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田间调查,形态鉴定,首次报道了云南省一种由广东垫刃线虫(Tylenchus guangdongensis Xie&Feng.1992)引起的中草药新病害,灯盏花是这种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调查,形态鉴定,首次报道了云南省一种由广东垫刃线虫(Tylenchus guangdongensisXie&Feng,1992)引起的中草药新病害,灯盏花是这种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3.
云南省灯盏花根际土壤2种滑刃线虫的鉴定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首次报道了灯盏花根际土壤的2种滑刃线虫:内卷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involutus Minegawa,1992),燕麦真滑刃线虫(Aphelenchus avenae Bastian,1865)。灯盏花是这2种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灯盏花根腐线虫病的病原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调查,形态鉴定,首次报道了云南省一种由草地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ratensis Filipjev,1936)引起的中草药新病害——灯盏花根腐线虫病,灯盏花是这种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调查,形态鉴定,首次报道了云南省一种由草地短体线虫(Pratylenchus pratensis Filipjev,1936)引起的中草药新病害--灯盏花根腐线虫病,灯盏花是这种线虫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6.
首次报道云南石榴根际土壤的一种螺旋线虫:双宫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dihystera (Cobb,1893)S-her,1961],石榴为该线虫的新寄主记录。  相似文献   

7.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灯盏花药材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灯盏花中灯盏花乙素的含量。方法用Krosamils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乙腈:0.5%乙酸(22:78)为流动相,流速0.9mL/min,检测波长335nm,柱温40℃,对灯盏花提取物进行测定。结果该方法在0.3-3.3μg线性关系良好,加标回收率为100.4%,RSD为4.25%。  相似文献   

8.
云南发现灯盏花根结线虫病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首次报道在云南省泸西县、弥勒县发现的灯盏花[Erigenon breviscapus (Vant.) Hand. -Mazz]根结线虫病。病害的典型症状:病植株地上部发黄、矮化,重病株枯死,根系上长有大小不等的根结,根结表面光滑、无须根。用形态学、生物化学方法和鉴别寄主试验比较鉴定,灯盏花根结线虫病的病原是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Kofoid and White, 1919)Chitwood, 1949]1号小种。灯盏花是南方根结线虫的新记录寄主。文章讨论了灯盏花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趋势。  相似文献   

9.
云南灯盏花根腐病病原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根腐病是云南省灯盏花人工驯化栽培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病害,是限制灯盏花人工栽培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确定引起灯盏花根腐病的病原物,可以为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人工栽培田间的灯盏花根腐病进行调查、采样,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并进行了田间人工接种。【结果】观察发现感病后植株地上部先萎蔫,然后整株枯死。根部和茎基部变为黑褐色,将根切开,可以明显看到维管束组织完全变为黑色。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在标准培养基上初生菌落为白色,后为红色和红褐色。无性繁殖产生大、小两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较少,镰刀状;小型分生孢子产生量很大,卵形至棍棒形。在弱培养基(2%的水琼脂)上产生厚垣孢子。【结论】这种新发现病害是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瘤座菌目镰孢菌属拟枝孢镰刀菌(Fusarium sporotrichioides)引起,本文是国内外对该病害的首次报道,而且灯盏花是拟枝孢镰刀菌的新记录寄主。  相似文献   

10.
灯盏花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灯盏花种植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药用价值,是一项富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根据种植实践经验对灯盏花高产栽培进行全面阐述。  相似文献   

11.
史云东  沈涛  贾琳  金航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664-2665,2746
[目的]比较云南不同产地短葶飞蓬中野黄芩苷的含量,为短葶飞蓬的良种选育及GAP栽培提供依据。[方法]用HPLC法测定短葶飞蓬中野黄岑苷的含量,色谱条件为:岛津Shim-pack VP-ODS液相色谱柱(150.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水溶液(40∶60,V/V);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35 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8个产地的短葶飞蓬中野黄芩苷的含量差异较大,昭通巧家药山短葶飞蓬野黄芩苷含量最高(2.628%),昆明双龙镇短葶飞蓬野黄芩苷含量最低(1.597%)。[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重现性好,适于短亭飞蓬中野黄岑苷含量的测定,为云南短葶飞蓬的良种选育及GAP栽培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短葶飞蓬锈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俗称灯盏花,属菊科Compositae飞蓬属Erigeron,是一种重要的野生药用植物,其药理作用在《滇南本草》[1’中有详细记载。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了它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仅靠野生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目前已开始大面积人工栽培。随着人工栽培短葶飞蓬规模的扩大,生产上已出现了锈病危害问题。目前尚未见国内外有关短葶飞蓬病害的研究报道。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灯盏花的发根培养体系,用C58C1发根农杆菌空菌株和携带目的基因的菌株转化灯盏花叶片获得发根,测定发根的生长曲线,比较不同因素对发根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发根农杆菌C58C1菌株成功从灯盏花中诱导出了发根,并建立了灯盏花发根最优的培养体系,其诱导的最佳农杆菌菌液浓度为OD600=06,最佳浸染时间为10min,最佳共培养时间为2d,在此条件下诱导率高达60%。经PCR鉴定证明Ri质粒的T DNA已成功转化灯盏花的发根。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云南人工种植灯盏花发展迅速,但种苗生产及供给成了发展的瓶颈,为解决灯盏花种苗快繁问题,对灯盏花的愈伤组织诱导与植株再生进行研究,试验以灯盏花的叶片和叶柄作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BA和NNA不同浓度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影响.结果表明叶柄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C1培养基(MS+6-BA 1.0 mg/L+NNA 1.0 mg/L),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C3培养基(MS+6-BA 1.0 mg/L+NNA 5.0 mg/L);来自叶柄的愈伤组织更容易诱导出再生植株,再生植株诱导培养基以B3培养基(MS+BA 1.0 mg/L+NNA 5.0 mg/L)为好.  相似文献   

15.
不同居群灯盏细辛生长势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灯盏细辛居群生长势差异,以云南及其周边地区的22个灯盏细辛居群为材料,在昆明地区栽培后进行生长势的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成苗至营养生长末期,不同灯盏细辛居群株高增长趋势相同,而基生叶高度、冠幅、叶片数、丛芽数、花数则显示出多样的增长趋势;文山广南及曲靖沾益居群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可作为优良种源筛选材料;昭通靖安、楚雄永仁、大理苍山居群则生长势较弱,不适于在昆明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不同试剂对灯盏花种子萌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培养皿发芽法,研究不同试剂对灯盏花种子萌芽的影响。[方法]用GA3、CuSO4、NaOH分别处理灯盏花种子15min,并以清水处理为对照。[结果]各种试剂对灯盏花种子萌芽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赤霉素对灯盏花萌芽的促进效果最为显著,发芽势、发芽率均有明显提高。[结论]在该试验中,1g/LGA3处理对促进灯盏花种子萌芽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