实呼吸强度与失重率也随粒化程度加重而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17.
树干注射含钙化合物提高柑桔叶片和果实钙含量及果实贮藏品质研究张光先,张凤秀,刘道林,张郎轩(西南农业大学重庆630716)钙在植物中属大量元素,然而植物中钙运输却十分困难,容易造成缺钙现象,根施和喷施含钙化合物都不能有效地提高植物体内的钙含量。钙对果...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近年有关鲜枣贮藏的研究结果,着重对枣果实采收后其形态结构、呼吸强度、内源激素含量、维生素C含量、乙醇含量和糖、酸等含量的变化,以及影响鲜枣贮藏寿命的因素(如品种、采收成熟度、药剂处理、包装和贮藏条件等)进行了较详细的报导。最后综合现有研究成果,对鲜枣贮藏保鲜技术提出了优势流程。  相似文献   

19.
柑桔果实保鲜时间与经济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柑桔采收后通过贮藏保鲜,对于延长市场供应期,解决农产品销售难,增加果农收益是有积极意义的。柑桔是有生命的鲜活产品,无论哪种贮藏方法,果实中营养成分都有所损耗,贮藏时间越长,损耗越大,贮藏成本越高,经济收益下降。  相似文献   

20.
冷害导致砂糖橘果实品质劣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将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Shiyueju)果实置于1℃、3℃、6℃和9℃下贮藏,比较其贮藏效果及冷害对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砂糖橘最适贮藏温度为6℃,在1~3℃温度贮藏易发生冷害。冷害导致果实外观品质下降,果肉乙醛和乙醇含量累积,果肉异味,品质下降。1℃贮藏果实的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速率较6℃高,丙二醛(MDA)含量增加,丙酮酸脱羧酶(PDC)和乙醇脱氢酶(ADH)活性大幅度提高。说明在冷害温度下,砂糖橘果肉异味是由于乙醛和乙醇累积,而果实呼吸强度的提高与PDC和ADH活性的增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