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贵涛 《北京农业》2011,(25):13-14
<正>1麦棉瓜菜立体种植小麦实现四二式种植,小麦畦宽60厘米,棉花畦宽100厘米。4月上旬,无籽西瓜(或甜瓜)庭院阳畦内育苗,5月上旬套种在棉花行内,667米2栽西瓜500株(甜瓜800株),7月上旬,西瓜(或甜瓜)收获。6月上旬,小麦收获后,畦内点播美国无架豆角。这一生产模式,667米2产小麦300千克,  相似文献   

2.
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日趋完善,经济作物所占比重越来越大,间作套种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根据近几年发展的趋势,总结出了几种适合当前的小麦、棉花、瓜、菜作物的几种套种模式,供大家参考:一、小麦—菠菜—西瓜(或甜瓜)—棉花四种四收套种模式小麦播种时,做畦宽2.2米,播种6行小麦  相似文献   

3.
作物生产是人类利用光能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手段。然而,人们对阳光能的利用率迄今仍很低。所以,提高光能利用以增加作物产量,是农业生产的根本任务。本文讨论甘蔗育苗移栽和麦菜间作菜收后植蔗,对提高甘蔗以及其他与甘蔗轮、间、套种作物的光能利用之效应。研究表明,育苗移栽的甘蔗其茎高增加15.6厘米,茎径增加0.159厘米,每公顷有效茎数多6420条,所以,原料蔗茎产量增加13.66%,每公顷含糖量增加7.314吨,光能利用率增加0.0990~0.3795%。每公顷育苗移栽的甘蔗,农民收入增加870元,国家的利润约增加3000元。研究也表明,采用麦莱间作菜收后植蔗的办法,小麦按实际播种面积计算,每公顷增加736.5公斤,增产率达25%。此外,每公顷增收蔬菜15吨。由于蔬菜比小麦早收获一个多月,甘蔗可早种,又不受其他作物荫蔽,所以,茎高增加6.7厘米,茎径增加0.05厘米,每公顷有效茎数增加21930条,每公顷原料蔗产量增加27.588吨,增产率为24.70%。另外,间作物大豆也可以早播,每公顷增产429.17公斤。光能利用率合计增加0.3932%,农民每公顷利润增加1260~1290元。上述两种措施已由福建省科委组织技术鉴定,证明经济效果显著。已在全国主要蔗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蔗地合理轮间套种的效益与方法赖贵生(广东惠州市农业局,惠州516001)蔗地实行合理的轮间套种,是甘蔗高产、高糖,提高蔗地经济效益,改土增肥,培养地力的重大措施。甘蔗前期生长慢,充分利用蔗田立体空间,在蔗行间进行间套种,能增加复种指数,充分利用光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甘蔗套种马铃薯的最佳播种密度,提高土地复合产值,实现种植效益最大化。通过连续2 a开展新植蔗和宿根蔗套种马铃薯多种密度栽培试验,研究不同种植条件下甘蔗和马铃薯的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新植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4.5万粒/hm2,宿根蔗田中马铃薯的最佳套种密度为3.9万粒/hm2。其中,新植蔗田马铃薯产量达35 275 kg/hm2,甘蔗产量增19.9%,糖锤度提高1.2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99.7%,新增纯收入126.3%;宿根蔗田马铃薯产量达24 115 kg/hm2,甘蔗产量增19.2%,糖锤度提高1.3个百分点,土地复合产值增89.9%,新增纯收入110.5%。  相似文献   

6.
介绍南通地区大棚甘蔗套种毛豆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整地做畦、播种、苗期管理、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促进该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甘蔗马铃薯间套种不同覆盖栽培模式对马铃薯、甘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为广西赤红壤蔗区土壤条件下甘蔗马铃薯间套种高效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间套种设置常规土栽、盖薄土叶、无土厚叶、薄土白膜等4个处理模式和无间套种作对照(CK),研究不同覆盖栽培模式马铃薯和甘蔗生长及产量水平.[结果]增加覆盖的甘蔗马铃薯间套种模式均比常规土栽模式显著增产,薄土白膜模式、薄土叶模式和无土厚叶模式比CK分别增25.39%、19.95%和13.51%,其中又以盖薄土加地膜模式马铃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而在广西赤红壤蔗地甘蔗间套种马铃薯不同覆盖栽培未见对甘蔗产量及品质有影响,粮食作物马铃薯的收获有利于缓解蔗粮争地矛盾,增加蔗地单位面积收益,提高蔗农收入,值得在广西蔗区推广.[结论]在广西赤红壤蔗地甘蔗间套种马铃薯未见对甘蔗产量品质有影响,而间套种马铃薯采用盖薄土加地膜模式马铃薯产量最高,效益最好.  相似文献   

8.
正一、露地及简易覆盖栽培模式(一)洋葱或大蒜间作越冬菠菜,套种冬瓜,套种芹菜1.种植方式。采用平畦,大畦宽1.5m,种植洋葱或大蒜。小畦宽80cm,种植越冬菠菜,菠菜收获后定植冬瓜。大蒜收获后秋季全部播种芹菜。2.栽培要点。一般于9月中下旬前作畦腾茬后,施足基肥,整地做成大畦、小畦。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于大畦内播种大蒜。洋葱须于8月下旬播种育苗,10月中、下旬栽植。小畦内播种越冬菠菜。翌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争地矛盾,充分利用烟田收获后闲置剩余肥力套种玉米、间作小麦或油菜,提高复种指数,达到粮食增产、经济增收双重目的,2010年振太乡农业工作站举办烟田套种间作示范样板31.33hm^2,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秋后烟田套种玉米、间作小麦或油菜栽培技术。这项技术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值得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根据几年来的研究和试验结果,现将一种一年五熟新的套种技术介绍给农民朋友。 一、间作套种方法小麦冬(春)菜——西瓜——棉花——玉米。具体做法是:1.种植小麦:在10月20日左右,按20厘米行距播种4行小麦,预留60厘米宽的空带。2.种植冬(春)菜:在预留空带上种植莴笋或油麦菜、菠菜。若种植莴笋或油麦菜,可提前在9月上中旬育苗。莴笋按单行栽植,株距20厘米或油麦菜按双行穴栽,行距20厘米,穴距  相似文献   

11.
<正> 甘蔗系宽行作物,蔗农大多习惯在甘蔗苗期套种茄科,豆科作物,由于蔬菜品种很多,如果除草剂使用不当易发生药害,给蔗田应用除草剂带来困难。为此,我们于1994年引进新型旱地除草剂甲草嗪进行甘蔗地及套种作物化学除草试验,不仅防除杂草效果好,且对甘蔗及套种蕃茄、大豆安全。  相似文献   

12.
畦行配置 蔬菜高效生产模式多为间作套种模式。畦行方式是“配制”间作套种模式的基本技术。畦行配置得当,能合理分配模式中各种作物共生期的土壤养分和空间养分(阳光与空气),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畦行配置不合理,不仅不能增加叶日积,提高光能利用率、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还会出现”你争我夺,两败俱伤“的恶果。 一般来讲,畦面的朝向、宽度,主次作物的畦面分配比例和行距应按模式中间作套种作物的生物学特性、生育特点、产量指标确定。例如:“(春甜玉米 花生)-(秋甜玉米=大白菜)”模式。玉米的生物学特性和生育特点是高秆直立生长…  相似文献   

13.
小麦-辣椒-芝麻间作套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辣椒-芝麻间作套种栽培技术是在已经成熟的小麦辣椒套种栽培模式的基础之上,利用小麦收获后形成的80cm空档种植芝麻,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单位面积效益的间作套种技术。文章详细介绍了该间作套种模式和相关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一、露地及简易覆盖栽培模式
  (一)洋葱或大蒜间作越冬菠菜,套种冬瓜,套种芹菜
  1.种植方式。采用平畦,大畦宽1.5m,种植洋葱或大蒜。小畦宽80cm,种植越冬菠菜,菠菜收获后定植冬瓜。大蒜收获后秋季全部播种芹菜。  相似文献   

15.
正甘蔗套种其他作物,可以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理化性状,改善蔗田生态环境,减少杂草发生危害和防止土壤板结。甘蔗套种青椒,每亩可以收获青椒1.5吨以上。视频介绍了甘蔗套种青椒的操作方法,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宿根蔗间种青笋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宿根蔗间种青笋瓜栽培技术周凤仙(云南省梁河县甘蔗站)青笋瓜又叫七叶瓜,是一种生长期短,产量高的淡季上市蔬菜。怎样做到合理间套种,增加蔗田经济效益。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1990年,梁河县九保村农户在县甘蔗站技术人员帮助下,不断总结经验,改直播为育苗移...  相似文献   

17.
杨艳 《农技服务》1993,(3):10-11
1988年以来,湖南永州市黄田铺区双牌铺乡五里牌村利用甘蔗前期生长慢、封行迟和蔗地行距宽、光照足的优势.套种西瓜,获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1992年该村在132亩蔗田中套种西瓜,平均亩产1490公斤.比单种甘蔗亩增纯收入400多元.现将其高产栽培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评论了几种新近在棉田发展起来的立体种植模式及其优、缺点,所论及的新模式为“小麦(或大麦)—西瓜(或甜瓜)—棉花”、“小麦(或大麦)—蔬菜—棉花”、“小麦(或大麦)—玉米—西瓜(或甜瓜)—棉花”、小麦(或大麦)—甘薯—棉花”、“小麦(或大麦)—棉花—食用菌”或“小麦(或大麦)—豆类—棉花”等,而以传统模式“小麦(或大麦)棉花”为对照。结论认为,有些新模式不仅能增产、增值,而且还能改善棉田生态条件,并不使棉花明显减产。  相似文献   

19.
甘蔗-绿豆间作压青还田和施氮水平对甘蔗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甘蔗Saccharum officinarum-绿豆Vigna radiata间作和不同施氮水平对甘蔗生长、产量及氮素营养的影响,为甘蔗合理间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试验设计3种种植方式(绿豆单作、甘蔗单作、甘蔗–绿豆间作压青还田)和3个施氮水平(不施氮、减量施氮、常规施氮),测定甘蔗不同时期的生长性状。【结果】种植方式和施氮水平都显著影响甘蔗的分蘖数、干物质量、氮素吸收量、有效茎数和蔗茎产量;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甘蔗的出苗数;施氮水平×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甘蔗的有效茎数、成茎率、收获期干物质量和氮素吸收量。与甘蔗单作处理相比,间作处理使甘蔗出苗数和分蘖数分别降低了9.61%~10.52%和10.30%~11.05%,使有效茎数、干物质量、氮素吸收量和蔗茎产量分别提高了0.15%~14.28%、14.28%~34.76%、24.00%~29.58%和15.88%~20.16%。对于间作处理,甘蔗生长80 d的土地当量比为1.47~1.53,甘蔗收获期的土地当量比为1.76~1.94,甘蔗的竞争能力大于绿豆。与常规施氮的单作甘蔗相比,减量施氮的间作处理不会降低甘蔗的蔗茎产量和土壤氮素营养。【结论】甘蔗–绿豆间作处理能提高土地当量比和土壤氮含量,促进甘蔗生长,提高甘蔗产量和氮素吸收。  相似文献   

20.
蔗田土壤有机质平衡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进行蔗田土壤有机质平衡预测,为甘蔗生产中合理使用甘蔗残体、糖厂滤泥和酒精废液,提高土壤肥力及甘蔗产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尼龙网袋将有机物料与土混合埋于新植蔗行间,埋置后1年后取样测定有机物料碳的残留量,确定土壤有机物料腐殖化系数,并根据Jenny数学模型公式Ct=A/K-(A/K-C0)e-kt,对蔗田土壤有机质平衡进行预测.[结果]蔗叶、蔗根、蔗头、滤泥、酒精废液腐殖化系数分别为0.39、0.46、0.20、0.15与0.07;要保持蔗田土壤有机质平衡在21.19 g/kg,每年需向土壤施入稳定有机质2004.0 kg/ha,即需要蔗根4356.5 kg/ha(干重),5138.5 kg/ha蔗叶(干重)、10020.0 kg/ha蔗头(干重)、13360.0 kg/ha滤泥(干重)、28628.6 kg/ha酒精发酵液(固形物);要稳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土壤时间越长,每年投入的有机质量越少,反之则越多.[结论]循环利用甘蔗糖业中的蔗叶、糖厂滤泥、糖厂酒精废液等有机物料,可以促进土壤肥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