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疆巴州作为我国棉花的重要生产区域,其棉花产业及其经济效益为国家建设和当地乡村振兴作出了很大贡献.但作为重要资源,伴随产生的大量棉花秸秆却没有被利用,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对新疆巴州地区棉花秸秆利用情况的调研,并结合巴州实情,分析了棉花秸秆的燃烧环境负荷及其产业化利用形成的环境经济效益,提出了产业化利用的具体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产业化利用具有显著环境经济效益,同时能够减少秸秆直接燃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棉花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秸秆是棉花生产的主要副产物,其含有丰富的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以及粗蛋白等物质,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可广泛用于农畜业、工业、能源、环保等领域,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潜力.为了开发出成熟实用的棉秆综合利用技术,找到棉花秸秆综合利用的产业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最佳途径,最终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方共赢.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和调研,总结了"目前我国对棉花秸秆的利用途径单一、低效,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严重的环境污染"等棉花秸秆利用的实际情况,概述了棉花秸秆还田和离田利用的主要途径,分析了各项途径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开发棉花秸秆离田多元化新型利用途径,深入挖掘棉秆综合利用潜力,提高棉秆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最终提高植棉效益"的棉花秸秆利用策略.  相似文献   

3.
鲁北棉田属于典型的旱碱地,适于棉花生长。采用棉花-赤松茸大田种植方式可有效解决植棉效益低、种植赤松茸用工多及棉花秸秆利用的问题。结合鲁北盐碱地赤松茸的生产条件,分析了鲁北地区利用棉花秸秆大田生产赤松茸影响出菇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新疆棉花生产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新疆棉花生产过程中地膜残留污染严重、连作导致土壤污染、农药使用量上升、以及农田生物多样性趋向单一等原因的分析 ,提出改进生态环境的措施为 :高效利用光热资源 ,秸秆还田改善土壤 ,加大地膜回收 ,节水灌溉和优化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5.
棉花生产同时产生大量棉秆剩余物,目前主要处理方式是直接粉碎还田。秸秆还田虽然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肥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受处理方式、环境条件等制约,秸秆还田后不能有效降解,不利于作物生长以及造成资源的浪费。通过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分不同影响因素阐述了秸秆还田降解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从而为新疆棉秆粉碎还田资源化利用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棉花种质资源是棉花育种和生产发展的基础,棉花育种的突破性进展与优异种质源的发现和利用密切相关。经过连续几个"五年"攻关计划的实施,国内棉花种质资源鉴定、评价、优异种质的筛选和利用等方面均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棉花生产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棉花秸秆还田综合利用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小麦秸秆还田技术的成熟,棉花秸秆还田也试验、示范成功,并得到推广应用。棉花秸秆还田是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可持续农业、旱作农业的重大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无公害农业发展的有效手段。陕西大荔县常年种植棉花2.67万—3.33万公顷,每年棉秆资源41万吨,  相似文献   

8.
阐明了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价值和利用方式,分析了湖南省湘西州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探讨了农作物秸秆在烟草生产上利用的利弊,提出了农作物秸秆在湘西州植烟土壤改良上的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棉花研究所研究人员利用棉花秸秆栽培灵芝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包括筛选适宜品种和配方,总结出一套棉花秸秆栽培灵芝高产技术。适合棉花秸秆栽培灵芝的品种为赤芝、中华芝、美芝等,高产栽培的最佳配方为棉秆60%、棉籽壳20%、麦麸15%、玉米粉2%、石膏粉1%、磷肥1%、石灰1%。  相似文献   

10.
白松 《棉花科学》2023,(2):51-53
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的加剧,循环经济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策略之一。在农业领域,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循环经济模式。基于循环经济视角,首先,介绍了农作物秸秆的基本作用和多级循环经济利用,分析其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现状;再次,探讨了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包括生物质能利用、化学品生产、土壤改良等方面;最后,提出了几点秸秆资源化利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