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提高其农业生产的科学水平和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贵州省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贵州省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贵州农村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农村改革,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打破了禁锢几十年的高度集中的生产模式,使农民获得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粮食和其他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基本上解决了农民吃饭问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1农村专业合作社在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作用 1.1农村专业合作社规范了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有助于抵御市场风险.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形式,根据市场的需求,指导农民进行生产和加工,农民种什么由合作社来安排,避免了过去政府直接干预生产的作法,由过去政府指令为市场引导.  相似文献   

4.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受天气、气候影响较大,各类气象灾害对广大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5.
运用1978-2006年的河南省统计数据,对河南省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纯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长期内河南省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农村基本设施建设、农业科技三项费用和其他支出均对农民人均收入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短期内农村生产和农林气象水利事业费、农村基本建设和其他的本期增长率变化会带来农民人均收入本期增长率的反向变化,且农业基本建设支出的影响显著,但财政农村基本建设支出滞后一期增长率的变化会引起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正方向的变化,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本期增长率的变化会引起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率正方向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农业改革20多年来,吉林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一系列变化,产生了很多新的矛盾,突出反映在:千家万户农民的小生产同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发生了强烈的碰撞,种地难,养畜难、农副产品上市更难等多种矛盾交织在一起,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严重地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农民生产经营如何才能适应市场需求,已成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发展农村教育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一)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要求农业生产高产高效.科学技术贯穿农业生产始终,影响着每一个生产环节.农业生产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着科学技术.这就要求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必须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靠简单体力劳动的农民是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需要,必须培养大批具备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的新农民.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主体是农民,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的提高,而提升农民素质必须依托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结合我国国情,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增强农民的就业素质和就业能力,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化农村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诸暨市充分利用农村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推广"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全日制职业教育模式等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区的生产发展,为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运用角色理论进行分析,农民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扮演着主体的角色,受农民现有素质短板的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农民的角色扮演发生了冲突:农民生态道德观的缺失、原有的生活陋习、现有的民主政治素质、文化素质普遍低下、农村消费模式不科学等素质问题,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负作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呼唤“新型”农民,要从两方面进行角色发展,第一,角色转化:农民——农商,农民——生产能手,传统村民——新型村民;第二,转化思路:遵循农民的主体意识,利用高校的教育资源,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赵霞 《甘肃农业》2002,(10):15-1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因此,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就显得更加紧迫.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和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尤其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多、农民收入提高缓慢和农民外出务工受阻的问题尤为突出.针对这种情况,省农调队对全省30个县、180个村、1800户就甘肃农民外出务工、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生产生活状况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旨在真正了解农民外出务工遇到的各种困难及原因,为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与开发、促使我省劳务经济的增长以及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奇台县农村户用沼气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沼气建设是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农民生产、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加快奇台县农村沼气发展步伐,就全县农村沼气发展现状开展了调研.  相似文献   

12.
农村社情民意、热点难点问题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柠 《甘肃农业》2003,(10):4-5
为了准确把握我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及时发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摸清当前农民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的突出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科学评价我省主要农产品的竞争力状况,为党政领导部门制定有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更好地促进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甘肃省农村社会经济调查队开展了农村社情民意,热点难点问题专项调查,就农村的政策执行情况、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及预期购买力情况、农民的增收情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入世"对农产品市场影响等问题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3.
农村金融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要条件,它的服务到位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发展.由于农民融资难现已经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所以发展农村小合作银行是适应新农村的新趋势.因地制宜、因需制宜地开办农村小合作银行是为农村、农业、农民的生产及产业链资金需求提供最便利高效的金融服务.文章从当前服务“三农”的实际出发,对发展农村小合作银行提出了一些探讨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西吉县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取得的成效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吉县属全国最贫困县之一,是有名的“老、少、边、穷“地方,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生产水平低,农民人均纯收入低.尤其是燃料短缺,老百姓为了取暖做饭,不得不上山砍伐,铲草皮、挖草根,加速了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为了解决农民群众的生活用能问题,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建设成果,近年来,西吉县委、政府把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加强农村能源建设作为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举措,积极发展农村能源生态模式,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变农民思想观念和生活质量,有效巩固生态环境建设成果.……  相似文献   

15.
农村水利工作要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个目标。因此要认真抓好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工作。农村饮水安全解决了农村饮水的问题,保障了农民生产生活。本文针对农村水利现状提出了解决办法,从而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农村生产生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0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各项政策的落实,"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抓起.近年来,博州在农民科技培训工作方面始终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各农业生产,为农业服务、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民科技致富服务、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方针,培养了一大批农村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有力地促进了博州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做好新时期农民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是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一、农村集体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长期以来广大农民群众十分关注的热点.做好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工作,对稳定和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经营效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农业机械走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农机管理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作者分析了新形势下农机安全管理的地位与作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以促进农机管理工作能更好的服务农民,帮助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9.
对农村电子商务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农村中生产经营方式和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子商务也在农村兴起,并迅速向纵深方向发展.但由于技术和农民意识等方面的原因影响了电子商务在中国农村的发展,本文将在分析此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0.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理论与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农民问题是关键,“三化”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设是难点.农村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理论认为:教育将在信息社会中占有主导地位.培育和建立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是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农业后继有人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战略选择.当前,随着城乡统筹、“缩差共富”发展战略的深入推进,大批青壮年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实现了由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由于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要素——劳动力的再分配,在农村出现了一种“少壮打工去,种禾叟与姑”的现象,他们年龄老化、观念落后、技能单一,与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现代化经营管理的现代农业对人才要求大相径庭,未来“谁来种地”,已成为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稳定的全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本文探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理论基础,分析了制约因素,指出了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