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棘托竹荪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棘托竹荪(Dictyophotaechino-volvata Zang,Zhenget Hu.)是新近发现的竹荪新种原产湖南会同。我所于88年引种,89年在毛竹(Phyllo-stacys heterocycla Var.Pube-scens)林中进行不同栽培料、不同播种方法和栽培料不同消毒方法的试验。现将棘托竹荪的出菇特性和不同栽培措施与发菌快慢、污染程度及菇蕾产量的关系总结成文,以供参阅。材料与方法 (一)菌种:棘托竹荪的试管母种于88年从湖南会同引进。按竹荪菌种的一般配方逐级扩大制种。于1989年4月17日播种栽培。 (二)栽培场地:栽培场地在浙江富阳县新民乡一户农民的宅前毛竹园里。地理位置处于东  相似文献   

2.
为了充分利用菇房,解决菇粮矛盾,做到菇粮双丰收,我于1990年以来,进行了竹荪畦床套种香菇试验,试验面积400m~2,收香菇422.15公斤,竹荪41.6公斤,总收入达73731.3元,纯利润为53037元,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其结果报告如下: 一、试验方法 1.品种选择:竹荪采用长裙棘托品系中的高温型品种;香菇选用中温偏低型品种。 2.季节安排:竹荪在秋季(10—11月间),即在香菇脱袋下田前15天进行堆料播种,使菌丝萌发定植。香菇排场后,10天左右开始喷水转色,这时,竹荪菌丝已布满基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竹荪市场的需求,适应人工栽培能在高温季节出荪,笔者于1989年开始对高温型棘托竹荪进行栽培试验,取得了较高产量,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菌种来源棘托竹荪的母种于1988年从本县野生竹荪组织分离而得,按竹荪制种常规方法制原种和栽培种,于1989年4月28日播种栽培。  相似文献   

4.
一般的菇耳木经3—4年出菇后,就不再出菇耳,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菇耳木淘汰,白白地烂在山上。如今利用淘汰的菇耳木,成功地种出产量可观的竹荪,如我省沈殿龙同志利用废菇耳木栽培竹荪1000平方米,收干竹荪30多公斤。利用废菇耳木栽培竹荪,透气性好,易管理,成本低,产量高,效益好,可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现介绍其栽  相似文献   

5.
香菇82—2菌株,是1985年冬从福建古田县采集种菇进行组织分离、提纯所得的新菌株。为了筛选适宜人造菇木栽培香菇的当家品种,我们于86~87年春作了对比试验,均以82—2菌株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正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具有极高的食药用价值,同时又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笔者从选择与整理栽培竹荪林地、安排栽培季节、选择与处理培养料、铺料播种、发菌期出菇期管理、采收储藏加工、病虫害防治等几方面进行探讨,结合多年栽培竹荪的经验,总结出一套上海地区林下栽培竹荪高产优质栽培技术。1栽培林地的选择与整理1.1选择栽培林地林地的选择是林下栽培竹荪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将直接影响到竹荪的产量与品质。选择林地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林下栽培大球盖菇的产量和品质,在河北省保定市进行两年度(2018—2020年)两试点的林下大球盖菇栽培试验,比较不同播种时间的出菇情况、产量、经济收益等,总结林下栽培大球盖菇适宜播种时间。试验结果,试验的三个播种时间,以8月25日播种,大球盖菇菌丝长势强,发菌时间短,菇潮多,产量、生物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8.
用砂锅栽培竹荪,是我县科技人员和城乡种植户在实施竹荪栽培星火计划项目中摸索出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以竹片、树片、作物秸秆、棉籽壳、花生壳等为原料,播种后置适温下培养数月,每锅可收干竹荪50~100克。成本不超过数元,收入则达数十上百元。由于这项技术具有简便易行,四季均可出菇,成  相似文献   

9.
红托竹荪高产栽培因子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县红托竹荪于1986年栽培推广应用,产品是国内所有竹荪产品中的佼佼者,在1995年国际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上获金奖。根据19年试验推广来看:产量高、低不稳,也有失败的;种植面积小的,管理精细,大都获得成功;大面积栽培也有获得成功的,如县商业局在梅源栽培533m~(2),当年收干荪2.5kg。现根据我们的实践和调查,谈谈竹荪高产栽培的几个主要因子。 1 场地选择 选场包括场地的环境条件、土壤条件等,栽培场地的选择不当,往往造成整个场地的失败。梅源张乃培1997年种植5000多瓶竹荪种。栽培初期翻耕松土,播种时土壤含水量适度,这样土壤通气条件良好,菌丝发育好。然而由于选用稻田,梅雨季节排水不良造成积水,土质属细沙土,松耕后时间长土层发生板结,通气不良,即使初期生长健壮的菌丝碰上积水、缺氧长势减弱,甚至腐烂死亡,播种1亩仅见零星几朵  相似文献   

10.
目前古田竹荪生产一般是采用室外畦床栽培,菌株是高温型棘托竹荪,接种后在畦床生长1~2年,而每年出菇只有6~10个月.为了充分利用竹荪菌丝休眠阶段的空场地,近几年来我所进行了在竹荪畦套种猴头菇立体栽培试验,获得了较好收成,每亩地可种植竹荪400m~2,收干荪80~90kg,套种猴头菇8000多袋,产干菇350kg,效益显著,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季节安排竹荪栽培一般为春秋两季,套种在竹荪畦上的猴头菇栽培季节,应选在秋季10月中旬~11月中旬以前,春季2月下旬~4月上旬.接种好的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栽培条件下大球盖菇的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球盖菇(Stropharia rugosoannulata)是近年来在国内推广栽培的珍稀食用菌。2014年~2015年,在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李营镇苗木栽培区,进行了大球盖菇大苗林地和春暖大棚栽培试验,对不同栽培场所、不同栽培时间、不同播种方式、不同配方培养的菌种及不同配方栽培料等条件下大球盖菇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棚栽培大球盖菇产量高于林下栽培,但综合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分析显示,林地栽培优于大棚栽培;11月份播种、采用双层播种方式、选用麦粒培养的菌种及以稻壳50%、玉米芯30%、木屑20%的栽培料,其产量及经济效益高。  相似文献   

12.
谭伟 《食用菌学报》1995,2(1):36-42
比较了短裙竹荪三种室内栽培方法的栽培周期、子实体性状、产量、生物学效率及商品率.三种栽培方法各自具有以下特点:(1)床栽法栽培周期校长(6个月),平均鲜菇产量居中(2.18kg/m~2),生物学效率居中(16.55%),商品干菇产量最高(0.11kg/m~2),商品率居中(37.82%),用种量少(6瓶/m~2).(2)盆栽法栽培周期较长(6个月),平均鲜菇产量最低(0.38kg/m~2),生物学效率最低(2.56%),商品干菇产量最低(0.02kg/m~2).商品率最高(39.02%),用种量少(6瓶/m~2).(3)压块法栽培周期较短(5个月),出菇较集中,平均鲜菇产量最高(2.57kg/m~2),生物学效率最高(25.98%),商品干菇产量居中(0.08kg/m~2),商品率最低(28.77%).用种量大(75瓶/m~2).笔者认为压块法是短裙竹荪室内栽培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人工栽培竹荪,目前多采用竹类作原料,由于我区竹类原料短缺,致使竹荪栽培在我区很难发展.本人在多年的竹荪栽培试验中,发现长裙竹荪的菌丝体,能在覆盖畦面的麦秸和平菇下床废料堆上旺盛生长.据此笔者多次用纯麦秸、纯平菇废料、麦秸与平菇废料混合进行栽培长裙竹荪,均获成功,与用竹叶、竹枝原料栽培的相比,不仅单产高,且原基形成早,周期短.其中以麦秸与平菇废料混合室外畦栽的产量最高,从播种至头潮采收结束仅80天,头潮平均采收商品干竹荪214g/m~2.现将此法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福建长汀县种植竹荪2011年只有2.5亩(1亩为667 m2),通过专业合作社典型带动,强化技术指导,2017年全县竹荪种植面积达300多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户普遍反映第一潮菇可回收成本,技术通俗易懂,成功把握性大,收益比种植其它作物高。1栽培技术1.1栽培场地的选择与处理稻田、果园、林地、菜园、山坡地均可作为竹荪栽培的场地。但选择场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近水源,排灌方便。(2)土质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3)近三年不曾栽培过竹荪。旱地栽培竹荪,事先应在地面及四周撒灭蚁灵以防止白蚁危害;水  相似文献   

15.
主要介绍了利用竹鼠粪渣栽培长裙竹荪的管理技术,要点是将播种季节安排在每年3月~4月,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出菇;以竹荪粪渣为原料建堆发酵,为栽培竹荪提供优质基质;以土质疏松肥沃的大田拉架遮阴网作为出菇场地,做好发菌与出菇期间的温度和湿度的管理;防止子实体的病虫害并及时采收,保持最佳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6.
菇类生产体制研究,包括多种类、多复种、多层次的周年性生产组合的研究,是一项很有实用价值的研究课题.根据不同类型食用菌品种栽培特性的不同进行科学组合周年性生产,既能提高场地利用率,减少生产投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益,又能丰富城乡市场,改善人民生活.笔者曾在1991年对香菇、竹荪组合周年性生产进行了探索,栽培竹荪80m~2,收竹荪干品31kg,栽培香菇1860袋,收干菇141kg,年总收入11530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理论依据 根据香菇、竹荪的栽培特性分析,香菇、竹荪组合周年性生产是可行的.其理论依据有以下几点:①竹荪子实体发生期在夏、秋两季,香菇子实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室外阳畦栽培平菇发展迅速,但阳畦春播菇往往因气温突然升高及于热风的影响,收二潮菇后即停止长菇,越夏后秋菇产量很低。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从1083年起进行了阳畦平菇越夏高产栽培技术的探索,取得了秋菇每米~2产量达24.3公斤,接近于重新播种的菇畦水平.现将方法简介如下:(一)停水干燥进行越夏我地春菇一般于3月15~30日播种,在5月10日左右收二潮菇后往往会遇到30℃以上、持续7~8天的高温,已形成的子实体停止生长,菌丝不再扭结分化,此时应立即停水,使畦面干燥甚至出现龟裂,以后每隔15天喷一次轻水。  相似文献   

18.
柑桔是常绿果树 ,园内遮荫度高、湿度大、下层空间可利用价值高 ,是套种竹荪的良好场所。在柑桔园中套种竹荪 ,既节约遮荫材料 ,提高土地利用率 ,又达到果菇双收的成效。但是用常规法在果园中套种竹荪手续繁 ,成本高 ,不利于抵御市场风险。为此 ,近年来研究了在柑桔园中以谷壳为主 ,辅以竹屑的柑桔园套种竹荪的果菌复合模式 ,并取得成功。现总结如下。1 栽培方法1 .1 栽培季节的选择 根据竹荪生长发育特点 ,以当地气温持续在 8℃~ 2 8℃时为栽培季节 ,我市一般选春、秋季栽培。虽秋季栽培竹荪污染率低 ,但其菌丝体生理成熟后气温达不到 …  相似文献   

19.
竹荪,又名竹笙,网纱菌,是一种珍贵食用菌,体态优雅,素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之美称。棘托竹荪是竹荪众多品种之一。该品种耐涝耐旱耐高温,菌丝生长旺盛,播种后80~100d即可采收,周期短,效益高,特别适合夏季林下套种。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园艺所从2015年开始致力于棘托竹荪林下栽培的播种季节、林地选择、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烘干技术等方面研究与探索,总结出了成都地区林下棘托竹荪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1.选用适龄优质纯菌种:竹荪菌种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栽培的成功及产量的高低,一般最好选用中低温型菌种为好,菌龄60天左右为宜。如福建古田D—古优1号、D—42号长裙竹荪,菌蕾密度大,产量高,接种后60天可收获,产量干品250—350g/m~2。还有广东微生物所的短裙竹荪,湖南会同的棘托竹荪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