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水分含量对菜籽粕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菜籽粕进行发酵试验,测定温度在35℃,时间为72h,水分含量为15%、20%、25%、30%、35%、40%、45%和50%时菜籽粕发酵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与未发酵的菜籽粕相比,不同水分条件下的发酵菜籽粕,可降低pH、酸结合力、提高其粗蛋白含量,且水分含量对发酵菜籽粕的pH、酸结合力、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而对粗脂肪及粗纤维含量的影响未呈现规律性的变化,且随着水分含量的升高,pH和酸结合力呈下降趋势。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水分含量为45%时,发酵菜籽粕的pH、酸结合力、粗纤维含量最低,粗蛋白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2.
发酵温度和时间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饲用豆粕进行发酵试验,研究发酵温度和时间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发酵温度为25,30,35,40℃,发酵时间为0,24,36,48,60,72,84,96 h,并对温度和时间的互作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未发酵豆粕相比,发酵温度和时间对发酵豆粕pH、粗蛋白含量和酸结合力均会产生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且温度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发酵的适宜温度和时间分别是35℃和72 h,其粗蛋白含量最高,为54.22%,较未发酵豆粕提高8.65%(P〈0.01),pH和酸结合力显著低于未发酵豆粕(P〈0.05)。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唾液乳杆菌等混合菌发酵对豆粕脲酶、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黄曲霉毒素B1以及大豆异黄酮苷元含量的影响,为工业发酵处理提供经济实用的豆粕脱毒方法.【方法】以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REN、Lactobacillus paracasei和Bacillus thuringiensis混合菌发酵豆粕,考察预处理条件、发酵温度与发酵时间对豆粕脲酶活性的影响,并考察最优条件下发酵对豆粕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毒性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最优工艺为豆粕无需未作加热预处理、39℃发酵72h,与未发酵生豆粕相比,发酵后豆粕脲酶活性降低95.4%,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降低77.8%,黄曲霉毒素降低25.2%.以300kg豆粕进行小规模中试生产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豆粕发酵过程稳定,发酵后豆粕脲酶活性降低95%,发酵后豆粕经50℃烘干,产品水分含量为6%,pH值为4.30,产生柔和酸味,产品颜色加深呈浅棕色、粒度未发生改变、产生柔和酸味.【结论】混合菌发酵提高了豆粕品质,优化工艺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发酵、酶解和物理处理方式对豆粕大豆抗原蛋白分解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为筛选合适的豆粕加工处理方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设计,研究菌种组合、发酵水分、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方案。采用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计,研究蛋白酶用量、酶解水分、酶解温度和酶解时间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确定最佳酶解方案。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烘焙(温度设置为160,200,240℃)、微波(火力设置为小火、中火、高火)和蒸汽蒸制(时间设置为15,20,25 min)对豆粕抗原蛋白和酸溶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豆粕发酵最优方案:以枯草芽孢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作为发酵菌种、发酵水分40%、35℃发酵72 h,该方案所得的发酵豆粕酸溶蛋白含量为17.36%,且抗原蛋白分解较好。豆粕酶解最优方案:蛋白酶添加量为0.3%、水分含量为60%,40℃酶解48 h,该方案所得酶解豆粕酸溶蛋白含量为8.76%,且抗原蛋白分解效果较好。与未经处理的对照相比,烘焙、微波和蒸汽处理的豆粕酸溶蛋白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且不同处理方式间差异显著(P0.05),但同一处理方式不同处理水平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微波对豆粕抗原蛋白分解最好,烘焙和蒸汽对抗原蛋白也有一定的降解作用。【结论】发酵、酶解和物理处理均能提高豆粕酸溶蛋白含量,降低豆粕中的抗原蛋白。  相似文献   

5.
豆粕饲料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爱琴  贾仙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10-4512
[目的]研究豆粕混合发酵工艺,改善豆粕饲料品质,提高其利用率。[方法]采取多菌种混合发酵组合的方法,消除豆粕中存留的抗营养因子,并对混合发酵工艺参数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低抗营养因子豆粕。[结果]水分含量对发酵后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菌种1的接种量为0.005%和接种量为0.01%对发酵过程中产酸以及蛋白质水解影响的差异不显著;而菌种2的接种量对发酵过程中产酸和蛋白质水解的影响呈正相关;发酵助剂G对产酸和蛋白质水解的影响不明显。[结论]较佳的发酵工艺是固体密闭无氧静止发酵;基质为豆粕;料水比为3∶2;起始温度为40℃,起始pH自然;接种量发酵菌株1为0.005%;发酵菌株2为0.5%;发酵周期为5 d,底物中不必添加发酵助剂G。发酵后的水解度达5%以上,鲜发酵物的酸度在4.5以上,烧干后发酵物的酸度在8%以上。  相似文献   

6.
用广东特色的白毛茶和岭头单丛品作种原料,通过设计20%、25%、30%和35%等4个茶坯水分含量,研究了陈香茶加工堆积发酵过程的品质及温度变化,认为堆积发酵过程茶叶品质朝有利于陈香茶方向发展,堆积发酵含水量与堆温的关系是茶坯水分与堆积发酵温度成正比,堆积发酵过程温度变化范围在45~58℃时加工的陈香茶品质较好;陈香茶堆积发酵的适宜水分指标为30%~35%.  相似文献   

7.
研究以玉米、小麦粉、菜籽粕和豆粕按一定比例混合为原料,采用固态发酵法,探讨复合益生菌接种量、发酵水分、温度、时间等发酵工艺参数对发酵饲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菌种接种量、水分、温度和时间均对发酵饲料品质有显著影响,选择适宜的发酵工艺参数,可显著提高饲料乳酸菌数量、乳酸含量、游离氨基酸和粗蛋白体外消化率.本试验中,饲料发酵的适合工艺参数为:复合益生菌接种量5%、发酵水分40%、温度30~35℃、发酵时间3 d,所得发酵饲料表观品质为金黄色、芳香味、质地良好,pH值为4.27,游离氨基酸氮/总氮为13.73%、总菌数为5.50×108 cfu·g-1、乳酸菌数和乳酸含量分别为16.17×108 cfu·g-1和4.86 g·kg-1,干物质回收率为99.04%,粗蛋白体外消化率较发酵前提高了17.81%.  相似文献   

8.
固态发酵玉米秸秆的菌株组合和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效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利用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固态发酵氨化玉米秸秆生产饲料蛋白工艺中菌株组合、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温度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具有显著影响(P<0.05),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与发酵时间之间的交互作用对发酵产物真蛋白含量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最佳菌株组合为青霉和葱色串孢,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25 ℃、发酵时间5 d.在最佳菌株组合和最佳发酵条件下,玉米秸秆经氨水氨化和固态发酵后真蛋白含量由2.05%提高到29.66%,比原料本身的真蛋白含量提高了13倍多;粗蛋白含量由2.80%提高到35.41%,比原料本身的粗蛋白含量高提高了11倍多.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低温条件下玉米干黄秸秆不能微贮饲料化的问题,研究接种低温乳酸菌复合系LAC-1后发酵体系中不同水分含量、培养温度和接种量处理对玉米干黄秸秆微贮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含量、发酵培养温度和接种量均对发酵体系的pH有显著影响,最佳的发酵条件为含水率60%~70%,培养温度10~20℃,接种量为1%~5%。接种该低温乳酸菌复合系在较低的环境温度下可实现玉米干黄秸秆的发酵。  相似文献   

10.
从4种具有优良发酵豆粕能力的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米根霉、产黄青霉)中筛选最优发酵菌株组合,以粗蛋白含量和大豆肽含量为评价标准,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豆粕固态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抗营养因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B-8和米根霉M-1为最优发酵菌株组合。复合发酵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根霉同时接入到豆粕中,两菌株接种比例2∶1,发酵总接种量10%,发酵温度40℃,料水比1.0∶1.4(质量比),发酵时间96 h。豆粕经复合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大豆肽、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升,水分含量显著下降,大分子蛋白质基本降解为10 ku以下的小分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显著低于未发酵豆粕。结果表明,豆粕经复合发酵后营养成分显著增加,抗营养因子含量显著降低,营养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采用啤酒酵母菌、乳酸菌复合菌株,研究其对固态发酵豆粕的影响。[方法]对啤酒酵母菌、德氏乳酸杆菌进行动力学研究,探讨其最佳接种时间。在起始温度30℃、接种量10%、含水量38%、啤酒酵母菌:乳酸菌=2:1(V/V)的条件下发酵96 h,研究发酵豆粕前后的得失率以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复合菌株的最佳接种时间分别为20和24 h。按照菌株的最佳接种时间,在起始温度30℃、接种量10%、含水量38%、啤酒酵母菌∶德式乳酸杆菌=2∶1(V/V)的条件下发酵96 h,发酵后干基重量减少8.1%,氨基酸总量提高13.0%,粗蛋白含量提高12.27%。[结论]发酵豆粕中的不良影响因子大大降低,从而提高了动物适口性,有利于动物的消化与利用。  相似文献   

12.
对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Bs2004菌株的固体发酵条件和干燥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麸皮、豆粕等比例混合为最佳发酵基质,含水量65%,水中添加5%蔗糖和5%酵母粉、pH值7.5、32℃培养24h时,发酵物含菌量最大,达9.62×109cfu/g。发酵物经65℃真空干燥,活菌数为9.581×109cfu/g,为最佳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优化发酵萝卜条酱菜的生产工艺。[方法]试验从风干脱水后萝卜条的发酵工艺、油炸工艺、调味、水浴灭菌各个环节对发酵萝卜条酱菜的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结果]研究表明,萝卜条纯种发酵时最佳食盐添加量均为4%,最佳发酵温度为25℃,乳酸菌最佳接种量为4%,萝卜条含水量为50%;萝卜条油炸最佳温度与时间为150℃和30 s;萝卜条调味料最佳添加比例:黄豆酱1%、酱油1%、糖3%、大蒜和辣椒均为3%;最佳水浴灭菌温度与时间为80℃和15 min。[结论]在该研究优化的工艺条件下生产的萝卜条酱菜亚硝酸盐含量低、酸甜可口、脆度适中、营养丰富且味道鲜美。  相似文献   

14.
分别在不同培养温度、培养基pH值、培养基含水量条件下培养金福菇Tg-505菌株,比较其菌丝的生长速度及生长势,探讨不同温度、酸碱度和培养基含水量对金福菇Tg-505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在15~35℃范围内,金福菇Tg-505菌丝均能生长,以25℃时菌丝生长势最佳,日平均生长速度最大为5.99 mm;酸碱度在pH 5.0~10.0范围内菌丝均能生长,以pH 7.0~8.0时菌丝生长势最佳,生长速度最快;培养基含水量在50%~75%范围内菌丝能够生长,含水量为65%~70%时,其菌丝洁白、粗壮、长势好,生长速度最快,达到3.77 mm/d以上。  相似文献   

15.
[目的]筛选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菌种。[方法]从农村生活污水淤泥中分离筛选高效降解苯酚的微生物菌株,并研究了苯酚浓度对菌株降酚能力和生长的影响。[结果]分离筛选到一株降解苯酚能力最强的菌株P8。当苯酚浓度为0.3 g/L时,该菌株对苯酚的降解率可达60%。随着苯酚浓度的增高,P8菌株苯酚降解率逐渐降低。当苯酚浓度为0.5 g/L时,比较适于P8菌株的生长。[结论]该研究对于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和强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菌种发酵全价料产生乳酸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混合菌种联合厌氧发酵的方法,利用塑料薄膜袋对无抗全价饲料进行发酵处理。以乳酸产量为考察指标,以不加抗生素的断奶仔猪日粮为原料,研究发酵时间、温度、料水比、pH对全价饲料中产乳酸量的影响。[结果]最佳的混菌接种组合为:乳酸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3%∶2%∶1%。使用最佳的菌种组合发酵全价料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3 d,发酵温度35℃,料水比1∶0.8,pH 6.5。[结论]该研究为断奶仔猪的生产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史经略  张安宁  薛祥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93-1496,1500
[目的]探讨混菌固态发酵生物饲料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玉米粉、豆粕、酒糟为主要原料,通过混料设计确定主要原料的最佳配比,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法对混合菌种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含水量、红糖添加量等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玉米粉的量66%、豆粕量11%、酒糟量23%、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48 h、红糖添加量5%、含水量43%、接种量9%。[结论]在该条件下获得生物饲料中菌体数量最高。  相似文献   

18.
将800只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抗生素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1杆菌肽锌和6 mg.kg-1硫酸粘杆菌素,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6%、9%发酵豆粕组分别用3%、6%、9%发酵豆粕替代基础日粮中的普通豆粕,并将日粮营养水平调为一致,试验期42 d,研究日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樱桃谷肉鸭的采食量以抗生素组最高,与空白对照组,3%、6%发酵豆粕组的差异显著(P<0.05),而试验各组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全期体增重以空白对照组最低,其他各组均比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以6%发酵豆粕组最低,与空白对照组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与抗生素组和空白对照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3%、6%发酵豆粕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腿肌率以9%发酵豆粕组最高,较空白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各组每羽肉鸭所获经济效益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可见,日粮中添加6%发酵豆粕可显著降低樱桃谷肉鸭的料重比,提高体增重,增加胸肌率,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文章利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对大豆进行挤压加工,采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建立模孔直径、物料含水率、螺杆转速以及套筒温度与豆粕保水性之间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参数对豆粕保水性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物料含水率(x2),套筒温度(x4),螺杆转速(x3),模孔直径(x1);经过遗传算法优化,得到高保水性豆粕的最佳参数为模孔直径14.8 mm,物料含水率18%,螺杆转速106 r.min-1,套筒温度91.5℃。得到豆粕保水性的最大值为318.9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