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秸秆还田量对直播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徐稻3号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设置3、4.5、6、7.5t/hm24种秸秆还田处理,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通过测定不同秸秆还田处理下直播稻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干物质重、叶面积指数、根系活性等指标,探讨不同麦秸还田量对直播水稻生长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秸秆还田量增加,直播水稻产量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有效穗数随着麦秸还田量的增加而降低,结实率、千粒重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秸秆还田量在6t/hm2时,直播水稻较对照增产17.9%,过量的秸秆还田量(7.5t/hm2)导致每穗粒数明显减少从而导致减产;秸秆还田降低直播水稻生长前期干物质的积累、叶面积指数、根系活性、根系吸收面积,提高直播水稻生长后期的根系活性、根系吸收面积、干物质的积累和叶面积指数,过量的秸秆还田会使各项指标降低,盆栽条件下适宜的秸秆还田量为6t/hm2。表明秸秆还田量为6t/hm2有利于直播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2.
麦草全量机械还田对机插水稻产量和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探讨麦秸全量机械还田对机插水稻产量和生长特性的影响。以中熟华粳2号为试验材料,设小麦秸秆还田与秸秆不还田两个处理,进行机械插秧,对水稻的产量形成和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处理后穗数降低,每穗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均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产量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的茎蘖数明显降低;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根冠比和光合速率在抽穗前低于秸秆不还田处理,抽穗后则相反。可见,秸秆还田对机插水稻具有增产效应。  相似文献   

3.
降低水稻生产成本,增加效益是当前水稻栽培探讨的问题.我镇种粮大户连续两年采取免耕直播方法,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4.
进行小麦秸秆全量还田下早熟晚粳水稻不同播期研究,结果表明:气象条件是影响水稻生产的主导因素,在水稻生产管理方面,应及时根据今后一阶段的天气情况,采取积极措施,确保发挥水稻品种的优势;秸秆还田田块基肥应早施、重施,确保秸秆软化、分解过程中能正常供给水稻生长所需氮肥;早熟晚粳品种不同播期其抽穗进程不一,适期播栽一方面要考虑品种的生育特性,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品种的抗逆性情况。  相似文献   

5.
水稻直播的应用效果,生育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经多年的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表明,水稻直播具有明显的省工节本和增产增收等优点。与移栽稻相比,生育生表现为苗体营养面积大,个体发育好,分蘖发生早、分蘖势强,光合产物累积速度快,日生产量和谷草比较高,靠多穗增产,其技术措施主要围绕精选种,田面平,播种匀,争全苗,抓化除,促早发,控苗峰,稳群体,攻大穗,防倒伏,适收割等环节。  相似文献   

6.
直播水稻生育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以往研究和生产实践看,水稻直播栽培存在四大障碍(草害、保苗差、倒伏和生育期短),从而导致直播稻产量不稳.克服这些障碍必须在总结前人探索直播稻高产的经验教训和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较成熟的直播技术基础上,系统进行直播水稻持续高效栽培技术规范研究,建立切实可操作的水稻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7.
麦茬免耕秸秆全量还田直播水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品种、播种量和氮肥运筹措施对麦茬免耕秸秆全量还田直播水稻的影响,以探索麦茬免耕秸秆全量还田直播水稻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连粳3号适合在苏北地区作为麦茬免耕秸秆全量还田直播水稻的品种;控制适宜播种量,使基本苗达到120~150万根/hm2;适当增加前期氮肥用肥量,以争取多成穗为主攻目标,平稳促进穗分化,有利于麦茬免耕秸秆全量还田直播水稻的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8.
水稻旱直播技术因其轻简化种植,在我区粳糯稻种植区、城乡结合稻区不推自广,并随着近年小麦秸秆还田的推广应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小麦秸秆全量还田旱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进行了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还田免耕直播比免耕直播增产12kg/667m^2 ,免耕直播比常耕直播增产13kg/667m^2。增产效应为:稻草还田免耕直播〉免耕直播〉常耕直播;免耕直播比常耕直播节本增收68.4元/667m^2。,稻草还田免耕直播比常耕直播节本增收78k元/667m^2  相似文献   

10.
根据试验示范结果,对直播水稻的省工节本、增产增收的应用效果及生育特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机插稻生产技术规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全量麦草旋耕还田机插稻生产技术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省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共同研发的一项农田保育型轻简稻作新技术.该项技术将麦草机械还田利用与机插稻技术相嫁接,杜绝麦草焚烧和实施稻作轻简化,构建成资源利用、培肥沃土、节本高效、省工简便的稻作技术体系,是循环利用资源,发展可持续农业,优化农村生态和生活环境,解放和转移农村劳动力,活跃和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扬辐粳8号(原名扬辐粳4901)系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辐射诱变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育成的优质常规迟熟中粳稻新品种,它集优质、高产、多抗于一体,2006年1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申请了新品种权保护,为江苏省2006年水稻良种推广补贴品种。1产量表  相似文献   

13.
盐粳11号为中熟中粳水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性强等特点.重点介绍了盐粳11号在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机插栽培的群体构成及产量表现,研究了麦秸全量机械还田对其茎蘖动态、产量构成等农艺性状的影响,提出了盐粳11号麦秸全量机械还田条件下的机插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4.
秸秆还田对土壤生物特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探讨秸秆还田以及应用纤维分解菌剂对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和生物缓冲性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进行了秸秆不还田与秸秆还田并应用微生物菌剂的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和应用微生物菌剂后土壤纤维素酶、转化酶、脲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升高,土壤微生物群体增大,微生物总量从4.0×107个/g土壤上升到1.2×108个/g土壤和1.5×108个/g土壤,土壤生物缓冲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麦草全量还田稻作氮肥运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晚粳稻品种宁粳1号为材料,研究麦草全量还田对水稻氮肥运筹规律及产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同等施肥条件下,麦草还田能提高水稻产量。(2)麦草还田处理,在水稻生长初期对分蘖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到移栽15 d(麦草还田22 d)以后对分蘖发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增加基施氮肥用量能降低麦草还田后的抑蘖作用;麦草还田效应主要表现在分蘖中后期。(3)在本试验条件下,麦草还田最佳施氮量为20.9 kg/667m2,其中基蘖肥最佳用量为9.23 kg/667m2,基蘖肥与穗肥施用比例为4.5∶5.5,此时,麦草腐熟释氮与氮肥运筹产生互作效应最佳,稻谷产量较高,可在750 kg/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16.
全量麦草还田和不同施氮量对水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3种施氮量、2种稻作方式对2个常规粳稻产量及其群体发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量麦草还田处理的产量、成熟期LAI、成穗率、总颖花量、孕穗后群体茎蘖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以武运粳7号施氮270kg/hm2的产量水平最高,与其他处理间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麦草不还田处理的产量、LAI、成穗率、总颖花量、群体茎蘖数、高峰苗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以300kg/hm2处理的产量水平较高。采用240kg/hm2和270kg/hm2施氮水平时,全量麦草还田处理的产量、成穗率、总颖花量显著高于麦草不还田处理,但施用300kg/hm2处理则相反。因此,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全量麦草还田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木薯茎秆粉碎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上季木薯茎秆粉碎堆沤腐熟,通过设计不同的还田量于木薯下种前还田,研究木薯茎秆粉碎还田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茎秆粉碎还田可以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显著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还可以提高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加土壤碱解氮、速效钾等速效养分含量,但对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增效不明显。在木薯茎秆粉碎还田各处理中,以18000kg/ha处理对土壤的培肥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微生物菌剂对小麦秸秆还田效果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并配施EM微生物菌剂后对土壤氮、磷、钾及酶活性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玉米秸秆经微生物菌剂发酵后,协调了土壤酸碱度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的供应,土壤全磷及速效磷略有增加,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及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均有明显提高,小麦产量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9.
粳稻南粳44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产、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4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进行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栽培的产量表现和群体构成,研究了施氮量与抛秧密度对其茎蘖动态、品种特性、群体结构、光合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明确了适宜的施氮量和抛秧密度,提出了南粳44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水稻秸秆还田量对土壤重金属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上海地区不同水稻秸秆还田量:25%、50%、100%、150%及秸秆不还田对照对麦季土壤重金属含量和小麦产量的影响。2年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能够显著降低土壤中铅、镉和铬的含量,与不还田处理相比平均分别下降了8.96%、11.08%和9.20%;秸秆还田能够增加小麦产量并降低土壤容重,其中100%还田处理小麦产量最高、容重最低,分别比秸秆不还田处理小麦产量提高21.3%,容重降低5.26%;150%还田处理的土壤总氮、碳含量最高,分别比秸秆不还田处理提高11.1%和5.66%。因此,全量秸秆还田可提高小麦产量、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且不会引起小麦土壤铅、镉和铬污染的风险。研究结果为上海地区水稻秸秆科学还田及资源化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