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直高度重视农业发展问题,他从我国的国情和农村的客观实际出发,研究中国农业的发展问题,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农业发展观。1 农业发展的方向——发展集体经济邓小平一贯坚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他指出:“我们总的方向是发展集体经济。实行包产到户的地方,经济的主体现在也还是生产队。这些地方将来会怎么样呢?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农村的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邓小平肯定“包产到户”等生产责任制是集体经济…  相似文献   

2.
储著源 《安徽农学通报》2005,11(7):16-17,21
邓小平的“三农“思想极其丰富,他把农业政策思想放在整个“三农“问题的首要位置.他一方面一直非常重视“三农“问题,从理论上去思考解决中国落后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另一方面他又从实际出发,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实际相结合起来,从实践中去丰富和发展“三农“思想理论,并在实践中采取行之有效的农业政策,形成了丰富的农业政策思想.因此邓小平的农业政策思想给当前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3.
“三农”问题是一个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全局的根本性问题。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对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对农村、农业发展的方向、动力、途径等重大问题都做出了精辟深刻的论述。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的“三农”思想,对于当前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转变农业经济增长方式、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为深入发展区域经济创新路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农业经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就全国而言,农业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和连带其他各业的发展。从我县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发展过程看,农业经济的根本好转,就会拉动其他各业的顺利发展,这已是不可置疑的客观事实。怎样做到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巩固农村改革以来的成果,围绕市场做好农业这篇大文章,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坚持以下三方面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正>农业经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是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所决定的。就全国而言,农业经济的发展,会促进和联带其他各业的发展。从我县改革开放二十几年的发展过程看,农业经济的根本好转,就会拉动其他各业的顺利发展,这已是不可置疑的客观事实。怎样做到从农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巩固农村改革以来的成果,围绕市场做好农业这篇大文章,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在实际的工作中要坚持以下三方面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二十年来中国农村经济改革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使中国农村乃至全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和成果,无论其深度、广度、规模都是史无前例的。可以预见,从中国农村改革实践中产生并被实践不断修正的发展理论,必将为世界发展经济学说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实践做出重要贡献。1、市场化改革是我国农村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深入,农村金融的地位愈加重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单是一个金融问题,必须把金融同国家发展战略、制度创新、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正>通读《邓小平文选》1—3卷,我们发现,邓小平同志在总共222篇文章和讲话中,有1/4阐述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其中有多篇是专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文章。邓小平同志的这些关于农村改革与发展的思想,是他坚持唯物主义观点,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际出发,继承和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冲破各种束缚,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并形成了一个指导我国农村改革走向成功的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决定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与关键,也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要改变农村落后面貌,跟上时代发展的歩伐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必需大力加强农村经济建设。我们这些基层的农经人员要切实肩负起发展农村经济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中国的农村发展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水平,农村经济管理也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农民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了新的思路,相应地对农村经济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管理中,农村经济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本文就青海省农村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在中国农村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相似文献   

10.
经济体制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长足发展,农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这些成就的取得,是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思想的结晶。本文就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思想进行了探索。研究学习这些思想,对于学习邓小平理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和十五届三中全会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论邓小平农业科学发展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从我国农村实际出发,总结历史经验,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农业发展的道路,即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条道路不仅引领中国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还发展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时为农业科学发展观提供了理论渊源。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绝大比例,因此,发展农业经济刻不容缓,但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遇到瓶颈,有许多问题丞待解决,农业经济现况不容乐观,国家对发展农业经济十分重视,应该从科学的角度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本文探讨了现阶段我国农业经济遇到的困难,从科学的角度对农业经济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认为在积极探索上海郊区农村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路子中,必须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也必须全面地、完整地深入理解与掌握邓小平同志关于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一系列指示.结合上海实际情况,本文提出上海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系统发展思路,并有侧重地提出了一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使农业在市场经济中发展成为高效益的产业,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小康目标的必然途径,也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全局的大问题.一、农业产业化的意义农业产业化的出现,有其特定的历史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农村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从改革初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到商品农业的兴起,再到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大体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的头几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论邓小平关于农业现代化思想陈小玮(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西安710061)邓小平同志的农业现代化理论既是对马列农经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更是对中国十多年来农村经济改革的理论总结。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是今后我国农业发展的主流,邓小平同志建设有...  相似文献   

16.
立足于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宏观局势,强调依靠科技进步,加快西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性,分析了西部农业及农村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从全国农业农村经济的总体发展、西部和东部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农业生态现状等角度指明科技发展相对缓慢是制约西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进而从科技体制、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加强教育、吸引人才等方面提出了加快西部农业科技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处在当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时期,为能有效提升农村农业经济管理质量,创新管理模式是比较关键的。对于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现状中的问题进行有效处理,从而能有效保障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质量,只有从基础工作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才能实现既定发展目标。主要从理论角度就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问题以及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进行阐述,然后就农村农业经济管理发展的措施详细探究,期望对农村农业经济管理的实际工作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很早就对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并形成了系统的科学的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思想。本文试从农村的角度来论述邓小平的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思想即农村现代化思想以及总结其对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19.
贵州在改革开放之初就诞生了"顶云经验",开始了中国农村农业的生产责任制改革,并从最初的"定产到组"发展到"包干到户",逐步实现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一个飞跃"。20世纪90年代,邓小平同志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中国农村农业需要实现"第二个飞跃",即走集体化、集约化发展道路,这一时期习近平同志也对集体经济做了重要论述。贵州的"塘约经验"在坚持坚持农村农业改革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前提上,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通过"七权同确",建立产权明晰的"村社一体、合股联营"经营模式,走强弱联合、共同富裕的发展道路,是对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第二个飞跃"的有益探索。改革开放近40年,贵州农村农业改革的基本经验主要是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理论创新和政策创新是改革的源泉,敢闯敢试、敢于担当。  相似文献   

20.
李健 《农业考古》2006,(3):9-11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农村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农民、农业、农村问题历来是我党关注的焦点.邓小平同志不仅十分重视“三农“问题,而且非常重视科学技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本文论述了邓小平科技兴农思想的内涵,旨在为加快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供史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