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已克隆的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带有Sac Ⅰ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引物,用其将pMD18-T-VP1质粒中的VP1基因亚克隆到真核表达栽体pBlueBacHis2A中,成功地构建了重组表达质粒pBlueBacHis2A—VP1(633bp)。将pBIueBacHis2A—VP1(633bp)质粒与Bac-N—Blue^TM DNA共转染sf9昆虫细胞,蚀班筛选重组病毒后,将纯化的重组病毒感染sf9细胞,获得了32.6ku的目的蛋白条带。Dot—ELISA分析结果表明,该表达产物具有反应活性,可用于建立间接ELISA方法,进行口蹄疫病毒抗体检测。  相似文献   

2.
根据Genbank中的O型口蹄疫病毒全基因序列设计了一对扩增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引物,用该特异性表达引物从口蹄疫阳性质粒pMD—P1中扩增得到目的基因VP1(639bp)。用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PET32a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BL21(DE3),经酶切及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测序证明目的基因正确插入了表达载体,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VP1基因的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Westerll—blotting分析蛋白免疫原性。结果表明,VP1结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量较高,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41Ku,并能被口蹄疫阳性血清所识别,经分析表达蛋白约占菌体蛋白的34%。口蹄疫病毒VP1蛋白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且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病毒(FMDV)VP1基因含有T细胞和B细胞表位,是口蹄疫病毒的主要免疫原性基因。作者将亚洲Ⅰ型FMDV VP1基因首尾串联构建双拷贝的VP1基因(2VP1),实现双拷贝VP1基因的原核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GST2VP1)经Sephadex-G200分子筛层析纯化后,Western blot证实其有反应原性,动物试验表明重组蛋白在加强免疫后能够产生和灭活疫苗相当的ELISA抗体和中和抗体;本试验结果为亚洲Ⅰ型FMDV免疫原性研究及GST2VP1蛋白的进一步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VP1基因在Sf9昆虫细胞中进行表达,为研究AsiaⅠ型FMDV VP1蛋白功能及建立AsiaⅠ型FMDV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采用PCR方法从pGEM-T-Easy-AsiaⅠ型VP1质粒中扩增VP1基因,将其插入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HTA,构建的重组质粒pFastBacHTA-VP1再转入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三重抗性与蓝白斑筛选,获得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VP 1,然后转染Sf9昆虫细胞。PCR鉴定证实VP1基因正确地插入到Bacmid中,成功构建了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cmid-VP1,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VP1基因在Sf9昆虫细胞中表达出约26.5 ku的VP1蛋白。将可溶性表达的融合蛋白用Ni-NTA亲和层析方法进行纯化,通过ELISA分析,能特异性地检测出AsiaⅠ型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AsiaⅠ型FMDV VP1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成功表达为AsiaⅠ型FMDV VP1蛋白的抗原性及血清学抗体水平检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对Asia Ⅰ型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VPl基因在Sf9昆虫细胞中进行表达,为研究Asia Ⅰ型FMDV VP1蛋白功能及建立Asia Ⅰ型FMDV血清学诊断方法奠定基础.采用PCR方法从pGEM-T-Easy-Asia Ⅰ型VP1质粒中扩增VP1基因,将其插入杆状病毒转座载体pFastBacHTA,构建的重组质粒pFast-BaeHTA-VPl再转入DH10Bae感受态细胞,经三重抗性与蓝白斑筛选,获得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emid-VPl,然后转染Sf9昆虫细胞.PCR鉴定证实VP1基因正确地插入到Bacmid中,成功构建了杆状病毒重组质粒Baemid-VP1,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VP1基因在Sf9昆虫细胞中表达出约26.5 ku的VP1蛋白.将可溶性表达的融合蛋白用Ni-NTA亲和层析方法进行纯化,通过ELISA分析,能特异性地检测出Asia Ⅰ型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Asia Ⅰ型FMDV VP1基因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中的成功表达为Asia Ⅰ型FMDV VP1蛋白的抗原性及血清学抗体水平检测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根据已经公布的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VP1基因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O型口蹄疫病毒标准毒株扩增得到VP1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VP1,对重组表达质粒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得到了正常表达,所表达的融和蛋白与标准O型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具有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说明该融和蛋白具有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7.
Asia Ⅰ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和牛α-干扰素基因的融合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Asia Ⅰ型口蹄疫病毒YNBS/58株VP1基因和去信号肽的牛α-干扰素基因共同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BL21后经IPTG诱导,实现了重组融合蛋白VP1-BoIFN—α-在大肠埃希氏茵BL21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重组的VP1-BoIFN—α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6ku,与预期大小相符。薄层扫描分析显示,重组蛋白VP1-BoIFN—α的表达量占茵体总蛋白的30%,且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包涵体提取物用8mol/L尿素溶解后,在变性条件下利用Ni—NTA柱对VP1-BoIFN—α-融合蛋白进行了纯化。  相似文献   

8.
A型塞内卡病毒(SVA)是近年来新流行的一种传染性病原,与口蹄疫病毒(FMDV)具有相似的基因组结构,所致临床症状也十分相似。为了研发一种新型的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用于预防塞内卡病毒感染和口蹄疫,以SVA全长感染性克隆pSVA-GX01为基础,在SVA 2A与2B基因之间插入O型FMDV的VP1基因,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成功获得了重组质粒pSVA-FMDV-VP1-O。将重组质粒转染BHK-21细胞,拯救获得重组病毒rSVA-FMDV-VP1-O,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鉴定显示,该重组病毒可在细胞中表达O型FMDV的VP1蛋白。对该重组病毒进行体外生长增殖特性以及遗传稳定性分析表明,重组毒株和亲本毒株在BHK-21细胞上具有相似的增殖特性,插入的FMDV VP1基因可在细胞传代过程中稳定存在6代。研究结果为开发以塞内卡病毒为载体构建表达口蹄疫病毒VP1蛋白的重组基因工程活载体疫苗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将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和牛集落刺激因子(GM—CSF)成熟肽基因共同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转化RS21后经IPTG诱导,实现了重组融合蛋白BoGM—CSF/VP1在大肠埃希氏菌RS21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重组的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66ku,与预期大小相符。表达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0%,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包涵体提取物经变性复性,用透析方法提纯,得到高纯度的表达蛋白。  相似文献   

10.
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基因vp1的表达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克隆口蹄疫病毒vp1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vp1。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到受体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诱导5h后表达量达到最高,表达产物大小约为33Ku-40Ku,表达蛋白能与口蹄疫病毒阳性血清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经HPLC纯化后,以重组蛋白为抗原,建立检测VP1蛋白抗体的ELISA方法,检测猪牛血清样品,免疫抗体检测结果与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检测结果呈正相关,能反映出免疫抗体动态变化,对临床样品口蹄疫病毒血清抗体检测,两种方法有一定相关性,但不显著。所以以重组VP1蛋白为检测抗原的ELISA方法有望用于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  相似文献   

11.
利用RT-PCR技术。用包容口蹄疫病毒完整VP1基因的引物从口蹄疫分离株(China/99-2)中扩增得到一级750bp的DNA片段,克隆后,经对该片段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序和同源性比较。显示其与国外同源参考序列(O1K/66)的同源性为80.44%。与国内同型参考株(HB/WH/99)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达99.06%。随后以重组质粒pGEM-VP1为模板,用特异性表达引物扩增得到目的基因VP1(650bp)。对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pGEX-4T-1分别以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构建成重组表达载体。转化宿 主菌BL21(DE3)后得到重组质粒pGEX-VP1。经酶切及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测序证明目的基因正确插入到表达载体。用IPTG诱导VP1基因的表达。收集不同时间的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Western-blotting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结构蛋白VP1基因可在大肠埃希氏菌中表达,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53ku,并能被口蹄疫阳性血清所识别,经薄层扫描分析,表达蛋白约占菌体蛋白总量的20.00%。证明口蹄疫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可在大肠埃希氏菌中高效表达,且表达产物有一定的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病毒VP2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原性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口蹄疫病毒VP2基因连接到原核表达载体pPROEX^TM HTb上,获得重组质粒pPR-VP2。将此质粒转化感受态菌DH5α中,经终浓度为1.0mmol/L的IPTG诱导,1h~6h依次收集菌液,SDS-PAGE电泳分析,在4h后表达量可达到高峰。经过软件分析,表达产物占总菌体蛋白的23.1%,大小为33Ku左右。根据Ni-NTA纯化系统说明操作,获得较纯的VP2融合蛋白。以牛抗O型口蹄疫病毒血清为第一抗体,通过Western blot和Dot ELISA鉴定,纯化后的VP2融合蛋白可以与牛抗O型口蹄疫病毒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表达口蹄疫病毒(FMDV)的VP1全基因并制备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利用PCR方法扩增Asia 1 IND 49197株VP1全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在大肠杆菌BL21中进行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产物分子量约为31.6ku,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Ni-NTA Purification System纯化后进行western blot和间接ELISA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蛋白能够被FMD阳性血清识别,具有良好的反应性。将纯化的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ELISA测定抗体效价为1∶20480,病毒中和试验测定抗体效价为1∶64。本研究所表达的VP1蛋白可用于开发检测Asia1口蹄疫抗体的诊断试剂,所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VP1的结构、功能以及抗原表位的鉴定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4.
用Trizol提取O型口蹄疫病毒RNA,根据已经公布的O型口蹄疫病毒核苷酸序列,设计合成1对VP1基因的引物,通过RT-PCR扩增出VP1基因,将其克隆至表达载体pET-32a中。经测序表明,目的基因VP1已正确地整合至表达质粒中。  相似文献   

15.
基于VP1重组蛋白的口蹄疫病毒O型间接ELISA检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RT-PCR方法扩增O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片段,将其克隆于pET-32a.将重组质粒转化宿主菌Rosetta,经1.0 mmol/L IPTG诱导,外源基因获高效表达.通过Western-blot以及ELISA试验证明,重组VP1蛋白与标准阳性血清发生反应.以纯化的VP1蛋白作为检测抗原包被酶标板建立了检测口蹄疫病毒O型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对355份临床血清样品的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与口蹄疫病毒O型液相阻断试剂盒符合率为98.87%.表明建立的方法能够用于口蹄疫病毒O型抗体的快速分型检测.  相似文献   

16.
为了构建O型口蹄疫病毒(FMDV)病毒样颗粒编码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将FMDV结构蛋白VP0、VP1、VP3的基因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VAX1中,再分别通过带有BsmBⅠ、EcoRⅠ和SalⅠ酶切位点的引物,分别对重组质粒pVAX-VP0、pVAX-VP1和pVAX-VP3扩增后进行酶切,用T4连接酶连接得到重组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对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进行PCR鉴定并测序。用脂质体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转染BHK-21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及Western blot检测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VAX-VP0VP1VP3,并在BHK-21细胞中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7.
根据Genbank中的Ⅰ型鸭肝炎病毒全基因序列设计了扩增Ⅰ型鸭肝炎病毒VP1基因的包含有EcoRV和xhoⅠ酶切位点的引物,用该特异性引物从Ⅰ型鸭肝炎病毒cDNA模板中扩增得到目的基因VP1,以相同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目的基因和表达载体pET32a后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经酶切及PCR鉴定筛选出阳性克隆,测序证明目的基因正确插入了表达载体,转化宿主菌RossetaⅡ,用不同浓度的IPTG诱导VP1基因的表达,收集菌液进行SDS-PAGE电泳,Western-blotting分析蛋白免疫原性。结果表明,VP1在大肠杆菌RossetaⅡ中表达量较高,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48ku、并能被Ⅰ型鸭肝炎病毒阳性血清所识别。Ⅰ型鸭肝炎病毒VPI蛋白在大肠杆菌RossetaⅡ中表达产物具有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8.
利用PCR技术,扩增出口蹄疫病毒(FMDV)VP2基因,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BlueBacHis2A上。用重组质粒pB-VP2与重组病毒同时转染sf9昆虫细胞,获得了重组病毒。经过蚀斑筛选纯化后,感染sf9细胞,表达VP2融合蛋白,分子质量为33ku左右。以牛抗O型FMDV血清为第一抗体,通过Western-blotting和Dot-ELISA鉴定,说明VP2基因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获得正确表达,且可以与牛抗。型FMDV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C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α(+)上,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VP1。质粒pET-VP1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用IPTG诱导VP1基因的表达,收集不同时间的菌液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结果得到分子量约为33 ku的目的条带,表达产物占菌体总蛋白的35%,且该目的条带能被C型FMDV阳性血清识别,说明VP1基因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融合表达蛋白经镍柱纯化,重组蛋白纯度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用RT PCR 方法扩增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并克隆到pgem t easy 载体中,通过酶切、PCR和测序验证克隆正确,再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 )上,得到重组质粒pcDNA VP1。根据获得的口蹄疫病毒VP1基因的序列,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设计合成免疫串联片段F,F含有VP1 基因的主要抗原位点141 位~160 位及200 位~213位的氨基酸序列,将F 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 3.1( )中,得到重组质粒pcDNA F。在脂质体介导下,重组质粒pcD NA VP1和pcDNA F转染Vero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VP1 基因和F 基因均在Vero细胞中成功进行了瞬时表达,为进一步研制FMD基因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