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害生物综合防治(IPM)是以技术而不是农药作为防治的基本措施,但也不排出必要时适当使用农药。美国采用IPM措施防治苹果小卷蛾,葡萄浆果小卷蛾和梨木虱,基本不需要再进行以农药为主的化学防治。防治苹果小卷蛾和葡萄浆果小卷蛾的方法是,将人工合成的雌虫性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樟子松松针小卷蛾有效的防治药剂,采用不同浓度的3种药剂进行了室内防治及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对樟子松松针小卷蛾防治效果差异较大,同一药剂不同稀释倍数的防治效果也各不相同。对樟子松松针小卷蛾防治效果较好的防治药剂为1.8%阿维菌素乳油1500~2000倍液、3%高渗苯氧威乳油1000倍液,同时这2种药剂对作物、环境较为安全,是防治樟子松松针小卷蛾的理想药剂,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可交替使用这2种药剂,以控制害虫为害。  相似文献   

3.
1发生严重的原因 1)长期以来,大量高效广谱性杀虫剂的连续应用,造成苹果园生态平衡的破坏,苹果小卷蛾的天敌数量减少,导致其对苹果小卷蛾的控制能力降低。2)果农对苹果小卷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认识不足,抓不住防治时机,未能适期用药。3)单户分散管理,不能做到联防联治。  相似文献   

4.
通过剖查国槐果荚的方法,调查了槐小卷蛾幼虫的越冬基数,并对不同地点、不同方向国槐果荚的受害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根据调查统计结果,初步确定了丰台区槐小卷蛾幼虫在槐果荚中的越冬情况,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土法提取枣粘虫性引诱剂诱蛾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粘虫 Ancylis (Anchylopera)Sativa liu 又名枣镰翅小卷蛾,属鳞翅目、卷蛾科、小卷蛾亚科、镰翅小卷蛾属、Anchylopera 亚属的一个新种,是我国北方河北、河南、山东、安徽、陕西和我省枣树上比较严重的一大害虫。1976年我们在太谷枣区进行枣树害虫综合防治研究时,发现用未交尾的枣粘虫活雌  相似文献   

6.
~~苹果小卷蛾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正> 一、果树害虫性信息素的研究果树害虫的性信息素研究早在1963年,putman首次报道了未交尾的苹果小卷蛾能引诱雄蛾,从而证明了雌蛾能产生性引诱物质。Roelofs等1979年首次将苹果小卷蛾的性信息素的化学结构鉴定为反—8,反—10—十二碳烯—1—醇。Roelofs等1972年用生物测定方法测定出了这种化合物的3种立体异构体,发现98%的纯反,反式异构体比其它2种异构体的活性更高。Beroza等(1974)证明这种性引诱物质是苹果小卷蛾雌蛾所具有的。此后,苹果小卷蛾性信息素开始人工合成,并用于预测预报,近10几年来已广泛用于害虫防治。我国于1980 年人工合成,1982—1983年用迷向法进行防治试验,证明对苹果小卷蛾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苹小卷叶蛾在大樱桃上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小卷叶蛾,属鳞翅目小卷叶蛾科,又称小黄卷叶蛾、苹卷蛾、棉卷蛾、舔皮虫。近几年在大樱桃产区发生日趋严重,成为大樱桃生产主要防治对象。  相似文献   

9.
1病虫防治要抓住一个“早”字 病虫防治应以预防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根据病虫消长规律,抓住关键时机,做到防早、防小、防了。喷药防治病虫应把握好“火候”,在病虫的薄弱环节和对药物敏感期喷药,一般在害虫孵化盛期至幼虫3龄前,卷叶、蛀食害虫应在卷叶、蛀食前喷药防治效果最佳;病害应掌握在发病之前或发病初期防治效果最佳。总之,病虫防治越早越好,应把握“防病不见病,防虫要见虫”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虫害是限制林业发展的一大因素,为保证林业可持续发展,必须高度重视虫害防治工作。洮河林区是甘肃省重要的生态屏障,也是甘肃省主要的林业采伐对象,对于甘肃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以洮河林区常发虫害落叶松球蚜、云杉小卷蛾、云杉球果小卷蛾、大青叶蝉、大灰象甲、大栗鳃金龟、云杉八齿小蠹为例,就为害症状、发生规律、防治措施进行详细论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神木枣树虫害现状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枣飞象、绿盲蝽、枣镰翅小卷蛾和枣尺蠖4种害虫的危害特点、已有的技术成果及群众的防治经验,结合神木当前枣树生产的实际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2.
性诱剂和糖醋液防治桃园苹果小卷蛾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苹果小卷蛾(Adoxophyes orana Fischer vonR slerstamm)又名棉褐带卷蛾,俗称舐皮虫,属鳞翅目卷叶蛾科,近年来成为国内桃树的主要害虫,在北京地区发生十分严重[1-2]。利用昆虫性信息素及趋化性进行诱杀是一种安全、环保的有效手段,也是有机生产中防治苹果小卷蛾的主要措施[3-4]。在欧洲,利用性信息素迷向防治桃园和葡萄园中卷叶蛾的面积达到了50000hm2,另外也有通过性诱芯诱杀的方法来控制害虫[5]。然而性诱芯以及糖醋液必须定期更换和添水,需要花费一定的人力和物质成本,因而确定适合的诱杀方式及密度成为推广该技术的关键因素。本试验通…  相似文献   

13.
通过调查,在驻马店地区为害国槐树的害虫主要有国槐小卷蛾、球坚蚧、槐尺蠖、刺角天牛。文章论述了这些害虫的形态特征、发生规律及科学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4.
2010年进行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防治苹果园苹果小卷蛾和金纹细蛾试验。结果表明,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15 000~20 000倍液1年喷2次(花序分离期、果实膨大期)可基本控制全年苹果小卷蛾和金纹细蛾为害。该药剂对苹果树和天敌安全。  相似文献   

15.
通过2005年以来连续6年对北京地区桃树害虫的调查,我们明确了北京地区为害桃树的主要害虫有梨小食心虫、苹果小卷蛾、桃蛀螟、桃潜叶蛾、绿盲蝽、桃下毛瘿螨、桃蚜、桃瘤蚜和红颈天牛,摸清了这9种主要害虫在北京地区桃园的发生规律及为害特点;并结合防治试验,提出了一套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6.
国槐小卷蛾在北京地区的生物学特性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槐小卷蛾生物学特性的系统研究得知:国槐小卷蛾在北京地区1年发生2代,该虫以幼虫钻蛀当年生新梢为害,初孵幼虫多从羽状复叶柄的基部蛀入枝条内为害,蛀入前先吐丝拉网并在网下咬食树皮,再蛀入木质部内,受害处排出黑褐色粪沫.成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6月中旬、7月中旬~9月上旬.在幼虫发生期,使用不同药剂防治试验表明:以灭幼脲3号为主,35%吡虫啉乳油、进行药剂防治试验,用2种药剂不同浓度喷雾防治效果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17.
柳凯生  沈长朋 《落叶果树》1993,25(2):16-16,19
应用小卷蛾线虫3个品系分别对台湾柄天牛幼虫进行防治,每头害虫注射线虫液2ml(10000条线虫),杀虫效果高达90.3%。  相似文献   

18.
通过迎春林区梨卷叶象对杨树危害的特点,经过室内药剂防治试验,选定了久效磷和氧化乐果作为防治药剂,再经林间防治试验,将久效磷和氧化乐果和药效持效期和梨卷叶象成虫在产卵和整个危害期的综合防治效果进行了对比,选定了氧化乐果1:1000倍液作为梨卷叶象首选的防治药品,并确定氧化乐果40%理想的防治方法和防治进机。  相似文献   

19.
三角新小卷蛾Olethreuthes leucaspis Meyrick(又名黄三角黑卷叶蛾)在广西荔枝龙眼产区均有分布,发生量占危害荔枝和龙眼各种卷叶蛾数量的85%以上。此虫以幼虫危害新梢嫩叶、花穗,或吐丝将幼叶、花器缀合成虫苞,幼虫躲在苞中危害,致使新梢、幼叶提早脱落,对植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特别在夏、秋梢期为害较重,直接影响翌年结果母枝的形成。国内在室内毒力测定方面已进行了不少研究,但未见田间防治试验。由于室内毒力测定的条件与田间试验的条件不可能完全相同,室内测定认为较为理想的药剂在田间也有可能表现不佳。因此,要确定哪些药剂效果好,仅有室内毒力测定的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进行田间试验。为筛选防治三角新小卷蛾的有效药剂,以及全面了解药剂的使用技术,笔者于2004年进行了9种杀虫剂对三角新小卷蛾的控制作用研究。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葡萄卷叶病是一种病毒病,其症状依环境条件和一年中不同时间而变化。春季,病株症状不明显,但一般较健株小,出叶晚。8月份开始表现症状,先是从基部叶片开始,叶缘向下反卷,并逐渐向其它叶子扩展。反卷后的叶片变厚变脆,叶脉间出现坏死斑或叶片干枯,叶片在秋季正常变红时间之前就开始变成淡红色。随着秋季深入,病叶变成暗红色,仅叶脉仍为绿色。严重地影响了叶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浆果着色不良,糖度降低,成熟期推迟,产量损失严重。并且根系发育不良,抗逆性差,易发生冻害。2005~2006年我们对葡萄卷叶病毒病进行了药剂防治试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为卷叶病毒病的防治开辟了切实可行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