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湖南省2007年列入国家发改委、农业部支持范围的1 079个生猪规模养殖场改扩建项目进行专题研究, 系统分析了规模养殖场标准化改造的意愿。结果显示:在供给条件下, 规模养殖场愿意进行标准化改造, 其改造意愿按从高到低的顺序为栏舍改扩建>防疫设施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建设>沼气池建设>良种引进。不同区域、不同规模养殖场的标准化改造意愿不同, 96.8%的规模养殖场愿意改扩建栏舍, 50%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愿意进行防疫设施建设、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和沼气池建设;洞庭湖区92.2%的规模养殖场愿意配套沼气池建设;养殖场的规模越大对粪污环境治理意愿越强烈;生猪优势产区进行防疫设施建设的意愿高;生猪优势产区和中小规模养殖户愿意自主配套资金进行标准化改造。  相似文献   

2.
中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应用调研与发展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模式的选择和应用情况底数不清,缺乏系统研究。该研究采用问卷调研与实地测量相结合的方式,对中国190个县(市区)2 589个养殖场进行调研,并从畜禽粪污收集方式、粪污处理方式、粪肥还田利用情况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畜禽规模养殖场清粪方式以干清粪为主,占养殖场总数的89.40%;固体粪便处理普遍采用堆(沤)肥处理,占养殖场总数的89.44%,液体粪污处理主要采用厌氧发酵和贮存发酵等技术,分别占41.59%和39.09%,目前大部分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建设符合规范要求,但部分养殖场设施水平不高;粪污处理后还田是主要利用方向,利用粪肥的作物以水果蔬菜等经济作物为主,占比可达61.83%。总结分析了中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存在问题,提出中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亟需提升处理设施标准化水平,提高设施装备水平,同时还需引导养殖场按照种养平衡要求配套足够消纳土地,提高粪肥还田利用机械化水平。该研究可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技术推广提供基础支撑,对于促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农业绿色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摸清东北地区畜禽粪污处理技术与资源化利用模式应用现状,该研究采用问卷调研与现场评估相结合的方式,对黑龙江、吉林和辽宁3省272个规模化养殖场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养殖畜种与存栏量、粪污产生量、粪污处理技术、粪污处理设施设备以及粪肥还田参数等数据,总结了东北地区畜禽粪污处理技术应用现状和资源化利用模式特点。结果表明:东北地区主要粪污收集工艺为干清粪,占比达94.35%。固体粪便以堆沤肥工艺为主,占所调研养殖场的86.93%,各畜种粪便存储设施面积符合畜禽规模化养殖场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规范要求。液体粪污主要处理方式为粪水贮存,占所调研养殖场的68.18%;奶牛养殖场粪水贮存设施小于建设规范要求。东北地区粪肥还田主要种植作物为玉米,占所有种植作物的78.13%,现有配套土地面积普遍低于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需求面积。固体粪肥主要施肥方式为人工施肥,占比达88.00%;液体粪肥主要施肥方式为漫灌和喷灌,占比分别为54.17%和37.50%。整体来看,东北地区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主要技术模式为“干清粪+粪便堆沤+粪水贮存”。研究结果可为东北地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推广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严重的突出问题及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需求,以"十二五"污染物总量减排认定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为例,统计了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的类别及比例,并结合全国典型地区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现状对其进行了深入调研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规模、不同畜种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存在一定差异,生猪、奶牛、肉牛养殖采用储存农用模式处理粪便的占75%以上,蛋鸡、肉鸡养殖采用粪便生产有机肥的占65%左右,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主要与该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生产方式、养殖场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相关;规划不合理、养殖清洁生产严重不足、区域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选择不当是当前我国规模化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南方农业》2010,(3):24-24
一是投入243万元,力争年内建成部级认证兽医实验室、武合高速公路道路防疫检查消毒综合站,完成12个镇街兽医站动物防疫设施建设;投入187万元,完成创越公司中央现代农业发展项目生猪标准化祖代种猪场建设;投入663万元,对9个生猪人工授精站实施标准化新(扩)建,新增猪舍3750平方米,推广生猪人工授精技术。  相似文献   

6.
针对规模化肉牛场粪污的收集与处理问题,以干清粪工艺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了规模化肉牛场粪污收集量的计算公式,并以1万头肉牛养殖场为例计算了粪污的产生和收集量,在此基础上选取了堆肥技术处理牛粪,进行了牛粪堆肥处理工艺设计。结果表明:干清粪工艺下规模化肉牛场粪污收集量可由公式直接算出,粪污收集率系数为0.83。养殖规模为1万头的肉牛养殖场,每天的粪尿收集量为150 t,含水率为82%。日处理210 t原料(牛粪150 t+辅料60 t,含水率60%),可产生含水率35%的堆肥产品93.04 t;堆肥项目主要土建工程占地面积为17 738 m2,采用连续动态好氧堆肥处理工艺和配套设备后,实现了整个系统的自动化运行。  相似文献   

7.
《农业信息探索》2011,(11):24-24
怀柔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已有188户规模养殖场已有33户进行了粪污治理,包括生猪、奶牛等畜禽养殖场。其中采用"沼气工程"15户、"沉淀池"10户、"生物治理"7户。该合作社目前奶牛存栏400头,每年粪污排放达2700t。  相似文献   

8.
规模化养猪场粪污全量收集及贮存工艺设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基于全量收集的粪污贮存技术具有粪尿收集方便、运行成本低廉和养分利用率高等特点,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得到了普遍应用,是一种适合在中国华北、西北等地区和土地匹配较充足的区域进行推广的粪污处理与还田利用技术。文章以规模化养猪场尿泡粪全量贮存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尿泡粪收集量、贮存工艺控制参数、贮存设施设计和投资运行成本等内容,旨在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每头生猪整个饲养周期内尿泡粪收集量为0.70 m~3;粪污贮存设施分为舍内贮存池和舍外贮存罐2种,粪污贮存方法可采取舍内贮存、舍外贮存和舍内结合舍外贮存3种。粪污pH值酸化至5.5~6.5,氨排放量最高可减少80%;粪肥还田前一般要求存储时间为6个月。以存栏5000头规模养猪场为例,舍内贮存池所需容积为6 600 m~3,投资660万元;舍外贮存罐所需容积为4 118 m~3,投资206万元;舍内结合舍外贮存设施所需容积为8 214 m~3,投资651万元;粪污处理成本为3.83万元/a,施肥成本为10.8万元/a;全部粪肥还田可满足133 hm~2农田用肥,节省化肥6.0万元/a,该研究可为粪污贮存及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现有的比较成熟的雨污分流工艺、干清粪工艺、挤压脱水工艺以及废水深度净化处理等工艺技术集成,设计养殖场粪污“三分离一净化”综合处理工程模式,并选择养殖场实施示范工程建设。实践表明,本研究在解决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综合处理与利用方面成效显著,养殖污水COD和氨氮去除率均达96%以上,且运行可靠、管理方便,适宜有条件的地区推广运行。  相似文献   

10.
《南方农业》2013,(10):21
四川省巴中市巴州万绿养殖场、南江县隆兴养殖有限公司、通江县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平昌县富强猪业有限公司等59家规模养殖场被纳入2013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治理项目,配套建设固体废物和废水贮存处理设施,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其中11家已完成设备安装,48家正在进行土建施工。目前,巴中市已有55家规模养殖场通过减排治理,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至2013年年底,全市实现废弃物资源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背景下养猪户决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非洲猪瘟疫情对养猪户决策行为的影响,给生猪稳产保供提供决策参考。该文依据河北省786个养猪户调研数据,通过构建多元无序Logistic模型和利用对应分析方法研究了非洲猪瘟背景下不同规模养猪户决策行为影响因素及其生物安全行为偏好。结果表明:1)养猪户决策行为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养殖规模、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采纳数量、生物安全体系防控效果评价和外部支持等因素对决策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疫病损失程度、生物安全体系建设使用成本压力对决策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2)不同规模养猪户决策行为影响因素有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养殖规模越小受到的限制因素越多。3)不同规模养猪户生物安全防控措施采纳有一定差异,大规模和中规模养猪户偏好采纳"硬件型"防控措施,小规模和散养户更多采纳"软件型"防控措施。据此,该文从政府视角提出采取多种措施支持规模猪场发展,构建社会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从养猪户视角提出加强防控措施,保障生物安全,提高管理水平,采取抱团式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与生猪产业发展联动的中国沼气工程建设现状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该文分析了2007-2012年期间全国各地生猪产业规模化发展的数据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沼气工程建设情况。随着全国生猪产业的发展和调整,标准化规模猪场发展迅速,2012年中国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生猪规模养殖比例达38.5%,5a中这类规模养殖猪场数量净增加一倍。规模养殖场的增加给沼气工程建设带来了契机,尤其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大中型猪场沼气工程覆盖率已经达到80%以上。另一方面,这一阶段旧沼气工程报废数量较多。在影响沼气工程使用甚至废弃的诸多原因中,生猪产业调整和市场变化对沼气工程正常运行影响突出。作为农业基础设施的沼气工程建设格局和发展速度正在转型升级,为了进一步发挥沼气工程治理养殖污染的作用,特建议:1)通过产业龙头企业带动提升沼气装置建设和运营管理水平;2)政府将建设大型和特大型沼气工程作为今后财政扶持的重点,同时提高参与沼气工程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企业准入门槛;3)限制采用曝气好氧方式后处理沼液。  相似文献   

13.
生猪养殖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规模养猪场户实施清洁生产行为是防治生猪养殖污染的重要途径。为从根本上降低生猪养殖污染,避免废弃物末端治理带来的弊端,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依据计划行为理论,利用山东省17地市509份问卷调查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了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由如何看待清洁生产和对生猪养殖污染熟悉度组成的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态度,以及由年龄、受教育年限和生猪养殖出栏量组成的规模养猪场户禀赋特征对清洁生产认知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由政府对清洁生产支持力度和经营组织对清洁生产的要求组成的外部规范对清洁生产认知有正向影响,但并不显著;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认知对源头预防行为、过程控制行为和末端治理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态度、禀赋特征及外部规范约束对清洁生产行为有间接影响。其作用机理为: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受制于认知程度,而认知程度又是行为主体态度、外部规范和主体自身禀赋特征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三者产生的作用条件又归因于外界环境(政府机构、经营组织、上下游企业等)与行为主体间的不断沟通。可见,规模养猪场户清洁生产行为作用机理并非单个因素间简单的线性作用,而是全产业链参与者与其所处环境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应当根据认知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和作用机理,提高规模养猪场户对清洁生产的积极态度,加强外部规范性,强化主体自身良好的禀赋,通过较高的认知水平正向作用于行为的形成和完善,并最终从根本上降低生猪养殖污染,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相统一。  相似文献   

14.
规模化养猪场典型沼气工程各排放节点氨排放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典型规模化猪场沼气工程的氨排放特性,选取长三角地区某规模化养猪场的典型沼气工程为研究对象,在沼气工程设施的不同氨排放暴露节点(集粪池、调节池和沼液池)设置监测点对氨排放进行连续3d的同步监测,测定处理设施各排放节点氨浓度,核算各排放节点粪便氨排放速率,分析各排放节点氨排放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集粪池、调节池和沼液池的氨日均排放速率分别为1.48、3.08和1.47 g/(d·m2);各节点氨排放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过程,大致表现为早晨氨排放呈波动增大趋势,午后开始降低,至夜间保持低值排放;集粪池、调节池在粪污周转时段出现日排放峰值;沼液池、集粪池和调节池静置阶段氨小时排放速率与温度呈正相关,与湿度呈负相关;集粪池、调节池和沼液池日氨排放量分别为13.44、38.72和5 275.4 g/d。  相似文献   

15.
母猪分娩后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是规模化养猪场的常见症状。夏季使用泰妙菌素与金霉素药物组合保健的实践结果证明:保健组母猪群子宫内膜炎—乳房炎—无乳综合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保健组、对照组综合症发生率分别为4.31%和24.14%(P<0.01),断乳后7 d的发情配种率明显提高,分别为87.9%和75.9%(P<0.01),保健组产房中仔猪的断奶成活率和断乳窝重都比对照组有所改善,系统用药保健6个月后,保健母猪群的窝均产活仔数比对照生产区的同品种猪群提高0.6头。  相似文献   

16.
华北地区是中国蛋鸡养殖的主要区域,摸清华北地区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清单,开展科学规范的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核算,可为中国畜牧业碳减排技术筛选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该研究利用混合生命周期评价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相关核算方法,结合实地调研数据、GABI 软件中Ecoinvent 数据库和中国蛋鸡养殖业文献Meta分析数据,对华北地区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因子进行完善,构建出“饲料种植-蛋鸡饲养-鸡蛋包装-粪污存储-粪污处理”全生命周期的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核算方法。并将该方法用在华北某区域362家蛋鸡养殖场,综合分析蛋鸡养殖产业链各环节碳排放量,找到目前存在的碳排放问题,并提出碳减排建议。结果表明:1)大规模养殖场每羽蛋鸡1 a的碳排放量(以二氧化碳当量计,CO2-eq)为23.0 kg,较小规模养殖场的25.6 kg和中等规模养殖场的24.4 kg少10.1%和5.7%。2)对每羽蛋鸡不同养殖环节1 a的碳排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饲料种植、蛋鸡肠道发酵、鸡蛋包装和粪便存储处理为主要排放源,排放量分别为13.0、2.2、2.2和1.2 kg 。3)建议通过精准饲养,提高饲料利用率、提升畜禽粪污的处理水平、打破蛋鸡养殖固化模式等方式减少蛋鸡养殖碳排放。该研究可为蛋鸡养殖产业碳排放核算提供方法,并为制定碳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大中型沼气工程调查及沼液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9  
近年来,中国大中型沼气工程发展迅速,然而有关沼气工程运行情况的研究甚少。为探索沼气工程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该文对江苏省21家畜禽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工程进行了实地调查,并采集发酵料液以及出料样品,分析了进出料液COD(化学需氧量)质量浓度、沼液产气潜力、粪大肠菌群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江苏省沼气工程设计施工规范,配套设施较完备,但运行效率低,沼气、沼液处理或利用能力低。大多数沼气工程以处理养殖废水为主,发酵料液固体质量分数<3%,62%的出料沼液的COD质量浓度达到5000mg/L以上;沼液残余产气潜力较大,在35℃条件下,有12家沼气工程的沼液残余产甲烷量达100mL/L以上。沼气发酵处理可以显著降低粪大肠菌群含量,平均可减少92.9%,但厌氧消化后的沼液中仍含有较高浓度粪大肠菌群,不能达到无害化要求。该调查结果可为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的健康稳定运行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猪舍内粪污废弃物和有害气体减量化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源头减量和过程控制是猪场废弃物综合治理的关键环节,而猪舍是废弃物产生的源头场所,该文针对猪舍内部污水和有害气体等养殖废弃物,从饮水系统、圈栏设计和清粪方式等3个方面,介绍分析了当前国内外在舍内废弃物减量化工程技术领域的研究进展。其中减少猪只饮水浪费水量是舍内污水减量的首要环节,通过优化饮水器选型、调整饮水器安装方式、选择适当水流速度等可以降低饮水浪费水量;合理的圈栏布置和地面类型可以促进猪只定点排泄,从而降低圈栏污染程度以及舍内有害气体浓度,配合适当的圈舍冲洗方式可以减少大量圈舍冲洗用水;不同的清粪方式会影响舍内空气环境、污水产生量及污染物浓度,与干清粪相比,水冲粪和水泡粪都存在耗水量大、污水产生量大及其污染物浓度高、舍内有害气体含量高等问题,从清洁生产的角度考虑,干清粪工艺是规模化猪场的必然选择。该文旨在为减少猪场废弃物总量、降低处理利用成本和实现清洁健康养殖提供工程技术支撑,促进中国生猪养殖业绿色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