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闽西客家的传统民居是我国珍贵的建筑文化遗产,由于地域性因素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建筑形态。本文通过阐述、分析闽西客家民居的建筑形态及其精神文化,得出不同形态的建筑民居在其精神文化影响下的共同点,并从实例分析入手初步探索客家建筑形态及空间功能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正>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是客家先民在漫长的迁徙、艰辛的创业、流动的生活过程中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产物,是世世代代客家先民智慧的结晶。她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神话般的山区民居建筑奇葩",不仅给中国乃至世界民居建筑增添了无穷的魅力,也对世界建筑和人类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是客家文化的象征,是全球客家人共同的精神家园。福建土楼源于客家,根在永定土楼,顾名思义,用土夯筑成的楼。而这用土夯筑成的楼,却能历千年风雨而不损,经沧桑巨变而不坏,其种种神  相似文献   

3.
宋明以来,客家人在开发粤东山区中,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传统农耕习俗.这既反映客家人重视与自然的关系,充分利用时令和山区自然条件安排各种农耕活动;也体现客家人重视与社会的关系,不断融合南方土著民族的生产习俗,形成显著山区经济的特色.研究客家传统农耕民俗,成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客家传统社会和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视角.  相似文献   

4.
永胜黑山羊为肉皮兼用羊种,因毛色以黑色为主而得名. 1、永胜黑山羊的生存环境 永胜县位于云南西北、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衔接部,金沙江穿境而过.  相似文献   

5.
客家文化是将古代传统文化和南方的土著文化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客家人是中原汉族群体南迁的一支民族,保持和弘扬优秀的华夏文化是他们有意识的自觉行为。客家民俗舞蹈作为客家文化的一部分,虽有借鉴吸收南方土著的山地文化,但更多的是继承传统的中原文化。舞蹈是人物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将人物内心的情感进行完美表达的一种形式。客家民俗文化中舞蹈形式不仅仅有效的表达了客家文化的精神,并且借助舞蹈独特的形式和内容,完美的展现了客家人的思想文化。  相似文献   

6.
传统内向型空间是中国传统民居中重要的空间形态,是传统民居文化的重要体现。这种内向型空间形态与地理环境具有特殊的内在联系,体现了特有的空间特性,对现代建筑设计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以客家土楼为代表,着重分析客家土楼的地域特征以及其内向型空间的特点,并对照经典案例进行深入剖析,以期为现代建筑方案创作提供新思路和实践方法,从而促进现代建筑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1永胜县大安彝族纳西族乡概况永胜县大安彝族纳西族乡位于永胜县城西北53 km(直距26 km)处,幅员面积240.7 km2,东与三川镇接壤,南连顺州乡,西至金沙江,北与松坪乡交界,辖大安、培元、永安、梓里、光美、水坪、宝坪、永乐8个村民委员会,91个村民小组,全乡总人口1.5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0万人。全乡境内生活着彝、纳西、藏、白、苗、壮、普米、傈僳、汉族等9个民族,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  相似文献   

8.
博白县地处广西东南部,是玉林市融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博白县是世界上最大的客家人聚集县,客家人口比例占总人口的80%以上。博白客家人形成了刻苦勤俭、重教崇文、念祖思亲的客家精神和其独具特色的风情、美食、山歌等客家文化,博白桂南采茶戏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正>永胜县是云南重要的魔芋生产区之一,魔芋种植面积多年保持在2.6万亩上下。永胜种植的由本地野生驯化而来的花魔芋产量高,品质好。近年来,魔芋市场价一路上涨,魔芋产业已成为永胜大安、松坪、顺州等乡镇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眼下种魔芋有这样的顺口遛:"一亩脱贫,三亩致富,十亩奔小康",可见,种好魔芋经济效益是显著的。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种魔芋者都实现了这个顺口遛所描绘的梦想。从永胜县  相似文献   

10.
胡华科  郑春燕 《农业考古》2012,(1):343-345,371
1.前言客家,是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族民系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今天的客家人是世界上分布地区最广的民系之一,并主要聚居于大陆的赣闽粤边区(1-4)。客家文化研究也逐渐形成了一门学说,并得到越来越多国内外学  相似文献   

11.
历代客家英才辈出,与客家人非常重视教育直接相关。文章运用资料分析和场地调查的方法,分析客家教育的发展过程及社会效果,阐明客家教育呈现耕读为本,诗礼传家;齐抓共管,教育兴族;崇文尚武,学以致用;致富不忘教育,历代积累有硕果的特点。研究客家教育的特点及其社会效果,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和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等都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客家人的教育发展史表明,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教育部门自己的事情,是教育小气候和社会大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揭示了民族兴旺,教育为本的真理。  相似文献   

12.
朱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327-7328,7375
通过对河源旅游景区客家文化元素应用情况的调查,从客家饮食、客家民居、客家民俗3方面分析了客家文化元素与旅游景区融合的特点,提出河源旅游景区在建设与规划中应该从"以舞台浓缩客家民俗打造大型客家歌舞"、"整合客家民居资源打造特色鲜明的民俗文化村"、"组合客家饮食文化元素形成景区特色客家盛宴"3方面加强客家文化元素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商水方言是中原官话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河南方言的重要部分。调查本地区语言实际,总结出该地区的语音与词汇特色,为河南方言研究的全面展开而努力。推求出该地区方言的音系,不仅为推广普通话提供便利,也为语音的历时研究提供基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词条,为记录方言词汇与揭示悠久地域文化提供基础性支撑。  相似文献   

14.
农业转移人口子女进入城市后所面临的语码选择、家庭语言规划等语言问题与该群体的城市融合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合肥两所小学的调查发现,普通话在该群体语言使用和家庭语言规划中具有较高的取向度,而合肥话与该群体的城市融合之间具有更强相关性。语言取向度高的原因在于合肥言语社区中普通话社区的互动人口和设施建设更加完善,而合肥话与城市融合的相关性更强则体现了语言认同在城市融合中的重要作用,也证明了提高城市方言取向度是促进城市融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北方方言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基础方言。云南下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因此下关方言与普通话有很多相近甚至相同的地方,但同时也有不少差别存在。从韵母(元音)、声母(辅音)以及声调等方面对普通话和以关迤语音为代表的下关方言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它们之间的语音差别,突出下关方言的语音特点,为推广普通话和研究下关方言提供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6.
辽西方言是东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辽西方言属于东北官话哈阜片;目前已有的相关研究分别是辽西方言语音与其他方言语音的比较研究、辽西个别方言点的语音描写研究以及基于语言教学的辽西方言语音研究等。从方言归属、语音概貌、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已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不但能够对辽西方言的研究现状有整体的把握,而且有助于在此基础上找出研究的不足之处,以便对东北方言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7.
语感是人对语言的领悟能力,是在长期的语言实践中自然而然形成的,语感强的人理解力强,语言表达流畅得体,反应迅速,表现了外语学习的高效率。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英语语感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彝族是具有鲜明火文化的民族之一,彝族的用火习俗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通过特有的习俗反馈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在世代传承的过程中已内化为社会规范和文化自觉,对民族的长远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生态文明的背景下,以火文化为切入点,对彝族用火习俗中表现出来的森林生态思想进行探析,将彝族火文化中的用火习俗和用火智慧与其林业发展结合起来,从人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视角出发探究彝族火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挖掘其中折射出来的森林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9.
仔细阅读学者们有关默顿科学规范的论文,发现许多人在发展或批评默顿科学规范的同时,也存在着对默顿科学规范理解不到位的情况,甚至有人还存在一些偏误。主要问题集中在如下方面:有人将其理解为应当是控制失范的实践性标准;有人将其等同于科学精神;有人怀疑他的科学精神特质不是特有的;有人认为默顿科学规范是通过强制约束起作用的。只有走出这些误区,才能正确理解默顿的科学规范。  相似文献   

20.
昆明市松华坝水源区人口容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松华坝水源区人口容量进行分析,提出松华坝水源区合适的人口容量为55683人;结合目前实际人口为79548人,发现松华坝水源区实际人口超出容量有23000人左右,从而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