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1989年开始利用贴息贷款推广麦田和水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三年共发展97处,总投资4450万元,其中贴息贷款1400万元,新增果树灌溉面积5万亩,低压管道输水麦田灌溉面积25万亩。据六个重点管灌示范点分析,每亩每年可节水90~120m~3,省地3%,25万亩麦田采用管灌每年可节水2800万m~3,节电525万kWh,省电费100万元,节约耕地7500亩,年增产粮食300万kg,这些工程成功的原因,一方面是坚持了“因地制  相似文献   

2.
轻小型管道输水灌溉机组系列研制(中国农机院排灌机械所兰才有)1概况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是国家和各级政府大力推广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据报道,到1990年底,全国(主要是北方地区)已发展管灌面积3500万亩。1991~2000年,水利部将以节水灌...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水利技术推广站于1988年12月18~20日在临汾召开了全省管灌新管材现场会。参加会议的有28个单位的43名代表。会议主要是宣传推广一种可用于管灌的再生塑料管道,这种管道采用废旧塑  相似文献   

4.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农民喜称“田间自来水”),是利用管道代替土渠输水到田间的一种新灌溉技术,最近几年在我国北方井灌区得到了蓬勃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3500万亩左右农田实行了管灌。  相似文献   

5.
低压管灌的水击防护低压管道输水灌溉(以下简称管灌)具有节水、省地、省工、增产的显著特点,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节水灌溉形式。平顶山市自80年代中期引进推广管灌技术,历经数载,方兴未艾,收到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已发展面积54万亩。管灌是有压管网...  相似文献   

6.
<正> 几年来,山东省通过试点,采取多种形式大力推广管灌技术,已在农业生产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根据统计,全省管灌面积1982年仅有90万亩,其后,平均每年增长200万亩左右,到1988年有95个县(市)推广面积达1288万亩(见表二)。 为进一步研究和推广管灌技术,山东省  相似文献   

7.
<正> 读过《灌溉排水》1990年2期上的《管灌工程规划设计问题》(以下简称《管灌》)一文之后,感到有几个问题值得商讨,现按顺序简述如下: 一、关于管灌系统的能耗问题 《管灌》一文中写有:在灌水定额相同条件下,实现节能的条件应该是土渠输水的耗能量(E渠)大于管道输水的耗能量(E管),  相似文献   

8.
<正> 管灌工程的规划设计,制约着工程投资、效益和运行管理等多方面指标。其规划设计理论和方法与传统的灌溉工程基本相同。如灌溉制度、机井工程、田间工程和用水计划等。但是,管灌工程规划设计也有其特殊性。笔者针对管道系统能耗;管道输水型式;管道系统布置;管网优化设计和管道结构设计等问题。探讨了有关结论和数学表达式,供生产和科研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9.
1991年9月14~22日,由国家科委与水利部科教司、农水司、农田水利专业委员会、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学组联合召开的全国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研讨、培训班在河北省沧州市举行。到会代表120余人。会议总结了“七五”攻关以来各地管灌的主要成果和成熟的经验,研讨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管灌科研的主攻方向。由研讨班的专家对培训班学员教授管灌的规划设计和成熟的施工与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0.
<正> 1988年县水利局在陈垓灌区开始试行田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取得初步成效后,接受山东省水利厅,省科委下达的管道浑水灌溉专题试验研究任务。至1990年,三年内建成由十三座管道灌溉站组成的万亩灌溉试验区。通过几年运行证明,工程规划设计合理,施工质量完全可靠、见效快、影响大,周围乡村自筹资金兴办管灌工程。至今已建成管道灌溉站47座、其中东平湖灌区4座,灌溉面积已达3万余亩(见附表)。  相似文献   

11.
管道灌溉与水泥明渠相比具有节约耕地,有利于农业机械作业,方便农户管理等优点。是一项节水、节能的灌溉新技术,曾被列为“七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我国南方稻区宜发展大流量、大管径的管灌系统。美国早从20年代开始到1984年已发展管灌9468万亩。以色列全国输水管道化,采用高标准节水灌溉(喷灌与微喷)。现在管道输水已成为衡量世界各国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管道输水灌溉以其节水、节能、省地、省工、方便管理,有利于农业机械作业,促进增产等优点,完全适合于我国国情(人均耕地少、人均水资源少),必将在我国逐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1 招远市节水灌溉发展现状 招远市水资源一方面严重缺乏,一方面农业用水浪费严重。经调查测算,目前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仅为0.5左右,即有一半的水在输水和田间灌水过程中浪费掉,而先进国家的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达0.8~0.9。招远市农业灌溉用水约占总供水量的80%左右,故农田节水潜力很大,大力发展节水灌溉,是解决水资源匮乏的有效途径。 自80年代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招远市开展了粮油作物及果树高产节水灌溉技术、高标准浆石渠道防渗技术、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微喷灌技术、滴灌技术、农田综合节水技术、水土保持技术、节水灌溉设备的研究与开发等技术研究,有13项成果先后荣获水利部、山东省、烟台市科技进步奖,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技术基础。在科技引导、政府推动、水利部门积极参谋、农民参与下,招远市引进推广发展了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工程。在金岭、勾山、城子3座中型水库灌区及小型水库灌区大力推广了高标准浆砌石渠道防渗技术,并在山丘区研究推广了干渠以下自压管道灌溉和自压喷灌技术。如宋家镇上院水库灌区万亩自压喷灌工程、玲珑镇罗山水库万亩自压管灌工程、金岭水库灌区在干渠防渗的基础上实施万亩自压管灌工程等;在井灌区大力发展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和大田喷灌技术,井灌区基本实现了管灌和喷灌化,如辛庄滨海平原万亩管道输水灌溉工程、道头镇万亩管灌工程、张华洼管灌工程、张星镇付家洼大田喷灌工程等;在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中引进推广微喷灌、滴灌技术,如"中美合作节水灌溉示范区"果园微喷灌工程、辛庄镇西南村和蚕庄镇农场果园微喷灌工程、东良和罗峰蔬菜大棚滴灌工程等。节水新技术的引进、研究推广应用,有力地缓解了水资源供求矛盾,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文丘里管量水计在浑水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中的应用周维博,党育宏,陈新明(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低压管道灌水技术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地等诸多优点,因此在管灌系统中配置精确的量水设施是必不可少的,有了量水设施才能充分体现管灌系统节水的优越性,同时也为计...  相似文献   

14.
发展节水灌溉 狠抓工程管理为“两高一优”农业开发做贡献辽宁省锦西市连山区水利局为了大力发展节水灌溉事业,促进“两高一优”农业的开发,连山区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1990年~1993年共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以下简称管灌)7万亩,实践证明,管...  相似文献   

15.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简称“管灌”)节水、节能、省地、省工,深受群众欢迎,短短七八年间全国已发展近四千万亩。“七五”期间,水利部组织科技攻关,“管灌”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基本上已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整套“管灌”技术。现着重介绍“七五”以来所取得的新成果。  相似文献   

16.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适合低压管灌系统特点的量水仪表,于是建立了管道中心流速和断面平均流速的关系,采用传感器的方法,研制出了SGS型水量计,这种水量计专门为低压管灌系统而设计,具有价格低廉,精度较高,不需交流电源,使用方便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前福建省为提高可耕地利用率,正大面积推广低压管道灌溉技术。由于管灌所用水泥管技术性能要求不高,生产工艺简单,因此生产成本很低,平均每米仅需10元左右。然而其配件接头目前是取用为具有较高技术性能要求的自应力输水管配置的橡胶圈接头,每一接头的价格也要10元左右,这在产品配套上极不平衡.也造成资源的浪费。本课题的目的在于寻找一种低压承插管密封圈的替代产品,使其价格低廉而技术性能能够满足低压管灌工程的需要,为我省今后进一步推广10万hm2管灌工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8.
低压管道输水灌溉工程是一项值得推广的节水节能型灌水新技术,是解决水资源日趋紧缺状况下发展农田灌溉的有效途径。建平县在1990年试点示范的基础上,已发展低压管灌工程2 000hm~2,管路总长232km。经辽宁省水电厅、省水科所考核及测试,低压管灌工程节水39.2%、节能26.3%、节地  相似文献   

19.
适用于梯田灌区自压管灌的拍门式出水口出水口(给水栓)是低压输水管道的主要田间灌水装置。目前各地在推广应用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中,研制出不同型式的出水口(给水栓),但却至今尚未形成标准化定型产品.尤其是对渠灌区管灌出水口的研制很少.我们结合试验工程,研...  相似文献   

20.
“七五”以来,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井灌区得到广泛的应用与推广,按田间地埋管道密度大于9()inhmZ的工程标准统计,现阶段低压管道输水工程控制面积已达267万hnlZ,输水管道长度约25万km。但是在渠灌区(水库灌区、自流灌区、提水灌区)管道输水灌溉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其技术难点比井灌区管灌技术复杂得多。本文拟就开敞式管道输水灌溉系统各组成部分功能作用及其在渠灌区中的应用加以探讨。1开敞式管道输水系统管道输水系统一般指从水源经各级管道及附属设施到达出水口(给水栓)之间的部分管网。所谓开敞式管道输水系统是相对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