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目前我国规模养猪带来的环境面源污染和猪肉质量安全等问题,提出规模养猪户绿色养殖模式。通过规模养猪户绿色养殖模式驱动机理的分析,建立了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条件下规模养猪户绿色养殖模式演化博弈模型。在分析政府和规模养猪户不同策略下各自的成本和收益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政府监管与规模养猪户绿色养殖模式选择的博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市场机制作用下,规模养猪户难以实现绿色运营模式的自我演化,政府的规制对规模养猪户绿色养殖模式的演化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而且演化博弈结果受到消费者绿色消费偏好系数,猪肉的环境质量系数,养猪户废弃物转化环保投资,政府的监管成本、环境排污收费和绿色补贴等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企业产品、环境行为和营销战略等方面,探讨了生猪绿色供应链管理具有的特殊内容;分析了生猪绿色供应链管理模式类型及特点,包括纵向一体化模式、生猪屠宰加工商主导模式、生猪养殖商主导模式和大型零售商主导模式,并结合重庆生猪产业,指出了应用对象。提出了生猪绿色供应链管理系统结构和运作模型,认为核心企业必须推动系统中各个环节实现无缝链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设计与生产,从产品(生猪、猪肉)和企业环境行为两个方面,充分运用绿色运营思想,才能实现生猪绿色供应链系统目标;龙头企业应采取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培育绿色供应商、搞好供应链的生态设计、开展绿色物流活动、发展战略联盟组织等策略。  相似文献   

3.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的理论,构建建筑绿色供应链中生产系统、消费系统、分解系统三主体的博弈模型,分析均衡点的动态演化趋势。通过对博弈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可知系统的稳定状态是各利益相关主体博弈相互影响的结果;在建筑绿色供应链发展过程中,生产种群始终建设传统建筑占领市场份额的稳定演化状态不存在;提升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偏好、增强未来价值感知、提高绿色环保技术等措施有助于推动绿色供应链实施向理想状态(1,1,1)演化。  相似文献   

4.
尤晨  周熙登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23):200-203
首先从农产品供应链的目标参量、状态参量、控制参量和随机扰动因素深入分析农产品供应链自组织运作机理,认为农产品供应链目标的实现与成员企业的良好运作状态参量密不可分,而控制参量和随机扰动因素决定了成员企业的运作状态水平。以运作机理为基础构建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演化模型,分析农产品供应链协同演化自组织过程和动力因素,以及农产品供应链在竞争阶段和协同阶段随机涨落力对供应链演化所起的作用,从而为农产品供应链协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生猪供应链条上存在的市场交易与合同订立两种生猪交易方式出发,分析了生猪供应链中养殖户和屠宰、加工和销售企业之间存在着猪肉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针对各自的原因,探讨解决猪肉的安全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高阔  甘筱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9272-9273
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基于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的目标下,在对九江沙河、南昌进贤、萍乡排上、上饶万年等10个地区调研的基础上,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猪绿色供应链进行描述和梳理,并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猪绿色供应链模型。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我国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带来的环境面源污染和猪肉质量安全等问题,本文提出了规模养猪户绿色养殖模式。通过规模养猪户绿色养殖模式驱动机理的分析,建立了政府环境管制下规模养猪户绿色养殖模式演化博弈模型。在分析政府和规模养猪户不同策略下各自的成本和收益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政府管制与规模养猪户绿色养殖模式选择的博弈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完全市场机制作用下,规模养猪户难以实现绿色运营模式的自我演化,政府规制对规模养猪户绿色养殖模式的演化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而且演化博弈结果受到消费者绿色消费偏好,猪肉产品的绿色度,养猪户环保投资,政府的监管成本、环境排污收费和绿色补贴等参数的影响。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政府层面提出了加大环境管制、政策扶持、绿色产品的宣传和绿色养殖技术的推广和指导等规制措施。  相似文献   

8.
当下普遍运用的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流通模式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为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与高效流通,助力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构建一种适应经济发展的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流通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构建出两种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流通模式的新模型,并以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环节为切入点,提出一系列具体的运作方案。  相似文献   

9.
曾碧翼 《现代农业科学》2008,15(12):124-126
从长沙市的生猪供应链具体情况入手,对长沙市生猪供应链内各个节点间的垂直协作形式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目前生猪供应链节点间的垂直协作模式,并提出"垂直一体化模式"和"上游供应商+规模猪场或养殖小区(合作社)+下游屠宰加工企业"2个生猪供应链的垂直协作模式,从而实现有效地将生猪供应链内部的各个成员有效地组织起来提高整体绩效。  相似文献   

10.
农民合作过程中搭便车行为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武  胡振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220-11222
基于演化博弈的分析框架,从一个农田水利治理的典型案例出发,通过建立两群体复制者动态模型,剖析农民合作过程中的搭便车行为。演化均衡的求解说明,合作过程中农民普遍存在搭便车行为,但通过典型示范、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以奖代补政策,可以实现合作,从而克服搭便车轩为。  相似文献   

11.
以北京农业采摘园为样本,在问卷调查与SPSS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此类直链式食品供应链运营多样化、简化中间环节和高效潜力等特征,从业人员、设施、资金和季节等影响运营的因素。根据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采摘园应争取当地政府、银行等资源的支持,改进道路、公交等外部设施,完善园内道路、餐饮条件、停车条件、游乐环境等内部设施;通过技术下乡和一对一会诊等方式解决采摘园技术问题,通过继续教育和经验交流会等形式提高从业人员素质;运用个性化营销吸引不同类型消费者;并采用高科技和差异化种植及采摘园联盟等形式,降低季节性对运营的影响,提供一站式采摘的综合体验。  相似文献   

12.
针对目前我国农产品出口发展面临技术贸易壁垒的障碍,提出了绿色农产品封闭供应链中建立TBT预警信息系统的必要性。在分析目前TBT预警信息系统的现状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其系统的概念、功能、数据结构和开发框架。  相似文献   

13.
吴绒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5):215-219
为了探究政府补贴策略下的农产品绿色供应链政企决策,构建了政府补贴策略下的政企博弈模型,分析了模型在纯策略和混合策略下的最优均衡决策结果,确定了政府补贴策略下政企采取的最优决策。结果表明:纯策略下,为实现最优均衡决策,政府补贴力度受传统农产品利润、绿色农产品利润、政府对绿色农产品补贴所获得社会效用等因素影响;混合策略下,政府补贴系数随政府补贴概率和企业提供绿色农产品概率增大而增大,反之亦然。  相似文献   

14.
罗艳  王青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8):165-167,179
网络菜市场作为农产品零售业的新形态,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网站数量年增长率达到92.46%,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调查发现网络菜市场存在占有率低、农产品销售量小且网站失败多的现象.对国内已有网络菜市场的运营模式分析得到“农户+企业”、“农户直销”、“批发市场+个体”和“批发市场+企业”4种模式,对比分析得出“农户+企业...  相似文献   

15.
从中小企业视采购活动为成本中心的传统观念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的原因,表现为企业观念落后,规模小、资金少,以致于从供应商处难以获得价格折扣。从中小企业采购活动的现状与目前已有的理论研究出发,提出解决途径是建立供应链采购模式,从纵向、横向两个方面论述改进方法。具体表现为搭建中小企业信息平台、实施联合采购、库存采购向订单采购转变、建立高效的供应商网络、交易关系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转变、风险防范。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模式下的流浪未成年人机构救助路径包括以积极的人性观看待流浪未成年人,转变救助工作人员的角色;以流浪未成年人为中心,建立其信任感;以促进流浪未成年人自我发展为目标,开展各种活动,争取外部资源。  相似文献   

17.
农村电商制度的供给困境与创新路径北大核心CSCD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村电商的兴旺与发展,促使地方政府不断建构关于农村电商的制度内容,以便为农村电商的持续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基于集体行动理论,以多个电商村为研究对象,运用案例分析方法研究农村电商制度供给内容、运行机制与制度困境,探讨农村电商制度供给的创新路径。结果表明,农村电商制度内容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方式进行建构,从而实现激励内生性力量和建构长效机制的目的,进而以外部供给型和下沉公共品型两种形态进行运作,为农村电商的运行提供了制度基础。但是农村电商制度供给面临着激励机制非正式化、竞争与资本渐趋失控的风险性、电商资源悬浮于需求方等困境。因此,提出地方政府需要进行激励农村电商发展机制正规化、公共服务内容精准化与本土化、构建风险预防与庇护机制等路径创新,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经济基础和制度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