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验旨在揭示贵州黄鸡慢羽系生长发育规律。选择100只贵州黄鸡慢羽系(公母鸡各50只),于0、2、4、6、8、10、12、14周龄末称重,分别采用Bertalanffy、Logistic、Gompertz 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贵州黄鸡慢羽系0~14周龄体重变化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其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中Logistic模型在贵州黄鸡慢羽系公鸡、母鸡生长曲线中拟合最好,拟合结果最接近实测体重情况,其公鸡拐点体重为1 550.81 g,拐点周龄为10.42,母鸡拐点体重为976.67 g,拐点周龄为9.14。试验结果初步揭示了贵州黄鸡慢羽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各阶段的生长特征,为贵州黄鸡慢羽系选育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江汉鸡生产性能,以江汉鸡为父本,灵山鸡为母本进行杂交,对其F1代杂交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与产蛋性能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江×灵F1代杂交鸡在1~3周龄、6~10周龄、15~17周龄处于生长高峰期,18周龄后相对生长缓慢,27周龄时基本停止生长;杂交鸡公鸡的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比江汉鸡公鸡略高,杂交鸡母鸡的屠体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比江汉鸡母鸡略低;杂交鸡的蛋形指数比江汉鸡好,蛋壳厚度略低于江汉鸡,蛋重比江汉鸡高,显示出良好的杂交效果。  相似文献   

3.
<正> 动物远缘杂交一般不易成功。珍珠鸡和鸡属两个不同的禽种。我培训中心用狄高鸡和珍珠鸡进行杂交获得成功。我培训中心于1988年7月利用澳大利亚的狄高公鸡和法国伊莎公司的珍珠母鸡,通过人工授精的方法进行杂交取得了成功。珍珠母鸡产下的蛋,入孵26天,孵出了狄高珍珠杂交小鸡。这些杂交鸡的特点是:杂交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7,(12):29-33
本试验对庄河大骨鸡及其杂交鸡外形、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青脚大骨鸡公鸡体重显著大于黄脚大骨鸡公鸡(P005),黄脚大骨鸡屠宰率大于青脚大骨鸡屠宰率(P005)。大骨鸡与肉种鸡正反交所得公鸡屠宰率差异显著(P005),母鸡差异不显著(P005);大骨鸡与蛋种鸡正反交所得公鸡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母鸡差异显著(P005)。大骨鸡与肉种鸡杂交后代体重与大骨鸡相当,杂交鸡在整个生长周期内的体重都是平稳的增长。结论,青脚大骨鸡比黄脚大骨鸡屠宰性能更高;大骨鸡做为母本产生的后代具有更高的屠宰性能,大骨鸡与肉种鸡的杂交后代屠宰性能高于大骨鸡与蛋种鸡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揭示贵州黄鸡慢羽系生长发育规律。选择100只贵州黄鸡慢羽系(公母鸡各50只),于0、2、4、6、8、10、12、14周龄末称重,分别采用Bertalanffy、Logistic、Gompertz 3种非线性生长曲线模型对贵州黄鸡慢羽系0~14周龄体重变化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3种模型均能很好地拟合其生长曲线,拟合度均在0.99以上,其中Logistic模型在贵州黄鸡慢羽系公鸡、母鸡生长曲线中拟合最好,拟合结果最接近实测体重情况,其公鸡拐点体重为1 550.81 g,拐点周龄为10.42,母鸡拐点体重为976.67 g,拐点周龄为9.14。试验结果初步揭示了贵州黄鸡慢羽系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各阶段的生长特征,为贵州黄鸡慢羽系选育生产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用父母代海星101肉鸡公鸡与商品代海赛克斯蛋鸡母鸡杂交,其商品肉蛋杂交鸡30日龄育雏成活率96.7%:公鸡饲养70日龄体重3.14kg;母鸡56周龄产蛋量144枚。经效益分析,繁育、推广海星101肉鸡×海赛克斯蛋鸡杂交鸡,在农村专业户低档日粮条件下每只商品鸡刨毛利润10.41元,比同等条件下饲养红宝×罗曼杂交鸡多创收2.0元。  相似文献   

7.
用父母代海星101肉鸡公鸡与商品代海赛克斯蛋鸡母鸡杂交,其杂交鸡30日龄育雏成活率90.7%;公鸡饲养70日龄体重3.14kg;母鸡56周龄产蛋量144枚。在农村专业户低档日粮条件下每只商品鸡创毛利润10.41元,比同等条件下饲养红宝×罗曼杂交鸡多创收2元。  相似文献   

8.
乌骨鸡、珍珠鸡及其杂交后代线粒体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骡鸡是乌骨鸡和珍珠鸡直接杂交的后代 ,但在遗传学上仍没有被证实。本实验分析了骡鸡、珍珠鸡和乌骨鸡共 5 9个个体的mtDNAD环部分序列 ,发现在同一对引物扩增时存在长度变异 ,乌骨鸡序列为 5 39bp ,珍珠鸡为4 98bp ,而骡鸡或同于珍珠鸡 ,或同于乌骨鸡。序列分析进一步支持骡鸡是乌骨鸡和珍珠鸡的远缘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择父母代肉公鸡艾维因和安卡红及商品代蛋母鸡海兰褐和伊莎褐四个品种进行杂交组合,组成四种杂交组合模式。每个组合随机选择1日龄肉杂鸡200羽,每个组合随机分为5个重复,每个重复40羽,观测不同杂交组合肉杂鸡在果园放养中的生长发育性能。试验表明:父母代艾维茵肉公鸡与商品代蛋母鸡伊莎褐和海兰褐杂交所生产的肉杂鸡的平均周增重较父母代安卡红肉公鸡与商品代蛋母鸡伊莎褐和海兰褐杂交所生产的肉杂鸡高,且差异显著;父母代艾维茵肉公鸡与商品代蛋母鸡伊莎褐和海兰褐杂交所生产的肉杂鸡的料肉比及成活率较父母代安卡红肉公鸡与商品代蛋母鸡伊莎褐和海兰褐杂交所生产的肉杂鸡低,且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边鸡的生产性能,试验采用杂交方式进行品种改良,对边鸡(BB组)及边鸡杂交组合(GB组和GBB组)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常规肉品质进行测定与分析,分析其杂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GB组公鸡在70日龄,母鸡在90日龄达到上市体重;GBB组公鸡在90日龄,母鸡在112日龄达到上市体重;BB组公鸡在112日龄达到上市体重,母鸡在试验期内未达上市体重。GB组和GBB组公鸡和母鸡在90,112日龄时的料重比均低于BB组。GB组母鸡全净膛率显著高于GBB组和BB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BB组(P<0.05);GBB组母鸡屠宰率显著高于GB组和BB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高于BB组(P<0.05);GBB组母鸡胸肌和腿肌失水率显著低于另外两组(P<0.05)。说明杂交后鸡生长速度显著提高,料重比低,生产性能好。GB组可作为快速型肉鸡继续选育,GBB组可作为中速型优质肉鸡继续选育。  相似文献   

11.
据伴性遗传基因的遗传原理和羽速基因的遗传特点,选择8只珍禽贵妃鸡快羽公鸡与32只慢羽母鸡按1:4的公母比例组成8个组合进行配套杂交。其杂交种蛋经孵化出雏,观察每只公鸡的后代中快慢羽雏鸡的数量,再通过翻肛鉴别和解剖验证。结果表明贵妃鸡快慢羽杂交后代雏鸡自别雌雄的总体准确率的96.77%,其中7个组合后代雏鸡的雌雄自别准确率达到100%。因此珍禽贵妃鸡商用配套系的杂交后代完全可以实现商品雏鸡自别雌雄。  相似文献   

12.
分别用安卡麻公鸡、安卡红公鸡与南宁麻母鸡杂交,其子代红麻鸡及黄麻鸡同原品系黑麻子代性能比较,11周龄公母混合鸡平均体重红麻鸡为2.424kg、黄麻鸡为2.476kg、黑麻鸡为2.169kg;料肉比红麻鸡为2.36、黄麻鸡为2.31、黑麻鸡为2.63;平均成活率红麻鸡为97.3%、黄麻鸡为94.7%、黑麻鸡为96.7%。  相似文献   

13.
<正> 家禽人工授精在国外已有六十多年历史,首先在鸡方面取得成功,以后在火鸡繁殖上得到了实际应用。六十年代以来,由于现代养鸡业的发展,种用母鸡实行笼养,鸡的人工授精又受到了重视,并逐步应用于生产。我国解放后,四川农学院研究鸡、鸭、鹅、火鸡人工授精,并把这种方法应用到育种工作中去。以后福建师院,南京农学院等单位均开展这项研究工作。但珍珠鸡与蛋鸡远缘杂交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伊莎珍珠鸡为母本,艾维茵鸡为父本做杂交试验。杂交种蛋受精率为85%,受精蛋孵化率为69.8%;杂交一代雌雏外形酷似珍珠鸡幼雏,但毛色为淡黄色夹杂几点黑斑,成活率很低;杂交一代雄雏外形酷似艾维茵幼雏,毛色也是淡黄色夹杂几点黑斑;育肥结果表明杂交一代生长速度介于珍珠鸡与艾维茵鸡之间。  相似文献   

15.
为给贵妃鸡(♂)与麒麟鸡(♀)杂交F1代的人工饲养繁殖、健康状况检测以及经济开发等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试验对12周龄贵妃鸡与麒麟鸡杂交F1代进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①血液生理指标:杂交公鸡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压积(HCT)在数值上极显著高于母鸡(P〈0.01),白血球计数(WBC)、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显著高于母鸡(P〈0.05);②血液生化指标:杂交公鸡的甘油三酯(TG)、尿酸(UA)指标在数值上显著高于母鸡(P〈0.05),磷酸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指标在数值上显著低于母鸡(P〈0.05)。杂交F1代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具有相对稳定性,这一结果能为贵妃鸡(♂)与麒麟鸡(♀)杂交F1代疾病诊断、治疗和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云南武定鸡与AA鸡、尼拉鸡、狄高鸡进行杂交后,出现多种毛色、肉色组合,90日龄黑肉鸡体重以武定(?)xAA(?)最高,达到1362±121克。经过多重比较,各杂交组合之间及其与武定公鸡90日龄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显著。建议利用武定公鸡与AA母鸡通过一次及二次杂交,生产市场销量较好的黑肉鸡。  相似文献   

17.
利用拜城油鸡公鸡与良凤花母鸡杂交一代(F_1),再利用拜城油鸡的公鸡与F_1中的青脚母鸡级进杂交,得到F_2代,选取F_2代的青脚母鸡与F_2代的高脚公鸡进行横交,得到油麻鸡F_3A型,测定其公、母鸡的屠宰性能与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F_3A型公、母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分别比拜城油鸡公、母鸡提高6.73%(P<0.01)、5.8%(P<0.05)、2.82%(P>0.05)和4.42%(P<0.05)、4.22%(P<0.05)、1.65%(P>0.05);公、母鸡胸肌肉色分别比良凤花鸡提高7.31和11.08,公、母鸡腿肌肉色比良凤花鸡提高21.23和16.88;公、母鸡胸肌滴水损失分别比良凤花鸡提高1.26%(P<0.01)和4.73%(P<0.01)。拜城油鸡与良凤花鸡杂交后,杂交后代的屠宰性能有明显改善,肉品质指标亦有相应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降低优质鸡腹脂重,本实验以天露黄鸡父系作为研究材料,通过屠宰测定腹脂重,结合系谱信息,利用最佳线性无偏预测(BLUP)估计同胞腹脂率育种值后选留优秀个体,组建家系并繁殖下一世代。结果表明:天露黄鸡的腹脂重、腹脂率遗传力均为0.36;屠宰测定8世代参考群体,并以公母合并腹脂率作为已知表型估计第2批次候选群体育种值,对其进行排序选种,后代公、母鸡腹脂率分别下降了45.6%和14.1%;如果只以母鸡腹脂率作为已知表型估计候选群体育种值,则有87.7%的选留个体和公母合并腹脂率估计育种值进行选种时的选留个体相同,因此只屠宰母鸡有利于在生产上节约劳动成本,而同批次公鸡则可以作为候选个体,对其进行选择可进一步提高公鸡的留种率。  相似文献   

19.
选用胡桃冠、玫瑰冠、豆冠、单冠4种不同冠型鸡各150只为研究对象,采用统一的常规饲喂方法至120日龄时,各随机抽取50只,公母各半,进行生长速度和体尺测定.从生长速度、增重和体尺3个指标分析选育优良冠型公鸡和母鸡.结果显示,各冠型鸡生长速度变异系数较大,胡桃冠公鸡增重稳定,120日龄时胡桃冠公鸡冠平均达2 651±196.54g,比公鸡总体平均值多345g,玫瑰冠母鸡体重最高1895±190.42g,比母鸡总体平均值高160g,且各项体尺测定两种冠型都是最高.可见胡桃冠公鸡和玫瑰冠母鸡在品种选育中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武定鸡的选育,选取武定鸡和狄高鸡进行杂交,分析其杂交F1代的体尺性状与屠体性能,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F1代公鸡体尺性状表型值均高于母鸡,且体斜长、胸宽、龙骨长、髋骨宽、胫长、胫围差异极显著(P<0.01);F1代公鸡除了胸肌率极显著低于母鸡外(P<0.01),其余屠体性能均极显著高于母鸡(P<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