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优质高产早熟夏玉米新品种苏玉14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玉14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自选系4A作母本,通249作父本杂交育成.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14是一个高产、稳产的夏玉米品种,在江苏的夏玉米生产区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苏玉糯639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2005年以自选系T 585作母本,自选系T618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白糯玉米单交种。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糯639品质优、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性强,适宜在我国东南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苏玉19优质高产关键制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玉19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自选系T458作母本,自选系T877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大穗型饲用玉米新品种.为提高制种产量,保证种子质量,通过观察亲本自交系特征特性,分析各种影响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单项因素,结合制种实践,进行组装配套,形成苏玉19优质高产制种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4.
玉米苏玉糯5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玉糯5号是江苏省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糯质系通系5作母本,通366作父本配组育成的高产、优质白糯玉米杂交种。通过观察亲本自交系特征特性,分析各种影响制种产量的单项因素,结合制种实践,总结出苏玉糯5号优质高产制种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5.
"苏玉15"系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科技人员1997年用自选系"568G"作母本、外引系"340"作父本育成的中熟偏迟玉米单交种.该品种2001年5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  相似文献   

6.
1品种来源 苏玉22(原代号J4141)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利用自选系F2作母本,自选系F24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多抗饲用玉米新品种.2002~2003年参加江苏省春、夏播玉米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江苏省春、夏播玉米生产试验,2005年2月通过了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7.
早熟优质糯玉米杂交种苏玉糯2号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玉糯2号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自选系361为母本,自选系366为父本,于1994年组配成的糯玉米单交种,各级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糯2号比目前东南区和黄准海区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苏玉(糯)1号鲜果穗、干子粒产量各增产5%~10%以上,采收期早4~5 d,具有早熟,高产,优质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苏玉30’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玉30’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自选系HL40为母本、YJ7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普通玉米单交种.各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苏玉30'产量高、品质优、抗病抗倒性强,适宜在东南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苏玉19(原代号J4142)是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自选系T458作母本,自选系T877作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大穗型玉米单交种。2001-2002年参加江苏省春、夏播区域试验,由于2001年区域试验中表现突出,2002年提前进人生产试验,2003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  相似文献   

10.
苏玉8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玉8号的选育及其特征特性谢孝颐,薛林,石明亮,蔡志飞,黄小兰,唐明霞(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如皋226541)选育经过和产量表现苏玉8号是用自选系4S作母本,外引骨干系E28作父本杂交有成.4S原系号为(84)4S-1-3-2,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从1...  相似文献   

11.
从高产优质高效的角度,通过对延边水果的基本情况、产销现状的分析和延边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水果产业的可能性分析,提出水果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必须进行结构调整,树立产业化的指导思想,抓好6个方面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根据抗旱和不抗旱玉米在生态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等方面所具有的明显差异 ,对玉米不同品种类型进行抗旱性鉴定。并依此确定玉米抗旱性目标性状和几种快速有效的玉米抗旱性筛选方法。在商品化生产前提下 ,兼顾品质育种 ,通过遗传育种途径 ,把玉米的抗旱性、丰产性、优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为培育抗旱、高产、优质玉米自交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优质早稻佳辐占高产优质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最优设计.对优质早籼稻佳辐占进行密度和氮、磷、钾肥用量4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挣收入、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与4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4项措施对产量、净收入、胶稠度都有影响。增施钾肥能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增施氮肥能提高蛋白质含量。并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高效高胶稠度的技术措施是每公顷插22~26万丛.施肥量折算为N144.6~163.8kg、P2O554~72kg、K2O92.5~149.4kg。  相似文献   

14.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穿心莲生长和内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施钾磷肥或有机肥的平衡施肥对穿心莲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氮磷钾和有机肥配施处理较仅施氮肥的对照产量增加16.85%-26.67%,平均增产22.07%。穿心莲内酯含量增长0.70-8.21个百分点,相对提高2.82%-33.08%;经济收入提高5202-8237元/hm2,施肥产投比为4.50-8.22∶1。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水稻高产保优栽培的肥料运筹方法进行了探索和总结,有针对性地提出水稻高产保优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   

16.
Weir JR 《Science (New York, N.Y.)》1967,156(3783):1689-1695
The successful development of nuclear power reactors that are economically competitive with other sources of energy has led us to believe that more economical reactors will be developed. But, in developing the next generation of reactors, a new set of problems must be over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of these is that of the embrittlement of the structural materials at high temperatures as a result of the intense neutron fields in these advanced systems. The radiation-induced embrittlement at high temperatures is probably associated with helium produced in the materials due to (n,alpha) reactions with the metal, and in some alloys radiation-induced precipitation of compounds within the alloy may also play a role. We believe that the most serious longterm problem is the generation of helium. Our 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by which this radiation damage is produced has allowed us to effect some improvement in the behavior of conventionally produced structural alloys, through minor modifications of the normal working and annealing processes used in their manufacture. However, we may find that new alloys will have to be developed to withstand the service conditions in future nuclear power reactors.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近几年沿江江南双季稻区丰产优质综合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望江县实际,提出了选用早稻优良品种(组合),主推播种及秧田管理、合理密植、测土配方施肥、科学灌溉以及病虫草无害化综合防治技术,并对种子质量和贮藏期管理提出了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甘蔗高产高糖高效栽培生产实践及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甘蔗生育特性,以提高蔗糖产量和蔗田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多年研究试验和生产实践,总结出甘蔗单产5.8t,蔗糖分13.5%以上,产值1800元左右的"三高"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9.
潜江市经过多年试验及大面积示范 ,认真总结筛选出 5种适合当地推广种植的棉田高产高效模式。分析了各模式的经济效益 ,重点介绍了各模式种植方式、品种选择、茬口安排及配套栽培技术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